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來了送子觀音後, 宋意歡也時常注意著,不過幾日把脈都還好,尚未有動靜, 她與太子成婚不久, 這事尚不急。


    傳道宋家二小姐嫁入東宮以後,太子的毒疾似有好轉, 不常見到咳了,這朝中上下各有心思。


    宋意歡心道是哪兒是她的功勞,明明是太子自己的。為此皇後也招她去永安宮親絡。


    五月梅雨季,雨水充沛,天色總陰沉沉的, 一連落了幾日的雨,地麵皆是潮濕的。


    宋意歡從永安宮回來時,又下起小雨, 好在這幾日出門都備著紙傘。


    降雨量過多, 再這樣下去西南處的州城恐是要鬧起水災,倒時河流泛濫, 不僅朝廷有的忙, 百姓也民不聊生, 聽聞已派官員前去治水。


    大盛朝自來有祭祀上蒼,祈求神明, 以告天下太平的禮儀,為此聖上下了去往旲山祭祀的折子,禮部正繁忙著, 聖上不易出宮,祭祀的規格不大。便遣皇嗣和官員代過祭祀。


    太子殿下大病初愈,身為儲君自然首當其衝, 遣太保兼禮部尚書攜眾大臣幾日後前往。


    宋意歡身為太子妃似乎應該是需陪同的,不過聖上剛下旨不久,太子還未曾同她提起。


    片刻後,錦雲輦車在東宮停下,宋意歡撐著紙傘回寢宮,正踏入曲折的長亭時,黎術公公便忙著迎上來,似有什麽事。


    自宋意歡入東宮後,內務之事總得在她嘴邊過問幾句,不過若小事就不用勞煩到他。


    宋意歡撣撣衣袖,便詢問黎術何事。


    黎術行在她身旁,二人一邊走一邊道:“娘娘,二皇子從流杯台送來兩個美妾,說是殿下如今毒症漸好,便送來美妾伺候身旁,以表關懷。”


    宋意歡步伐微頓,大盛權貴之人大多府中皆有妾室亦是通房,互贈瘦馬美妾是常有的事。太子身居高位,東宮後宅空落,少不了有人往他身邊塞女人。


    她淡淡道:“殿下呢。”


    黎術回道:“並不在東宮,這二女還得娘娘您抉擇。”


    往日也有官員子弟獻美人的事,皆給太子拒了,一來二去這種事,黎術自行處理便可,但此次古怪,素來耽於武學的二皇子竟送女人來,黎術不好做決定。


    幾句話間,宋意歡便奔著正院走去,房門外正站著兩個身姿曼妙的女子,瞧上去倒是是個好模樣。


    那二皇子身邊的宮人也正在候著,一副諂媚的姿態,見衣著婉麗的宋意歡到來,連忙扶手行禮,“奴才劉春見過太子妃娘娘,恭請娘娘金安。”


    說罷,劉春將身後的兩個女子往前攬,婷婷玉立,樣貌出眾,分別名為琉璃、白素,那二女則朝宋意歡福身行禮。


    “舞技琴曲皆是上乘,幹幹淨淨,是好人家的姑娘,二皇子特意留著給太子伺候,便命奴才送來的。”劉春道。


    宋意歡打量著這兩個女子,跟在她身後的柳薇忍不住犯嘀咕,“這可差太多了。”


    劉春臉色微變,宋意歡也沒有責備柳薇的意思,太子需不需要妾侍,是憑他的意願,倒這假二皇子來曆不明,她怎麽說也不能將他的人留在東宮裏。


    宋意歡瞧著劉春,淡淡道:“本宮便替殿下謝過二皇子的心意了,但殿下如今身體欠安,身邊呢有本宮照顧著,恐是難以消受,劉公公還是兩人帶回去吧。”


    劉公公還想再說些什麽,“這......”


    便被宋意歡截斷話,側首對黎術道:“把人請出去吧。”


    黎術道了聲是,對劉春道:“劉公公這邊請。”


    而宋意歡已越過他,往寢宮內行去,身姿窈窕,溫雅端莊。


    在寢宮內,柳薇給宋意歡斟了杯暖茶,忍不住發牢騷,“這二皇子可真是的,小姐您剛嫁到東宮才幾時,他就想著給太子殿下送妾了。”


    外頭雨聲清脆,窗牗關得嚴實。


    宋意歡輕嚐著茶水,心裏或多或少有些堵,但想想太子若有妾的話......


    她道:“這類事京中勳戚權貴間見怪不怪了,倒不必掛記心上。”


    權貴間是見怪不怪的,但李家皇室最為清肅,聖上獨寵皇後是羨煞京中貴女的事,倒不知身為皇長子的太子如何?前世死得太早,也搞不清楚上一世的太子妃是誰。


    雨水漸弱,這天陰沉得緊,心緒難免沉沉的。


    下午時太子回來,宋意歡也正走了趟雲澤閣藥圃剛回來,見他走入寢宮,她便走上前去接過他被雨著濕的外衣。


    宋意歡把太子的外衣掛在屏架上,輕輕道:“今兒二皇子命人送來兩名女子,說是來伺候殿下。”


    李君赫換上幹淨的衣衫,正站在她身前,麵色如常,隻是手上動作微頓,淡淡道:“嗯。”


    宋意歡抬眸瞧他的神色,道:“我讓送回去了,我見那二皇子不是善茬,便沒打算留下。”


    李君赫平靜道:“此類事你自行決定便是,不必再來問孤。”


    隨後他不再在意,便讓宮人備來晚膳,二人共用,這麽久來,他們時常一同用膳。


    李君赫似乎未必將此放在心上,即便不是由宋意歡做決定,他也會將人退回去,更無需顧忌所謂的二皇子顏麵。


    倒是宋意歡用膳時還心不在焉的,似有心思,頻頻看太子好幾眼。


    待到晚膳之後,李君赫沒有去書閣,和宋意歡一同在寢殿裏,雨水總是斷斷續續的,也沒法出去走走。


    房門正敞著,聽著屋外雨水,二人席地而坐,旁的矮桌上放著那把玉琴,茶水清香。


    宋意歡本以為二人就這樣了,正打算問點事,倒是太子先開口道:“此次去往旲山祭祀儀式,孤一同父皇提過了,你不必隨孤前往,好生留在東宮。”


    宋意歡看像太子,眉目冷雋,這個人氣勢強勢,她以前不敢直視於他,而如今倒是少了這份顧忌。


    “為何不帶著意歡。”


    自古皇室祭天、封禪、等禮儀大典皆是在旲山,離盛京有兩日的行程,祭祀儀式來去也要七日才歸。


    李君赫回道:“這並非隻是祭祀而已,不過是為了遠離盛京,設伏拿下故作玄虛那廝,此去驚險,你留在東宮便可。”


    他口中故作玄虛的那廝指的是二皇子,宋意歡是聽得懂的,思索著朝他點首,“殿下可要小心。”


    李君赫淡漠道:“孤無妨。”


    本是給那廝做的局,自應有準備的,隻怕他不上當罷了。


    停頓片刻,他在衣襟中尋出個物件,將手轉向宋意歡,手掌展開,隻見掌心裏有把秀小的刀刃,柄上的繩索亦是可纏在手腕上。


    宋意歡望著它一愣,隻聽太子道:“此為袖刃,小巧輕薄,製為女子防身所用。”


    “盛京極少見著此刃,便留給你用。”李君赫將袖刃交到宋意歡手裏,“孤若不在,你要知曉如何護住自己,做東宮太子妃,不僅僅是宋家二小姐而已。”


    宋意歡將刃鞘抽出,隻見刃身輕薄鋒利,拿在手中十分輕巧,正好適合,不過她極少有機會動這些刀刃,拿在手裏雖然輕巧,但見那鋒利有些心悸。


    李君赫微微蹙眉,道:“小心。”


    “嗯。”宋意歡點首,將刀鞘合上時,指間略滑刀鋒不穩,看似要掉落。


    李君赫伸手將握住她的手,將刀鞘合上,“此刃雖秀小,但尤為鋒利,無需使多大氣力,便可入體三分,你莫要割傷。”


    宋意歡將袖刃收好,小心翼翼地握在手中,輕輕道:“謝謝殿下。”


    這不是他第一次贈她東西,之前是簪子手鐲,而這次是一把可奪人性命的袖刃,以備防身。


    李君赫不再言語,端著桌上茶水輕啜,這次一去旲山便是幾日,自是望她能照顧好自己。


    宋意歡將手攥著袖刃,輕輕往太子身旁靠,直到手肘蹭到他的手臂,除此之外,她也有問題想問太子。


    李君赫見她的動作,微微挑眉。


    宋意歡抬著小腦袋看他,抿了抿唇,輕輕道:“殿下想不想納妾?”


    李君赫微頓,下午回來時,她是提了流杯台送來女子的事,他將茶杯放回桌上,道:“怎麽?”


    宋意歡試問道:“臣妾想著,殿下尋個妾室如何?”


    如此一來,她也可減輕不少,省得夜裏總操勞,最好尋個知書達理,性情純良的好女子,這還得好好挑選。


    此言一出,李君赫眉頭當即皺起,麵色陰沉下來。察覺到他黑了臉色,宋意歡本到喉間的話頓時卡住,低下眸不敢再言語。


    李君赫冷沉著聲道:“你想讓孤納妾?”


    宋意歡攥著那把袖刃,眸光輕瞟,有些緊張,輕輕道:“若是可以的話......”


    李君赫眸色漸暗,她竟絲毫不在意他,還竟妄想給他納妾,簡直不可理喻。


    他心中微寒,隨即冷哧一聲,“你想都別想,往後不得再提。”


    說罷,李君赫站起身來,冷冷俯視著坐於地上的宋意歡片刻,甩袖而去。


    宋意歡怔怔地看著太子怒然而去的背影,她好像說錯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阿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阿洋並收藏意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