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福山戰後論功(三)
“荒唐!簡直就是黑白顛倒!來人,去把本兵請來”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怒,把正在看的奏折往地上一扔。
時任皇極殿值班太監王之心迅速應聲,趕緊下去吩咐命令,再返身跪在地上,把掉落地麵的兩個奏折撿起來,重新一折一折給折好,放在案幾上。
三日前,由於熊明遇的禦前奏對令朱由檢非常厭惡,朱由檢覺得像沈棨那種吃裏扒外,通敵賣國的人就不應該活著,能隻殺他一人,而沒有株連九族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可是熊明遇還偏偏強行為沈棨說話,還想留沈棨一命,這就犯了朱由檢的忌諱了。朱由檢當場把熊明遇罷免,讓他滾回老家。熊明遇顫抖著下跪,最後一次朝拜他的天子,仿佛一下老了十歲,然後晃悠悠的退下。
朱由檢隨後經過詢問,周延儒推薦了好幾個人,朱由檢都感覺不滿意。後來溫體仁推薦了張鳳翼,這也是崇禎朝十四位兵部尚書中的第八位兵部尚書,也是其中任職最長的一個,崇禎皇帝朱由檢同意了。
張鳳翼新官上任三把火,幹勁十足,不一會,就跑過來了。累的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朱由檢很滿意“如果每名官員都能如本兵這樣,把旨意當做最重要的事情來做,這天下早就太平了。”
張鳳翼趕緊拜見道“臣拜見陛下,臣不過是本職工作,陛下謬讚了。”
“張愛卿不必多禮。讓你過來,是讓你看看這兩個奏章,一封是巡按王道純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說,福山大捷殲滅叛軍近三千人,吳安邦等人都逃到寧海了,是朱國梓那個貢生指揮李仁全、王倓和王來承等人帶領全城百姓防守,還差點守不住。關鍵時候,反而依靠一個年僅11歲的張鹿安手刃叛軍耿部大將吳進興,論功為第一。看起來著實荒唐;一封是登萊總兵官吳安邦向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奏報抄送奏折,裏麵說的是福山大捷都是高起潛和李鳴環所謀劃,他來具體執行的,預先埋伏在福山的李仁全和王倓等部也是他安排的,吳進興是在眾多官軍圍攻之下,受了重傷,才被11歲的張鹿安給摘了桃子。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因此埋沒一個小孩子的戰功。本兵是否看過?覺得如何?”
張鳳翼答道“微臣已經閱讀過吳安邦總兵的奏折,未曾見到過王巡按的奏章”。
朱由檢於是說道“給他看”。
張鳳翼趕緊雙手接過王之心遞過來的兩份奏折,看了日期,又繼續仔細閱讀了起來,看完之後,想了一下組織了語言稱道“不知道錦衣衛核查結果如何?”
“確實有福山大捷一事,但是具體詳細經過無從探查。本兵但說無妨”
張鳳翼其實從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語氣中已經聽出來了,皇帝更加偏向於吳安邦,畢竟那聽上去可能性更大一點。
可是如此的話,王道純就難以避免一個欺君之罪。張鳳翼也不敢擅自評論,隻得說道“微臣思來想去,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王巡按和吳總兵的奏章裏有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樣和互相矛盾的,但是他們的奏章裏都提到了兩個人,寧海衛指揮使李仁全和指揮僉事王倓,兩個人的功勞是鐵定的,是受到各方認可的。微臣因此建議,派遣能員幹吏去一趟登萊,詳細核查一下,如果確實為真,而且確定好真實情況,那就趕緊廣而告之,讓全天下都知曉,也好激勵前方將士,鼓舞士氣。”
“嗯,張愛卿果然是老誠謀國之言。就按你的意思辦,著錦衣衛迅速派幹員去調查李仁全和王倓的說法,調查結果出來後及時上報。”
青州官衙高起潛下榻處
一名錦衣衛千戶卑微討好的看著高起潛。
高起潛微笑道“多謝千戶的美意,咱家心裏有數的,千戶遠來鞍馬勞苦,先去休息兩天,兩天後,咱家會告訴你該怎麽辦事的。小田子,把咱家那自己買的登萊特產讓千戶大人品嚐一下。”
小田子公公端來了一個鐵盒,該千戶雙手接過,非常沉,打開一看,全是小黃魚。趕緊蓋上,忙不迭的跪下稱謝道“多謝高公公賞賜。”
高起潛趕緊雙手把人扶起道“咱們是同僚,你沒有必要對咱家行此大禮。有道是,有錢大家賺。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千戶大人,你說可是這個道理?”
錦衣衛千戶趕緊點頭認同。
高起潛道“小田子,帶千戶大人下去休息”小田子於是把錦衣衛千戶送到門口,千戶趕緊讓留步,然後自行離開了。
小田子看到錦衣衛千戶離開,又回到了高起潛的身旁。
高起潛笑道“看來聖上還是有所懷疑嘛。宮裏來人說熊明遇那個老匹夫罷職回鄉了,吳安邦可是他大力舉薦的人呐,恨屋及烏,咱們不能再幫吳總兵了,免得受到牽連。但是也不能比之前題報差的太離譜,否則咱家在萬歲心裏就要掉價了”
小田子道“那麽該如何回複吳總兵的手下?”
“這次他犯的錯太大了,遮蓋不住的,但是咱家可以保證他的身家性命,職位嘛,恐怕要讓賢了”。
“小的明白怎麽做了”小田子說完就退下了。
這位皇帝親軍錦衣衛千戶連福山都沒有去過,直接在高起潛這裏玩了幾天,帶著高起潛的旨意就回京複命了。朱由檢懷疑一切,但是崇禎四年以後唯獨對太監信賴有加。現在又加上錦衣衛的側麵調查,那麽一切都應該是清楚的。
於是乎,崇禎五年七月,內廷加蓋內閣署名後,連發三篇聖旨,一篇是前登萊官員處理聖旨,以便於警醒後人;一篇是關於原宣府巡撫沈棨縱敵資敵案的聖旨;一篇是對於東線戰場的獎懲。關於東線戰場的聖旨是派人送到寧海的,而另外兩篇聖旨則是當眾發布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朝養士三百載,原望能同心協力,共度時艱。然原登萊巡撫孫元化、副總兵張燾玩寇自重,管束不力,致山東、登萊多地生靈塗炭,百事舉哀……實屬罪大惡極,罪孽深重,罪魁禍首,影響極其惡劣,今判處棄市,明日午時三刻西市棄市;
原山東巡撫餘大成,庸弱無能,致使叛軍勢大,雖後來誠心平叛,然事與願違,毫無作為,故判處奪職流放高雷為民;
原登萊參議宋光蘭、監軍王征玩忽職守,奪職,流放甘肅都司戍邊;
原登州知府吳惟成庸碌無為,罷職棄用,還家自醒;原蓬萊知縣秦世英、原登州府海防同知賈名傑負有連帶責任,故罷職為民。
懲前毖後,懲惡揚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宣府巡撫沈棨不思國恩,有違聖意。明明以國號下與逆奴並列並誓,又給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飾,損威辱國,專擅欺君。今經有司會審,著立刻將沈棨押赴宣府斬首示眾,傳示九邊,以儆效尤!欽此”。
崇禎五年七月二十四:
天氣越來越反常了,冬季凍得人發蒙,夏天又熱的要死。
一排囚車緩緩從天牢駛出,駛向那人聲鼎沸的西市。
路過一處岔路口,關押沈棨的囚車從車隊中駛出,拐向西北方向。沈棨強硬著扭頭看向了孫元化,露出了一絲慘笑,孫元化看了一眼,不知道是汗水也好,淚水也罷,反正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道路兩邊站滿了維持秩序的兵丁和衙役,在道路兩邊扔東西砸犯人,那是嚴厲禁止的,因為如果砸出好歹來,到時候監斬官無法辨認,無法驗明正身就不好辦了。
可是兩邊的民眾那是個個怒目而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民眾們上一次如此憎恨一個人還是三年前對袁崇煥,袁崇煥當初被淩遲處死。民眾紛紛上前搶食其肉,塞嘴就吃,頃刻間,隻剩一顆人頭和一堆白骨。
而如今自己也當步其後塵,孫元化腦袋一片空白。
突然孫元化在人海中看到了一個久違的身影,那是自己的恩師徐光啟。隻見徐光啟已經須發全白,看上去已經像是耄耋老人了。這段時間以來,徐光啟盡到了自己的一切力量,變賣家產,想盡一切辦法營救自己的愛徒,也是想為明國保留一個熟知兵器製造和火器運用的人才。哪怕懇求從來很不恥的太監,他也做了,可是朝廷的意見非常明確。崇禎皇帝最終讓步,但是隻是把淩遲改為了棄市。
徐光啟痛徹心扉,這可是他最敬愛的大明啊,孫元化有罪但是罪不至死,他也是受害者,隻是有人把他放錯了位置,如果仍然留在工部,孫元化將會是天下名士。當初自己也是反對朝廷調孫元化去登萊的,孫元化自己也不願意去登萊,結果崇禎皇帝一意孤行,一錘定音,聽不得反對的聲音。如今登萊這個局麵,為何把一切的罪責都推給孫元化?
徐光啟看著周圍盲目、看似熱血實則愚昧透頂的人群,茫然的搖著頭:救不了了。不知道是在說孫元化,還是在說大明朝廷。徐光啟在自家小廝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轉身離開。
孫元化親眼看見恩師離開,他開始緊閉著雙眼,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隨著監斬官的令簽的落下,劊子手往大砍刀上吐了一口酒,然後手起刀落,孫元化和張燾的人頭落地。
原本明亮的世界,突然間變成了黑白色,又逐漸變成了暗黑色,直至完全漆黑一片,兩片眼瞼緩緩的關閉。恰似關閉了大明朝的複興大門。
這兩個明末重要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就這樣去了西方極樂世界。
隨後監斬官命令衙役看管現場,皇帝陛下有令,兩名人犯棄市,三日內不得收屍。
崇禎五年八月底的一天,登萊寧海州衙門:
福山知縣朱國梓和當初福山防守的各位將士們也趕到了寧海,隻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欽差。
按照慣例,眾人都得沐浴後、焚香迎接欽使,可是欽使遲遲未到,直到未時三刻,欽使才姍姍來遲。可是眾位官員的肚子早就餓的咕咕直叫了,也不敢擅自離開。這是對待功臣的應該的樣子嗎?
欽使小黃門緩緩的打開聖旨,眾人這個時候為了體現尊卑,畢竟屬於大禮,還是應該跪下接旨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山東、登萊兩處監軍使高起潛奏報,兼顧地司反饋,得知福山大捷,殲敵甚多,朕心甚慰……
原登萊等處巡察按察使王道純監軍溺職,毫無作為,罷斥為民;
原登萊總兵官吳安邦,知恥而後勇,舍身殺賊,重創叛軍吳賊所部,致使吳賊授首,特賜黃金100兩,白銀1000兩。然前有登州之敗,致使損兵折將甚重,貶兩級留用,任為東江援兵營參將;
寧海州李鳴環、州同李士標同仇敵愾,緊服上命,執行徹底,因此全部年終考核為優等,待有出缺,優先升賞;
福山知縣朱國梓以貢生入職,前有福山防守之功,本次亦有保存福山城之勞,考評優等,著吏部考核後,優加恩賞;
寧海指揮使李仁全原為承蔭獲職,保守福山有功,特授予實職指揮使,恩授武散階昭勇將軍;
寧海指揮僉事王倓忠勇任事,特恩授武散階懷遠將軍;
原文登營參將吳忠孝置同袍不顧,本應處斬,但念其沿途收攏敗兵,後積極抵禦叛軍,功過相抵,貶官三級,降為守備,在東江援兵營內聽用;
成山衛百戶王馳,精忠護主,特實授副千戶之職;
沙島義民王來承,忠義可嘉,通報嘉獎,特實授福山百戶,恩授武散階忠顯校尉;
棲霞義民於七,武舉人出身,前途無量,然尚在丁憂之中,賞無可賞,待來年參加科舉,優先恩賞;
棲霞義民於六、李應詳、曹良臣等……著福山知縣朱國梓量才任用,但是對於其人所謂部屬,則要悉數裁撤,不得擅自聚集;
南直隸義民張鹿安,年方幼衝,少年兒郎,秉性勇敢,然畢竟年少,唯恐拔苗助長,特恩賜民間俊秀生出身,待及冠以後按例入南京國子監讀書;
…………
原福山百戶劉師吉,勇敢擅戰,掩護同袍,勇氣可嘉,致不幸陣亡,理應優加撫恤。特命其子襲升副千戶世襲,其入忠孝祠。
…………”
朱國梓聽完大怒,但是不好發作,返回福山後,就製作多個題本題報,委托自己的父親和親朋故舊,不斷上承天聽,後來被吏部考評為優,升了一級為陝西行省鳳翔府通判。
王道純無奈搖搖頭,換上了一身布衣,借著去陝西上任的朱國梓馬車,畢竟還是順路的,一同開始了西行的路程。
於七、於六帶著李和尚李應詳和地煞虎曹良臣帶著手下們也跟張鹿安打個招呼後,就回棲霞去了。
李仁全和王倓帶兵回到了寧海,福山的防守現在由王來承百戶率領義勇來管理。
第二天一大早,張鹿安帶了張撿和陰六約了王來承一起去看了下劉師吉的墓。
劉師吉當初被炸的僅留下軀幹和頭部,王來承等人找來木頭雕刻為腿腳,裝上後入槨。劉師吉下葬第三天了。入葬後三天拜祭是必須要的。
張鹿安和王來承等來到墓地後,已經看到了李仁全和王倓二人帶著親兵跪在了墓碑前,原來他們已經連夜從寧海趕過來了。
微微起風,刮的黃紙屑到處亂飛,火盆中的火隨風搖擺,恰似想掙脫束縛。
幾人各自問好,祭拜完成後,李仁全和王倓跨馬返回了。
張鹿安的眼前再次浮現出劉師吉那威武高大的模樣,再也聽不到那爽朗無畏的笑聲,再也聽不到一聲“你這個小家夥”的笑罵聲。
“朝廷還是刻薄啊,說好的入忠孝祠祭祀,牌位進去了,可是這三天也沒有一個官員過來看看”張鹿安很不滿的發牢騷。
王來承也很無語“大明文貴武輕由來已久”。
“隻是這樣做未免令人心寒。還好劉大叔的兒子可以承襲副千戶之職,劉大叔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唉,哪裏還來的兒子?”王來承悲憤莫名“我跟老劉曾經談過心,他本是遼人,崇禎二年建奴大貝勒代善帶兵進攻遼地,劉家奮起反擊,全寨139口人幾乎全部被屠殺殆盡。老劉他帶人奮勇殺出重圍,結果身邊隻剩下自己的兩個兒子了,其中長子還身負重傷,沒走到旅順人就咽氣了。老劉性情耿直,在東江待不下去,就來到了登萊。因為驍勇忠誠,被朱知縣任命為百戶,帶兵抗擊叛軍。他剩下的唯一的兒子,就是在第一次福山之戰中陣亡的……後來朱知縣為他續娶了孫夼的一門親事,其妻已經懷有身孕,但是在一次回娘家省親的途中,被土匪襲擊,老劉親眼看見續妻慘死,一屍兩命。唉,你別看老劉人前笑哈哈,他心裏可苦著呢。他孑然一身,所剩下的唯有一腔正氣罷了”。
張鹿安聽到此處已經是淚流滿麵,任由淚水劃過了雙頰,而不擦拭。
遠方的山林暗黑森森,天邊的夕陽血紅燦燦。
“荒唐!簡直就是黑白顛倒!來人,去把本兵請來”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怒,把正在看的奏折往地上一扔。
時任皇極殿值班太監王之心迅速應聲,趕緊下去吩咐命令,再返身跪在地上,把掉落地麵的兩個奏折撿起來,重新一折一折給折好,放在案幾上。
三日前,由於熊明遇的禦前奏對令朱由檢非常厭惡,朱由檢覺得像沈棨那種吃裏扒外,通敵賣國的人就不應該活著,能隻殺他一人,而沒有株連九族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可是熊明遇還偏偏強行為沈棨說話,還想留沈棨一命,這就犯了朱由檢的忌諱了。朱由檢當場把熊明遇罷免,讓他滾回老家。熊明遇顫抖著下跪,最後一次朝拜他的天子,仿佛一下老了十歲,然後晃悠悠的退下。
朱由檢隨後經過詢問,周延儒推薦了好幾個人,朱由檢都感覺不滿意。後來溫體仁推薦了張鳳翼,這也是崇禎朝十四位兵部尚書中的第八位兵部尚書,也是其中任職最長的一個,崇禎皇帝朱由檢同意了。
張鳳翼新官上任三把火,幹勁十足,不一會,就跑過來了。累的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朱由檢很滿意“如果每名官員都能如本兵這樣,把旨意當做最重要的事情來做,這天下早就太平了。”
張鳳翼趕緊拜見道“臣拜見陛下,臣不過是本職工作,陛下謬讚了。”
“張愛卿不必多禮。讓你過來,是讓你看看這兩個奏章,一封是巡按王道純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說,福山大捷殲滅叛軍近三千人,吳安邦等人都逃到寧海了,是朱國梓那個貢生指揮李仁全、王倓和王來承等人帶領全城百姓防守,還差點守不住。關鍵時候,反而依靠一個年僅11歲的張鹿安手刃叛軍耿部大將吳進興,論功為第一。看起來著實荒唐;一封是登萊總兵官吳安邦向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奏報抄送奏折,裏麵說的是福山大捷都是高起潛和李鳴環所謀劃,他來具體執行的,預先埋伏在福山的李仁全和王倓等部也是他安排的,吳進興是在眾多官軍圍攻之下,受了重傷,才被11歲的張鹿安給摘了桃子。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因此埋沒一個小孩子的戰功。本兵是否看過?覺得如何?”
張鳳翼答道“微臣已經閱讀過吳安邦總兵的奏折,未曾見到過王巡按的奏章”。
朱由檢於是說道“給他看”。
張鳳翼趕緊雙手接過王之心遞過來的兩份奏折,看了日期,又繼續仔細閱讀了起來,看完之後,想了一下組織了語言稱道“不知道錦衣衛核查結果如何?”
“確實有福山大捷一事,但是具體詳細經過無從探查。本兵但說無妨”
張鳳翼其實從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語氣中已經聽出來了,皇帝更加偏向於吳安邦,畢竟那聽上去可能性更大一點。
可是如此的話,王道純就難以避免一個欺君之罪。張鳳翼也不敢擅自評論,隻得說道“微臣思來想去,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王巡按和吳總兵的奏章裏有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樣和互相矛盾的,但是他們的奏章裏都提到了兩個人,寧海衛指揮使李仁全和指揮僉事王倓,兩個人的功勞是鐵定的,是受到各方認可的。微臣因此建議,派遣能員幹吏去一趟登萊,詳細核查一下,如果確實為真,而且確定好真實情況,那就趕緊廣而告之,讓全天下都知曉,也好激勵前方將士,鼓舞士氣。”
“嗯,張愛卿果然是老誠謀國之言。就按你的意思辦,著錦衣衛迅速派幹員去調查李仁全和王倓的說法,調查結果出來後及時上報。”
青州官衙高起潛下榻處
一名錦衣衛千戶卑微討好的看著高起潛。
高起潛微笑道“多謝千戶的美意,咱家心裏有數的,千戶遠來鞍馬勞苦,先去休息兩天,兩天後,咱家會告訴你該怎麽辦事的。小田子,把咱家那自己買的登萊特產讓千戶大人品嚐一下。”
小田子公公端來了一個鐵盒,該千戶雙手接過,非常沉,打開一看,全是小黃魚。趕緊蓋上,忙不迭的跪下稱謝道“多謝高公公賞賜。”
高起潛趕緊雙手把人扶起道“咱們是同僚,你沒有必要對咱家行此大禮。有道是,有錢大家賺。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千戶大人,你說可是這個道理?”
錦衣衛千戶趕緊點頭認同。
高起潛道“小田子,帶千戶大人下去休息”小田子於是把錦衣衛千戶送到門口,千戶趕緊讓留步,然後自行離開了。
小田子看到錦衣衛千戶離開,又回到了高起潛的身旁。
高起潛笑道“看來聖上還是有所懷疑嘛。宮裏來人說熊明遇那個老匹夫罷職回鄉了,吳安邦可是他大力舉薦的人呐,恨屋及烏,咱們不能再幫吳總兵了,免得受到牽連。但是也不能比之前題報差的太離譜,否則咱家在萬歲心裏就要掉價了”
小田子道“那麽該如何回複吳總兵的手下?”
“這次他犯的錯太大了,遮蓋不住的,但是咱家可以保證他的身家性命,職位嘛,恐怕要讓賢了”。
“小的明白怎麽做了”小田子說完就退下了。
這位皇帝親軍錦衣衛千戶連福山都沒有去過,直接在高起潛這裏玩了幾天,帶著高起潛的旨意就回京複命了。朱由檢懷疑一切,但是崇禎四年以後唯獨對太監信賴有加。現在又加上錦衣衛的側麵調查,那麽一切都應該是清楚的。
於是乎,崇禎五年七月,內廷加蓋內閣署名後,連發三篇聖旨,一篇是前登萊官員處理聖旨,以便於警醒後人;一篇是關於原宣府巡撫沈棨縱敵資敵案的聖旨;一篇是對於東線戰場的獎懲。關於東線戰場的聖旨是派人送到寧海的,而另外兩篇聖旨則是當眾發布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朝養士三百載,原望能同心協力,共度時艱。然原登萊巡撫孫元化、副總兵張燾玩寇自重,管束不力,致山東、登萊多地生靈塗炭,百事舉哀……實屬罪大惡極,罪孽深重,罪魁禍首,影響極其惡劣,今判處棄市,明日午時三刻西市棄市;
原山東巡撫餘大成,庸弱無能,致使叛軍勢大,雖後來誠心平叛,然事與願違,毫無作為,故判處奪職流放高雷為民;
原登萊參議宋光蘭、監軍王征玩忽職守,奪職,流放甘肅都司戍邊;
原登州知府吳惟成庸碌無為,罷職棄用,還家自醒;原蓬萊知縣秦世英、原登州府海防同知賈名傑負有連帶責任,故罷職為民。
懲前毖後,懲惡揚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宣府巡撫沈棨不思國恩,有違聖意。明明以國號下與逆奴並列並誓,又給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飾,損威辱國,專擅欺君。今經有司會審,著立刻將沈棨押赴宣府斬首示眾,傳示九邊,以儆效尤!欽此”。
崇禎五年七月二十四:
天氣越來越反常了,冬季凍得人發蒙,夏天又熱的要死。
一排囚車緩緩從天牢駛出,駛向那人聲鼎沸的西市。
路過一處岔路口,關押沈棨的囚車從車隊中駛出,拐向西北方向。沈棨強硬著扭頭看向了孫元化,露出了一絲慘笑,孫元化看了一眼,不知道是汗水也好,淚水也罷,反正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道路兩邊站滿了維持秩序的兵丁和衙役,在道路兩邊扔東西砸犯人,那是嚴厲禁止的,因為如果砸出好歹來,到時候監斬官無法辨認,無法驗明正身就不好辦了。
可是兩邊的民眾那是個個怒目而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民眾們上一次如此憎恨一個人還是三年前對袁崇煥,袁崇煥當初被淩遲處死。民眾紛紛上前搶食其肉,塞嘴就吃,頃刻間,隻剩一顆人頭和一堆白骨。
而如今自己也當步其後塵,孫元化腦袋一片空白。
突然孫元化在人海中看到了一個久違的身影,那是自己的恩師徐光啟。隻見徐光啟已經須發全白,看上去已經像是耄耋老人了。這段時間以來,徐光啟盡到了自己的一切力量,變賣家產,想盡一切辦法營救自己的愛徒,也是想為明國保留一個熟知兵器製造和火器運用的人才。哪怕懇求從來很不恥的太監,他也做了,可是朝廷的意見非常明確。崇禎皇帝最終讓步,但是隻是把淩遲改為了棄市。
徐光啟痛徹心扉,這可是他最敬愛的大明啊,孫元化有罪但是罪不至死,他也是受害者,隻是有人把他放錯了位置,如果仍然留在工部,孫元化將會是天下名士。當初自己也是反對朝廷調孫元化去登萊的,孫元化自己也不願意去登萊,結果崇禎皇帝一意孤行,一錘定音,聽不得反對的聲音。如今登萊這個局麵,為何把一切的罪責都推給孫元化?
徐光啟看著周圍盲目、看似熱血實則愚昧透頂的人群,茫然的搖著頭:救不了了。不知道是在說孫元化,還是在說大明朝廷。徐光啟在自家小廝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轉身離開。
孫元化親眼看見恩師離開,他開始緊閉著雙眼,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隨著監斬官的令簽的落下,劊子手往大砍刀上吐了一口酒,然後手起刀落,孫元化和張燾的人頭落地。
原本明亮的世界,突然間變成了黑白色,又逐漸變成了暗黑色,直至完全漆黑一片,兩片眼瞼緩緩的關閉。恰似關閉了大明朝的複興大門。
這兩個明末重要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就這樣去了西方極樂世界。
隨後監斬官命令衙役看管現場,皇帝陛下有令,兩名人犯棄市,三日內不得收屍。
崇禎五年八月底的一天,登萊寧海州衙門:
福山知縣朱國梓和當初福山防守的各位將士們也趕到了寧海,隻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欽差。
按照慣例,眾人都得沐浴後、焚香迎接欽使,可是欽使遲遲未到,直到未時三刻,欽使才姍姍來遲。可是眾位官員的肚子早就餓的咕咕直叫了,也不敢擅自離開。這是對待功臣的應該的樣子嗎?
欽使小黃門緩緩的打開聖旨,眾人這個時候為了體現尊卑,畢竟屬於大禮,還是應該跪下接旨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山東、登萊兩處監軍使高起潛奏報,兼顧地司反饋,得知福山大捷,殲敵甚多,朕心甚慰……
原登萊等處巡察按察使王道純監軍溺職,毫無作為,罷斥為民;
原登萊總兵官吳安邦,知恥而後勇,舍身殺賊,重創叛軍吳賊所部,致使吳賊授首,特賜黃金100兩,白銀1000兩。然前有登州之敗,致使損兵折將甚重,貶兩級留用,任為東江援兵營參將;
寧海州李鳴環、州同李士標同仇敵愾,緊服上命,執行徹底,因此全部年終考核為優等,待有出缺,優先升賞;
福山知縣朱國梓以貢生入職,前有福山防守之功,本次亦有保存福山城之勞,考評優等,著吏部考核後,優加恩賞;
寧海指揮使李仁全原為承蔭獲職,保守福山有功,特授予實職指揮使,恩授武散階昭勇將軍;
寧海指揮僉事王倓忠勇任事,特恩授武散階懷遠將軍;
原文登營參將吳忠孝置同袍不顧,本應處斬,但念其沿途收攏敗兵,後積極抵禦叛軍,功過相抵,貶官三級,降為守備,在東江援兵營內聽用;
成山衛百戶王馳,精忠護主,特實授副千戶之職;
沙島義民王來承,忠義可嘉,通報嘉獎,特實授福山百戶,恩授武散階忠顯校尉;
棲霞義民於七,武舉人出身,前途無量,然尚在丁憂之中,賞無可賞,待來年參加科舉,優先恩賞;
棲霞義民於六、李應詳、曹良臣等……著福山知縣朱國梓量才任用,但是對於其人所謂部屬,則要悉數裁撤,不得擅自聚集;
南直隸義民張鹿安,年方幼衝,少年兒郎,秉性勇敢,然畢竟年少,唯恐拔苗助長,特恩賜民間俊秀生出身,待及冠以後按例入南京國子監讀書;
…………
原福山百戶劉師吉,勇敢擅戰,掩護同袍,勇氣可嘉,致不幸陣亡,理應優加撫恤。特命其子襲升副千戶世襲,其入忠孝祠。
…………”
朱國梓聽完大怒,但是不好發作,返回福山後,就製作多個題本題報,委托自己的父親和親朋故舊,不斷上承天聽,後來被吏部考評為優,升了一級為陝西行省鳳翔府通判。
王道純無奈搖搖頭,換上了一身布衣,借著去陝西上任的朱國梓馬車,畢竟還是順路的,一同開始了西行的路程。
於七、於六帶著李和尚李應詳和地煞虎曹良臣帶著手下們也跟張鹿安打個招呼後,就回棲霞去了。
李仁全和王倓帶兵回到了寧海,福山的防守現在由王來承百戶率領義勇來管理。
第二天一大早,張鹿安帶了張撿和陰六約了王來承一起去看了下劉師吉的墓。
劉師吉當初被炸的僅留下軀幹和頭部,王來承等人找來木頭雕刻為腿腳,裝上後入槨。劉師吉下葬第三天了。入葬後三天拜祭是必須要的。
張鹿安和王來承等來到墓地後,已經看到了李仁全和王倓二人帶著親兵跪在了墓碑前,原來他們已經連夜從寧海趕過來了。
微微起風,刮的黃紙屑到處亂飛,火盆中的火隨風搖擺,恰似想掙脫束縛。
幾人各自問好,祭拜完成後,李仁全和王倓跨馬返回了。
張鹿安的眼前再次浮現出劉師吉那威武高大的模樣,再也聽不到那爽朗無畏的笑聲,再也聽不到一聲“你這個小家夥”的笑罵聲。
“朝廷還是刻薄啊,說好的入忠孝祠祭祀,牌位進去了,可是這三天也沒有一個官員過來看看”張鹿安很不滿的發牢騷。
王來承也很無語“大明文貴武輕由來已久”。
“隻是這樣做未免令人心寒。還好劉大叔的兒子可以承襲副千戶之職,劉大叔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唉,哪裏還來的兒子?”王來承悲憤莫名“我跟老劉曾經談過心,他本是遼人,崇禎二年建奴大貝勒代善帶兵進攻遼地,劉家奮起反擊,全寨139口人幾乎全部被屠殺殆盡。老劉他帶人奮勇殺出重圍,結果身邊隻剩下自己的兩個兒子了,其中長子還身負重傷,沒走到旅順人就咽氣了。老劉性情耿直,在東江待不下去,就來到了登萊。因為驍勇忠誠,被朱知縣任命為百戶,帶兵抗擊叛軍。他剩下的唯一的兒子,就是在第一次福山之戰中陣亡的……後來朱知縣為他續娶了孫夼的一門親事,其妻已經懷有身孕,但是在一次回娘家省親的途中,被土匪襲擊,老劉親眼看見續妻慘死,一屍兩命。唉,你別看老劉人前笑哈哈,他心裏可苦著呢。他孑然一身,所剩下的唯有一腔正氣罷了”。
張鹿安聽到此處已經是淚流滿麵,任由淚水劃過了雙頰,而不擦拭。
遠方的山林暗黑森森,天邊的夕陽血紅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