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袁譚請援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 作者:三餘無夢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日子也正如袁譚所料,得勝的袁尚誌得意滿,變得驕傲自大。完全不顧辛評的勸阻,下令圍攻城池。而袁譚也是見招拆招,嚴防死守。...
雙方圍繞著城池展開激烈爭奪,雖然袁尚軍人數眾多,但是魏郡城池高大,一時難以突破。而袁譚軍人數雖少,但各個都是精銳,更占據地理優勢。
袁尚軍猛攻半月,依然沒能登上城牆半步,久攻不下的袁尚軍變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而袁譚抓住機會,趁機反攻。
三千袁譚軍趁夜出城,偷襲袁尚軍大營。袁尚沒有提防,被殺的大敗,數萬大軍自相踐踏之下,死傷慘重,不得已隻能退回鄴城。
袁譚趁著袁尚敗退之際,接連攻破數個城池,繳獲錢糧無數,一時間實力大增。士氣大漲的袁譚,率軍逼近鄴城,打算一鼓作氣,攻殺袁尚。
“哈哈哈,袁顯甫,你個隻會溜須拍馬的小人,就算竊據趙王之位,又如何會是我的對手?鄴城,我袁顯思又回來了!”
看著鄴城那熟悉的城牆,袁譚發出得意的狂笑。
城頭上的袁尚看著城外的袁譚軍,臉色鐵青。他不明白,明明是自己占據優勢,怎麽一戰下來,自己就被打的如此狼狽呢?
其實也不怪袁譚看不上自己這個兄弟,袁尚自幼就被袁紹和劉氏寵溺,根本沒怎麽吃過苦。他在內政上或許天賦出眾,但是在軍事上,不如袁譚多矣。
此番出戰,袁尚驕傲自大,對軍隊掌控不足,軍師辛評又是個半吊子。而袁譚則是沙場老將,麾下兵馬也都是百戰精銳,所以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主公,如今賊軍勢大,不如我們將沮公請回,由他統帥大軍吧。”
呂曠看著城外的大軍,問向袁尚。
“呂將軍,難道你的意思是我們這麽多人,都不如沮授一個了?”
辛評很是不爽的看向呂曠。
本來袁尚聽完呂曠的話,也是心中一動。但是辛評的話又將他心裏剛升起的念頭給澆滅了。是啊,自己前腳剛把沮授趕走,後腳就把他請回來,豈不是顯得自己無能。
“主公,鄴城堅固,兵精糧足,根本無懼城外叛軍。而且幽州的高幹將軍,蹋頓大王也已經率軍趕來,屆時我們內外夾擊,叛軍必敗。”
審配也是絲毫沒把城外的叛軍放在眼裏,請袁尚安心。
“沒錯,隻要援兵一到,袁譚就不敢如此囂張。”
經審配這麽一說,袁尚才想起自己還有援兵,於是重新拾取信心。
“審先生,如今高幹和蹋頓的大軍到了哪裏了?”
“回主公,兩位將軍六萬大軍,已經過了邯鄲,估計再有三五日就該到了。”
審配將兩人最新的行軍進度,報告給袁尚。
“好,那咱們再耐心等上三五日。援兵一到,就是袁譚的死期!”
聽到援軍再有幾日便到,袁尚眼中燃起複仇的火焰。
自己統兵是不行,但是高幹和蹋頓也是沙場老將。有了他們的相助,自己不可能還會輸給袁譚。
另一邊的袁譚也收到了消息,當他得知高幹和蹋頓率軍來援時,心中也是有些驚慌。自己打袁尚沒有問題,但是加上高幹和蹋頓的話可就不一樣了。
袁紹在世時,對他們二人也很是器重。而且他們的軍隊,也都是百戰精銳,論戰力不輸自己麾下兵馬,還占據兵力優勢。
“主公,如今高幹和蹋頓來襲,我軍怕不是他們對手,不如先撤軍避其鋒芒。”
郭圖勸道。
“主公,不能退啊!我軍好不容易占據上風,若是主動退卻,之前那些努力就全都白費了。而且我軍若退,袁尚軍必定銜尾追殺。
萬一那些我們之前攻陷的城池反水,我們死無葬身之地啊!”
逢紀反對郭圖的意見,眼下他們看似占據上風,實則屬於無根浮萍。若是一直得勝,便不會有任何問題,若是輸了,必會被群起而攻之。
袁譚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為了趙王之位已經賭上了所有。和曹操暗中合作,更不惜親手弑父,代價之大,已經無法回頭。
“高將軍,你覺得以我軍現在的情況,有幾分勝算?”
袁譚問向高覽,他想聽聽這位大將的意見。
“回大王,若是麵對袁尚軍,我軍有七成勝算。若是再加上幽州軍和烏桓,勝算不足三成。”
麵對袁譚的詢問,高覽實話實說,沒有半分隱瞞。
如今袁譚軍勝了幾場,雖然兵力得到增強,達到了近五萬人。但是麵對邊軍和烏桓騎兵,這五萬人馬怕是還不夠看的。
“另外,萬一袁尚將沮公或是顏良文醜兩位將軍召回,我軍怕是連一成勝算都沒有。”
接著高覽又補充道,意思是在提醒袁譚,己方已經底牌盡出,而袁尚還留有餘力。
袁譚聞言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看向逢紀:“有勞逢先生,去平丘走一趟。”
逢紀聞言大吃一驚,看向袁譚:“主公,難道您想?”
“啊,既然我軍單獨迎戰沒有勝算,隻好借助一點外力了。”
袁譚點點頭道。
“可是主公,曹操畢竟是大趙的敵人,他怎麽可能會答應您的請求出兵相助?就算他出兵相助,肯定會開出十分苛刻的條件,還請主公三思。”
逢紀趕忙勸阻道。
“是啊主公,曹操奸詐,向他求援無異於與虎謀皮。”
郭圖也不讚同向曹魏求援。
“如今我軍已是生死存亡之際,隻有攻下鄴城才有活路。雖然暫時要向曹操低頭,但這是值得的。隻要我成為大趙之主,將來定會讓曹操付出代價。”
袁譚本來是不想動用曹操這張底牌的,但是眼下已經到了絕境,隻好先委屈求全了。而且他也不擔心曹操會袖手旁觀,畢竟兩人之間可是有盟約的。
“逢先生,我軍生死全係在您的身上,拜托了!”
“唉!屬下遵命便是。”
逢紀無奈歎息一聲,隻能接下袁譚的命令往平丘走一趟。
雙方圍繞著城池展開激烈爭奪,雖然袁尚軍人數眾多,但是魏郡城池高大,一時難以突破。而袁譚軍人數雖少,但各個都是精銳,更占據地理優勢。
袁尚軍猛攻半月,依然沒能登上城牆半步,久攻不下的袁尚軍變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而袁譚抓住機會,趁機反攻。
三千袁譚軍趁夜出城,偷襲袁尚軍大營。袁尚沒有提防,被殺的大敗,數萬大軍自相踐踏之下,死傷慘重,不得已隻能退回鄴城。
袁譚趁著袁尚敗退之際,接連攻破數個城池,繳獲錢糧無數,一時間實力大增。士氣大漲的袁譚,率軍逼近鄴城,打算一鼓作氣,攻殺袁尚。
“哈哈哈,袁顯甫,你個隻會溜須拍馬的小人,就算竊據趙王之位,又如何會是我的對手?鄴城,我袁顯思又回來了!”
看著鄴城那熟悉的城牆,袁譚發出得意的狂笑。
城頭上的袁尚看著城外的袁譚軍,臉色鐵青。他不明白,明明是自己占據優勢,怎麽一戰下來,自己就被打的如此狼狽呢?
其實也不怪袁譚看不上自己這個兄弟,袁尚自幼就被袁紹和劉氏寵溺,根本沒怎麽吃過苦。他在內政上或許天賦出眾,但是在軍事上,不如袁譚多矣。
此番出戰,袁尚驕傲自大,對軍隊掌控不足,軍師辛評又是個半吊子。而袁譚則是沙場老將,麾下兵馬也都是百戰精銳,所以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主公,如今賊軍勢大,不如我們將沮公請回,由他統帥大軍吧。”
呂曠看著城外的大軍,問向袁尚。
“呂將軍,難道你的意思是我們這麽多人,都不如沮授一個了?”
辛評很是不爽的看向呂曠。
本來袁尚聽完呂曠的話,也是心中一動。但是辛評的話又將他心裏剛升起的念頭給澆滅了。是啊,自己前腳剛把沮授趕走,後腳就把他請回來,豈不是顯得自己無能。
“主公,鄴城堅固,兵精糧足,根本無懼城外叛軍。而且幽州的高幹將軍,蹋頓大王也已經率軍趕來,屆時我們內外夾擊,叛軍必敗。”
審配也是絲毫沒把城外的叛軍放在眼裏,請袁尚安心。
“沒錯,隻要援兵一到,袁譚就不敢如此囂張。”
經審配這麽一說,袁尚才想起自己還有援兵,於是重新拾取信心。
“審先生,如今高幹和蹋頓的大軍到了哪裏了?”
“回主公,兩位將軍六萬大軍,已經過了邯鄲,估計再有三五日就該到了。”
審配將兩人最新的行軍進度,報告給袁尚。
“好,那咱們再耐心等上三五日。援兵一到,就是袁譚的死期!”
聽到援軍再有幾日便到,袁尚眼中燃起複仇的火焰。
自己統兵是不行,但是高幹和蹋頓也是沙場老將。有了他們的相助,自己不可能還會輸給袁譚。
另一邊的袁譚也收到了消息,當他得知高幹和蹋頓率軍來援時,心中也是有些驚慌。自己打袁尚沒有問題,但是加上高幹和蹋頓的話可就不一樣了。
袁紹在世時,對他們二人也很是器重。而且他們的軍隊,也都是百戰精銳,論戰力不輸自己麾下兵馬,還占據兵力優勢。
“主公,如今高幹和蹋頓來襲,我軍怕不是他們對手,不如先撤軍避其鋒芒。”
郭圖勸道。
“主公,不能退啊!我軍好不容易占據上風,若是主動退卻,之前那些努力就全都白費了。而且我軍若退,袁尚軍必定銜尾追殺。
萬一那些我們之前攻陷的城池反水,我們死無葬身之地啊!”
逢紀反對郭圖的意見,眼下他們看似占據上風,實則屬於無根浮萍。若是一直得勝,便不會有任何問題,若是輸了,必會被群起而攻之。
袁譚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為了趙王之位已經賭上了所有。和曹操暗中合作,更不惜親手弑父,代價之大,已經無法回頭。
“高將軍,你覺得以我軍現在的情況,有幾分勝算?”
袁譚問向高覽,他想聽聽這位大將的意見。
“回大王,若是麵對袁尚軍,我軍有七成勝算。若是再加上幽州軍和烏桓,勝算不足三成。”
麵對袁譚的詢問,高覽實話實說,沒有半分隱瞞。
如今袁譚軍勝了幾場,雖然兵力得到增強,達到了近五萬人。但是麵對邊軍和烏桓騎兵,這五萬人馬怕是還不夠看的。
“另外,萬一袁尚將沮公或是顏良文醜兩位將軍召回,我軍怕是連一成勝算都沒有。”
接著高覽又補充道,意思是在提醒袁譚,己方已經底牌盡出,而袁尚還留有餘力。
袁譚聞言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看向逢紀:“有勞逢先生,去平丘走一趟。”
逢紀聞言大吃一驚,看向袁譚:“主公,難道您想?”
“啊,既然我軍單獨迎戰沒有勝算,隻好借助一點外力了。”
袁譚點點頭道。
“可是主公,曹操畢竟是大趙的敵人,他怎麽可能會答應您的請求出兵相助?就算他出兵相助,肯定會開出十分苛刻的條件,還請主公三思。”
逢紀趕忙勸阻道。
“是啊主公,曹操奸詐,向他求援無異於與虎謀皮。”
郭圖也不讚同向曹魏求援。
“如今我軍已是生死存亡之際,隻有攻下鄴城才有活路。雖然暫時要向曹操低頭,但這是值得的。隻要我成為大趙之主,將來定會讓曹操付出代價。”
袁譚本來是不想動用曹操這張底牌的,但是眼下已經到了絕境,隻好先委屈求全了。而且他也不擔心曹操會袖手旁觀,畢竟兩人之間可是有盟約的。
“逢先生,我軍生死全係在您的身上,拜托了!”
“唉!屬下遵命便是。”
逢紀無奈歎息一聲,隻能接下袁譚的命令往平丘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