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了許久的河東戰火驟起,十萬趙軍傾巢而出,向著函穀關湧來,荊如風一反往日謹慎小心的作風,兵分三路,自己率主力直撲函穀關,趙希烈攻長平城,而李明駿則攻陽豐城。
長平,陽豐兩地是函穀關的兩翼,在數年之前,趙牧險些攻克函穀關一役之中,首先拿下的便是這兩地,不過當時的長平和陽豐還沒有建城,而是設有兩個軍寨,當年因為這兩地的失守讓函穀關側翼大開,在那一戰結束之後,秦人便開始在此兩地駐城,經過王逍,李信兩任大將軍的努力,陽豐城和長平城平地而起,成為了函穀關側翼的有力屏障。
欲下函穀,必先下陽豐城與長平城。
函穀關城牆之上,秦軍將領重光滿臉憂色地看著遠方如同蝗蟲一般卷來的趙軍,敵人來得太巧了,就在數天之前,李信大將軍突然率領主力離城返回鹹陽,據說是鹹陽那邊兒出了大事兒,大王子圖謀造反,欲在鹹陽不軌,李信大將軍奉王上詔令,率軍回鹹陽平叛,雖然大將軍為了迷惑敵軍,將函穀關以及左近的軍隊采取分批出發抵約定地點集中的策略,但顯然並沒有瞞過趙軍的耳目,敵人,適時而來。
重光並不是函穀關的守將,先前他本是長平城的主將,李大將軍離開之前,突然一紙調令將他調來函穀關擔任守關主將,從長平到函穀關,雖然說是大大地提了一線,但重光心中卻殊無喜悅,因為他剛剛抵達,趙軍便已攻到了這裏,他甚至連麾下的將領都還沒有認全,對於函穀關的城防也極不熟悉。
更重要的是,現在函穀關中,隻有三千秦軍將士。三千秦軍守長平抑或是陽豐,那是綽綽有餘,但用來守函穀關,兵力那就捉襟見肘了。重光想不明白,為什麽知兵善兵的李大將軍會想不到趙軍將引兵來攻,哪怕是以防萬一,也應當在函穀關中留下至少一萬兵力防守。
三千人,他便隻能死守關牆,而如果有一萬人的話,那他不但能守,還能適時出擊,有攻有守,方是守城之道啊,一味死守,終是會有被攻破的一日。
“派出去的信使回來了沒有?”凝視著城下愈來愈接近的趙軍,重光沉聲問道。
“回將軍,信使在外遭到趙軍斥候的截殺,身負重傷逃了回來,隻帶回了李大將軍的一句話。”
“說!”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身後的聲音有些顫抖。
重光的身子微微一抖,從這句話中,他聽出了李信的意思,看來鹹陽城中的局勢遠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嚴重,否則李大將軍絕不會連函穀關都棄而不顧了。李大將軍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清楚,抵抗到底,爭取時間。這讓他想起了數年之前,嬴騰大將軍戰死的那一戰,也是在函穀關城頭,為了爭取時間讓秦國的大戰略得到實施,嬴騰大將軍當場戰死,從鹹陽率領援軍趕到的大王也負多處傷勢,但那一戰,徹底扭轉了秦國的戰略局麵,將匈奴幾乎從這片大陸之上抹去,從那以後,匈奴再也沒有做為一股勢力重新出現,不得不依附於現在大漢王國的高遠而得以生存。
現在,輪到自己了。
重光並沒有為此感到憤怒和傷悲,想反,他隻覺得渾身的血液一下子沸騰起來,能再一次重複嬴騰大將軍當年做過的事情,這是做為一名秦軍將領的榮光。
“遍城傳李大將軍軍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重光嗆的一聲拔出了腰間佩刀,“即便全員戰死在函穀關頭,也絕不後退一步,告訴我們的士兵,嬴騰大將軍的英烈此刻正站在城樓之上,注視著我們秦軍兒郎,不要墜了嬴老將軍的臉麵。”
“遵命!”身後傳來的聲音不再有顫抖。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隨著傳令兵的大聲呼叫,一聲聲重複將領的聲音在函穀關城頭響起,漸漸地匯聚成一股洪流,聲震雲宵。每個秦軍士兵的激情在這一聲聲呐喊聲中迸發到了激致。
“糾糾老秦,衛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秦軍的戰歌在城頭之上響起,繚繞於天地之間,經久不息。
趙國中軍大旗之下,荊如風策馬而立,在他的身邊,河東郡守趙晉也相隨在一側,聽著遠處函穀關城頭之上傳來的聲聲軍歌,荊如風的身體微微顫抖,竟是老淚縱橫。
“荊大將軍,您怎麽啦?”趙晉略感詫異,問道。
伸手抹了一把老淚,荊如風不好意思地搖搖頭,“老了,也脆弱了,二十多年了,我終於可以從函穀關堂堂正正的打回去了,怎能不感慨萬分,感謝老天爺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啊,我已經快要七十了,如果不是這次機會,我想我這一輩子,永遠也不可能再回到故鄉鹹陽,再去看一眼那裏曾經熟悉的街道了。”
“大將軍有肯定的把握能攻下函穀關?”趙晉到現在,仍然是有些懷疑。
荊如風自信地笑了笑,“聽,這是秦軍的戰歌。”
“我知道,這些年,我的耳朵都聽起繭了。”趙晉不以為然地道,他的封地與秦人比領,隔三岔五便要與秦人幹上一仗,秦人戰歌如何不熟悉。
“再聽聽,仔細感受一下。”荊如風嗬嗬笑道:“看這一次的戰歌與你平時聽到的有什麽不同?”
趙晉詫異地看了一眼荊如風,側耳仔細聽了半晌,心中略有所感,“這歌聲之中似乎多有悲壯氣息,而少了以往這歌中一往無前的氣勢。”
“對了!”荊如風拍掌大笑,“趙郡守果然是知兵之人,秦軍勢大,這些年與我趙軍對壘,負少勝多,所以以往他們在唱起戰歌之時,心中多抱有必勝之念,是以歌聲之中自有一往無前的氣勢,但今日他們有堅城可依,卻依然隻見悲壯,而無勝念,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他們的兵力嚴重不足,不足到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守住函穀關,所以,我們一定能攻下函穀關,區別就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當然是愈快愈好!”趙晉被荊如風一翻話說得頓時也信心百倍起來,“多拖一天,便有可能生出變故,當年趙大將軍功虧一簣,時至今日我每每思之,仍是扼腕長歎啊!”
“這就要看我們兒郎們的戰鬥力了!”荊如風道:“如果我估計不錯,城中兵力不會超過五千人,我以十倍之軍攻之,遲則三五日,短則一兩日,必破函穀關。”
“好,破了函穀關,趙某定要與荊大將軍在函穀關內一醉方休。”趙晉大聲道。
“一言為定!”荊如風大笑著,舉起手臂,厲聲喝道:“傳令三軍,進攻。”
戰鼓之聲驚天動地,函穀關上下,烈焰衝天,濃煙遮天蔽日,數萬趙軍蜂湧而上,向著阻擋他們腳步的函穀關發起猛烈的進攻,城上,秦軍士兵們高唱著戰歌,奮勇還擊,城上城下,羽箭往來如飛蝗,羽箭的嗡嗡聲,床弩的尖嘯聲,投石機投出的石炮沉悶的聲響,戰士們搏鬥時的怒吼,垂死時的慘叫,使得函穀關頃刻之間變成了修羅地獄。
天際之處,熾熱的太陽漸漸失去了溫度化為一盤金色,緩緩垂落,一天的時光,便在無休止的搏殺之中轉瞬即逝,城上城下,積屍累累,函穀關卻依然傲然屹立於金色的光線之下,伴隨著陣陣收兵的金鑼之聲,趙軍潮水一般退了下去,露出了遺留一地攻城器械和無數的屍體。
城頭之上,重光無力地坐下,手中的刀早已卷了齒,如同鋸子一般,身上鎧甲也是處處殘破,血跡斑斑,不知是敵人的鮮血還是自己的傷勢,一坐下去,幾乎就不想再站起來。
“將軍,您看!”身邊,同樣累得坐倒在地上的士兵們忽然驚呼起來,在函穀關的左右兩則遠處,各有三道濃煙從地平線上升起,直上雲宵。
“三道狼煙!”重光悲傷地低下了頭,長平城,陽豐城已經失守了,從現在起,函穀關將再無側翼掩護,看樣子,趙軍河東大營的十萬大軍已經傾巢而出了。
趙軍大營,趙晉臉色很是難看,白天的拚死搏殺,讓他看得有些心驚膽戰,雖然他一直處在戰事的前沿,但真正上前線目睹這種殺戮卻還隻是第一次,往日,他隻是在後方負責為前方將士籌措糧草而已。
“大將軍,我們能打下函穀關麽?”他又變得有些不自信起來。白天,秦軍的戰鬥力再一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當然能,明日必破之!”荊如風意態悠閑,“今日雖然無功,但已重創函穀關守軍,我仔細觀察了關內守軍最多不過三千人,便算是兌子,我也吃定了他。”
趙晉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荊如風說得很輕鬆,但這輕鬆之間,卻代表著上萬條性命將不複存在。
趙晉告辭離去,荊如風走出了自己的大帳,看著遠處水光之下如同一隻怪獸一般趴伏地天地之間的函穀關,他很是遺憾地搖搖頭,重光,猛將也,隻可惜,他注定要死在自己的手中。
對不起了,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他在心裏低聲道。
為了徹底讓趙軍不再懷疑這一次進攻的正確性,重光和守城的三千秦軍士卒必然是李信拋出來的誘餌,他們存在於函穀關的目的,就是拚死抵抗,直到最後一人。
長平,陽豐兩地是函穀關的兩翼,在數年之前,趙牧險些攻克函穀關一役之中,首先拿下的便是這兩地,不過當時的長平和陽豐還沒有建城,而是設有兩個軍寨,當年因為這兩地的失守讓函穀關側翼大開,在那一戰結束之後,秦人便開始在此兩地駐城,經過王逍,李信兩任大將軍的努力,陽豐城和長平城平地而起,成為了函穀關側翼的有力屏障。
欲下函穀,必先下陽豐城與長平城。
函穀關城牆之上,秦軍將領重光滿臉憂色地看著遠方如同蝗蟲一般卷來的趙軍,敵人來得太巧了,就在數天之前,李信大將軍突然率領主力離城返回鹹陽,據說是鹹陽那邊兒出了大事兒,大王子圖謀造反,欲在鹹陽不軌,李信大將軍奉王上詔令,率軍回鹹陽平叛,雖然大將軍為了迷惑敵軍,將函穀關以及左近的軍隊采取分批出發抵約定地點集中的策略,但顯然並沒有瞞過趙軍的耳目,敵人,適時而來。
重光並不是函穀關的守將,先前他本是長平城的主將,李大將軍離開之前,突然一紙調令將他調來函穀關擔任守關主將,從長平到函穀關,雖然說是大大地提了一線,但重光心中卻殊無喜悅,因為他剛剛抵達,趙軍便已攻到了這裏,他甚至連麾下的將領都還沒有認全,對於函穀關的城防也極不熟悉。
更重要的是,現在函穀關中,隻有三千秦軍將士。三千秦軍守長平抑或是陽豐,那是綽綽有餘,但用來守函穀關,兵力那就捉襟見肘了。重光想不明白,為什麽知兵善兵的李大將軍會想不到趙軍將引兵來攻,哪怕是以防萬一,也應當在函穀關中留下至少一萬兵力防守。
三千人,他便隻能死守關牆,而如果有一萬人的話,那他不但能守,還能適時出擊,有攻有守,方是守城之道啊,一味死守,終是會有被攻破的一日。
“派出去的信使回來了沒有?”凝視著城下愈來愈接近的趙軍,重光沉聲問道。
“回將軍,信使在外遭到趙軍斥候的截殺,身負重傷逃了回來,隻帶回了李大將軍的一句話。”
“說!”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身後的聲音有些顫抖。
重光的身子微微一抖,從這句話中,他聽出了李信的意思,看來鹹陽城中的局勢遠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嚴重,否則李大將軍絕不會連函穀關都棄而不顧了。李大將軍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清楚,抵抗到底,爭取時間。這讓他想起了數年之前,嬴騰大將軍戰死的那一戰,也是在函穀關城頭,為了爭取時間讓秦國的大戰略得到實施,嬴騰大將軍當場戰死,從鹹陽率領援軍趕到的大王也負多處傷勢,但那一戰,徹底扭轉了秦國的戰略局麵,將匈奴幾乎從這片大陸之上抹去,從那以後,匈奴再也沒有做為一股勢力重新出現,不得不依附於現在大漢王國的高遠而得以生存。
現在,輪到自己了。
重光並沒有為此感到憤怒和傷悲,想反,他隻覺得渾身的血液一下子沸騰起來,能再一次重複嬴騰大將軍當年做過的事情,這是做為一名秦軍將領的榮光。
“遍城傳李大將軍軍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重光嗆的一聲拔出了腰間佩刀,“即便全員戰死在函穀關頭,也絕不後退一步,告訴我們的士兵,嬴騰大將軍的英烈此刻正站在城樓之上,注視著我們秦軍兒郎,不要墜了嬴老將軍的臉麵。”
“遵命!”身後傳來的聲音不再有顫抖。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隨著傳令兵的大聲呼叫,一聲聲重複將領的聲音在函穀關城頭響起,漸漸地匯聚成一股洪流,聲震雲宵。每個秦軍士兵的激情在這一聲聲呐喊聲中迸發到了激致。
“糾糾老秦,衛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秦軍的戰歌在城頭之上響起,繚繞於天地之間,經久不息。
趙國中軍大旗之下,荊如風策馬而立,在他的身邊,河東郡守趙晉也相隨在一側,聽著遠處函穀關城頭之上傳來的聲聲軍歌,荊如風的身體微微顫抖,竟是老淚縱橫。
“荊大將軍,您怎麽啦?”趙晉略感詫異,問道。
伸手抹了一把老淚,荊如風不好意思地搖搖頭,“老了,也脆弱了,二十多年了,我終於可以從函穀關堂堂正正的打回去了,怎能不感慨萬分,感謝老天爺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啊,我已經快要七十了,如果不是這次機會,我想我這一輩子,永遠也不可能再回到故鄉鹹陽,再去看一眼那裏曾經熟悉的街道了。”
“大將軍有肯定的把握能攻下函穀關?”趙晉到現在,仍然是有些懷疑。
荊如風自信地笑了笑,“聽,這是秦軍的戰歌。”
“我知道,這些年,我的耳朵都聽起繭了。”趙晉不以為然地道,他的封地與秦人比領,隔三岔五便要與秦人幹上一仗,秦人戰歌如何不熟悉。
“再聽聽,仔細感受一下。”荊如風嗬嗬笑道:“看這一次的戰歌與你平時聽到的有什麽不同?”
趙晉詫異地看了一眼荊如風,側耳仔細聽了半晌,心中略有所感,“這歌聲之中似乎多有悲壯氣息,而少了以往這歌中一往無前的氣勢。”
“對了!”荊如風拍掌大笑,“趙郡守果然是知兵之人,秦軍勢大,這些年與我趙軍對壘,負少勝多,所以以往他們在唱起戰歌之時,心中多抱有必勝之念,是以歌聲之中自有一往無前的氣勢,但今日他們有堅城可依,卻依然隻見悲壯,而無勝念,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他們的兵力嚴重不足,不足到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守住函穀關,所以,我們一定能攻下函穀關,區別就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當然是愈快愈好!”趙晉被荊如風一翻話說得頓時也信心百倍起來,“多拖一天,便有可能生出變故,當年趙大將軍功虧一簣,時至今日我每每思之,仍是扼腕長歎啊!”
“這就要看我們兒郎們的戰鬥力了!”荊如風道:“如果我估計不錯,城中兵力不會超過五千人,我以十倍之軍攻之,遲則三五日,短則一兩日,必破函穀關。”
“好,破了函穀關,趙某定要與荊大將軍在函穀關內一醉方休。”趙晉大聲道。
“一言為定!”荊如風大笑著,舉起手臂,厲聲喝道:“傳令三軍,進攻。”
戰鼓之聲驚天動地,函穀關上下,烈焰衝天,濃煙遮天蔽日,數萬趙軍蜂湧而上,向著阻擋他們腳步的函穀關發起猛烈的進攻,城上,秦軍士兵們高唱著戰歌,奮勇還擊,城上城下,羽箭往來如飛蝗,羽箭的嗡嗡聲,床弩的尖嘯聲,投石機投出的石炮沉悶的聲響,戰士們搏鬥時的怒吼,垂死時的慘叫,使得函穀關頃刻之間變成了修羅地獄。
天際之處,熾熱的太陽漸漸失去了溫度化為一盤金色,緩緩垂落,一天的時光,便在無休止的搏殺之中轉瞬即逝,城上城下,積屍累累,函穀關卻依然傲然屹立於金色的光線之下,伴隨著陣陣收兵的金鑼之聲,趙軍潮水一般退了下去,露出了遺留一地攻城器械和無數的屍體。
城頭之上,重光無力地坐下,手中的刀早已卷了齒,如同鋸子一般,身上鎧甲也是處處殘破,血跡斑斑,不知是敵人的鮮血還是自己的傷勢,一坐下去,幾乎就不想再站起來。
“將軍,您看!”身邊,同樣累得坐倒在地上的士兵們忽然驚呼起來,在函穀關的左右兩則遠處,各有三道濃煙從地平線上升起,直上雲宵。
“三道狼煙!”重光悲傷地低下了頭,長平城,陽豐城已經失守了,從現在起,函穀關將再無側翼掩護,看樣子,趙軍河東大營的十萬大軍已經傾巢而出了。
趙軍大營,趙晉臉色很是難看,白天的拚死搏殺,讓他看得有些心驚膽戰,雖然他一直處在戰事的前沿,但真正上前線目睹這種殺戮卻還隻是第一次,往日,他隻是在後方負責為前方將士籌措糧草而已。
“大將軍,我們能打下函穀關麽?”他又變得有些不自信起來。白天,秦軍的戰鬥力再一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當然能,明日必破之!”荊如風意態悠閑,“今日雖然無功,但已重創函穀關守軍,我仔細觀察了關內守軍最多不過三千人,便算是兌子,我也吃定了他。”
趙晉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荊如風說得很輕鬆,但這輕鬆之間,卻代表著上萬條性命將不複存在。
趙晉告辭離去,荊如風走出了自己的大帳,看著遠處水光之下如同一隻怪獸一般趴伏地天地之間的函穀關,他很是遺憾地搖搖頭,重光,猛將也,隻可惜,他注定要死在自己的手中。
對不起了,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他在心裏低聲道。
為了徹底讓趙軍不再懷疑這一次進攻的正確性,重光和守城的三千秦軍士卒必然是李信拋出來的誘餌,他們存在於函穀關的目的,就是拚死抵抗,直到最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