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家出西敦煌


    正當張鹿安帶人巡視正陽關的時候,一個身穿黑衣,都裹白布的騎士進入了正陽關,傳來的消息是:


    張可至在夾洲已經完全準備好,將於二月二十五舉行大祭儀式。


    正月初八去世,三七二十一天入殮,正好七七四十九天下葬。


    按照民間規矩,四十九天大祭,連出嫁的閨女和女婿、兒孫女眷甚至稚童都得到場,第49天過後就要斷七了,斷七就意味著死者的大部分親屬可以摘掉孝帶,可以正常生活了


    唯有直係兒子還得穿白衰守孝三年,孫子輩則需要守孝一年。


    張可道實際上也早已經上文鳳陽巡撫和督撫衙門,經轉交後抵達朝廷,請求白衣守孝,朝廷都是給奪情了,勉勵他在家國混亂之際,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張家也是一直以大局為重的,經過一連串的戰鬥,好歹現在穩住了戰線,也得把自己家的事給辦了。


    接到消息後,張可道和張鹿安把政事和軍事全部交給陳新薄、劉廷桂,然後帶著全部張氏族人啟程出發,返回霍丘。


    擔架上躺著的、板車上拉著的還有馬車裏坐著的,很多人都是受傷了,看上去非常淒慘。


    按照計劃,準備在夾洲也加蓋一處烈士陵園,除了之前火化後被安葬的之外,凡是陣亡烈士,一律全部安葬在夾洲陵園,繼續守著這份鄉土,享受鄉親們四時祭奠香火。


    崇禎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張可道帶領眾人趕到夾洲。


    二月二十五日清晨,雞鳴三次以後,天剛蒙蒙亮,夾洲就響起了一陣陣低層的牛角聲,牛叫聲中間雜著嗩呐聲,接著就是白事唱戲的聲音。


    到處是煙霧繚繞,盡是白紙飄飄。夾洲已經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語,但是被緊急整修過後的樣子,多少恢複了一點人間煙火氣。


    張氏陵園和烈士陵園,被張可至給修到了一塊,周圍種滿鬆柏,看上去莊嚴肅穆。


    陵園正中間矗立著一個高達三丈的牌坊門,牌坊門上耕牛今魚,雕刻地惟妙惟肖;


    牌坊門下,則是整齊的放滿了數百架花圈,圍成了一個半圓形,從牌坊門直達墓地。


    來往路過牌坊門的人非常多,路口旁邊擺有桌子,給行人提供熱水和白花。


    不管是張氏的宗親,還有遠親派來的代表,甚至還有新上任的霍丘知縣左相申和新任壽州知州黃日芳的代表黃連……


    整個儀式是由已經年逾古稀的張國綺大管家張來福主持,已經隨張鹿安返回夾洲的張孝吳,作為張如梅的生前管家負責協助。


    喪事第一步,所有人跪拜逝者,因為有兩個外人在,特意讓左相申和黃連率先致敬並上香,然後就有人把他們請下去休息。


    然後就是東陽遠親來客和祥符遠親來客代表上前致敬並上香,上完香後分別被引導站立在大廳左右。


    接著張來福出列,帶著所有張氏宗親開始念張氏族譜:


    家出西敦煌,兩山伴走廊。


    始祖議潮公,開疆複歸唐。


    先祖承公意,盡忠保漢鄉。


    譜記九五輩,後世幸勿忘。


    先祖張淮鼎為始,西漢金山國白衣天子張承奉為之續。


    “淮承子家遵


    文武仲廷亨


    哲良永讓善


    體信思全安


    元敏偉良無


    敬勤慎國如


    可鹿夢慶長


    效敏偉哲才


    弘德玉進成”


    凡在此輩內,皆我同宗枝。


    相遇望相助,宗族永流長。


    張來福每念一句,台下張氏眾人就跟著念一句,如此誦念三遍。


    大廳內全部都是張家族人,唱音高亢,聲震屋頂。氣勢恢弘,莊嚴肅穆。


    三遍族譜念完後,張來福卷起族譜,開始唱聲兩句:


    張公國綺安饗;


    張公如梅安饗。


    這個時候,整個大廳內是不允許出現哭聲的,在莊嚴肅穆的情況下,任何人破壞寂靜,仿佛都是軟弱的表現,都會受到嚴厲的懲處,所以基本上不允許女人進入的。


    張來福唱完兩句以後,則不再有那麽多的限製。


    於是哭聲開始輕微泛起……


    接著張孝吳出麵念道“首先國字輩出列。”


    東陽、祥符兩地代表一同出列,排金山、倒玉柱,下跪口呼道:


    “兩公安息,早登仙級。”


    “善,吾與同念。”張孝吳回道。


    繼而又說道“國字輩下出兩枝,一枝如梅,一枝如蘭,如今均已仙逝。孫輩為可字輩,如梅一枝為可道、可至、可簡”張孝吳停頓了一下。


    就看著張可至和張可簡扶著張可道出列。


    “如蘭一枝可大已為國盡忠,次子可仕,族中排五,三子可度,族中排六,四子可久,族中排七。”張孝吳念道。


    張可仕、張可度和張可久出列,站在張可道兄弟三人的旁邊,六兄弟同時行禮,致敬上香,然後繞棺兩圈。期間為了照顧張可道的身體,張可至和張可簡都是小心地攙扶著他,防止摔倒。


    “禮畢。可字下一輩是鹿子輩,可道一枝:長子張鹿鳴,長女張鹿貞和次子張鹿安。”


    張鹿安三人趕緊出列,張鹿安心裏還在驚訝,姐姐竟然也被允許進入,而且是已經嫁出去的姐姐,在這個封建時代估計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吧,可見張家還是比較開明的。


    “可至一枝,長子張鹿聲,長女張鹿月。”


    古代男孩和女孩是分開算的,長子和長女,同時並列稱呼時,誰在前麵,誰的年齡就更大一點。


    張鹿安就見到張鹿月攙扶著張鹿聲出列,張鹿月看上去比自己還大一點,他竟然還不知道的,張如梅這枝,鹿字孫輩裏,年齡最小的就是他。


    “可簡一枝,長女張鹿霞,次女張鹿萍,三女張鹿麗,四女張鹿華,五女張鹿欣,六女張鹿娥,七女張鹿佳,長子張鹿遠。”


    隻見七個女孩子和張鹿遠立刻出列,張鹿安都驚呆了,可簡叔叔這是非生出兒子不可啊。


    “可大一枝,有子張鹿征;可仕一枝,有子張鹿堅;可度一枝有女張鹿菀;可久一枝暫未有子嗣。”


    然後就看見長得挺拔威武的張鹿征一左一右拉著兩個孩童張鹿堅和張鹿菀,一起出列到前麵。


    張可久站在一邊臉羞得通紅,尤其是這樣家族場合,沒有子嗣的話,真的很丟臉。


    張鹿安也是驚奇了,本來想著自己這邊也算是人丁單薄了,沒想到江寧那邊竟然更甚,他們不僅算是單薄,更算是單傳或者不傳。


    不過五叔、六叔和七叔他們看上去年輕多了,還能繼續生的。


    鹿字輩的行禮拜完後,再下一輩的,暫時還沒有生出來,就此打住。


    下一步就是走瞻,由老一輩開始,按照輩分和順序依次邊走邊瞻仰棺槨,實際上棺槨早已經蓋上,此時的走瞻隻是一個形式罷了。因為有女孩子在,也是哭聲一片。


    走瞻結束後,就是起陵,起陵就是從家裏去墳地,由可字輩的人:張可至、張可簡、張可仕和張可度四人負責抬張國綺棺,張可久、張鹿鳴、張鹿遠和張鹿征抬張如梅棺。


    去掉受傷的,張鹿安這樣的沒有多少力氣的,隻能扶棺而行。


    起陵以後安葬,安葬後就是起墳、包墳和封門,封門以後就開始擺放花圈,然後就是上供紙錢、燃放鞭炮。


    眾人依次退出陵園。


    然後全族擺宴聚餐,整套流程才算是全部結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