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日月星辰
修仙,從畫厲鬼當幫手開始 作者:底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你是為鎮!你從一開始就知道鎮,想要鎮,並暗中主導尋鎮……不對,你不是想得到山海鎮,而是想移動山海鎮!你恐怕就是那鎮下壓著的邪物,至少也是邪物的爪牙,有一部分掙脫了封禁……”
趙詹侃侃而談,思路竟是越捋越清晰:“你假扮忠良,並且一定要鼓動宋帝,所以,解開鎮的關鍵,便是人間帝王!”
“這是上古的規矩,那時天人感應,為王者無不身負天命。所以你也不是後來的邪魔外道,而是誕生自洪荒!”
“難怪你動不動就要以人命血祭,尤其是以至親血祭時更是法力無邊……”
趙詹一口氣,將以往的疑點盡皆解開。
不管對不對,起碼能自圓其說。
這番話聽得兵卒百官一陣沉默。
就連集仙殿,都罕見地徹底陷入平靜。
良久後,女帝的聲音才終於傳來:“張愛卿,那趙真人說得可是事實?”
張昱聽後,立刻下拜道:“啟稟聖皇,臣冤枉!他這是居心叵測,想要挑撥我大宋君臣的關係!聖皇請想,我生於宋,長於宋,而立之年又被聖皇簡拔於宋,哪裏就聯係到了上古,分明就是一派胡言……”
說著,他便起身,高高舉起銅鑒,大聲道:“我張昱食君祿,奉君事,忠誠不二。今日為自證清白,當與妖道死戰!請聖皇,請諸位同僚為我作證!”
方從一聽這話,便麻溜地跑到了人群最外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樣想法,,甚至有很多人為了看清銅鑒,還向前走了不少。
“這就是那塊鑒子嗎?聽說聖皇曾多次討要……”
“沒錯,就是它,我有幸見過一次。”
“日月環繞,雙蛇銜尾,看起來跟真的一樣。”
“實在是精美。”
“據說還有種種不可思議之力。”
“當時城頭,司徒大人獨戰溫太醫,我們可都是親眼見過的……”
也有好心人,大聲地提醒他們:“諸位,快站遠些,一會打起來,法術可不長眼。”
誰知,他們卻並不怕,隻是叫道:“且安心。趙真人與張司徒哪有什麽深仇大恨,不過是誤會。”
“就是,都是為聖皇,為大宋,哪有什麽解不開的仇恨!”
“就算打起來,司徒和真人也會照顧我等。”
他們這麽一說,立刻便帶動不少搖擺不定的兵卒。
那些人一開始還跟得猶猶豫豫,沒多久便開始爭先恐後,仿佛生怕遲了,就會錯失潑天的富貴。
氣得提醒之人罵道:“唉,蠢材,怎麽就敢上去!莫非還真以為法術會長眼睛?”
有人道:“你老就不知道了,他們看似瞧熱鬧,實際是惦記那山海鎮。兩方這麽一爭,雖然說得邪乎,互潑髒水,但說到底,還不是寶物動人心?”
“哎喲,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那幫爺們,看似冒險瞧熱鬧,實際卻是要離鎮近點,萬一其中飛出什麽好處,一伸手不就撈進了懷裏?”
“感情瞎擔心了,全場就我們幾個傻蛋。”
……
那些人聚在方從不遠處議論。
看情形似乎是在悔恨反應慢了。
但先前他們“自作聰明”,現在想改弦易張,重新湊到鎮邊,也拉不下臉。
倒是一直站在邊上,淡定觀望的方從,讓他們感覺不錯。
於是其中一個一邊拱手,一邊朝方從走來。
“下官見過賽大人,不知賽大人為何不去鎮邊?等會萬一爆出什麽機緣,離得近也好快人一步……”
“是啊是啊……”
其他人見他上前, 也都跟著一起湊了上來。
“賽大人位高權重,理當得些福報……”
“朝廷可少不得賽大人……”
麵對恭維,方從一聲不吭的後退五步。
那些人神色頓時一僵。
還是那個領頭的,問道:“賽大人為何如此?難道不願與下官等人親近?”
方從依舊不言,隻是看著越來越多朝山海鎮聚集的兵卒。
一個身穿青袍的官員臉上掛不住了,寒聲道:“哈哈哈……沒想到賽大人竟如此孤傲,不屑與我等交往!”
“我等還真是熱臉貼了冷屁股,自取其辱。”
“既然如此,以後朝堂之上,我等就與賽大人井水不犯河水!”
幾人這話,就有抱成一團排擠方從的意思。
但方從還是像沒聽見一般。甚至,又往後退了二三十步,與他們徹底拉開距離。
“好!好!好!”
領頭那位官銜最高,表現得也最氣憤。
看樣子,就差跑起來找方從拚命。
方從心中也是一凜,悄悄瞄了塊有巨石遮擋的空隙,朝那邊又挪了一大段距離。
奇怪的是,過了那麽長時間,張昱趙詹那邊還在對峙。
趙詹也就算了,畢竟摸不清對方底細,不敢輕易發動攻擊。
怎麽一心想要拚命的張昱,也遲遲不動,難不成所謂的死戰,就是站著表決心?
【今天這事處處透露著古怪,我得再小心點……】
想到這,他立刻在暗中聯係了黑柳白茹。
……
不提方從,且說捧著銅鑒的張昱,卻不是一直傻站著,而是在不停念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他每念一句,銅鑒上的星辰便亮起一些。
數百句後,漫天的星光以及日月便活了過來。
不僅是那種發光的活,甚至還開始了發熱,朝外輻射隆隆的熱焰。
“好曬!”
“睜不開眼!”
“真的如天上大日一樣!”
距離兩人較勁的兵卒官員紛紛伏下身子。
為何不退?是因為他們身邊全是擁擠上來的同僚,經過一番對峙,此時湊熱鬧的人已經是一個恐怖數字。
“啊~”
“感覺好燙,好燙……”
許多人的皮膚,都被曬得經脈虯起,像蟲一樣不斷蠕動。
“快退一些,快退一些。”
有人催促,但是沒用,眾人如牆一樣,將四周空間徹底圍住。
“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者,非道也。莫見乎隱,莫見乎顯……”
張昱的念誦並沒有因兵卒不適而停。
漸漸的,銅鑒自行漂浮了起來,其上的都天星辰,也按照各自的規律,開始了旋轉。
趙詹侃侃而談,思路竟是越捋越清晰:“你假扮忠良,並且一定要鼓動宋帝,所以,解開鎮的關鍵,便是人間帝王!”
“這是上古的規矩,那時天人感應,為王者無不身負天命。所以你也不是後來的邪魔外道,而是誕生自洪荒!”
“難怪你動不動就要以人命血祭,尤其是以至親血祭時更是法力無邊……”
趙詹一口氣,將以往的疑點盡皆解開。
不管對不對,起碼能自圓其說。
這番話聽得兵卒百官一陣沉默。
就連集仙殿,都罕見地徹底陷入平靜。
良久後,女帝的聲音才終於傳來:“張愛卿,那趙真人說得可是事實?”
張昱聽後,立刻下拜道:“啟稟聖皇,臣冤枉!他這是居心叵測,想要挑撥我大宋君臣的關係!聖皇請想,我生於宋,長於宋,而立之年又被聖皇簡拔於宋,哪裏就聯係到了上古,分明就是一派胡言……”
說著,他便起身,高高舉起銅鑒,大聲道:“我張昱食君祿,奉君事,忠誠不二。今日為自證清白,當與妖道死戰!請聖皇,請諸位同僚為我作證!”
方從一聽這話,便麻溜地跑到了人群最外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樣想法,,甚至有很多人為了看清銅鑒,還向前走了不少。
“這就是那塊鑒子嗎?聽說聖皇曾多次討要……”
“沒錯,就是它,我有幸見過一次。”
“日月環繞,雙蛇銜尾,看起來跟真的一樣。”
“實在是精美。”
“據說還有種種不可思議之力。”
“當時城頭,司徒大人獨戰溫太醫,我們可都是親眼見過的……”
也有好心人,大聲地提醒他們:“諸位,快站遠些,一會打起來,法術可不長眼。”
誰知,他們卻並不怕,隻是叫道:“且安心。趙真人與張司徒哪有什麽深仇大恨,不過是誤會。”
“就是,都是為聖皇,為大宋,哪有什麽解不開的仇恨!”
“就算打起來,司徒和真人也會照顧我等。”
他們這麽一說,立刻便帶動不少搖擺不定的兵卒。
那些人一開始還跟得猶猶豫豫,沒多久便開始爭先恐後,仿佛生怕遲了,就會錯失潑天的富貴。
氣得提醒之人罵道:“唉,蠢材,怎麽就敢上去!莫非還真以為法術會長眼睛?”
有人道:“你老就不知道了,他們看似瞧熱鬧,實際是惦記那山海鎮。兩方這麽一爭,雖然說得邪乎,互潑髒水,但說到底,還不是寶物動人心?”
“哎喲,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那幫爺們,看似冒險瞧熱鬧,實際卻是要離鎮近點,萬一其中飛出什麽好處,一伸手不就撈進了懷裏?”
“感情瞎擔心了,全場就我們幾個傻蛋。”
……
那些人聚在方從不遠處議論。
看情形似乎是在悔恨反應慢了。
但先前他們“自作聰明”,現在想改弦易張,重新湊到鎮邊,也拉不下臉。
倒是一直站在邊上,淡定觀望的方從,讓他們感覺不錯。
於是其中一個一邊拱手,一邊朝方從走來。
“下官見過賽大人,不知賽大人為何不去鎮邊?等會萬一爆出什麽機緣,離得近也好快人一步……”
“是啊是啊……”
其他人見他上前, 也都跟著一起湊了上來。
“賽大人位高權重,理當得些福報……”
“朝廷可少不得賽大人……”
麵對恭維,方從一聲不吭的後退五步。
那些人神色頓時一僵。
還是那個領頭的,問道:“賽大人為何如此?難道不願與下官等人親近?”
方從依舊不言,隻是看著越來越多朝山海鎮聚集的兵卒。
一個身穿青袍的官員臉上掛不住了,寒聲道:“哈哈哈……沒想到賽大人竟如此孤傲,不屑與我等交往!”
“我等還真是熱臉貼了冷屁股,自取其辱。”
“既然如此,以後朝堂之上,我等就與賽大人井水不犯河水!”
幾人這話,就有抱成一團排擠方從的意思。
但方從還是像沒聽見一般。甚至,又往後退了二三十步,與他們徹底拉開距離。
“好!好!好!”
領頭那位官銜最高,表現得也最氣憤。
看樣子,就差跑起來找方從拚命。
方從心中也是一凜,悄悄瞄了塊有巨石遮擋的空隙,朝那邊又挪了一大段距離。
奇怪的是,過了那麽長時間,張昱趙詹那邊還在對峙。
趙詹也就算了,畢竟摸不清對方底細,不敢輕易發動攻擊。
怎麽一心想要拚命的張昱,也遲遲不動,難不成所謂的死戰,就是站著表決心?
【今天這事處處透露著古怪,我得再小心點……】
想到這,他立刻在暗中聯係了黑柳白茹。
……
不提方從,且說捧著銅鑒的張昱,卻不是一直傻站著,而是在不停念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他每念一句,銅鑒上的星辰便亮起一些。
數百句後,漫天的星光以及日月便活了過來。
不僅是那種發光的活,甚至還開始了發熱,朝外輻射隆隆的熱焰。
“好曬!”
“睜不開眼!”
“真的如天上大日一樣!”
距離兩人較勁的兵卒官員紛紛伏下身子。
為何不退?是因為他們身邊全是擁擠上來的同僚,經過一番對峙,此時湊熱鬧的人已經是一個恐怖數字。
“啊~”
“感覺好燙,好燙……”
許多人的皮膚,都被曬得經脈虯起,像蟲一樣不斷蠕動。
“快退一些,快退一些。”
有人催促,但是沒用,眾人如牆一樣,將四周空間徹底圍住。
“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者,非道也。莫見乎隱,莫見乎顯……”
張昱的念誦並沒有因兵卒不適而停。
漸漸的,銅鑒自行漂浮了起來,其上的都天星辰,也按照各自的規律,開始了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