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祁元舉力辯大儒 空受僧心憂老父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 作者:獨唱何須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生,我先問您一個問題,先生自號‘後渠’是為何故呀?”祁翀接過空受遞過來的茶,不答反問道。
“老朽平生最敬佩前紀的靜學大家橫渠先生,將其‘橫渠四句’奉為圭皋,故自號‘後渠’以示追隨之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是這四句?”
“正是。”
“那咱們就來說說這錯的離譜的四句話!”祁翀“啪”地一聲合上了手中的折扇,正色道,“先說前兩句,‘為天地立心’,誰的天地?立的又是什麽心?‘為生民立命’,立的又是什麽命?”
“天子受命於天,代天以禦萬民。萬民恪守綱常,便是天地之心。”
“何謂‘綱常’?”
“‘綱常’者,名分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製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製支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殿下受教於近溪先生,也是飽讀詩書的,如何會連這個都不明白?”
“那就是說,所有人明確上下尊卑,恪守自己的本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就是綱常、就是生民之命?”
“當然如此。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高下,是為天秩。”
“所以,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命,若你生在下位,則供奉上位者便是你的命。譬如人吃豬羊,豬羊吃草,草生於土中受土地供養,這就是命,對嗎?豬羊吃草,草不會抱怨為何被吃;人吃豬羊,豬羊也不會抱怨為何不能善終。於庶民而言也是這個道理,辛苦種田、交稅納糧、供奉勞心者,這就是他們的命,不該反抗、不得反抗,對嗎?”
“殿下這不是都懂嗎?”崔與之愈發困惑了,不知祁翀要質疑什麽,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嗎?
“可是,憑什麽?”祁翀盯著崔與之的雙目問道,“憑什麽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勞心者,而另一些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勞力者?這公平嗎?”
“那照殿下的意思,難道皇家子弟也要跟庶民一般受苦受累才是公平?難道豬羊也要抱怨為何自己生為豬羊而不是人?”
祁翀搖搖頭道:“我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要完全一致才是公平,我還沒有幼稚到那個地步——可是,總要給人人一個公平、均等的機會吧?若人人生下來便注定了其一生的位置和命運,那麽居上位者勢必免不了盤剝、壓榨居下位者,因為在禮法上居下位者就沒有反抗的權力,稍有不順便被扣上‘犯上’、‘忤逆’的大帽子,殺頭、抄家都是應有之義,不是嗎?
可是,人畢竟不是豬羊!人是有心的!公道自在人心!
庶民百姓一代一代隻能吃糠咽菜,荒年來了甚至連吃的都沒有,可高門大戶的勞心者們照樣歌舞升平,何曾為吃喝發過愁?‘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公平嗎?百姓覺得不公平,活不下去了,那就隻有造反一途,什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什麽‘天補均平’等等等等,層出不窮。所以,若人心與‘綱常’相悖,那麽是人心錯了還是‘綱常’錯了?
就拿崔家的事來說吧,先生若真認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便不該來見我,洗幹淨脖子自縛下獄才是為臣子之道,畢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是不是?為臣者豈能違背君心?豈能委屈抱怨?便是君主冤枉了你、委屈了你,你也隻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對不對?
可您還是來了,來了便說明您是有心的,您認為事有不公,心懷怨望。可若按您所說的‘綱常’,心懷怨望這便是大逆不道!
所以,先生,您有罪嗎?崔家——有罪嗎?”
崔與之愣住了,他發現自己被繞進了一個邏輯難題中。
按他所信奉的靜學那一套理論,如果他認可天子的無上權威,那麽他和崔家就應該引頸受戮;如果他認為崔家不該滅族,那就是在質疑君主,不忠不義,更應該受死。
崔與之陷入了沉思,餘下四人也都沉默不語,這個問題他們同樣也回答不上來。良久之後還是空受首先明白了過來,他心裏隱隱有了答案,可又不敢將這個答案說出來,隻是有些擔心地望著自己的父親!
想到這裏,他急忙岔開話題追問道:“那後兩句呢?殿下適才隻說了前兩句,後兩句又何錯之有呢?”
“好,那咱們就繼續把它說完。‘為往聖繼絕學’,那麽誰是往聖?天底下的聖人最大的莫過於孔聖人,那孔聖人推崇的又是什麽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先生,”祁翀又轉向崔與之問道,“若能給你選擇,你願做個吃不飽飯的農民還是世家大族的清貴士人?恐怕沒人願意選擇前者吧,那既然如此,你所不欲的為何要強施於人呢?
又,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先生,貧民無片瓦遮身,崔家十處大宅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均否?貧民衣不蔽體,崔家子弟以絲帛淨臀,均否?
若真要為往聖繼絕學,何不身體力行,主動去做那勞力之人?何不將崔家之財分與勞力之人?
再說最後一句‘外萬世開太平’,哼,這句是最可笑的!
自後梁至今,曆朝皆尊奉靜學為儒學正碩,可是,天下太平了嗎?
曆朝開國之時,往往都能輕搖薄賦幾十年,於是便能太平幾十年,國力強盛,四賓鹹服。之後士族日益繁盛,階層固化,土地兼並逐漸加劇,朝廷橫征暴斂,百姓生活日益困苦,或幾十年,或一二百年,矛盾終於不可調和,於是農民揭竿而起,推翻舊的朝代,建立新的朝代。新的朝代建立以後情況便好些了嗎?不,依然是在重複上一個朝代的故事而已,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直至被下下一個朝代所取代。
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的便是不斷的征伐、殺戮,改朝換代的亂世,死個一兩千萬人不是什麽稀罕事,所以,太平在哪裏?
您所主張的‘太平’是百姓受了壓迫也不許反抗的‘太平’,是上下各安其命的‘太平’,可是,靜學延續近千載了,做到了嗎?
一群聰明博學之人用了千年時間都沒解決的問題,您覺得這個問題還能解決嗎?又或者說靜學所給出的解決之道本身就是錯的?”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臉色俱都大變。他們從小便是學著“靜學”長大的,如今祁翀卻說他們那早已深入骨髓的觀念是錯的,這便等於否定了他們幾乎全部的人生!
“殿下,您可是皇子啊!何出此等反賊之論?”崔與之痛心疾首道,“若按殿下所言,這君臣父子綱常就都是錯的了?難道子弑父、臣弑君也是對的?”
祁翀搖搖頭道:“我並不是全然否定三綱五常,隻是說靜學錯了。儒學自孔聖人已降,戰國時為發展之巔峰,至漢唐時便稍微歪了些,但還不算太歪,故有漢唐之盛世。自後梁崇尚靜學開始,便歪的離了大譜。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本是至理名言,也是儒學之精華,然而當今士子所讀之《孟子》竟刪掉了此句!靜學之偏離儒學原旨,可見一斑!說白了,靜學不過是偽學、異端!”
“就算如殿下所言,靜學有其偏頗之處,可這對殿下又有什麽壞處呢?否定靜學對殿下又有什麽好處呢?”崔與之渾身冒汗,可還是難以放棄自己的信仰。
“先生,您這一開口便錯了。”祁翀搖搖頭道,“您可是‘君子’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您怎麽能說‘好處、壞處’這樣的話呢?
的確,正如先生所言,我是皇子,將來可能還會成為儲君、成為皇帝,推崇靜學的確對我有利。可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與‘不為’之間的標準是什麽?是如何作為對自己有利?還是如何作為更符合良知?
若是前者,那我不過一自私之輩,做了皇帝也不過是一自私之君,絕非萬民之福。難道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君王之道?
若是後者,我又豈可因自身所處的位置而改變良知?如果良知是由屁股而非腦袋決定的,那便不是良知了!
再者,就算我放棄良知推崇靜學又如何?短期看的確是有利,教導臣民恭順事君、各安本分,有苦自己受著,有冤吞進肚裏,天下太平,大淵或許還能再維持一二百年,可二百年之後呢?是不是又會重蹈其他朝代的覆轍被人推翻?屆時,我的子孫又該如何自處?現在這世上可還能找得到幾個後梁、前紀的皇族後裔?”
“老朽平生最敬佩前紀的靜學大家橫渠先生,將其‘橫渠四句’奉為圭皋,故自號‘後渠’以示追隨之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是這四句?”
“正是。”
“那咱們就來說說這錯的離譜的四句話!”祁翀“啪”地一聲合上了手中的折扇,正色道,“先說前兩句,‘為天地立心’,誰的天地?立的又是什麽心?‘為生民立命’,立的又是什麽命?”
“天子受命於天,代天以禦萬民。萬民恪守綱常,便是天地之心。”
“何謂‘綱常’?”
“‘綱常’者,名分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製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製支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殿下受教於近溪先生,也是飽讀詩書的,如何會連這個都不明白?”
“那就是說,所有人明確上下尊卑,恪守自己的本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就是綱常、就是生民之命?”
“當然如此。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高下,是為天秩。”
“所以,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命,若你生在下位,則供奉上位者便是你的命。譬如人吃豬羊,豬羊吃草,草生於土中受土地供養,這就是命,對嗎?豬羊吃草,草不會抱怨為何被吃;人吃豬羊,豬羊也不會抱怨為何不能善終。於庶民而言也是這個道理,辛苦種田、交稅納糧、供奉勞心者,這就是他們的命,不該反抗、不得反抗,對嗎?”
“殿下這不是都懂嗎?”崔與之愈發困惑了,不知祁翀要質疑什麽,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嗎?
“可是,憑什麽?”祁翀盯著崔與之的雙目問道,“憑什麽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勞心者,而另一些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勞力者?這公平嗎?”
“那照殿下的意思,難道皇家子弟也要跟庶民一般受苦受累才是公平?難道豬羊也要抱怨為何自己生為豬羊而不是人?”
祁翀搖搖頭道:“我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要完全一致才是公平,我還沒有幼稚到那個地步——可是,總要給人人一個公平、均等的機會吧?若人人生下來便注定了其一生的位置和命運,那麽居上位者勢必免不了盤剝、壓榨居下位者,因為在禮法上居下位者就沒有反抗的權力,稍有不順便被扣上‘犯上’、‘忤逆’的大帽子,殺頭、抄家都是應有之義,不是嗎?
可是,人畢竟不是豬羊!人是有心的!公道自在人心!
庶民百姓一代一代隻能吃糠咽菜,荒年來了甚至連吃的都沒有,可高門大戶的勞心者們照樣歌舞升平,何曾為吃喝發過愁?‘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公平嗎?百姓覺得不公平,活不下去了,那就隻有造反一途,什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什麽‘天補均平’等等等等,層出不窮。所以,若人心與‘綱常’相悖,那麽是人心錯了還是‘綱常’錯了?
就拿崔家的事來說吧,先生若真認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便不該來見我,洗幹淨脖子自縛下獄才是為臣子之道,畢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是不是?為臣者豈能違背君心?豈能委屈抱怨?便是君主冤枉了你、委屈了你,你也隻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對不對?
可您還是來了,來了便說明您是有心的,您認為事有不公,心懷怨望。可若按您所說的‘綱常’,心懷怨望這便是大逆不道!
所以,先生,您有罪嗎?崔家——有罪嗎?”
崔與之愣住了,他發現自己被繞進了一個邏輯難題中。
按他所信奉的靜學那一套理論,如果他認可天子的無上權威,那麽他和崔家就應該引頸受戮;如果他認為崔家不該滅族,那就是在質疑君主,不忠不義,更應該受死。
崔與之陷入了沉思,餘下四人也都沉默不語,這個問題他們同樣也回答不上來。良久之後還是空受首先明白了過來,他心裏隱隱有了答案,可又不敢將這個答案說出來,隻是有些擔心地望著自己的父親!
想到這裏,他急忙岔開話題追問道:“那後兩句呢?殿下適才隻說了前兩句,後兩句又何錯之有呢?”
“好,那咱們就繼續把它說完。‘為往聖繼絕學’,那麽誰是往聖?天底下的聖人最大的莫過於孔聖人,那孔聖人推崇的又是什麽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先生,”祁翀又轉向崔與之問道,“若能給你選擇,你願做個吃不飽飯的農民還是世家大族的清貴士人?恐怕沒人願意選擇前者吧,那既然如此,你所不欲的為何要強施於人呢?
又,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先生,貧民無片瓦遮身,崔家十處大宅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均否?貧民衣不蔽體,崔家子弟以絲帛淨臀,均否?
若真要為往聖繼絕學,何不身體力行,主動去做那勞力之人?何不將崔家之財分與勞力之人?
再說最後一句‘外萬世開太平’,哼,這句是最可笑的!
自後梁至今,曆朝皆尊奉靜學為儒學正碩,可是,天下太平了嗎?
曆朝開國之時,往往都能輕搖薄賦幾十年,於是便能太平幾十年,國力強盛,四賓鹹服。之後士族日益繁盛,階層固化,土地兼並逐漸加劇,朝廷橫征暴斂,百姓生活日益困苦,或幾十年,或一二百年,矛盾終於不可調和,於是農民揭竿而起,推翻舊的朝代,建立新的朝代。新的朝代建立以後情況便好些了嗎?不,依然是在重複上一個朝代的故事而已,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直至被下下一個朝代所取代。
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的便是不斷的征伐、殺戮,改朝換代的亂世,死個一兩千萬人不是什麽稀罕事,所以,太平在哪裏?
您所主張的‘太平’是百姓受了壓迫也不許反抗的‘太平’,是上下各安其命的‘太平’,可是,靜學延續近千載了,做到了嗎?
一群聰明博學之人用了千年時間都沒解決的問題,您覺得這個問題還能解決嗎?又或者說靜學所給出的解決之道本身就是錯的?”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臉色俱都大變。他們從小便是學著“靜學”長大的,如今祁翀卻說他們那早已深入骨髓的觀念是錯的,這便等於否定了他們幾乎全部的人生!
“殿下,您可是皇子啊!何出此等反賊之論?”崔與之痛心疾首道,“若按殿下所言,這君臣父子綱常就都是錯的了?難道子弑父、臣弑君也是對的?”
祁翀搖搖頭道:“我並不是全然否定三綱五常,隻是說靜學錯了。儒學自孔聖人已降,戰國時為發展之巔峰,至漢唐時便稍微歪了些,但還不算太歪,故有漢唐之盛世。自後梁崇尚靜學開始,便歪的離了大譜。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本是至理名言,也是儒學之精華,然而當今士子所讀之《孟子》竟刪掉了此句!靜學之偏離儒學原旨,可見一斑!說白了,靜學不過是偽學、異端!”
“就算如殿下所言,靜學有其偏頗之處,可這對殿下又有什麽壞處呢?否定靜學對殿下又有什麽好處呢?”崔與之渾身冒汗,可還是難以放棄自己的信仰。
“先生,您這一開口便錯了。”祁翀搖搖頭道,“您可是‘君子’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您怎麽能說‘好處、壞處’這樣的話呢?
的確,正如先生所言,我是皇子,將來可能還會成為儲君、成為皇帝,推崇靜學的確對我有利。可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與‘不為’之間的標準是什麽?是如何作為對自己有利?還是如何作為更符合良知?
若是前者,那我不過一自私之輩,做了皇帝也不過是一自私之君,絕非萬民之福。難道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君王之道?
若是後者,我又豈可因自身所處的位置而改變良知?如果良知是由屁股而非腦袋決定的,那便不是良知了!
再者,就算我放棄良知推崇靜學又如何?短期看的確是有利,教導臣民恭順事君、各安本分,有苦自己受著,有冤吞進肚裏,天下太平,大淵或許還能再維持一二百年,可二百年之後呢?是不是又會重蹈其他朝代的覆轍被人推翻?屆時,我的子孫又該如何自處?現在這世上可還能找得到幾個後梁、前紀的皇族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