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宣帝還活著的時候,景寒沒太多動手的必要,因為有陳宣帝就足夠了,陳宣帝也不是白當這幾十年皇帝的,擺平朝堂上的事情不能說很簡單,卻也沒有棘手到辦不了。
甚至於,在壓製文武百官的同時,陳宣帝還能不著痕跡的幫景寒一把,讓他的仕途走得更加順利,在朝堂上爬得更快,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結束與陳宣帝的通話後,景寒沉吟片刻,未做猶豫,也沒有耽誤,在馬車裏留下一個何成平的幻象後,就消失在了華林郡郊外的官道上,瞬間人已經不在雍州了。
京城,達官貴人聚集的東城區。
從雍州而來的景寒出現在一條長街的偏僻角落,沒有被任何人發現蹤跡的他在回想了一番陳宣帝列出來的名單後,就朝第一個目標的府邸而去。
陳宣帝列出來的大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景寒心裏估摸著,以他的效率,幹掉名單上所有的人最多也就花費半天時間,這並不算一件很難的事情。
唯一要稍稍注意一點的事情是,動手的時候最好不要讓旁人看見,最好是在任務目標處於獨處時幹掉他們,這樣就更加沒有痕跡遺留了。
就算偶爾不小心讓旁人看到了,也要記得抹去目擊者的記憶,讓那些人遺忘掉這件事情,徹底杜絕泄露的可能。
第206章 一生無子的帝王41
景寒帶著書童幾人回到京城的時候, 陳宣帝早已經在一日的朝會上光明正大地宣布了自己打算立唯一的女兒柔嘉公主為皇太女的決定。
這件事情傳播開來後,自然是在朝野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而且消息也不僅僅隻局限在京城, 而是以極快的速度朝大陳各地發散,想來再過幾日, 這消息就要傳遍大江南北了。
雖然說,早在陳宣帝對付端王一係的黨羽時,他就有吩咐人在暗中放出一些半真半假的風聲來混淆視聽。
但朝野內外對於皇太女一事還是沒有半點準備,猝不及防之下,就被陳宣帝親手砸下的這顆巨雷給砸暈了。
畢竟, 對於暗中流傳的那些捕風捉影、無法完全證實的消息,大多數人都是半信半疑, 不會完全當真, 就算有些消息過於聳人聽聞,他們也能心存僥倖地欺騙自己那是假消息。
可陳宣帝親自上陣, 實錘打算立皇太女一事,並且堅定、堅決地要將此事落實, 那就完全做不得假了,朝中大臣就算想自我欺騙, 也實在是沒法騙過自己。
陳宣帝宣布將立皇太女一事發生得太過突然, 毫無預兆,直接就將朝堂百官給砸懵了,這導致參加朝會的大臣們根本來不及對此事發表看法,就被陳宣帝趕出了宮。
沒錯, 朝堂上對此事持反對意見的大臣根本就沒有在陳宣帝宣布這件事情時提出反對意見, 更沒來得及出列勸諫陳宣帝, 讓他打消這個念頭。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陳宣帝這個當皇帝的給自己拉偏架,他在朝堂上宣布將立皇太女的事情後,根本不給朝中大臣反應的時間,立刻就宣布退朝,急匆匆地離開了金鸞寶殿。
陳宣帝都已經腳底抹油溜了,就算朝堂百官反應過來,想要出列奏稟、勸諫也來不及了,總不能去把陳宣帝拉回來繼續上朝吧,君臣秩序還要不要了?
當然,在朝會結束後,那些沒能發表自己意見的大臣們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不可能緘默不語,他們離宮回府後,紛紛鑽進書房裏寫起了勸諫、反對的奏摺。
然而還不等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將自己的奏摺遞上去,京城裏突然就傳開了另一件事,又一場風波颳了起來,而且這一場風波帶來的是死亡的訊息。
就在昨天,京城裏十餘位守舊派的大臣同時身亡。
他們有的死在自家府邸裏,有的死在上值的衙門,更有人死在了風月無邊的青樓裏,似乎無論這些人身處何地,都逃不開一死,暗中有一隻無形的黑手死死地扼住了他們的喉嚨。
那些被害大臣都是守舊、頑固的老臣,他們死在同一日,且全都查不出死因,也查不出兇手是誰,每一樁命案都顯得十分詭異、蹊蹺,讓人抓不住頭緒。
短短不到一日,京城裏同時發生了十餘起兇案,而且死者不是販夫走卒之類無人關注的小人物,而是朝堂命官,這無疑是一件極為駭人聽聞的事情。
最讓朝中百官忌諱和驚惶的是,雖然一夕之間死了十幾個大臣,可甚至沒有一個人目睹到了命案發生,都是事後才發現死者的屍體,才知道他們原來已經死了。
京城裏發生在同一日的這數十起命案、懸案,讓朝中大臣紛紛警醒,不說惶恐不可終日,卻也難免提心弔膽,擔心下一個遭遇不測的就是他們。
能在朝堂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大臣沒有一個傻的,他們立刻就將京城裏發生的數起命案和陳宣帝剛剛宣布的立皇太女一事聯繫到了一起,懷疑幕後真兇不是旁人,就是陳宣帝。
沒錯,陳宣帝就是這麽囂張,在景寒動手一夕之間將他列出來的頑固派大臣盡數送去歸西的次日,他就趁熱打鐵地宣布了立皇太女之事。
陳宣帝這樣做,未嚐沒有藉此事威脅朝中大臣的意思。
原本陳宣帝宣布自己不打算再立嗣子,而是要立女兒柔嘉公主為繼承人,朝中是有很多人對此不滿和反對的。
甚至於,許多大臣離宮回府後連夜趕工,勸諫的奏摺都已經寫好了,就差呈遞上去擺到陳宣帝案前,以數量取勝將他淹沒在奏摺的海洋裏。
甚至於,在壓製文武百官的同時,陳宣帝還能不著痕跡的幫景寒一把,讓他的仕途走得更加順利,在朝堂上爬得更快,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結束與陳宣帝的通話後,景寒沉吟片刻,未做猶豫,也沒有耽誤,在馬車裏留下一個何成平的幻象後,就消失在了華林郡郊外的官道上,瞬間人已經不在雍州了。
京城,達官貴人聚集的東城區。
從雍州而來的景寒出現在一條長街的偏僻角落,沒有被任何人發現蹤跡的他在回想了一番陳宣帝列出來的名單後,就朝第一個目標的府邸而去。
陳宣帝列出來的大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景寒心裏估摸著,以他的效率,幹掉名單上所有的人最多也就花費半天時間,這並不算一件很難的事情。
唯一要稍稍注意一點的事情是,動手的時候最好不要讓旁人看見,最好是在任務目標處於獨處時幹掉他們,這樣就更加沒有痕跡遺留了。
就算偶爾不小心讓旁人看到了,也要記得抹去目擊者的記憶,讓那些人遺忘掉這件事情,徹底杜絕泄露的可能。
第206章 一生無子的帝王41
景寒帶著書童幾人回到京城的時候, 陳宣帝早已經在一日的朝會上光明正大地宣布了自己打算立唯一的女兒柔嘉公主為皇太女的決定。
這件事情傳播開來後,自然是在朝野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而且消息也不僅僅隻局限在京城, 而是以極快的速度朝大陳各地發散,想來再過幾日, 這消息就要傳遍大江南北了。
雖然說,早在陳宣帝對付端王一係的黨羽時,他就有吩咐人在暗中放出一些半真半假的風聲來混淆視聽。
但朝野內外對於皇太女一事還是沒有半點準備,猝不及防之下,就被陳宣帝親手砸下的這顆巨雷給砸暈了。
畢竟, 對於暗中流傳的那些捕風捉影、無法完全證實的消息,大多數人都是半信半疑, 不會完全當真, 就算有些消息過於聳人聽聞,他們也能心存僥倖地欺騙自己那是假消息。
可陳宣帝親自上陣, 實錘打算立皇太女一事,並且堅定、堅決地要將此事落實, 那就完全做不得假了,朝中大臣就算想自我欺騙, 也實在是沒法騙過自己。
陳宣帝宣布將立皇太女一事發生得太過突然, 毫無預兆,直接就將朝堂百官給砸懵了,這導致參加朝會的大臣們根本來不及對此事發表看法,就被陳宣帝趕出了宮。
沒錯, 朝堂上對此事持反對意見的大臣根本就沒有在陳宣帝宣布這件事情時提出反對意見, 更沒來得及出列勸諫陳宣帝, 讓他打消這個念頭。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陳宣帝這個當皇帝的給自己拉偏架,他在朝堂上宣布將立皇太女的事情後,根本不給朝中大臣反應的時間,立刻就宣布退朝,急匆匆地離開了金鸞寶殿。
陳宣帝都已經腳底抹油溜了,就算朝堂百官反應過來,想要出列奏稟、勸諫也來不及了,總不能去把陳宣帝拉回來繼續上朝吧,君臣秩序還要不要了?
當然,在朝會結束後,那些沒能發表自己意見的大臣們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不可能緘默不語,他們離宮回府後,紛紛鑽進書房裏寫起了勸諫、反對的奏摺。
然而還不等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將自己的奏摺遞上去,京城裏突然就傳開了另一件事,又一場風波颳了起來,而且這一場風波帶來的是死亡的訊息。
就在昨天,京城裏十餘位守舊派的大臣同時身亡。
他們有的死在自家府邸裏,有的死在上值的衙門,更有人死在了風月無邊的青樓裏,似乎無論這些人身處何地,都逃不開一死,暗中有一隻無形的黑手死死地扼住了他們的喉嚨。
那些被害大臣都是守舊、頑固的老臣,他們死在同一日,且全都查不出死因,也查不出兇手是誰,每一樁命案都顯得十分詭異、蹊蹺,讓人抓不住頭緒。
短短不到一日,京城裏同時發生了十餘起兇案,而且死者不是販夫走卒之類無人關注的小人物,而是朝堂命官,這無疑是一件極為駭人聽聞的事情。
最讓朝中百官忌諱和驚惶的是,雖然一夕之間死了十幾個大臣,可甚至沒有一個人目睹到了命案發生,都是事後才發現死者的屍體,才知道他們原來已經死了。
京城裏發生在同一日的這數十起命案、懸案,讓朝中大臣紛紛警醒,不說惶恐不可終日,卻也難免提心弔膽,擔心下一個遭遇不測的就是他們。
能在朝堂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大臣沒有一個傻的,他們立刻就將京城裏發生的數起命案和陳宣帝剛剛宣布的立皇太女一事聯繫到了一起,懷疑幕後真兇不是旁人,就是陳宣帝。
沒錯,陳宣帝就是這麽囂張,在景寒動手一夕之間將他列出來的頑固派大臣盡數送去歸西的次日,他就趁熱打鐵地宣布了立皇太女之事。
陳宣帝這樣做,未嚐沒有藉此事威脅朝中大臣的意思。
原本陳宣帝宣布自己不打算再立嗣子,而是要立女兒柔嘉公主為繼承人,朝中是有很多人對此不滿和反對的。
甚至於,許多大臣離宮回府後連夜趕工,勸諫的奏摺都已經寫好了,就差呈遞上去擺到陳宣帝案前,以數量取勝將他淹沒在奏摺的海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