第56章 盡忠保漢鄉
張家全族難得聚齊,自然相聚了數日,霍丘與江寧雖然相隔不遠,但是在古代那種交通環境下,來往還是有非常不便的。
機會不多,應當珍惜。
而且維係雙方血脈聯係的老祖已經仙去,後麵兩家如果沒有一種新的媒介聯係,很大的可能就是越走越疏遠。
尤其是張鹿安得知江寧張家的張鹿征,目前還是在北京的錦衣衛供職,張鹿安就希望能夠從張鹿征那邊能夠及時獲得更多的朝廷以及其他方麵的各種消息,也算多一條消息來源渠道,因此與張鹿征談的話更多了一點。
“我那錦衣衛千戶一職是蔭封的,仰仗的還是祖上的托庇,算不得數的,因此在錦衣衛做的是文職工作,並沒有過多的實權。而且錦衣衛經過崇禎初年的裁撤,力量已經所剩無幾,加上近幾年的金費大肆消減,已經完全沒有萬曆年代的氣象了。”
張鹿安明白,錦衣衛在萬曆年代的輝煌曆史,包括出入日本、朝鮮,及時獲得豐臣秀吉的進攻計劃;
包括出入後金深處,嚐試策反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和親弟弟舒爾哈齊,最終努爾哈赤隻能“計除之,並其軍”,都是大明錦衣衛的光輝傑作。
就拿錦衣衛在後金的所作所為,如果萬曆年間錦衣衛的計劃成功,就根本沒有後來的大清什麽事情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錦衣衛低估了努爾哈赤的狠辣,殺起自己的長子和親弟弟,那是毫不手軟。
這件事也促使努爾哈赤對於間諜戰的重視程度,並且事實也證明,努爾哈赤和他的繼任者皇太極工作做的非常不錯。
反觀大明方麵的用間能力則是斷崖式下降,此消彼長,高下立判,結局可知。
由於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胡亂折騰,加上大明的財政壓力巨大,雙向奔赴之下,大明錦衣衛的戰鬥力直線下降其實也是早就可以預見的。
但是張鹿安此刻從張鹿征的嘴裏聽到,還是感到非常失望,隻好說道:“大兄畢竟在京城見過世麵,以後還得多多關照。”
張鹿征是個實誠人,也看出了張鹿安的失望表情,說道:
“我是還會一直在京師供職的,如果鹿安弟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完全可以來找我,我住在羊毛胡同丙三間,距離錦衣衛衙門不遠。”
張鹿安也表示很感激。
張鹿征突然想起來什麽似得說道:“鹿安弟弟既然無心儒學,一心軍旅,為兄倒是有個人才想要推薦給你。”
張鹿安一時非常感興趣“大兄說的是哪個人才?”
張鹿征說道:“其實說起來,也是幫他,本來一個忠義之士,我是真怕他徹底廢掉了。此人是先父的老部下護衛守備盛洛之次子盛長翔,當年盛洛為了掩護先父在登州城外陣亡,長翔之兄為了保護他也是當日殉國,盛長翔後來帶人保護祖母和我三叔逃了出去,之後一直在江寧為先父守墓。我們已經勸了他很多次,讓他可以重新投軍,或者回故鄉東陽, 可是他的情緒很消沉,仿佛生活已經沒有了意義,沒有了衝勁,這樣一位忠誠義士如果就此埋沒,難道不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嗎?
張鹿征把盛長翔的事情簡要的說明了一下,張鹿安卻怎麽也回憶不起來,畢竟他穿越後確實沒有和盛長翔見過麵。
“那這位盛英雄是否來了霍丘?”張鹿安著急的問道。
“來了,這次我等全員來霍丘夾洲,祖母不放心,委托長翔帶隊護衛。走,我給你引薦一下,看他能否留下。張鹿征倒是一副幫到底的樣子。”
張鹿安很感激,隨著張鹿征前往了夾洲的臨時住處走去。
畢竟已到了二月月底,天氣轉暖,很多河邊的樹木發出了新芽,張鹿征帶著張鹿安找了很久,才在別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在河邊發呆的盛長翔。
張鹿安看到盛長翔長得身高腿長,胳膊很粗,兩手就如同小蒲扇一樣大,看上去確實彪悍。這種人哪怕是當個護衛統領,肯定也比現有的那幾個憨貨好太多。
張鹿征剛介紹了一下,但是盛長翔反應並不是特別激動,甚至有些冷淡,表示謹遵父意,因為他父親和右都督都埋在江寧,他準備守孝三年期滿後,就立刻回東陽務農,如果不是祖母邀請他來此地護衛,恐怕他已經到了東陽老家了。
這是可能以為張家嫌棄了?
張鹿征連忙解釋已經三年過去了,守孝期也結束了,不希望看到他就此消沉,正好正陽關那邊剛剛組建鳳壽右營,正是需要各種人才的時候,就推薦了他。
盛長翔的臉色好轉。
張鹿安心裏有數,笑著邀請他留下來,自己的軍中正缺少這種專業的軍人。
盛長翔卻突然張口說道:
“我可不想去當屠殺那些平民的劊子手。”
“此話怎講?我們自從成軍以來,就嚴肅紀律,絕對禁止騷擾百姓,更何況屠殺平民,這種事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張鹿安鄭重地說道。
“打那些流民沒什麽意思……”
張鹿安有點生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輕人都有著眼高手低的脾性,就算能力再強,好歹也要在實戰中檢驗以後,才能有傲氣的資本吧?
“哈哈,說的對,如果不是沒辦法,誰想去跟自己人打?勝了沒什麽光榮,如果不幸犧牲了也不見得會得到朝廷的認可。
既然如此,咱們何必要去打?何必要去拚?我知道,其實登州之戰,張家軍幾乎全軍覆沒,朝廷的撫恤還是遲遲不至,換成誰都會心裏有怨言的,後期的撫恤金,我們還在想辦法,朝廷不擔,我們張家來擔,一定會把這件事給做下去的。因為他們都是為國而犧牲的,都是英雄。”
“在下替東陽逝去的同袍謝過張家。”盛長翔還是不陰不陽的這樣說著話。
“盛長翔,你忘記了大伯父和你的父親盛英雄他們是怎麽死的嗎?你難道就不想報仇嗎?”張鹿安反問道。
“我知道有什麽用?他們要麽下地獄了,要麽就逃出了域外,我能怎麽辦?”
“遼東是我大明之土,隻是一時被建奴所占,我們遲早會打回去的,跟著我們幹吧。剛才念道我們張家族譜時,我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盡忠保漢鄉’。
我們一不傷害百姓,二來最重要一點,我們的軍隊是想去打建奴以及他們的狗腿子的,是扞衛我漢家鄉土的。
再說男兒誌在四方,就算你回到了東陽,你也會心有不甘的。”
……
盛長翔最後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隻是說先把江寧張家人護送回家後,到時候再說。
張鹿安也沒有勉強,畢竟讓人家冒著生命危險來參軍好像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本章完)
張家全族難得聚齊,自然相聚了數日,霍丘與江寧雖然相隔不遠,但是在古代那種交通環境下,來往還是有非常不便的。
機會不多,應當珍惜。
而且維係雙方血脈聯係的老祖已經仙去,後麵兩家如果沒有一種新的媒介聯係,很大的可能就是越走越疏遠。
尤其是張鹿安得知江寧張家的張鹿征,目前還是在北京的錦衣衛供職,張鹿安就希望能夠從張鹿征那邊能夠及時獲得更多的朝廷以及其他方麵的各種消息,也算多一條消息來源渠道,因此與張鹿征談的話更多了一點。
“我那錦衣衛千戶一職是蔭封的,仰仗的還是祖上的托庇,算不得數的,因此在錦衣衛做的是文職工作,並沒有過多的實權。而且錦衣衛經過崇禎初年的裁撤,力量已經所剩無幾,加上近幾年的金費大肆消減,已經完全沒有萬曆年代的氣象了。”
張鹿安明白,錦衣衛在萬曆年代的輝煌曆史,包括出入日本、朝鮮,及時獲得豐臣秀吉的進攻計劃;
包括出入後金深處,嚐試策反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和親弟弟舒爾哈齊,最終努爾哈赤隻能“計除之,並其軍”,都是大明錦衣衛的光輝傑作。
就拿錦衣衛在後金的所作所為,如果萬曆年間錦衣衛的計劃成功,就根本沒有後來的大清什麽事情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錦衣衛低估了努爾哈赤的狠辣,殺起自己的長子和親弟弟,那是毫不手軟。
這件事也促使努爾哈赤對於間諜戰的重視程度,並且事實也證明,努爾哈赤和他的繼任者皇太極工作做的非常不錯。
反觀大明方麵的用間能力則是斷崖式下降,此消彼長,高下立判,結局可知。
由於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胡亂折騰,加上大明的財政壓力巨大,雙向奔赴之下,大明錦衣衛的戰鬥力直線下降其實也是早就可以預見的。
但是張鹿安此刻從張鹿征的嘴裏聽到,還是感到非常失望,隻好說道:“大兄畢竟在京城見過世麵,以後還得多多關照。”
張鹿征是個實誠人,也看出了張鹿安的失望表情,說道:
“我是還會一直在京師供職的,如果鹿安弟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完全可以來找我,我住在羊毛胡同丙三間,距離錦衣衛衙門不遠。”
張鹿安也表示很感激。
張鹿征突然想起來什麽似得說道:“鹿安弟弟既然無心儒學,一心軍旅,為兄倒是有個人才想要推薦給你。”
張鹿安一時非常感興趣“大兄說的是哪個人才?”
張鹿征說道:“其實說起來,也是幫他,本來一個忠義之士,我是真怕他徹底廢掉了。此人是先父的老部下護衛守備盛洛之次子盛長翔,當年盛洛為了掩護先父在登州城外陣亡,長翔之兄為了保護他也是當日殉國,盛長翔後來帶人保護祖母和我三叔逃了出去,之後一直在江寧為先父守墓。我們已經勸了他很多次,讓他可以重新投軍,或者回故鄉東陽, 可是他的情緒很消沉,仿佛生活已經沒有了意義,沒有了衝勁,這樣一位忠誠義士如果就此埋沒,難道不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嗎?
張鹿征把盛長翔的事情簡要的說明了一下,張鹿安卻怎麽也回憶不起來,畢竟他穿越後確實沒有和盛長翔見過麵。
“那這位盛英雄是否來了霍丘?”張鹿安著急的問道。
“來了,這次我等全員來霍丘夾洲,祖母不放心,委托長翔帶隊護衛。走,我給你引薦一下,看他能否留下。張鹿征倒是一副幫到底的樣子。”
張鹿安很感激,隨著張鹿征前往了夾洲的臨時住處走去。
畢竟已到了二月月底,天氣轉暖,很多河邊的樹木發出了新芽,張鹿征帶著張鹿安找了很久,才在別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在河邊發呆的盛長翔。
張鹿安看到盛長翔長得身高腿長,胳膊很粗,兩手就如同小蒲扇一樣大,看上去確實彪悍。這種人哪怕是當個護衛統領,肯定也比現有的那幾個憨貨好太多。
張鹿征剛介紹了一下,但是盛長翔反應並不是特別激動,甚至有些冷淡,表示謹遵父意,因為他父親和右都督都埋在江寧,他準備守孝三年期滿後,就立刻回東陽務農,如果不是祖母邀請他來此地護衛,恐怕他已經到了東陽老家了。
這是可能以為張家嫌棄了?
張鹿征連忙解釋已經三年過去了,守孝期也結束了,不希望看到他就此消沉,正好正陽關那邊剛剛組建鳳壽右營,正是需要各種人才的時候,就推薦了他。
盛長翔的臉色好轉。
張鹿安心裏有數,笑著邀請他留下來,自己的軍中正缺少這種專業的軍人。
盛長翔卻突然張口說道:
“我可不想去當屠殺那些平民的劊子手。”
“此話怎講?我們自從成軍以來,就嚴肅紀律,絕對禁止騷擾百姓,更何況屠殺平民,這種事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張鹿安鄭重地說道。
“打那些流民沒什麽意思……”
張鹿安有點生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輕人都有著眼高手低的脾性,就算能力再強,好歹也要在實戰中檢驗以後,才能有傲氣的資本吧?
“哈哈,說的對,如果不是沒辦法,誰想去跟自己人打?勝了沒什麽光榮,如果不幸犧牲了也不見得會得到朝廷的認可。
既然如此,咱們何必要去打?何必要去拚?我知道,其實登州之戰,張家軍幾乎全軍覆沒,朝廷的撫恤還是遲遲不至,換成誰都會心裏有怨言的,後期的撫恤金,我們還在想辦法,朝廷不擔,我們張家來擔,一定會把這件事給做下去的。因為他們都是為國而犧牲的,都是英雄。”
“在下替東陽逝去的同袍謝過張家。”盛長翔還是不陰不陽的這樣說著話。
“盛長翔,你忘記了大伯父和你的父親盛英雄他們是怎麽死的嗎?你難道就不想報仇嗎?”張鹿安反問道。
“我知道有什麽用?他們要麽下地獄了,要麽就逃出了域外,我能怎麽辦?”
“遼東是我大明之土,隻是一時被建奴所占,我們遲早會打回去的,跟著我們幹吧。剛才念道我們張家族譜時,我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盡忠保漢鄉’。
我們一不傷害百姓,二來最重要一點,我們的軍隊是想去打建奴以及他們的狗腿子的,是扞衛我漢家鄉土的。
再說男兒誌在四方,就算你回到了東陽,你也會心有不甘的。”
……
盛長翔最後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隻是說先把江寧張家人護送回家後,到時候再說。
張鹿安也沒有勉強,畢竟讓人家冒著生命危險來參軍好像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