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文律看著南涼洲,目光像兩口幽深平靜的古井。
他沒有握劍,伸手撥下了挽在發上的竹枝,滿頭烏發披散。這支青翠如從竹上才折下來的枝被他夾在指間,成了一柄劍。
這柄劍落向南涼洲,尤帶露水的濕潤,接觸到那些彌漫的氣,悄無聲息地進去了,好像那些混合了不同世界力量的屏障,真的就隻是一層霧氣。
竹枝落到地上,向下生根、向上生長,根裂磐石、枝可拂雲。那些拂雲的枝輕輕一抖,葉上潔淨的露水化去了南涼洲上彌漫的太歲之氣與魔氣。那些深紮的根隻一絞纏,掩藏在南涼洲的小世界就發出了一聲哀鳴。
最後一根天地之柱立下。
楚狂人看著那枝竹,忽然大噴了一口血,哈哈狂笑起來。
“原來如此,破綻!全都是破綻!”
他自以為嚴密的屏障,在劍尊眼中全是破綻!
像一張疏漏的破網,劍尊用不著斬破這張網,他自可來去自由!
大陣反噬,哪怕劍尊根本沒有斬他們,這一群參與進來的魔修們也各個重傷。
楚狂人沒有理會這些之前的同伴,大哭大笑,搖搖晃晃地大嚎著離去了。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不容我長,何存我道?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不予我來,由何生我?
“不予我去,由何活我?”
楚狂人又發癲了。
其他魔修互相戒備著離開,在虛弱的情況下,他們本來並不足夠信任的聯盟霎時崩塌了。
至於發狂的楚狂人,沒有誰理會他。這人每每發狂的時候,都難對付得很。
誰知道遂古誰傳的道?
誰知道魔修一道為何能夠存在?前路又在何方?
現在天地要立八柱,再開神道。乾坤東南缺損,是因為魔淵入侵。那時魔修一道開始在乾坤誕生了,那時解決魔淵之威的劍尊已經成了仙道前路上可見的標杆。
寧閑眠、花空謝、萬寶光、監戎、青帝、九靈……這一個個修士已將仙路走向極近道的極致。可是魔修的前路在哪裏?
乾坤之道若不容許魔修接近,又為何要生出魔修一道?乾坤之道又不容許魔修離開,為何還要使他們存活下去?
同為魔修,在此路上行走甚遠的修士,他們能夠理解楚狂人的愴然,卻又嗤嘲他的癲狂。
你問這個,有什麽用嗎?
不歸阜中,夏遺目光卻陡然投向了楚狂人。
在楚狂人發狂的時候,他發現楚狂人身上不穩定的魔念竟然在逐漸收束平穩。
朱紫閣站在不歸阜外,自語似的歪頭看向不歸阜中,笑道:“我說過,你那顆魔心,我可以幫你控製。”
……
天地八柱已立,上下貫通。
北海之中,有大魚躍出,帶漫天水光,悠長而鳴,化作巨鳥,翔於九天,遇下一海,大鳥斂翅入水,又化大魚。
鯤鵬遨遊於七海,七海貫通如一,其氣合於八柱,向下貫通幽冥。
幽洲當中,與乾坤陽世所對應的八洲上,各有劍意、金鼎、幻影、不死木、長|槍、風雲匯聚之身、足印、翠竹顯化,接星雲之氣而降。
幽洲深處,有豎目之龍銜燭,巨龍昂首,燭光照徹幽洲,承接星雲七海。
雙文律正好有個用得到的小玩意兒。他把鬼域圖往幽洲一拋。
鬼域圖中顯化出一座座建築,或大殿、或長橋、或高台、或獄所……燭陰的光照到這些建築,它們就自圖中顯化落成。
地府生。
天乾之上,寧閑眠接住自下而升的雲夢之氣,向上一潑。
“星鬥列陳,圜分九重。”
星雲海中,無數星鬥隨之潑灑,形成一條貫通的銀河。左右星子飛散如珠,漫天星鬥安列。
昊祇神殿落在最外層,瓊樓玉宇、飛山仙池,層層跌落於重雲之上。
自此以後,天分九重。
天宮地府皆立。乾坤當中,忽然落下一層蒙蒙細雨,這雨水細得像霧一樣,在明朗的陽光下閃爍著柔和的金色。每一個生靈接觸到這潔淨的雨水,都感覺到心神安定,仿佛嬰孩蜷縮在母親的懷抱中一般寧和。
大地亦蒸騰起一股暖洋洋的熱氣,這熱氣柔和得像風一樣。每一個生靈接觸到這溫暖的熱氣,都感覺到身體舒展,仿佛病痛皆去一般舒適自在。
真靈位業圖舒展開來,一道道神位自圖上而生。
乾坤的神道已經定下。
昊祇在神殿當中,目露震撼。
他已在冥虛當中助過許多世界晉升,乾坤是他第一個見到擁有護道者的世界。而他沒想到,在護道者之下,竟還有如此眾多可當一麵的生靈!
對於能夠誕生生靈的世界來說,尋常生靈不足為奇,但如這些為天地祭煉神府的生靈是可以幫助世界成長的存在!每一個這樣的生靈,都是世界的瑰寶。
曾經昊祇以為乾坤能夠誕生護道者隻是一個概率問題,但現在他已經明白,這是乾坤之道的原因!
乾坤的特殊之處在哪裏?竟能擁有如此之多可助益天地的生靈?
劍閣上的劍意散去了。
萬寶光已帶著萬稱心回去,那座金鼎就留在了岱山之上。天地之柱已化入天地,這座金鼎除了結實,也沒什麽其他用處。
水月井中的幻象散去,青帝擺一擺手,不死木落下的枝條已成繁盛之林,春生秋落,仍為世間行客。
監戎拔起她的長|槍,九靈散去身形。
北涼洲足印深深,南涼洲翠竹青青。
鯤鵬遊於北海,燭龍臥於幽冥。
乾坤的修士各歸各所,安歸於這又進了一步的家鄉。
修士們對昊祇神位的爭奪還在繼續,這一次凡俗在神道當中也有了他們的位置。
昭國再祭忠烈祠,欲使英靈有歸、前人得升。
不過嘛,願景隻是願景。忠烈祠中的許多名字,都早已輪回過了不止一次。況且,能不能證得神位,靠得也不是香火多寡。
天降金雨地升和氣的祥瑞過後,昭帝也從供奉的修士口中得知了神道立的消息。這不由給他帶來了一絲喜悅與希冀。
曆代帝王無論功過如何,皆沒有能夠修仙得道的。仿佛一種悖逆:他們享了人間的富貴權勢,便失了仙道的逍遙長壽。
可是神道似乎並沒有這種限製。就算他活著的時候沒法兼顧帝王與神明的職責,死後能夠升天得證一尊神位也是很好的啊!
隻是,這凡人的神位該怎麽證,一時還真讓人摸不著頭緒。這一點就算他供奉的修士也無法給他幫助。修士們取得神位並不代表著是專走神道,他們頂多算是在乾坤人手不足時,通過“太歲之氣”的考核,來掛個兼職。等到兼職結束了,他們差不多也就可以退出了。當然,若有在此道上十分契合的修士,決定此後改修神道,那也是可以的。
昭帝得知了神位冊封的時間後,很快就為了取得自己未來的神位做下了第一個打算:他要去岱山大祭。
大昭這邊,昭帝對神位還沒有什麽頭緒,遂州那邊,邱書峰卻先對神位有了感應。
一日辦公完畢,邱書峰正在外查看春耕情況。得益於種地係統的幫助,遂州此時的產糧已可使百姓腹中不饑。
他看著田裏綠油油的苗就心喜。正在路上時,又聽見遠處有熱鬧的聲響,遠遠瞧去,好像是人們在起一座建築。
“他們在蓋什麽呢?”邱書峰好奇問道。
從人前去詢問的時候,種地係統先在他腦中輕快地答了:“他們在給你立生祠呢!”
邱書峰怔了怔:“給我立什麽生祠?”
“你給他們帶來好日子了呀!在你來後,遂州的丁口稅降下來了,流落於荒野的百姓可以安然聚居,田產提高,活人無數,他們為什麽不會給你立生祠?”
邱書峰搖頭:“丁口稅降下來、野民得以安居,這是遂州的邪魔被清理了的緣故。田產提高、活人無數,這是你的緣故。這些都算不得我的功勞。”
種地係統咂咂嘴:“你也太小瞧自己了。遂州的邪魔被清理了是修士們的功勞,但野民未生亂,得以安然聚居,都是你規劃安置的功勞。我雖然幫助你提高了田產,可這裏利益能夠達到百姓手中,也是你施展策略與那些豪強周旋的功勞。我去過許多世界,有些世界當中,他們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可以使每個人都不必勞作,就能夠衣絲食肉。”
“那可真是一個仙境世界啊。若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我此生無憾了。”邱書峰向往道。
“可你知道那個世界的百姓生活如何嗎?”種地係統問道。
邱書峰沉默了。他不是無知孩童,聽到種地係統如此問,他便有了猜測。
“那裏許多普通人的生活,其苦楚之處,與遂州的野民也沒什麽差別。”種地係統道。
“人心不足。”邱書峰喃喃道。
在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時候,總有人想要絲衣食肉,於是便要奪別人的衣食,使其吃糠咽菜,來供養自己絲衣食肉。在人人都能絲衣食肉的時候,同樣也會有人想要金杯玉樽。從別人那裏奪得越多,自己便過得越好,可是也有人永遠覺得不夠好,永遠覺得奪得不夠多。
有了這一番對話後,邱書峰也沒什麽心情了。
夜晚上榻後,邱書峰飄飄忽忽,似墜夢中,又似清醒。
他也永遠覺得不夠。現在遂州的情況比以前要好許多了,可他仍然看到許多慘事。他看到采藥人死於虎口、他看到洪水淹田、他看到山路不開……
百姓繁多,人總會生、總會死,費盡心情,總誤流光,如今發已霜、背已佝,還是會有人生、有人死。誰在乎呢?
那個死於虎口的采藥人是在乎的,那些種了一年田地卻被大水淹去的農人們是在乎的,那些受無路所苦、有病難醫、有物難易的百姓是在乎的。
所以,邱書峰也永遠都無法滿足。哪怕年歲已高,卻仍拖著老邁的身體,從繁華的大昭國都、權利中心,來到了山長水遠、貧瘠險惡的遂州。
他還有好多事要做。
他需要雇勇猛之士除猛獸,請仙道修士斬惡妖;需要勘測水土、建堤造橋;需要穿山開路……他還要保證這些成果,能夠到達百姓手中。
他的神慮如此之重,難以養壽,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隻恐天不假年……
但上蒼好像對他這個貪心的老人還是有些憐護的,他竟一直活到了把這些願景都完成。
他簽下了除魔令、修堤造渠、炸山開路,使山野無妖、水歸其壑、道路通達,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衣食富足,而後壽歲將盡,雖然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完成,但如今合眼,似乎也沒有什麽可以抱怨的了。
邱書峰含笑閉上了眼睛。
他感覺自己飄飄蕩蕩,不知落到哪裏,周身暖洋洋的。然後他睡了一長覺,再睜眼時,已什麽都不記得了,隻覺得他窩在一個溫暖柔軟的懷裏,有誰在舔他的皮毛。
年歲稍長,他就可以開口說話了,他的父母會化成人形,隻是頭上頂著角。
他成了一隻鹿妖,在山野間生活。
但妖的生活也不是那麽自在,他們要躲山林中更厲害的、會獵取他們的大妖,還要躲人。
人並不強大,他們在山林裏跑得沒有鹿快,手段也比不上妖,為什麽要躲他們?
他沒有握劍,伸手撥下了挽在發上的竹枝,滿頭烏發披散。這支青翠如從竹上才折下來的枝被他夾在指間,成了一柄劍。
這柄劍落向南涼洲,尤帶露水的濕潤,接觸到那些彌漫的氣,悄無聲息地進去了,好像那些混合了不同世界力量的屏障,真的就隻是一層霧氣。
竹枝落到地上,向下生根、向上生長,根裂磐石、枝可拂雲。那些拂雲的枝輕輕一抖,葉上潔淨的露水化去了南涼洲上彌漫的太歲之氣與魔氣。那些深紮的根隻一絞纏,掩藏在南涼洲的小世界就發出了一聲哀鳴。
最後一根天地之柱立下。
楚狂人看著那枝竹,忽然大噴了一口血,哈哈狂笑起來。
“原來如此,破綻!全都是破綻!”
他自以為嚴密的屏障,在劍尊眼中全是破綻!
像一張疏漏的破網,劍尊用不著斬破這張網,他自可來去自由!
大陣反噬,哪怕劍尊根本沒有斬他們,這一群參與進來的魔修們也各個重傷。
楚狂人沒有理會這些之前的同伴,大哭大笑,搖搖晃晃地大嚎著離去了。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不容我長,何存我道?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不予我來,由何生我?
“不予我去,由何活我?”
楚狂人又發癲了。
其他魔修互相戒備著離開,在虛弱的情況下,他們本來並不足夠信任的聯盟霎時崩塌了。
至於發狂的楚狂人,沒有誰理會他。這人每每發狂的時候,都難對付得很。
誰知道遂古誰傳的道?
誰知道魔修一道為何能夠存在?前路又在何方?
現在天地要立八柱,再開神道。乾坤東南缺損,是因為魔淵入侵。那時魔修一道開始在乾坤誕生了,那時解決魔淵之威的劍尊已經成了仙道前路上可見的標杆。
寧閑眠、花空謝、萬寶光、監戎、青帝、九靈……這一個個修士已將仙路走向極近道的極致。可是魔修的前路在哪裏?
乾坤之道若不容許魔修接近,又為何要生出魔修一道?乾坤之道又不容許魔修離開,為何還要使他們存活下去?
同為魔修,在此路上行走甚遠的修士,他們能夠理解楚狂人的愴然,卻又嗤嘲他的癲狂。
你問這個,有什麽用嗎?
不歸阜中,夏遺目光卻陡然投向了楚狂人。
在楚狂人發狂的時候,他發現楚狂人身上不穩定的魔念竟然在逐漸收束平穩。
朱紫閣站在不歸阜外,自語似的歪頭看向不歸阜中,笑道:“我說過,你那顆魔心,我可以幫你控製。”
……
天地八柱已立,上下貫通。
北海之中,有大魚躍出,帶漫天水光,悠長而鳴,化作巨鳥,翔於九天,遇下一海,大鳥斂翅入水,又化大魚。
鯤鵬遨遊於七海,七海貫通如一,其氣合於八柱,向下貫通幽冥。
幽洲當中,與乾坤陽世所對應的八洲上,各有劍意、金鼎、幻影、不死木、長|槍、風雲匯聚之身、足印、翠竹顯化,接星雲之氣而降。
幽洲深處,有豎目之龍銜燭,巨龍昂首,燭光照徹幽洲,承接星雲七海。
雙文律正好有個用得到的小玩意兒。他把鬼域圖往幽洲一拋。
鬼域圖中顯化出一座座建築,或大殿、或長橋、或高台、或獄所……燭陰的光照到這些建築,它們就自圖中顯化落成。
地府生。
天乾之上,寧閑眠接住自下而升的雲夢之氣,向上一潑。
“星鬥列陳,圜分九重。”
星雲海中,無數星鬥隨之潑灑,形成一條貫通的銀河。左右星子飛散如珠,漫天星鬥安列。
昊祇神殿落在最外層,瓊樓玉宇、飛山仙池,層層跌落於重雲之上。
自此以後,天分九重。
天宮地府皆立。乾坤當中,忽然落下一層蒙蒙細雨,這雨水細得像霧一樣,在明朗的陽光下閃爍著柔和的金色。每一個生靈接觸到這潔淨的雨水,都感覺到心神安定,仿佛嬰孩蜷縮在母親的懷抱中一般寧和。
大地亦蒸騰起一股暖洋洋的熱氣,這熱氣柔和得像風一樣。每一個生靈接觸到這溫暖的熱氣,都感覺到身體舒展,仿佛病痛皆去一般舒適自在。
真靈位業圖舒展開來,一道道神位自圖上而生。
乾坤的神道已經定下。
昊祇在神殿當中,目露震撼。
他已在冥虛當中助過許多世界晉升,乾坤是他第一個見到擁有護道者的世界。而他沒想到,在護道者之下,竟還有如此眾多可當一麵的生靈!
對於能夠誕生生靈的世界來說,尋常生靈不足為奇,但如這些為天地祭煉神府的生靈是可以幫助世界成長的存在!每一個這樣的生靈,都是世界的瑰寶。
曾經昊祇以為乾坤能夠誕生護道者隻是一個概率問題,但現在他已經明白,這是乾坤之道的原因!
乾坤的特殊之處在哪裏?竟能擁有如此之多可助益天地的生靈?
劍閣上的劍意散去了。
萬寶光已帶著萬稱心回去,那座金鼎就留在了岱山之上。天地之柱已化入天地,這座金鼎除了結實,也沒什麽其他用處。
水月井中的幻象散去,青帝擺一擺手,不死木落下的枝條已成繁盛之林,春生秋落,仍為世間行客。
監戎拔起她的長|槍,九靈散去身形。
北涼洲足印深深,南涼洲翠竹青青。
鯤鵬遊於北海,燭龍臥於幽冥。
乾坤的修士各歸各所,安歸於這又進了一步的家鄉。
修士們對昊祇神位的爭奪還在繼續,這一次凡俗在神道當中也有了他們的位置。
昭國再祭忠烈祠,欲使英靈有歸、前人得升。
不過嘛,願景隻是願景。忠烈祠中的許多名字,都早已輪回過了不止一次。況且,能不能證得神位,靠得也不是香火多寡。
天降金雨地升和氣的祥瑞過後,昭帝也從供奉的修士口中得知了神道立的消息。這不由給他帶來了一絲喜悅與希冀。
曆代帝王無論功過如何,皆沒有能夠修仙得道的。仿佛一種悖逆:他們享了人間的富貴權勢,便失了仙道的逍遙長壽。
可是神道似乎並沒有這種限製。就算他活著的時候沒法兼顧帝王與神明的職責,死後能夠升天得證一尊神位也是很好的啊!
隻是,這凡人的神位該怎麽證,一時還真讓人摸不著頭緒。這一點就算他供奉的修士也無法給他幫助。修士們取得神位並不代表著是專走神道,他們頂多算是在乾坤人手不足時,通過“太歲之氣”的考核,來掛個兼職。等到兼職結束了,他們差不多也就可以退出了。當然,若有在此道上十分契合的修士,決定此後改修神道,那也是可以的。
昭帝得知了神位冊封的時間後,很快就為了取得自己未來的神位做下了第一個打算:他要去岱山大祭。
大昭這邊,昭帝對神位還沒有什麽頭緒,遂州那邊,邱書峰卻先對神位有了感應。
一日辦公完畢,邱書峰正在外查看春耕情況。得益於種地係統的幫助,遂州此時的產糧已可使百姓腹中不饑。
他看著田裏綠油油的苗就心喜。正在路上時,又聽見遠處有熱鬧的聲響,遠遠瞧去,好像是人們在起一座建築。
“他們在蓋什麽呢?”邱書峰好奇問道。
從人前去詢問的時候,種地係統先在他腦中輕快地答了:“他們在給你立生祠呢!”
邱書峰怔了怔:“給我立什麽生祠?”
“你給他們帶來好日子了呀!在你來後,遂州的丁口稅降下來了,流落於荒野的百姓可以安然聚居,田產提高,活人無數,他們為什麽不會給你立生祠?”
邱書峰搖頭:“丁口稅降下來、野民得以安居,這是遂州的邪魔被清理了的緣故。田產提高、活人無數,這是你的緣故。這些都算不得我的功勞。”
種地係統咂咂嘴:“你也太小瞧自己了。遂州的邪魔被清理了是修士們的功勞,但野民未生亂,得以安然聚居,都是你規劃安置的功勞。我雖然幫助你提高了田產,可這裏利益能夠達到百姓手中,也是你施展策略與那些豪強周旋的功勞。我去過許多世界,有些世界當中,他們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可以使每個人都不必勞作,就能夠衣絲食肉。”
“那可真是一個仙境世界啊。若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我此生無憾了。”邱書峰向往道。
“可你知道那個世界的百姓生活如何嗎?”種地係統問道。
邱書峰沉默了。他不是無知孩童,聽到種地係統如此問,他便有了猜測。
“那裏許多普通人的生活,其苦楚之處,與遂州的野民也沒什麽差別。”種地係統道。
“人心不足。”邱書峰喃喃道。
在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時候,總有人想要絲衣食肉,於是便要奪別人的衣食,使其吃糠咽菜,來供養自己絲衣食肉。在人人都能絲衣食肉的時候,同樣也會有人想要金杯玉樽。從別人那裏奪得越多,自己便過得越好,可是也有人永遠覺得不夠好,永遠覺得奪得不夠多。
有了這一番對話後,邱書峰也沒什麽心情了。
夜晚上榻後,邱書峰飄飄忽忽,似墜夢中,又似清醒。
他也永遠覺得不夠。現在遂州的情況比以前要好許多了,可他仍然看到許多慘事。他看到采藥人死於虎口、他看到洪水淹田、他看到山路不開……
百姓繁多,人總會生、總會死,費盡心情,總誤流光,如今發已霜、背已佝,還是會有人生、有人死。誰在乎呢?
那個死於虎口的采藥人是在乎的,那些種了一年田地卻被大水淹去的農人們是在乎的,那些受無路所苦、有病難醫、有物難易的百姓是在乎的。
所以,邱書峰也永遠都無法滿足。哪怕年歲已高,卻仍拖著老邁的身體,從繁華的大昭國都、權利中心,來到了山長水遠、貧瘠險惡的遂州。
他還有好多事要做。
他需要雇勇猛之士除猛獸,請仙道修士斬惡妖;需要勘測水土、建堤造橋;需要穿山開路……他還要保證這些成果,能夠到達百姓手中。
他的神慮如此之重,難以養壽,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隻恐天不假年……
但上蒼好像對他這個貪心的老人還是有些憐護的,他竟一直活到了把這些願景都完成。
他簽下了除魔令、修堤造渠、炸山開路,使山野無妖、水歸其壑、道路通達,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衣食富足,而後壽歲將盡,雖然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完成,但如今合眼,似乎也沒有什麽可以抱怨的了。
邱書峰含笑閉上了眼睛。
他感覺自己飄飄蕩蕩,不知落到哪裏,周身暖洋洋的。然後他睡了一長覺,再睜眼時,已什麽都不記得了,隻覺得他窩在一個溫暖柔軟的懷裏,有誰在舔他的皮毛。
年歲稍長,他就可以開口說話了,他的父母會化成人形,隻是頭上頂著角。
他成了一隻鹿妖,在山野間生活。
但妖的生活也不是那麽自在,他們要躲山林中更厲害的、會獵取他們的大妖,還要躲人。
人並不強大,他們在山林裏跑得沒有鹿快,手段也比不上妖,為什麽要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