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上兵伐謀
劍修不懂情,瘋批太子深寵到她懂 作者:蘊滄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先生撫須:“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攝政王聽說當初不過是為楚王供血的藥人,他能一路走到今天,其心智手腕缺一不可。他的部下對他忠心耿耿,心悅誠服,如果貿然殺了他,恐怕在天下人麵前落個不義之名是小,招致他的部下鐵心反撲,才是大。”
那位謀士倒也點頭,認同田先生的話。
他認同部分,又反對一部分。
謀士道:“田先生所言是極,可是,諸葛玉為群龍之首,若他死,群龍無首,不過是一盤散沙,又怎比得上法師光華?”
田先生搖頭:“人固有二心,懷疑、背叛、猜忌是人之主流。可是,人也會因為恨集中在一起,哪怕隻是一個恨的名頭。如果今日法師當場殺死諸葛玉,消息傳回京城,那就是法師過河拆橋,那麽,諸葛玉剩下的那些勢力、人手別管心中如何想,至少表麵上,他們都可以打著為諸葛玉報仇雪恨的名頭,他們就仍然沒有散。”
“依屬下之見,放任諸葛玉回北,諸葛玉受了這樣嚴重的內傷,他又是獨王,沒有子嗣後代。那麽,他們就要推選一個人,繼承諸葛玉的一切。”
田先生笑得漫然:“子承父業,無話可說,可這麽多的屬下,選誰繼承衣缽呢?恐怕,被選上的得意洋洋,沒被選上的心懷怨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想著殺了對方,來得到諸葛玉的一切吧!”
那位謀士聽完,已經是心悅誠服。
他朝田先生、希衡一拜:“法師高瞻遠矚,田先生遠見卓識,的確是我疏忽了,諸葛玉的勢力這樣大,猶如盤龍臥虎,一時從外麵殺,很難殺死,得讓他們內部先慢慢鬥起來。”
這樣的話,鬥敗的如果想活命遠走,要麽自立山頭,要麽就隻能投奔法師……
他們成了一盤散沙,的確是好對付多了。
那位謀士道:“法師差人送去過關文書,又帶上那樣一番話,想必,諸葛玉的屬下們定然會記得法師宅心仁厚,法師連這樣一個大敵都能放走,來日,必定也會接納他們,屆時,天下之才,盡數歸於法師。”
希衡頷首。
田先生和這位謀士的言語,完全說中了希衡的打算。
雖然說她想要早些去上古神明的遺址,和玉昭霽走回他們生活的正軌,但是,希衡第一不想真正完全血流成河,第二不想讓事情變得更加麻煩。
那位謀士接著又問:“諸葛玉的傷勢果然這麽重嗎?”
田先生回:“今日一見,便是不壽之相。”
想必那場惡戰定然極為凶險,以他的身手,居然能活活受這麽重的傷。
田先生想到這裏,忽然周身一寒,他忙問:“法師可有事?”
希衡道:“我無事,玉昭……諸葛玉他,的確年壽不永,傷及肺腑,藥石難醫。按照我們剛才的想法布置下去,尤其是咱們之前養的暗探間諜,是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希衡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天高雲淡。
她伸出手,去接外麵的空氣。
希衡想回去了。
不是作為白雲法師的身份,而是作為華湛神君的身份,回到她本來的位置。
無論是人還是神,長時間地“成為”另一個人,都會越來越寂寞,越來越懷念。
當然,在希衡離開之前,她一定會處理好金麓王朝的事情。田先生等等有功的賢臣,都是注定要封王拜相,留一個青史長存的結局。還有大妖鬼,以及大黑,都要有一個好的結局。
在這白骨橫行的亂世,人人都吃了數不清的苦。
如果說還沒有一個善終,那就太悲涼了。
希衡是這樣想的,玉昭霽也同樣是這樣想的。
玉昭霽身為諸葛玉時,潛龍衛以及其餘人,替他出生入死,替他爭權奪位,如今他要假死回神界,自然,他也要妥善安排好這群人的結局。
潛龍衛和玉昭霽其餘親信,都不會在繼承人之爭時投奔希衡,所以玉昭霽得安排好。
讓他們願意改投門戶,效忠希衡,這樣才有活命、且榮華富貴一生的機會。
玉昭霽和希衡就這樣各自為了自己的屬下,開始了謀劃布置。
他們雖各自有不同的目的,卻殊途同歸,都是想天下一統,這些人才能真正安享晚年。
於是,在他們心照不宣的共同努力之下,陳郡等之前被世家大族盤踞的郡縣,都徹底清除了迂腐世家的影響。內庫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情,又一次上演了。
而希衡的大本營蕭郡,文武書院越辦越好,向她輸送了不少的人才。
一時間,天下雖然窮,卻不困,人人物窮心不窮,個個有奔頭,窮的人也想進入文武書院讀書,富的人也想改變階層。
一切都欣欣向榮。
而京城那邊,也一改天武皇帝在位時的景象,從買官賣官也變成了論績考核。
更是封鎖丹爐,封存道觀佛寺,不再下詔讓童男女進宮煉丹,也不再奢華靡費建造宮殿。這些花費錢的項目從根子上被去除了,也就不會有人在中間一層層轉手盤剝,恨不得把別人身上的二兩肉都給片了下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衡和玉昭霽的勢力雖然仍在交戰,但是天下人的生活總體還是好了不少。
更有人編出歌謠:龍虎鬥,龍虎鬥,鬥得蛤蟆趴,鬥得毒蛇伏,鬥得暴君像蠢牛。
歌謠意思就是,希衡和玉昭霽龍爭虎鬥,還比暴君天武皇帝在時的不打仗好得多。
這場仗一打就打了三年。
第一年年末時,希衡在一次戰爭中,引水淹沒了金麓王朝曆任皇帝的陵墓,尤其是天武皇帝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做這件事的人正好是諸葛清。
諸葛清終於實現了掘皇帝墳墓,為母妃報仇的心願。他將天武皇帝的棺材挖出來,骨頭拿出來,鞭打、灼烤……方能泄心頭之恨。
做完這件事後,諸葛清仍然在希衡麾下效力,隻是這時候他已經從仇恨中走了出來,開始正兒八經為自己謀一個前程。
第二年年初時,諸葛玉死了。
那位謀士倒也點頭,認同田先生的話。
他認同部分,又反對一部分。
謀士道:“田先生所言是極,可是,諸葛玉為群龍之首,若他死,群龍無首,不過是一盤散沙,又怎比得上法師光華?”
田先生搖頭:“人固有二心,懷疑、背叛、猜忌是人之主流。可是,人也會因為恨集中在一起,哪怕隻是一個恨的名頭。如果今日法師當場殺死諸葛玉,消息傳回京城,那就是法師過河拆橋,那麽,諸葛玉剩下的那些勢力、人手別管心中如何想,至少表麵上,他們都可以打著為諸葛玉報仇雪恨的名頭,他們就仍然沒有散。”
“依屬下之見,放任諸葛玉回北,諸葛玉受了這樣嚴重的內傷,他又是獨王,沒有子嗣後代。那麽,他們就要推選一個人,繼承諸葛玉的一切。”
田先生笑得漫然:“子承父業,無話可說,可這麽多的屬下,選誰繼承衣缽呢?恐怕,被選上的得意洋洋,沒被選上的心懷怨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想著殺了對方,來得到諸葛玉的一切吧!”
那位謀士聽完,已經是心悅誠服。
他朝田先生、希衡一拜:“法師高瞻遠矚,田先生遠見卓識,的確是我疏忽了,諸葛玉的勢力這樣大,猶如盤龍臥虎,一時從外麵殺,很難殺死,得讓他們內部先慢慢鬥起來。”
這樣的話,鬥敗的如果想活命遠走,要麽自立山頭,要麽就隻能投奔法師……
他們成了一盤散沙,的確是好對付多了。
那位謀士道:“法師差人送去過關文書,又帶上那樣一番話,想必,諸葛玉的屬下們定然會記得法師宅心仁厚,法師連這樣一個大敵都能放走,來日,必定也會接納他們,屆時,天下之才,盡數歸於法師。”
希衡頷首。
田先生和這位謀士的言語,完全說中了希衡的打算。
雖然說她想要早些去上古神明的遺址,和玉昭霽走回他們生活的正軌,但是,希衡第一不想真正完全血流成河,第二不想讓事情變得更加麻煩。
那位謀士接著又問:“諸葛玉的傷勢果然這麽重嗎?”
田先生回:“今日一見,便是不壽之相。”
想必那場惡戰定然極為凶險,以他的身手,居然能活活受這麽重的傷。
田先生想到這裏,忽然周身一寒,他忙問:“法師可有事?”
希衡道:“我無事,玉昭……諸葛玉他,的確年壽不永,傷及肺腑,藥石難醫。按照我們剛才的想法布置下去,尤其是咱們之前養的暗探間諜,是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希衡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天高雲淡。
她伸出手,去接外麵的空氣。
希衡想回去了。
不是作為白雲法師的身份,而是作為華湛神君的身份,回到她本來的位置。
無論是人還是神,長時間地“成為”另一個人,都會越來越寂寞,越來越懷念。
當然,在希衡離開之前,她一定會處理好金麓王朝的事情。田先生等等有功的賢臣,都是注定要封王拜相,留一個青史長存的結局。還有大妖鬼,以及大黑,都要有一個好的結局。
在這白骨橫行的亂世,人人都吃了數不清的苦。
如果說還沒有一個善終,那就太悲涼了。
希衡是這樣想的,玉昭霽也同樣是這樣想的。
玉昭霽身為諸葛玉時,潛龍衛以及其餘人,替他出生入死,替他爭權奪位,如今他要假死回神界,自然,他也要妥善安排好這群人的結局。
潛龍衛和玉昭霽其餘親信,都不會在繼承人之爭時投奔希衡,所以玉昭霽得安排好。
讓他們願意改投門戶,效忠希衡,這樣才有活命、且榮華富貴一生的機會。
玉昭霽和希衡就這樣各自為了自己的屬下,開始了謀劃布置。
他們雖各自有不同的目的,卻殊途同歸,都是想天下一統,這些人才能真正安享晚年。
於是,在他們心照不宣的共同努力之下,陳郡等之前被世家大族盤踞的郡縣,都徹底清除了迂腐世家的影響。內庫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情,又一次上演了。
而希衡的大本營蕭郡,文武書院越辦越好,向她輸送了不少的人才。
一時間,天下雖然窮,卻不困,人人物窮心不窮,個個有奔頭,窮的人也想進入文武書院讀書,富的人也想改變階層。
一切都欣欣向榮。
而京城那邊,也一改天武皇帝在位時的景象,從買官賣官也變成了論績考核。
更是封鎖丹爐,封存道觀佛寺,不再下詔讓童男女進宮煉丹,也不再奢華靡費建造宮殿。這些花費錢的項目從根子上被去除了,也就不會有人在中間一層層轉手盤剝,恨不得把別人身上的二兩肉都給片了下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衡和玉昭霽的勢力雖然仍在交戰,但是天下人的生活總體還是好了不少。
更有人編出歌謠:龍虎鬥,龍虎鬥,鬥得蛤蟆趴,鬥得毒蛇伏,鬥得暴君像蠢牛。
歌謠意思就是,希衡和玉昭霽龍爭虎鬥,還比暴君天武皇帝在時的不打仗好得多。
這場仗一打就打了三年。
第一年年末時,希衡在一次戰爭中,引水淹沒了金麓王朝曆任皇帝的陵墓,尤其是天武皇帝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做這件事的人正好是諸葛清。
諸葛清終於實現了掘皇帝墳墓,為母妃報仇的心願。他將天武皇帝的棺材挖出來,骨頭拿出來,鞭打、灼烤……方能泄心頭之恨。
做完這件事後,諸葛清仍然在希衡麾下效力,隻是這時候他已經從仇恨中走了出來,開始正兒八經為自己謀一個前程。
第二年年初時,諸葛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