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
是的,還有,扔出一個王大人,你們就以為可以棄車保帥了嗎!
水清淺,「一船花娘子的判決書,她們的罪名,刑量,人證,物證一一羅列,如果王大人對此判決有異議,是不是應該在彈章裏對應羅列他的法律依據理由一二三。可惜,我一個字也沒看到。我明白禦史台並不在律政衙門管轄,風聞奏事也不講究真憑實據,大人不熟悉律法條文似乎也情有可原,但作為禦史,在風聞奏事列舉罪責的時候,有沒有必要熟知相關典籍和條例,你的質疑,你的指控,是泛泛的信口開河,天馬行空,還是該做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
中樞&閣臣:咦?
禦史台&律政衙門:呃……
太子&官家:嗯!
這,這是個問題,一個嚴肅的,好問題。
「臣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臣現在就在軍部任職,」水清淺轉臉又擺出一副身為軍部小將的規規矩矩,「我正接手訓練兩百人的火銃隊,我接到了命令是:任何非相關人士的擅自過問,就地論罪,拒捕格殺。我想問,這種規矩是軍部的專門訓誡,還是朝廷的法度從來就不允許非相關人員幹擾其他部門的正常工作?如果是,那麽禦史台彈章裏的任何涉及罪證的指證猜忌,是叫僭越,還是擅權?」
禦史台:我去!這日子沒法過了!
中樞&閣臣:…………
家長團:嗬嗬嗬,該!讓你們招惹他。
嘉佑帝知道水清淺被彈劾,大概前因後果不用問,但憑彈章裏的隻紙片語也猜到七七八八。什麽仗勢欺人,包攬訴訟,聖人隻知道清淺豈是肯吃虧的性子?惹得那一小隻炸毛,那些個不開眼的東西還能討得好?
具體處理過程違不違規的,反正禦史台就是這個調調,嘉佑帝就想著,讓清淺先交個自辯的摺子,走個套路,然後大朝會上,他再把清淺已經成功接受傳承的大消息砸下來,一個如假包換的真飛天兒,未來無限,前途無限,但凡官場上行走,哪有人不會看眼色?這點芝麻小事兒也就順理成章的抹糊過去了。
結果,從一開朝,話題就被水清淺給帶歪了,從質疑某個禦史的為官操守和能力延伸到撬動禦史台的立足基點,現在任誰還顧得上他那點雞毛蒜皮,根據嘉佑帝二十多年的帝王經驗,他知道未來數月之內,朝中動向一定會有人趁熱打鐵對禦史台行為規範做出種種後續反應,擠壓權限,這就是朝堂的權力博弈了。此刻再提飛天兒傳承,時機不好,氣氛也不恰當。
錯過時機,嘉佑帝又不急公布了,是一種難以說出口的,帶點猥瑣的嘚瑟心理:你們不知道,我知道。早晚看你們啪啪打臉,嗬嗬。
大朝會之後,水清淺順便去軍部銷假報到,還領了厚厚一遝最近兩個月的官方邸報,就是各類消息通告,人事調動通知什麽的,不算很重要,但缺席兩個月,總不能人家提起什麽變動,就你兩眼一抹黑。別看水清淺官職不大,隸屬樞密院直轄,能接觸各種高級別信息。
各種文件沒來及看,人就被青離大總管給截留了,大朝會上沒給清淺表彰正名,私下裏,家長準備的禮物可早早就等著他了。
本來還應該有慶祝宴,可嘉佑帝這次有點謹小慎微的意思,吸取上次刺客事件的深刻教訓,他們那邊高興什麽似的,清淺卻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次的事件會不會也同樣情況,姬昭奔襲千裏親自去接人,哪能真輕描淡寫說沒事兒?嘉佑帝摸不清情況,他問過石恪,他的首席大律政官保持著一如既往的不靠譜。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從來都是這個道理。傳承怎麽了,笨的跟豬腦子一樣,還指望化龍成精啊?傳承這件事,能走到什麽程度,最終還是看自己的悟性。」石恪少見的透露了一點點傳承的規矩,「資質不行想硬上,腦子都要被燒傻了。」
「那清淺……」
石恪又閉嘴不談了。嘉佑帝在心裏鄙視他一遍,他不說他也知道,昭兒跟他提過,貌似清淺收穫頗豐,所以也造成他在傳承之後,有明顯厭世的心理。尋常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變化因果,嘉佑帝身份地位如此,反而比常人更好理解這點。
要不怎麽有『難得糊塗』這樣的處世警言,洞察世事太透徹,人活得更累,如清淺這般年幼心善,既讓他看透了世事因果,他偏又無力擔負天下蒼生福祉,有厭世情緒一點也不意外。清淺現在看似調節過來了,但連姬昭也不敢大意,保不齊就是暫時壓製,這種事情就像風寒,看著症狀都消了,但從來不去根兒,不一定什麽時候就鑽出來弄你幾天難受,稍不注意還能轉成危及生命的大禍,不能掉以輕心。不然,你當姬昭為什麽帶著他去安州轉一圈,就是找個藉口陪他去散心的。回程路上,還把太子鑾駕擺出來,一路慢慢悠悠接受朝拜,處理公務,也是為了讓清淺漸漸適應即將開始的帝都生活。想到這,聖人心裏五味雜陳,昭兒對清淺的心思真是深沉到死不悔改,細細綿綿到無孔不入。
嘉佑帝不知道姬昭蛛網般的溫柔策有沒有用,但寧仁侯的離家棄子可謂當頭棒喝,他覺得清淺肯定要大受影響,偏石恪這不著調的親祖父從來都沒用,一問三不知。
指控要講究證據的,就算你是官家,也不能平白汙衊臣!石恪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
是的,還有,扔出一個王大人,你們就以為可以棄車保帥了嗎!
水清淺,「一船花娘子的判決書,她們的罪名,刑量,人證,物證一一羅列,如果王大人對此判決有異議,是不是應該在彈章裏對應羅列他的法律依據理由一二三。可惜,我一個字也沒看到。我明白禦史台並不在律政衙門管轄,風聞奏事也不講究真憑實據,大人不熟悉律法條文似乎也情有可原,但作為禦史,在風聞奏事列舉罪責的時候,有沒有必要熟知相關典籍和條例,你的質疑,你的指控,是泛泛的信口開河,天馬行空,還是該做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
中樞&閣臣:咦?
禦史台&律政衙門:呃……
太子&官家:嗯!
這,這是個問題,一個嚴肅的,好問題。
「臣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臣現在就在軍部任職,」水清淺轉臉又擺出一副身為軍部小將的規規矩矩,「我正接手訓練兩百人的火銃隊,我接到了命令是:任何非相關人士的擅自過問,就地論罪,拒捕格殺。我想問,這種規矩是軍部的專門訓誡,還是朝廷的法度從來就不允許非相關人員幹擾其他部門的正常工作?如果是,那麽禦史台彈章裏的任何涉及罪證的指證猜忌,是叫僭越,還是擅權?」
禦史台:我去!這日子沒法過了!
中樞&閣臣:…………
家長團:嗬嗬嗬,該!讓你們招惹他。
嘉佑帝知道水清淺被彈劾,大概前因後果不用問,但憑彈章裏的隻紙片語也猜到七七八八。什麽仗勢欺人,包攬訴訟,聖人隻知道清淺豈是肯吃虧的性子?惹得那一小隻炸毛,那些個不開眼的東西還能討得好?
具體處理過程違不違規的,反正禦史台就是這個調調,嘉佑帝就想著,讓清淺先交個自辯的摺子,走個套路,然後大朝會上,他再把清淺已經成功接受傳承的大消息砸下來,一個如假包換的真飛天兒,未來無限,前途無限,但凡官場上行走,哪有人不會看眼色?這點芝麻小事兒也就順理成章的抹糊過去了。
結果,從一開朝,話題就被水清淺給帶歪了,從質疑某個禦史的為官操守和能力延伸到撬動禦史台的立足基點,現在任誰還顧得上他那點雞毛蒜皮,根據嘉佑帝二十多年的帝王經驗,他知道未來數月之內,朝中動向一定會有人趁熱打鐵對禦史台行為規範做出種種後續反應,擠壓權限,這就是朝堂的權力博弈了。此刻再提飛天兒傳承,時機不好,氣氛也不恰當。
錯過時機,嘉佑帝又不急公布了,是一種難以說出口的,帶點猥瑣的嘚瑟心理:你們不知道,我知道。早晚看你們啪啪打臉,嗬嗬。
大朝會之後,水清淺順便去軍部銷假報到,還領了厚厚一遝最近兩個月的官方邸報,就是各類消息通告,人事調動通知什麽的,不算很重要,但缺席兩個月,總不能人家提起什麽變動,就你兩眼一抹黑。別看水清淺官職不大,隸屬樞密院直轄,能接觸各種高級別信息。
各種文件沒來及看,人就被青離大總管給截留了,大朝會上沒給清淺表彰正名,私下裏,家長準備的禮物可早早就等著他了。
本來還應該有慶祝宴,可嘉佑帝這次有點謹小慎微的意思,吸取上次刺客事件的深刻教訓,他們那邊高興什麽似的,清淺卻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次的事件會不會也同樣情況,姬昭奔襲千裏親自去接人,哪能真輕描淡寫說沒事兒?嘉佑帝摸不清情況,他問過石恪,他的首席大律政官保持著一如既往的不靠譜。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從來都是這個道理。傳承怎麽了,笨的跟豬腦子一樣,還指望化龍成精啊?傳承這件事,能走到什麽程度,最終還是看自己的悟性。」石恪少見的透露了一點點傳承的規矩,「資質不行想硬上,腦子都要被燒傻了。」
「那清淺……」
石恪又閉嘴不談了。嘉佑帝在心裏鄙視他一遍,他不說他也知道,昭兒跟他提過,貌似清淺收穫頗豐,所以也造成他在傳承之後,有明顯厭世的心理。尋常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變化因果,嘉佑帝身份地位如此,反而比常人更好理解這點。
要不怎麽有『難得糊塗』這樣的處世警言,洞察世事太透徹,人活得更累,如清淺這般年幼心善,既讓他看透了世事因果,他偏又無力擔負天下蒼生福祉,有厭世情緒一點也不意外。清淺現在看似調節過來了,但連姬昭也不敢大意,保不齊就是暫時壓製,這種事情就像風寒,看著症狀都消了,但從來不去根兒,不一定什麽時候就鑽出來弄你幾天難受,稍不注意還能轉成危及生命的大禍,不能掉以輕心。不然,你當姬昭為什麽帶著他去安州轉一圈,就是找個藉口陪他去散心的。回程路上,還把太子鑾駕擺出來,一路慢慢悠悠接受朝拜,處理公務,也是為了讓清淺漸漸適應即將開始的帝都生活。想到這,聖人心裏五味雜陳,昭兒對清淺的心思真是深沉到死不悔改,細細綿綿到無孔不入。
嘉佑帝不知道姬昭蛛網般的溫柔策有沒有用,但寧仁侯的離家棄子可謂當頭棒喝,他覺得清淺肯定要大受影響,偏石恪這不著調的親祖父從來都沒用,一問三不知。
指控要講究證據的,就算你是官家,也不能平白汙衊臣!石恪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