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程前安排
崇禎六年十一月初,顧國棟和陰六一行終於姍姍歸來。
張鹿安滿懷欣喜的來到碼頭,迎接著承載新希望的到來。
眾人陸續下船後,張鹿安看到陰六不光是明顯變聲,還已經是滿臉的胡須了,看起來滄桑無比。
顧國棟和陰六先過來說道“幸不辱使命”。
說完叫來了一旁的老漁民,老漁民輕輕下到船艙裏麵,然後拿了一棵矮小的植物給張鹿安看,說道“這就是昆布”。
張鹿安仔細端詳了一下,這玩意長得薄薄的,怎麽看上去那麽像是裙帶菜呢?或許是幼苗就是如此吧。
老漁民又說話了“我等帶回了數十斤的昆布種苗,隻是如今天氣冷了,恐怕不易成活,最好的辦法還是明年三月以後,再次過去取種。”
顧國棟臉上一抽一抽的。
陰六趕緊說道“這一路有很多見識,有海盜出沒,我們的船隻還有點小,幸虧跑得快化險為夷。如果明年再去的話,希望我們能夠多帶一些酒和布匹,可以和那邊進行交換,他們對於布匹和酒類比較認可,也許可以闖出一片新路出來。”
張鹿安知道自己的實力還是特別弱小,如果真的能建立商路,那就是動了別人的蛋糕了,到時候所謂的海盜,不管真假就會多起來的。
事情還得一步一步來,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張鹿安說道“大家都辛苦了,來來,大家一起先回屋休息休息,我讓喜叔給大家準備了香噴噴的飯菜,咱們邊吃邊聊。讓所有的水手和族兵們都下來吃飯”
張鹿安沒有架子,島民們很多人都把他當作少東家,甚至是子侄輩來看待。
一路上大家互相說著話。
“老丈,鹿安冒昧了,敢問尊姓大名?”
“當不得,當不得使問,小老兒也是姓張,諢名石頭,叫的慣了,就是稱石頭啦。”
“想不到你我還是同姓咧”
“九劉十八張,天下無二汪。咱們姓張的出處可多了”
“那是哦。不知道張老丈如今高壽?”
“小老兒今年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張石頭笑著說道。
張鹿安看著眼前這個頭發發白,滿臉褶皺的老人,說他八十了,他都信。可見這個時代的漁民生活是太過於困苦了,風霜使人易老。
“那跟我父親差不多年紀呢。老丈還可經常出去捕魚?”
“老了,不中用嘍,隻能偶爾出去,頗感力不從心。”
“老丈家人可都在?”
“去年孔、耿賊子叛亂,家人都讓他們給殺了,小老兒當時躲在水下憋著氣,才躲過一劫。天殺的叛賊啊”張石頭說的咬牙切齒。
張鹿安頓時無語,他轉而又想到了一點,這些孤獨的人,獨居的中青年、或者鰥寡老人其實都太需要照顧了。這也是一個社會能夠人心歸附,社會能夠安定的必要條件。
很快眾人來到飯桌吃飯,張鹿安先是分別向顧國棟和張石頭敬酒,也向陰六敬酒,感謝幾位做出的貢獻,三人每人賞銀五十兩。所有參與遠航的水手、護衛每人賞銀十兩,全部飯後到張喜處領取,絕不缺少。
又是歡聲一片。
張鹿安跟張石頭溝通很久,希望讓他能通過研究把海帶引種成功,現有的海帶應該盡快種植到海裏麵,在船艙裏耽擱時間久了恐怕會死掉。要盡可能解決好如何引種成功以及提高產量的問題。
張鹿安通過自己的記憶,向張石頭講述道“我有次做夢,看到海麵上都是一個個漂浮的物體,連成一條線,然後一圈圈,中間隔著距離,鋪滿了整個近海海麵。再用繩子拴著海帶種苗的根,讓他們自由的生長,然後五月到七月間就可以收獲大量的海帶……。”
張石頭顯得很驚奇“難道真的有仙人托夢的說法?小老兒之前聽到傳言,就說道登州有一個少年於萬軍叢中斬殺叛軍大將吳進興,就是受到了仙人附身和指導。”
“那個人就是俺們家少爺”張撿在旁邊忍不住說道。
“哎呀呀,失敬失敬,小老兒定當秉承著仙人的指示,一定要把昆布,不,海帶給引種成功。隻是為何不是叫昆布,而一定叫海帶呢?”張石頭變成了一個好奇寶寶的樣子。
“額,或許是夢中的仙人的說法吧,我第一個聽到的詞匯就是海帶。你看那種植物,長在海裏,順著水流飄動,是不是就像是一串串的帶子?稱作海帶也是恰如其分,說昆布反而顯現不了它的本來樣子。而且我覺得昆布和海帶應該隻是相似,不是同一品種,海帶應該是比較厚實的,產量會很高。你們明年三月去取種的時候,帶上布匹和酒類,記得一定要提取那些長得特別寬大、肉厚的海帶種苗,那才是真正的海帶。如果條件允許,就試著去蝦夷地看看。”
“我等這次隻是航行到雲山(今朝鮮東邊),即使是雲山,也是通過鬱陵島上的島民才得知的,島民很平和,多以打漁、伐木為生,他們告知我等雲山外海有類似海生植物。隻是小老兒不知蝦夷地又在何方?”
“鬱陵島以前就叫做於山國,隻是後來被新羅給吞並了,蝦夷就在鬱陵島的東方,隻是需要航行很遠的距離,最好能在當地找個向導再出發。”
張撿、於六等人紛紛對於張鹿安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淵博的知識而感到敬佩和不可思議,包括顧國棟和張石頭,常言道名師出高徒,可是明明沒有文化名師,怎麽就懂得這麽多的東西,他們於是一致稱之為“仙人指路”。
張鹿安樂的順其自然,作為一名領導者,身份問題,越邪乎越高端,眼下的老百姓迷信,才能更加的相信自己,對自己才會產生那種發自肺腑的擁護。
吃完飯,張鹿安分別和島上的幾位重要人物一一進行了溝通交流,大家也都感覺出來,張鹿安有離開的想法,因此人言洶洶。
張鹿安於是把所有重量級的人物全部召集到一塊,一方麵解釋一下原由,另一方麵也對自己離開以後的人事安排說清楚。
與會人員有張喜、譚應華、趙西文、張石頭、顧國棟、陰六、楊老安。
“各位,我張鹿安確實要暫時離開北隍城島一段時間,這是朝廷旨意,無法拒絕和改變。但是暫時的離開,不代表我不再管這裏,這裏是我們共同選擇的地方,這裏有需要我們保護的旅順難民。我們不能拋棄他們,否則那些犧牲在旅順城的英雄們的在天之靈會怎麽看待我們?所以我們不會離開,還會加大投入建設北隍城島。俗話說的好,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我在此,對各位的職位進行初步的劃分,希望以後各司其職,互相支持,共同把咱們這個大家給撐起來。下麵張撿你來讀一下人事安排情況。”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張撿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讀書的時間並不少,讀一些常用字問題還是不大的 。
張撿清了清嗓子大聲讀道“北隍城村一號命令:任命張喜暫代北隍城村村正,主管整個島嶼的錢糧、人事、田地耕作、收獲、倉儲、耕海牧漁等所有民事工作。因張喜另有商號職務,後期有變化再議;
譚應華為北隍城島義勇隊大隊長,義勇隊除了譚隊長以外,還有八十人,分為八個小隊,第一小隊小隊長趙西文,第二小隊小隊長陰六,要受譚隊長訓練,同時輔助譚隊長進行管理。剩下的六名小隊長,譚大隊長可以看他們日後的表現進行任命。義勇隊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新兵、清查附近走私和保證島上百姓的安全;
另外經清查,去掉來支援建設的百人以外,現有居民180戶,其中普通農耕戶162戶,漁民18戶,共有壯丁89人(包含二十名張家族丁),成年老弱為365人,十五歲以下男女孩童33人,共計487人。
將整個北隍城島建立為三個農場,分別為山後農場、山前農場和東山農場,其中山後農場管事楊老安,撥給農耕戶40戶,把第一批建築任務完成後,留在北隍城島進行屯墾任務;
山前農場管事由趙西文兼任,撥給農耕戶100戶,山前農場麵積最大,是主要的農墾地,一定要加緊清理雜事,在土地上凍前再次進行翻土作業;
東山農場管事張石頭,撥給農耕戶22戶、漁民18戶,建設東山港為主要的漁港,一手抓外出捕魚,一手主持區域內的土地農耕和近海養殖工作。顧國棟負責提供船隻支持,聽從張喜調撥,承擔運輸任務。大家還有什麽不明白之處嗎?”
“隻是眼下島上人丁稀薄,一邊要訓練又要一邊耕田,恐怕忙不過來”譚應華提出了疑問。
“說的好。我們北隍城島上的目標從今以後,隻有兩點:耕、戰。一切的獎懲都是圍繞耕戰而來,訓練可以試著分成兩班或者三班,農忙時所有的男丁都要上陣幫忙,平時保持著至少兩個攜帶兵器的小隊巡邏力量,遇有敵襲則緊急鳴鑼,立刻敲響峰台山上的鍾聲,那就全民共同抗敵。現階段雖然算是比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我會盡快想辦法弄來更多的武器彈藥和支援力量的,最好能讓咱們的武裝能夠徹底合法化。”
“遇到官軍上岸檢查怎麽辦?”趙西文問道。
“都是大明同胞,張喜做好打點工作,盡量不要起衝突,人家是官,我等是民。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北隍城島島民不得受欺負,絕對不能吃虧”張鹿安說的斬釘截鐵。
“可是……”譚應華欲言又止。
“事情會出現很多,問題也有很多,現在討論那麽多沒有意義,我們的任務隻有耕戰兩件事,眼下突出的問題是糧草,要盡快收集齊島民需要的糧草,一定不能出現餓死人和凍死人的情況;第二點就是種子問題,我回到福山後會具體安排;第三點就是島民孩童的教育問題,要建立一個小學堂,讓所有的孩童都能接受基本的識字教育,讓大家心安,要盡快解決先生問題;第四點就是醫務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衛生,管理措施要拿出來,不得隨意大小便,不喝生水,這種要形成條理性建設,預防疫病的發生,要設置一個醫館,由村上撥給錢款,從島民中尋找或者從山東那邊請來大夫坐診……”張鹿安說的很細,眾人聽得也很認真。好在除了趙西文、楊老安、張石頭以外,大家都是識字的。
“俺們自個兒能不能來學堂聽課?”趙西文弱弱的問道。
“當然可以,學堂建立好後,要鼓勵義勇隊員來學堂聽課,以後義勇隊內的升遷,同等條件下,也會優先選擇識字的人。”
“那感情好”趙西文顯得比較高興。
“目前沒有教書先生的情況下,陰六,你也可以教教大家一些基本的認字嘛”張鹿安開始點將了。
“少爺,我書讀的也不多……”陰六有點勉強的說道。
“沒關係,你最起碼認識很多字,也能讀懂文章。你可以先試著教大家書寫名字,和日常所用的字即可。我到了福山後會叫人把書籍給送過來的,尤其是啟蒙類的書籍,小學堂還沒有先生,但是可以先把學堂圖書館給建立起來。誰認識字後,願意來借書的,都可以來借閱,按時還回來就行……孩童們白天上課,放學還得幫家裏幹活,都要珍惜和平的生活,不能出現懶漢無賴,否則嚴格懲處,絕不姑息。上至八十老漢,下至六歲幼童,都要根據其承受能力,安排適當的工作,比如洗衣、做飯、劈柴、挑水、摘菜、種菜、選種、敲鑼、鳴鼓、敲鍾、放哨等等,要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北隍城島的建設和保護上來,讓大家都要有主人翁精神,每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不允許出現故意欺壓的問題,義勇隊是百姓的子弟兵,要嚴肅紀律,領導幹部們,更是要把老百姓當做自己的親人和家人來對待。目前大家都是吃大鍋飯,但是以後表現好的話,隻要朝廷允許,不排除分地的可能……。”
會議開了很久,直到傍晚。一切都是草創階段,很多東西提前說了也是用處不大,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溫飽和安全問題,這個不是下任務下指標就能完成的,還得領頭羊來想辦法。
次日接近中午,張鹿安親眼看見張石頭把一株株海帶幼苗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種到海裏,或者種到海底的石頭上,或者用繩索綁著,總之一切都在實驗當中,允許出錯的。
隻是海水冰冷,很多下海的漁民凍得直哆嗦,也確實挺難為人的。張鹿安為大家熬了薑湯,並再次說明了這個海帶的重要性,幾位下海漁民也就不再說什麽。
人才缺乏沒辦法,隻能將就著用。張鹿安好歹先把北隍城島的骨架給搭起來了。午後,張鹿安帶著張撿和白貴一起,登上了顧國棟的船,駛向了芝罘港。
(本章完)
崇禎六年十一月初,顧國棟和陰六一行終於姍姍歸來。
張鹿安滿懷欣喜的來到碼頭,迎接著承載新希望的到來。
眾人陸續下船後,張鹿安看到陰六不光是明顯變聲,還已經是滿臉的胡須了,看起來滄桑無比。
顧國棟和陰六先過來說道“幸不辱使命”。
說完叫來了一旁的老漁民,老漁民輕輕下到船艙裏麵,然後拿了一棵矮小的植物給張鹿安看,說道“這就是昆布”。
張鹿安仔細端詳了一下,這玩意長得薄薄的,怎麽看上去那麽像是裙帶菜呢?或許是幼苗就是如此吧。
老漁民又說話了“我等帶回了數十斤的昆布種苗,隻是如今天氣冷了,恐怕不易成活,最好的辦法還是明年三月以後,再次過去取種。”
顧國棟臉上一抽一抽的。
陰六趕緊說道“這一路有很多見識,有海盜出沒,我們的船隻還有點小,幸虧跑得快化險為夷。如果明年再去的話,希望我們能夠多帶一些酒和布匹,可以和那邊進行交換,他們對於布匹和酒類比較認可,也許可以闖出一片新路出來。”
張鹿安知道自己的實力還是特別弱小,如果真的能建立商路,那就是動了別人的蛋糕了,到時候所謂的海盜,不管真假就會多起來的。
事情還得一步一步來,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張鹿安說道“大家都辛苦了,來來,大家一起先回屋休息休息,我讓喜叔給大家準備了香噴噴的飯菜,咱們邊吃邊聊。讓所有的水手和族兵們都下來吃飯”
張鹿安沒有架子,島民們很多人都把他當作少東家,甚至是子侄輩來看待。
一路上大家互相說著話。
“老丈,鹿安冒昧了,敢問尊姓大名?”
“當不得,當不得使問,小老兒也是姓張,諢名石頭,叫的慣了,就是稱石頭啦。”
“想不到你我還是同姓咧”
“九劉十八張,天下無二汪。咱們姓張的出處可多了”
“那是哦。不知道張老丈如今高壽?”
“小老兒今年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張石頭笑著說道。
張鹿安看著眼前這個頭發發白,滿臉褶皺的老人,說他八十了,他都信。可見這個時代的漁民生活是太過於困苦了,風霜使人易老。
“那跟我父親差不多年紀呢。老丈還可經常出去捕魚?”
“老了,不中用嘍,隻能偶爾出去,頗感力不從心。”
“老丈家人可都在?”
“去年孔、耿賊子叛亂,家人都讓他們給殺了,小老兒當時躲在水下憋著氣,才躲過一劫。天殺的叛賊啊”張石頭說的咬牙切齒。
張鹿安頓時無語,他轉而又想到了一點,這些孤獨的人,獨居的中青年、或者鰥寡老人其實都太需要照顧了。這也是一個社會能夠人心歸附,社會能夠安定的必要條件。
很快眾人來到飯桌吃飯,張鹿安先是分別向顧國棟和張石頭敬酒,也向陰六敬酒,感謝幾位做出的貢獻,三人每人賞銀五十兩。所有參與遠航的水手、護衛每人賞銀十兩,全部飯後到張喜處領取,絕不缺少。
又是歡聲一片。
張鹿安跟張石頭溝通很久,希望讓他能通過研究把海帶引種成功,現有的海帶應該盡快種植到海裏麵,在船艙裏耽擱時間久了恐怕會死掉。要盡可能解決好如何引種成功以及提高產量的問題。
張鹿安通過自己的記憶,向張石頭講述道“我有次做夢,看到海麵上都是一個個漂浮的物體,連成一條線,然後一圈圈,中間隔著距離,鋪滿了整個近海海麵。再用繩子拴著海帶種苗的根,讓他們自由的生長,然後五月到七月間就可以收獲大量的海帶……。”
張石頭顯得很驚奇“難道真的有仙人托夢的說法?小老兒之前聽到傳言,就說道登州有一個少年於萬軍叢中斬殺叛軍大將吳進興,就是受到了仙人附身和指導。”
“那個人就是俺們家少爺”張撿在旁邊忍不住說道。
“哎呀呀,失敬失敬,小老兒定當秉承著仙人的指示,一定要把昆布,不,海帶給引種成功。隻是為何不是叫昆布,而一定叫海帶呢?”張石頭變成了一個好奇寶寶的樣子。
“額,或許是夢中的仙人的說法吧,我第一個聽到的詞匯就是海帶。你看那種植物,長在海裏,順著水流飄動,是不是就像是一串串的帶子?稱作海帶也是恰如其分,說昆布反而顯現不了它的本來樣子。而且我覺得昆布和海帶應該隻是相似,不是同一品種,海帶應該是比較厚實的,產量會很高。你們明年三月去取種的時候,帶上布匹和酒類,記得一定要提取那些長得特別寬大、肉厚的海帶種苗,那才是真正的海帶。如果條件允許,就試著去蝦夷地看看。”
“我等這次隻是航行到雲山(今朝鮮東邊),即使是雲山,也是通過鬱陵島上的島民才得知的,島民很平和,多以打漁、伐木為生,他們告知我等雲山外海有類似海生植物。隻是小老兒不知蝦夷地又在何方?”
“鬱陵島以前就叫做於山國,隻是後來被新羅給吞並了,蝦夷就在鬱陵島的東方,隻是需要航行很遠的距離,最好能在當地找個向導再出發。”
張撿、於六等人紛紛對於張鹿安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淵博的知識而感到敬佩和不可思議,包括顧國棟和張石頭,常言道名師出高徒,可是明明沒有文化名師,怎麽就懂得這麽多的東西,他們於是一致稱之為“仙人指路”。
張鹿安樂的順其自然,作為一名領導者,身份問題,越邪乎越高端,眼下的老百姓迷信,才能更加的相信自己,對自己才會產生那種發自肺腑的擁護。
吃完飯,張鹿安分別和島上的幾位重要人物一一進行了溝通交流,大家也都感覺出來,張鹿安有離開的想法,因此人言洶洶。
張鹿安於是把所有重量級的人物全部召集到一塊,一方麵解釋一下原由,另一方麵也對自己離開以後的人事安排說清楚。
與會人員有張喜、譚應華、趙西文、張石頭、顧國棟、陰六、楊老安。
“各位,我張鹿安確實要暫時離開北隍城島一段時間,這是朝廷旨意,無法拒絕和改變。但是暫時的離開,不代表我不再管這裏,這裏是我們共同選擇的地方,這裏有需要我們保護的旅順難民。我們不能拋棄他們,否則那些犧牲在旅順城的英雄們的在天之靈會怎麽看待我們?所以我們不會離開,還會加大投入建設北隍城島。俗話說的好,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我在此,對各位的職位進行初步的劃分,希望以後各司其職,互相支持,共同把咱們這個大家給撐起來。下麵張撿你來讀一下人事安排情況。”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張撿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讀書的時間並不少,讀一些常用字問題還是不大的 。
張撿清了清嗓子大聲讀道“北隍城村一號命令:任命張喜暫代北隍城村村正,主管整個島嶼的錢糧、人事、田地耕作、收獲、倉儲、耕海牧漁等所有民事工作。因張喜另有商號職務,後期有變化再議;
譚應華為北隍城島義勇隊大隊長,義勇隊除了譚隊長以外,還有八十人,分為八個小隊,第一小隊小隊長趙西文,第二小隊小隊長陰六,要受譚隊長訓練,同時輔助譚隊長進行管理。剩下的六名小隊長,譚大隊長可以看他們日後的表現進行任命。義勇隊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新兵、清查附近走私和保證島上百姓的安全;
另外經清查,去掉來支援建設的百人以外,現有居民180戶,其中普通農耕戶162戶,漁民18戶,共有壯丁89人(包含二十名張家族丁),成年老弱為365人,十五歲以下男女孩童33人,共計487人。
將整個北隍城島建立為三個農場,分別為山後農場、山前農場和東山農場,其中山後農場管事楊老安,撥給農耕戶40戶,把第一批建築任務完成後,留在北隍城島進行屯墾任務;
山前農場管事由趙西文兼任,撥給農耕戶100戶,山前農場麵積最大,是主要的農墾地,一定要加緊清理雜事,在土地上凍前再次進行翻土作業;
東山農場管事張石頭,撥給農耕戶22戶、漁民18戶,建設東山港為主要的漁港,一手抓外出捕魚,一手主持區域內的土地農耕和近海養殖工作。顧國棟負責提供船隻支持,聽從張喜調撥,承擔運輸任務。大家還有什麽不明白之處嗎?”
“隻是眼下島上人丁稀薄,一邊要訓練又要一邊耕田,恐怕忙不過來”譚應華提出了疑問。
“說的好。我們北隍城島上的目標從今以後,隻有兩點:耕、戰。一切的獎懲都是圍繞耕戰而來,訓練可以試著分成兩班或者三班,農忙時所有的男丁都要上陣幫忙,平時保持著至少兩個攜帶兵器的小隊巡邏力量,遇有敵襲則緊急鳴鑼,立刻敲響峰台山上的鍾聲,那就全民共同抗敵。現階段雖然算是比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我會盡快想辦法弄來更多的武器彈藥和支援力量的,最好能讓咱們的武裝能夠徹底合法化。”
“遇到官軍上岸檢查怎麽辦?”趙西文問道。
“都是大明同胞,張喜做好打點工作,盡量不要起衝突,人家是官,我等是民。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北隍城島島民不得受欺負,絕對不能吃虧”張鹿安說的斬釘截鐵。
“可是……”譚應華欲言又止。
“事情會出現很多,問題也有很多,現在討論那麽多沒有意義,我們的任務隻有耕戰兩件事,眼下突出的問題是糧草,要盡快收集齊島民需要的糧草,一定不能出現餓死人和凍死人的情況;第二點就是種子問題,我回到福山後會具體安排;第三點就是島民孩童的教育問題,要建立一個小學堂,讓所有的孩童都能接受基本的識字教育,讓大家心安,要盡快解決先生問題;第四點就是醫務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衛生,管理措施要拿出來,不得隨意大小便,不喝生水,這種要形成條理性建設,預防疫病的發生,要設置一個醫館,由村上撥給錢款,從島民中尋找或者從山東那邊請來大夫坐診……”張鹿安說的很細,眾人聽得也很認真。好在除了趙西文、楊老安、張石頭以外,大家都是識字的。
“俺們自個兒能不能來學堂聽課?”趙西文弱弱的問道。
“當然可以,學堂建立好後,要鼓勵義勇隊員來學堂聽課,以後義勇隊內的升遷,同等條件下,也會優先選擇識字的人。”
“那感情好”趙西文顯得比較高興。
“目前沒有教書先生的情況下,陰六,你也可以教教大家一些基本的認字嘛”張鹿安開始點將了。
“少爺,我書讀的也不多……”陰六有點勉強的說道。
“沒關係,你最起碼認識很多字,也能讀懂文章。你可以先試著教大家書寫名字,和日常所用的字即可。我到了福山後會叫人把書籍給送過來的,尤其是啟蒙類的書籍,小學堂還沒有先生,但是可以先把學堂圖書館給建立起來。誰認識字後,願意來借書的,都可以來借閱,按時還回來就行……孩童們白天上課,放學還得幫家裏幹活,都要珍惜和平的生活,不能出現懶漢無賴,否則嚴格懲處,絕不姑息。上至八十老漢,下至六歲幼童,都要根據其承受能力,安排適當的工作,比如洗衣、做飯、劈柴、挑水、摘菜、種菜、選種、敲鑼、鳴鼓、敲鍾、放哨等等,要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北隍城島的建設和保護上來,讓大家都要有主人翁精神,每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不允許出現故意欺壓的問題,義勇隊是百姓的子弟兵,要嚴肅紀律,領導幹部們,更是要把老百姓當做自己的親人和家人來對待。目前大家都是吃大鍋飯,但是以後表現好的話,隻要朝廷允許,不排除分地的可能……。”
會議開了很久,直到傍晚。一切都是草創階段,很多東西提前說了也是用處不大,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溫飽和安全問題,這個不是下任務下指標就能完成的,還得領頭羊來想辦法。
次日接近中午,張鹿安親眼看見張石頭把一株株海帶幼苗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種到海裏,或者種到海底的石頭上,或者用繩索綁著,總之一切都在實驗當中,允許出錯的。
隻是海水冰冷,很多下海的漁民凍得直哆嗦,也確實挺難為人的。張鹿安為大家熬了薑湯,並再次說明了這個海帶的重要性,幾位下海漁民也就不再說什麽。
人才缺乏沒辦法,隻能將就著用。張鹿安好歹先把北隍城島的骨架給搭起來了。午後,張鹿安帶著張撿和白貴一起,登上了顧國棟的船,駛向了芝罘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