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賑災有功
救命!嫁給禁欲太子後我真香了 作者:滄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早朝,整個金鑾殿被陰雲籠罩。
唯有龍椅上的乾元帝笑容滿麵。
他繼位以來,每逢大病大災,回回都從國庫撥銀。
這還是頭一次舉國上下捐銀,不知節省了多少開支。
底下的朝臣有苦不敢言,勉強擠出一抹笑。
災銀是籌齊了,還不是他們掏的腰包?
那些個平民每人捐幾兩銀子,他們可是千兩萬兩起步的捐,擱誰身上笑得出來?
心疼銀子是一碼事。
最讓他們發愁的自己把柄掌握在別人手上,如同頭頂懸了一把刀,隨時都可能掉下來。
然後一刀斬斷他們的脖子。
當然,並非所有朝臣都是如此。
有些是真的清廉正直,一心為民,真心為此事高興。
隻是這笑看在某些人眼裏……便顯得格外隔應了。
穎國公一張臉沉得能滴出水來。
蕭啟與他不相上下。
時鳶能籌齊三十萬兩災銀遠在他意料之外。
但蕭啟還是不放心,讓齊如萱去給她使絆子。
若齊如萱能募齊災銀,他麵上也有光。
為此他還特意同朝中交好朝臣打過招呼。
不曾想,那些朝臣嘴上應的好好的,轉眼就結伴去了東宮。
半數朝臣和百姓都捐了,甚至一些閨閣女子都拿出了自己為數不多的例銀……
蕭啟身為皇子,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可捐多少又是個問題。
捐少了,勢必有一群人說三道四。
捐多了,貪汙受賄的帽子扣上來……乾元帝定不會輕饒他。
昨日蕭啟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這些個朝臣捐的銀兩一個比一個多,他豈能落後?
到也不是拿不出來,隻是要防著父皇查他底細……
這可把他難住了。
最後蕭啟進宮和皇後商議,從聘禮中拿出一部分。
這樣一來,不僅乾元帝會褒獎他,還為自己贏得了一波名望。
所以當內侍呈上捐款官員的名單時,蕭啟無比急切地盯著乾元帝,連自謙之辭都想好了。
乾元帝擱下折子,老辣的目光一一掃過底下朝臣,在蕭啟身上停了一下。
蕭啟屏息疑神,上前一步,“父——”
“太子緣何不在?”
蕭啟尷尬地縮回腳,手不知往哪裏放。
李公公輕聲提醒:“陛下,太子殿下正在告假期間。”
乾元帝臉上的笑有些掛不住。
李公公自然不會讓君王陷於尷尬的境地,忙道:“陛下連日憂心定州水患,連太子妃替太子殿下告假一事都忘了,好在太子妃幫太子殿下籌集了災銀,陛下也可安心了。”
不僅誇乾元帝勤政愛民,順便提醒乾元帝,賑災一事上,太子妃有很大的功勞。
李公公打頭,朝臣也紛紛上奏,請求乾元帝褒獎太子妃賑災有功,連平日對時鳶偏見頗深的老臣都跪了下來。
“賞,該賞!”
乾元帝笑著點頭,往底下掃視一圈,目光落在時文州身上,“時文州,短短兩日便籌了近六十萬兩災銀,你教了個好女兒啊。”
隨即大手一揮,賞賜了好些東西,命人送去東宮。
時文州很謙虛地應了一句,“陛下都是百姓和諸位朝臣的功勞。”
蕭啟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邀功的話堵在喉口不上不下。
不知誰提了一嘴,穎國公府的大姑娘也在城門口貼了告示,不論籌了多少銀子,有這等善心,也當褒獎。
蕭啟和穎國公眉心一跳。
果然,下一刻朝臣就炸開了鍋。
“都說齊姑娘溫婉賢淑,昨日卻跑進東宮勾引男人,我從未見過如此不知廉恥的女子。”
“昨日我在東宮見了那齊姑娘,簡直跟傳聞中挨不上半點邊,反觀太子妃才是真正的溫婉賢淑……”
“一碼歸一碼,縱然品行不端,齊姑娘在城門口籌銀卻是善舉。”
“哼!我聽說捐銀子的那些人,都是她收買來的!”
“當真有此事?”
“小女素來與齊姑娘走得近,這都是小女透露的……”
朝臣七嘴八舌,穎國公根本插不進話,隻能求助蕭啟。
但蕭啟的窘境不比他好多少。
他本就對齊如萱無意,娶她也是為了拉攏穎國公府。
可他沒想到這個女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交待她一點小事都辦不好。
辦不好就算了,還跑去東宮勾引男人,把他置於何地?
還有江逾那小子,他眼饞了兩年也沒把人弄到手……
乾元帝已為他和齊如萱賜婚,他拒娶齊如萱,那就是抗旨。
一想到這些,蕭啟就憋屈的厲害。
這股憋屈,憋到下朝也沒紆解。
從金鑾殿出來,蕭啟走在前頭,穎國公追上來,欲言又止,終於下定決心:“臣聽說您為了賑災,將聘禮都捐出去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蕭啟一臉不耐。
穎國公委婉道:“下個月您和小女大婚,這聘禮……”
他想問這聘禮還剩多少,看蕭啟的表情,生生給刹住了。
蕭啟冷哼:“齊如萱勾引戶部侍郎家的小兒子,她都不把本王放在眼裏,還計較大婚的排麵?”
“可小女是被冤枉的啊,”穎國公不死心,“那些人跟著嚼舌根,您也不相信小女?”
“本王信不信又有何用?”
蕭啟扔下一句話就走了。
不管事實如何,經此一遭,齊如萱的名聲算是毀了。
與此同時,時鳶的名望水漲船高。
時文州走下台階,幾個老臣追上來,連道太子妃是如何的溫婉賢淑,能幹識大體。
以前是他們有眼不識珠,無人比她更適合做太子妃。
時文州笑得合不攏嘴,聽到溫婉賢淑四個字,表情有些怪異。
這誇的……真是他的女兒嗎?
那丫頭嫁去東宮,當真變化如此之大?
然而戶部侍郎一說就停不下來,並且誇得有理有據。
什麽時鳶從前縱有行為不當之處,那也是三年前的事了,不必揪著不放,什麽當年的時夫人便溫婉賢淑,深得太後喜愛,有其母必有其女等等。
其他幾個和他對著幹的老臣也跟著附和。
以至於到最後,時文州都有些信了。
不僅朝堂上下,百姓更是口耳相傳,大肆讚賞。
太子妃有母儀天下之風,太子殿下這太子妃是娶對了。
而時鳶這個當事人正歪在榻上數銀子。
唯有龍椅上的乾元帝笑容滿麵。
他繼位以來,每逢大病大災,回回都從國庫撥銀。
這還是頭一次舉國上下捐銀,不知節省了多少開支。
底下的朝臣有苦不敢言,勉強擠出一抹笑。
災銀是籌齊了,還不是他們掏的腰包?
那些個平民每人捐幾兩銀子,他們可是千兩萬兩起步的捐,擱誰身上笑得出來?
心疼銀子是一碼事。
最讓他們發愁的自己把柄掌握在別人手上,如同頭頂懸了一把刀,隨時都可能掉下來。
然後一刀斬斷他們的脖子。
當然,並非所有朝臣都是如此。
有些是真的清廉正直,一心為民,真心為此事高興。
隻是這笑看在某些人眼裏……便顯得格外隔應了。
穎國公一張臉沉得能滴出水來。
蕭啟與他不相上下。
時鳶能籌齊三十萬兩災銀遠在他意料之外。
但蕭啟還是不放心,讓齊如萱去給她使絆子。
若齊如萱能募齊災銀,他麵上也有光。
為此他還特意同朝中交好朝臣打過招呼。
不曾想,那些朝臣嘴上應的好好的,轉眼就結伴去了東宮。
半數朝臣和百姓都捐了,甚至一些閨閣女子都拿出了自己為數不多的例銀……
蕭啟身為皇子,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可捐多少又是個問題。
捐少了,勢必有一群人說三道四。
捐多了,貪汙受賄的帽子扣上來……乾元帝定不會輕饒他。
昨日蕭啟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這些個朝臣捐的銀兩一個比一個多,他豈能落後?
到也不是拿不出來,隻是要防著父皇查他底細……
這可把他難住了。
最後蕭啟進宮和皇後商議,從聘禮中拿出一部分。
這樣一來,不僅乾元帝會褒獎他,還為自己贏得了一波名望。
所以當內侍呈上捐款官員的名單時,蕭啟無比急切地盯著乾元帝,連自謙之辭都想好了。
乾元帝擱下折子,老辣的目光一一掃過底下朝臣,在蕭啟身上停了一下。
蕭啟屏息疑神,上前一步,“父——”
“太子緣何不在?”
蕭啟尷尬地縮回腳,手不知往哪裏放。
李公公輕聲提醒:“陛下,太子殿下正在告假期間。”
乾元帝臉上的笑有些掛不住。
李公公自然不會讓君王陷於尷尬的境地,忙道:“陛下連日憂心定州水患,連太子妃替太子殿下告假一事都忘了,好在太子妃幫太子殿下籌集了災銀,陛下也可安心了。”
不僅誇乾元帝勤政愛民,順便提醒乾元帝,賑災一事上,太子妃有很大的功勞。
李公公打頭,朝臣也紛紛上奏,請求乾元帝褒獎太子妃賑災有功,連平日對時鳶偏見頗深的老臣都跪了下來。
“賞,該賞!”
乾元帝笑著點頭,往底下掃視一圈,目光落在時文州身上,“時文州,短短兩日便籌了近六十萬兩災銀,你教了個好女兒啊。”
隨即大手一揮,賞賜了好些東西,命人送去東宮。
時文州很謙虛地應了一句,“陛下都是百姓和諸位朝臣的功勞。”
蕭啟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邀功的話堵在喉口不上不下。
不知誰提了一嘴,穎國公府的大姑娘也在城門口貼了告示,不論籌了多少銀子,有這等善心,也當褒獎。
蕭啟和穎國公眉心一跳。
果然,下一刻朝臣就炸開了鍋。
“都說齊姑娘溫婉賢淑,昨日卻跑進東宮勾引男人,我從未見過如此不知廉恥的女子。”
“昨日我在東宮見了那齊姑娘,簡直跟傳聞中挨不上半點邊,反觀太子妃才是真正的溫婉賢淑……”
“一碼歸一碼,縱然品行不端,齊姑娘在城門口籌銀卻是善舉。”
“哼!我聽說捐銀子的那些人,都是她收買來的!”
“當真有此事?”
“小女素來與齊姑娘走得近,這都是小女透露的……”
朝臣七嘴八舌,穎國公根本插不進話,隻能求助蕭啟。
但蕭啟的窘境不比他好多少。
他本就對齊如萱無意,娶她也是為了拉攏穎國公府。
可他沒想到這個女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交待她一點小事都辦不好。
辦不好就算了,還跑去東宮勾引男人,把他置於何地?
還有江逾那小子,他眼饞了兩年也沒把人弄到手……
乾元帝已為他和齊如萱賜婚,他拒娶齊如萱,那就是抗旨。
一想到這些,蕭啟就憋屈的厲害。
這股憋屈,憋到下朝也沒紆解。
從金鑾殿出來,蕭啟走在前頭,穎國公追上來,欲言又止,終於下定決心:“臣聽說您為了賑災,將聘禮都捐出去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蕭啟一臉不耐。
穎國公委婉道:“下個月您和小女大婚,這聘禮……”
他想問這聘禮還剩多少,看蕭啟的表情,生生給刹住了。
蕭啟冷哼:“齊如萱勾引戶部侍郎家的小兒子,她都不把本王放在眼裏,還計較大婚的排麵?”
“可小女是被冤枉的啊,”穎國公不死心,“那些人跟著嚼舌根,您也不相信小女?”
“本王信不信又有何用?”
蕭啟扔下一句話就走了。
不管事實如何,經此一遭,齊如萱的名聲算是毀了。
與此同時,時鳶的名望水漲船高。
時文州走下台階,幾個老臣追上來,連道太子妃是如何的溫婉賢淑,能幹識大體。
以前是他們有眼不識珠,無人比她更適合做太子妃。
時文州笑得合不攏嘴,聽到溫婉賢淑四個字,表情有些怪異。
這誇的……真是他的女兒嗎?
那丫頭嫁去東宮,當真變化如此之大?
然而戶部侍郎一說就停不下來,並且誇得有理有據。
什麽時鳶從前縱有行為不當之處,那也是三年前的事了,不必揪著不放,什麽當年的時夫人便溫婉賢淑,深得太後喜愛,有其母必有其女等等。
其他幾個和他對著幹的老臣也跟著附和。
以至於到最後,時文州都有些信了。
不僅朝堂上下,百姓更是口耳相傳,大肆讚賞。
太子妃有母儀天下之風,太子殿下這太子妃是娶對了。
而時鳶這個當事人正歪在榻上數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