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呂宋的喜報大是高興。他早就知道呂宋礦產資源豐富,不僅盛產黃金,白銀和銅更是不少。雖然明朝可以通過正常的商貿往來賺取大量的金銀,但藩屬國與自己的土地仍然是不同的;尤其開疆拓土以後,銅錢的需求大增,朝廷也沒辦法對南方各省施行禁銅。
這幾年來,中原地區錢荒的問題日漸嚴重。因為銅價高,普通人不能不賤賣糧食布匹,好在現在允許實物交易納稅,否則受到的衝擊更大。
國內銅礦少,品位偏低、開發條件差;但南洋地區物華天寶,呂宋、白花國、渤泥國、蘇門答剌都盛產銅,隻是開發冶煉的技術不高。前些年官方民間沒少購買銅礦回國加工,隻是距離實在太遠;呂宋的銅礦品味高、容易開發,距離也相對較近,正是朝廷急需的。
但是隔著茫茫大海,如何管理就成了問題。
皇帝和群臣商量,來與汪舜華商量:「兒臣想在呂宋設立承政省。」
宣政省朝廷還能派一部分官員士兵,慢慢耗時間;但呂宋隔著大海,南下北上都要看時間。
高度自治就成為必然。
如果將來可能,洪武、懿文、永樂省也可以這樣。
當然肯定有生之年見不到了。
這時候也不用擔心總督擁兵自重,撮爾小國,不怕他翻出花來。
汪舜華正在蓬萊閣上臨水喝茶,點頭:「人選有了嗎?」
皇帝遲疑了一下:「兒臣想讓四弟去。他與兒臣一母同胞,兒臣放心得下。」
汪舜華看著皇帝,半晌才開口:「那是個好地方。」
皇帝笑:「四弟文武雙全,明通庶務,做個清閑王爺,大材小用了。」
汪舜華道:「把他放到島上,真成了風箏,萬一斷了線。」
皇帝道:「呂宋在南洋中,距離中原並不算遠,況且那裏富庶,華人也多,四弟去,也不會太難熬。」
看汪舜華不語,皇帝開口:「兒臣知道母後捨不得。母後放心,四弟是兒臣的親弟弟,兒臣不會虧待他。照例他雖是世襲,但隻有王妃和二夫人所生的子女能夠冊封;隻要他去,不管誰生的,除了長子承襲親王,其他兒子都封郡王,女兒都封郡主。」
汪舜華知道,這是極大的恩典。
汪舜華問:「是隻針對齊王,還是別的親王都一樣?」
皇帝道:「隻要願意去,都可以。南方各省,物華天寶,但是本土之外,多有島嶼散落海上,難以約束,我是想著讓宗室去那裏開枝散葉。」
汪舜華沉默了很久:「這樣一來,親王留守北京的製度就改了。」
皇帝也很為難:「兒臣知道這是母後苦心謀劃多年的大業,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國家地域廣大,需要有人鎮守。宗室、勛貴、文臣,總是要各展其長的。——再說,太子年幼,這麽多宗室呆在北京,未必是好事。」
這是實話了。
盡管皇十子尚未被立為太子,但從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大局已定。
對於南洋甚至南方各省,朝廷當然有想法,最好是和內地一樣,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成為大明真正的領土,但這顯然需要至少一兩百年的時間,到時候還有沒有大明都不好說;然後是退一步,多封眾建、以夷製夷,同時直接控製一部分,這是目前正在做的;更壞的打算,就是朝廷威信大減,但還能以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施加部分影響;最壞的,就像前些年,基本放棄對南洋的經營,甚至發生呂宋島那樣的慘案。
把宗室分封到南方,有私心,也有大義。
限山隔海,由著他們割據稱雄,也威脅不到中央;就算將來變故,他坐不穩龍椅,有其他的兒子在京城,也不會落入旁支;當然如果有亂臣賊子想要改朝換代,南方的宗室們怕也不會答應,聯合起來可以有一爭之力;退一步,各自稱王,大明江山還能夠傳承。
汪舜華道:「是沿用太祖的分封,還是用太宗的榮養?」
明朝的藩王政策在永樂時代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謂養豬政策是那之後的事情。
皇帝道:「南方地區路途遙遠,多生事端,如果在那裏安家,隻怕難保萬全;可是宗室在北京安享富貴,猝然讓他們去守邊,恐怕心裏不願意。兒臣是想,朝廷不強行他們去,但是給他們厚遇。願意去守邊的,嫡子庶子都可以封爵;沒有資格,但是願意去守邊的,照庶子的例,給爵位;此後代代承襲,與國同休。」
簡單來說:留京的宗室和出鎮的宗室待遇有差別:留京的宗室,此後除了有大功可以世襲永替,或者是皇後嫡子可以世襲罔替之外,其他的親王及以下一律降等襲爵;到奉國中尉為止,不再承襲。
但是如果前往承政省,就可以列土分疆。隻要不犯罪,封國不收回,不管嫡出、庶出,隻要你有兒子,都可以承襲你的王位;其他的兒子也可以降等封爵,直到奉國中尉,不再降等;甚至女兒也可以享受和兄弟一樣的待遇。封地嗣君占一半,其他的子女均分;當然除封,封地就併入小宗,奉國中尉給輔國中尉,以此上溯,直到郡王給親王;親王沒有兒子,弟弟還可以襲爵。
分封建國以後,朝廷不再發給俸祿,地方的一切事宜教你們處置:你們可以統兵,王國有多少軍隊、王府有多少侍衛根據情況自行招募;可以治民,三司衙門和各級政府的官吏你們自己選用,當然要遵守朝廷製度——要考試倫才,朝廷也在太學和會試給名額,和南方宣省統籌使用。
當然這是大致的安排,進一步細則要和朝臣研究——王府的規製、屬官的編製待遇、宗室的管理以及軍隊的人數等等,朝廷要給政策,藩王負責執行;至於能不能執行到位,朝廷就管不了了。
讓你們自己去扯皮,將來朝廷才好渾水摸魚。
但這也是有問題的,權力下放,意味著他們可以正大光明的招兵買馬,招賢納士。
汪舜華道:「限山隔海的,就不怕他獨立稱王?」
皇帝顯然想過:「怕,但沒辦法,朝廷鞭長莫及。我想著光有嫡長子在朝為人質,還遠遠不夠;所以想著照宣省的例子,親王隻要年滿五十而且守滿二十年,就可以回朝。若是太子已經成人,可讓他們回北京居住,若是太子年幼,也可以讓他們在湖光山色處尋一處好地方養老,年俸由朝廷支給——還可以帶個兒子回來。」
這算是給他們一點念想了。年輕時開邊,雖不能君臨天下但坐鎮一方也可以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甚至關上門來過過幹癮,隻要不樹旗造反或者被揭發,朝廷也不管;等到年老體弱,自己葉落歸根,兒子們各有一塊封地,也算家國兩全。
繞了一圈,基本上回到從前的政策,皇帝到底有點不安。
汪舜華想了想:「讓榮王去吧,齊王去蘇門答臘,你們重新想個名字。那裏扼守馬六甲海峽,他熟悉那裏的情況,和景泰、建極、懷德等省可以相互策應。」
皇帝一呆:「母後?您同意了?」
汪舜華點頭。
皇帝問:「您不生氣?」
汪舜華道:「你有主意,我有什麽可生氣的。」
皇帝道:「母後,多謝母後。」
他發出一個釋然的笑:「剛才來的時候,我就怕改的太多,母後不答應。」
汪舜華起身,看著煙波浩渺,很久才發聲:「這有什麽?我當年不也改了祖宗製度嗎?」
皇帝一時噎住:「母後?」
汪舜華道:「記得當年讀蘇東坡的《前赤壁賦》,裏頭有句話:『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東坡先生超凡脫俗,大徹大悟;可知西方哲人也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事實上,這世道是不停變化的,天地間,不變的,也許就是一個變字。情勢變了,自然採取的應對之策也應該變化,否則墨守成規甚至刻舟求劍,早晚會被時代的浪潮吞噬。」
「儒家經典《大學》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孔孟都講求因時因地製宜,可笑一些書生們張口經典閉口古訓,一心隻想回到三代之治,不過是食古不化的庸夫罷了,不配稱聖人門徒。」
「你已經親政四年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你,不管你要做什麽,我隻希望你記得當年的誓言,要致力於強國富民,傳承好這片祖宗基業,就夠了。——當然有些事不是你自己心裏清楚就能辦到的,還得讓輔政大臣明白,讓皇太子明白,才能讓這項製度執行下去。」
皇帝幾乎淚下。
想了想,汪舜華又加了一句:「既然是分封建國,給了他們權利,也該讓他們履行義務。西周之時,諸侯要聽命於天子,要朝覲述職,要交納貢賦,要隨從作戰;如今限山隔海的,就不讓他們出兵了;但是要朝覲納貢。至少親王冊封的時候要來一趟,以後每十年朝覲一次;貢賦不用太多,親王每年二百兩銀子,以下的逐級遞減,若是辦得不妥,天子就要問罪。」
即便不能親正其罪,左右的諸侯也可以奉旨問罪,然後名正言順的兼併你的土地,這樣你們互相撕扯,就不會同心協力對付朝廷。
皇帝稱是。
汪舜華沉吟著:「親王世子年滿十歲,送到北京進學,直到通過考封成婚,便可前往封國聽政。」
雖然是承政省,宗室治國,層層分封,但是管理要參照內地,官員要選任,不能世襲。一般的郡王將軍中尉倒也罷了,人都待在北京不僅要供飯還要給俸祿;鎮守一方的親王還是要培養一下,免得真的與中央離心離德。其他的宗室,生來請名,十歲冊封,這時候就不用地名了,參照將軍中尉,直接封郡王;老爹去世後分封土地,如果親王分家,朝廷要派人主持;下麵的郡王將軍之類的,親王主持。
汪舜華看著兒子:「我敢說,不用一百年,就有人哭著喊著要求除藩。」
皇帝一想,笑道:「母後英明。」
反對的聲音當然有,而且很不小,都擔心宗室分封割據,但承政省畢竟離中原太遠,難以轄製;何況這麽多宗室留在北京,財政供養是個大問題,皇帝自己又特別能生,因此吵了三天,到底是定了下來。
弘治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李駒押解呂宋君臣到北京。
按照慣例,朝廷要給他們封個不大不小的官,榮養起來,有用的文官武將要麽編書,要麽編入衛所。
但皇帝看了李駒等人的奏表,尤其是許聚的血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其實歷代王朝對於海外華人,大多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沒辦法,世界太大,朝廷實力有限,要真是想管,怕管不過來;而那些肯背井離鄉遠赴海外的,大抵不是普通人,而是商賈甚至海盜。因此明神宗麵對大侖山慘案,布諭西班牙人「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又商賈中棄家遊海、壓冬不回,父兄親戚共所不齒,棄之無所可惜,兵之反以勞師。」幹隆對紅溪慘案的表態則是:「內地違旨不聽召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此前朝廷不說,但受孔夫子「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的華夷理論,對華人華僑其實也抱著「自棄王化,係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的看法,但是自從大成城破、景泰省歸屬明朝的那一天,朝野上下就不能不重新審視這些冒險家。
如今朝廷對於南方各省,還是顯得力不從心;更遙遠的地方,則更加鞭長莫及;但是這些商人,卻可以是朝廷開疆拓土的前驅。
而對於皇帝來說,呂宋是一個值得併入版圖的地方。
他對汪舜華說:「呂宋國與其他王國不同,我既然以其殺戮我的子民將其滅國,若不將呂宋國君正法,恐怕難以服眾。何況,華人在深耕多年的地方都可能被肆無忌憚的屠殺,那麽更遠的地方,又會發生什麽?」
汪舜華點頭:「你說得很是。『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從前可以隻是個振奮人心的口號,但是事到如今,朝廷必須給朝野上下、給海外諸夷一個明確的信號,對於海外華人華僑的生死存亡,朝廷不會置之不理。」
記得當年上論壇,知道明朝中後期,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旅居海外致富,遭到了當地官民乃至殖民者的覬覦,慘遭屠殺,明政府沒有採取有效舉措,以致對方有恃無恐,一再將屠刀對準華人。
這話當然不能說,但道理很簡單:「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去往海外討生活,他們不完全是留居南方各省,可能是呂宋甚至更遙遠的尚未併入版圖的地方。如果朝廷任由他們被殺戮,番邦小國勢必認為朝廷怯懦,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誅殺華人;華人也會因此與朝廷離心離德,不再以中國人自居,而是甘心淪為蠻夷;國人也就不敢出海謀生,國內人地矛盾不能解決,南方各省也就不能真正占據。」
「如今幸虧李駒等處置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傷亡;但是以後,不是每次都有朝廷的水師在附近巡航的。」
「既然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就要讓他們怕,大明地域雖廣,人口雖眾,膽敢染指,就是死。」
皇帝看著母親,沒有說話。
「官員到不了沒關係,水師巡航到不了沒關係,商賈既然能夠到,就應該有自保的本事。朝廷隻要能對他們嘉賞,隻要允許他們配備一定的武器,就足夠宵小們怕了。」
皇帝點頭。
這當然會進一步激化華人和當地官府的矛盾,甚至可能給官軍巡航造成一定困擾,畢竟在大海上,有職業海盜,誰又知道會不會有什麽兼職海盜呢?
「提師渡海遠征,勝負難料;國體攸關,何敢輕率啟釁」這不僅是朝臣一致的看法,也是汪舜華和皇帝的看法。
畢竟老娘也隻能在夢裏問:「他有幾個師?我們的航媽在哪?」
在朝廷不出兵卒的情況下,這是唯一的選擇。
從前商賈帶路,將土地併入中國,當地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商賈自己也可以根據功勞大小拿一筆賞錢;但是今後,在更遙遠的西方,朝廷不會設省,但你們可以自己去開拓、去經營,朝廷給你們刀子括弧不能是最先進的,給你們前程,隻要在海外保護了華人,殺死當地暴君、推翻暴政自立為王,那就是替天行道為皇帝戍邊,給宣慰使!讓你光宗耀祖、封妻蔭子!
——至於是不是暴君,誰贏了誰活著誰說了就算。
當然如果你們被殺了,朝廷可能也就是口頭上譴責一下。
在汪舜華的腹謗中,十一月十五日,呂宋國王和參與謀劃的重臣被押赴菜市口斬首。
皇帝在建極殿義正辭嚴的申討:「呂宋本一荒島,魑魅龍蛇之區,徒以我海邦小民,行貨轉販,外通各洋,市貿諸夷,十數年來,致成大會,亦由我壓冬之民教其耕藝,治其城舍,遂為隩區,甲諸海國。今竟無故殺我漳、泉商賈者至萬餘人。此輩何負於爾!有何深仇,遂至戕殺萬人!蠻夷無行,負義如此,曷逭天誅!」
同時通諭各藩屬國,要求確保華人生命財產安全:「朕恭膺寶位,嗣守先業;臨馭萬方,綏育黔黎。欲使仁惠之政,達於天下;德義之方,孚於宇宙。南北生靈,雖居海外,皆朕赤子,豈不可念。汝等宜畏天守善,庶臻治道,同享昇平;若執吝昏迷,抗拒不聽,則獲罪於天,必無可咎!先此告聞,想宜知悉。」
次日,改呂宋為洪熙,為承政司,由榮親王鎮守,許聚任左承政。
但是朝廷上下很清楚,洪熙省絕不隻是包括呂宋,而是整個至今尚未形成統一國家的群島。
馬六甲以南的群島,則設立宣德承政司,齊親王鎮守舊港府,駐傲來縣。
但是齊親王提出了異議:「臣想去景泰省,姐姐還在那裏,她也不容易。」
皇帝點頭,畢竟是唯一的同母弟弟,該關照一下。
這幾年來,中原地區錢荒的問題日漸嚴重。因為銅價高,普通人不能不賤賣糧食布匹,好在現在允許實物交易納稅,否則受到的衝擊更大。
國內銅礦少,品位偏低、開發條件差;但南洋地區物華天寶,呂宋、白花國、渤泥國、蘇門答剌都盛產銅,隻是開發冶煉的技術不高。前些年官方民間沒少購買銅礦回國加工,隻是距離實在太遠;呂宋的銅礦品味高、容易開發,距離也相對較近,正是朝廷急需的。
但是隔著茫茫大海,如何管理就成了問題。
皇帝和群臣商量,來與汪舜華商量:「兒臣想在呂宋設立承政省。」
宣政省朝廷還能派一部分官員士兵,慢慢耗時間;但呂宋隔著大海,南下北上都要看時間。
高度自治就成為必然。
如果將來可能,洪武、懿文、永樂省也可以這樣。
當然肯定有生之年見不到了。
這時候也不用擔心總督擁兵自重,撮爾小國,不怕他翻出花來。
汪舜華正在蓬萊閣上臨水喝茶,點頭:「人選有了嗎?」
皇帝遲疑了一下:「兒臣想讓四弟去。他與兒臣一母同胞,兒臣放心得下。」
汪舜華看著皇帝,半晌才開口:「那是個好地方。」
皇帝笑:「四弟文武雙全,明通庶務,做個清閑王爺,大材小用了。」
汪舜華道:「把他放到島上,真成了風箏,萬一斷了線。」
皇帝道:「呂宋在南洋中,距離中原並不算遠,況且那裏富庶,華人也多,四弟去,也不會太難熬。」
看汪舜華不語,皇帝開口:「兒臣知道母後捨不得。母後放心,四弟是兒臣的親弟弟,兒臣不會虧待他。照例他雖是世襲,但隻有王妃和二夫人所生的子女能夠冊封;隻要他去,不管誰生的,除了長子承襲親王,其他兒子都封郡王,女兒都封郡主。」
汪舜華知道,這是極大的恩典。
汪舜華問:「是隻針對齊王,還是別的親王都一樣?」
皇帝道:「隻要願意去,都可以。南方各省,物華天寶,但是本土之外,多有島嶼散落海上,難以約束,我是想著讓宗室去那裏開枝散葉。」
汪舜華沉默了很久:「這樣一來,親王留守北京的製度就改了。」
皇帝也很為難:「兒臣知道這是母後苦心謀劃多年的大業,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國家地域廣大,需要有人鎮守。宗室、勛貴、文臣,總是要各展其長的。——再說,太子年幼,這麽多宗室呆在北京,未必是好事。」
這是實話了。
盡管皇十子尚未被立為太子,但從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大局已定。
對於南洋甚至南方各省,朝廷當然有想法,最好是和內地一樣,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成為大明真正的領土,但這顯然需要至少一兩百年的時間,到時候還有沒有大明都不好說;然後是退一步,多封眾建、以夷製夷,同時直接控製一部分,這是目前正在做的;更壞的打算,就是朝廷威信大減,但還能以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施加部分影響;最壞的,就像前些年,基本放棄對南洋的經營,甚至發生呂宋島那樣的慘案。
把宗室分封到南方,有私心,也有大義。
限山隔海,由著他們割據稱雄,也威脅不到中央;就算將來變故,他坐不穩龍椅,有其他的兒子在京城,也不會落入旁支;當然如果有亂臣賊子想要改朝換代,南方的宗室們怕也不會答應,聯合起來可以有一爭之力;退一步,各自稱王,大明江山還能夠傳承。
汪舜華道:「是沿用太祖的分封,還是用太宗的榮養?」
明朝的藩王政策在永樂時代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謂養豬政策是那之後的事情。
皇帝道:「南方地區路途遙遠,多生事端,如果在那裏安家,隻怕難保萬全;可是宗室在北京安享富貴,猝然讓他們去守邊,恐怕心裏不願意。兒臣是想,朝廷不強行他們去,但是給他們厚遇。願意去守邊的,嫡子庶子都可以封爵;沒有資格,但是願意去守邊的,照庶子的例,給爵位;此後代代承襲,與國同休。」
簡單來說:留京的宗室和出鎮的宗室待遇有差別:留京的宗室,此後除了有大功可以世襲永替,或者是皇後嫡子可以世襲罔替之外,其他的親王及以下一律降等襲爵;到奉國中尉為止,不再承襲。
但是如果前往承政省,就可以列土分疆。隻要不犯罪,封國不收回,不管嫡出、庶出,隻要你有兒子,都可以承襲你的王位;其他的兒子也可以降等封爵,直到奉國中尉,不再降等;甚至女兒也可以享受和兄弟一樣的待遇。封地嗣君占一半,其他的子女均分;當然除封,封地就併入小宗,奉國中尉給輔國中尉,以此上溯,直到郡王給親王;親王沒有兒子,弟弟還可以襲爵。
分封建國以後,朝廷不再發給俸祿,地方的一切事宜教你們處置:你們可以統兵,王國有多少軍隊、王府有多少侍衛根據情況自行招募;可以治民,三司衙門和各級政府的官吏你們自己選用,當然要遵守朝廷製度——要考試倫才,朝廷也在太學和會試給名額,和南方宣省統籌使用。
當然這是大致的安排,進一步細則要和朝臣研究——王府的規製、屬官的編製待遇、宗室的管理以及軍隊的人數等等,朝廷要給政策,藩王負責執行;至於能不能執行到位,朝廷就管不了了。
讓你們自己去扯皮,將來朝廷才好渾水摸魚。
但這也是有問題的,權力下放,意味著他們可以正大光明的招兵買馬,招賢納士。
汪舜華道:「限山隔海的,就不怕他獨立稱王?」
皇帝顯然想過:「怕,但沒辦法,朝廷鞭長莫及。我想著光有嫡長子在朝為人質,還遠遠不夠;所以想著照宣省的例子,親王隻要年滿五十而且守滿二十年,就可以回朝。若是太子已經成人,可讓他們回北京居住,若是太子年幼,也可以讓他們在湖光山色處尋一處好地方養老,年俸由朝廷支給——還可以帶個兒子回來。」
這算是給他們一點念想了。年輕時開邊,雖不能君臨天下但坐鎮一方也可以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甚至關上門來過過幹癮,隻要不樹旗造反或者被揭發,朝廷也不管;等到年老體弱,自己葉落歸根,兒子們各有一塊封地,也算家國兩全。
繞了一圈,基本上回到從前的政策,皇帝到底有點不安。
汪舜華想了想:「讓榮王去吧,齊王去蘇門答臘,你們重新想個名字。那裏扼守馬六甲海峽,他熟悉那裏的情況,和景泰、建極、懷德等省可以相互策應。」
皇帝一呆:「母後?您同意了?」
汪舜華點頭。
皇帝問:「您不生氣?」
汪舜華道:「你有主意,我有什麽可生氣的。」
皇帝道:「母後,多謝母後。」
他發出一個釋然的笑:「剛才來的時候,我就怕改的太多,母後不答應。」
汪舜華起身,看著煙波浩渺,很久才發聲:「這有什麽?我當年不也改了祖宗製度嗎?」
皇帝一時噎住:「母後?」
汪舜華道:「記得當年讀蘇東坡的《前赤壁賦》,裏頭有句話:『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東坡先生超凡脫俗,大徹大悟;可知西方哲人也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事實上,這世道是不停變化的,天地間,不變的,也許就是一個變字。情勢變了,自然採取的應對之策也應該變化,否則墨守成規甚至刻舟求劍,早晚會被時代的浪潮吞噬。」
「儒家經典《大學》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孔孟都講求因時因地製宜,可笑一些書生們張口經典閉口古訓,一心隻想回到三代之治,不過是食古不化的庸夫罷了,不配稱聖人門徒。」
「你已經親政四年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你,不管你要做什麽,我隻希望你記得當年的誓言,要致力於強國富民,傳承好這片祖宗基業,就夠了。——當然有些事不是你自己心裏清楚就能辦到的,還得讓輔政大臣明白,讓皇太子明白,才能讓這項製度執行下去。」
皇帝幾乎淚下。
想了想,汪舜華又加了一句:「既然是分封建國,給了他們權利,也該讓他們履行義務。西周之時,諸侯要聽命於天子,要朝覲述職,要交納貢賦,要隨從作戰;如今限山隔海的,就不讓他們出兵了;但是要朝覲納貢。至少親王冊封的時候要來一趟,以後每十年朝覲一次;貢賦不用太多,親王每年二百兩銀子,以下的逐級遞減,若是辦得不妥,天子就要問罪。」
即便不能親正其罪,左右的諸侯也可以奉旨問罪,然後名正言順的兼併你的土地,這樣你們互相撕扯,就不會同心協力對付朝廷。
皇帝稱是。
汪舜華沉吟著:「親王世子年滿十歲,送到北京進學,直到通過考封成婚,便可前往封國聽政。」
雖然是承政省,宗室治國,層層分封,但是管理要參照內地,官員要選任,不能世襲。一般的郡王將軍中尉倒也罷了,人都待在北京不僅要供飯還要給俸祿;鎮守一方的親王還是要培養一下,免得真的與中央離心離德。其他的宗室,生來請名,十歲冊封,這時候就不用地名了,參照將軍中尉,直接封郡王;老爹去世後分封土地,如果親王分家,朝廷要派人主持;下麵的郡王將軍之類的,親王主持。
汪舜華看著兒子:「我敢說,不用一百年,就有人哭著喊著要求除藩。」
皇帝一想,笑道:「母後英明。」
反對的聲音當然有,而且很不小,都擔心宗室分封割據,但承政省畢竟離中原太遠,難以轄製;何況這麽多宗室留在北京,財政供養是個大問題,皇帝自己又特別能生,因此吵了三天,到底是定了下來。
弘治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李駒押解呂宋君臣到北京。
按照慣例,朝廷要給他們封個不大不小的官,榮養起來,有用的文官武將要麽編書,要麽編入衛所。
但皇帝看了李駒等人的奏表,尤其是許聚的血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其實歷代王朝對於海外華人,大多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沒辦法,世界太大,朝廷實力有限,要真是想管,怕管不過來;而那些肯背井離鄉遠赴海外的,大抵不是普通人,而是商賈甚至海盜。因此明神宗麵對大侖山慘案,布諭西班牙人「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又商賈中棄家遊海、壓冬不回,父兄親戚共所不齒,棄之無所可惜,兵之反以勞師。」幹隆對紅溪慘案的表態則是:「內地違旨不聽召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此前朝廷不說,但受孔夫子「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的華夷理論,對華人華僑其實也抱著「自棄王化,係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的看法,但是自從大成城破、景泰省歸屬明朝的那一天,朝野上下就不能不重新審視這些冒險家。
如今朝廷對於南方各省,還是顯得力不從心;更遙遠的地方,則更加鞭長莫及;但是這些商人,卻可以是朝廷開疆拓土的前驅。
而對於皇帝來說,呂宋是一個值得併入版圖的地方。
他對汪舜華說:「呂宋國與其他王國不同,我既然以其殺戮我的子民將其滅國,若不將呂宋國君正法,恐怕難以服眾。何況,華人在深耕多年的地方都可能被肆無忌憚的屠殺,那麽更遠的地方,又會發生什麽?」
汪舜華點頭:「你說得很是。『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從前可以隻是個振奮人心的口號,但是事到如今,朝廷必須給朝野上下、給海外諸夷一個明確的信號,對於海外華人華僑的生死存亡,朝廷不會置之不理。」
記得當年上論壇,知道明朝中後期,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旅居海外致富,遭到了當地官民乃至殖民者的覬覦,慘遭屠殺,明政府沒有採取有效舉措,以致對方有恃無恐,一再將屠刀對準華人。
這話當然不能說,但道理很簡單:「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去往海外討生活,他們不完全是留居南方各省,可能是呂宋甚至更遙遠的尚未併入版圖的地方。如果朝廷任由他們被殺戮,番邦小國勢必認為朝廷怯懦,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誅殺華人;華人也會因此與朝廷離心離德,不再以中國人自居,而是甘心淪為蠻夷;國人也就不敢出海謀生,國內人地矛盾不能解決,南方各省也就不能真正占據。」
「如今幸虧李駒等處置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傷亡;但是以後,不是每次都有朝廷的水師在附近巡航的。」
「既然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就要讓他們怕,大明地域雖廣,人口雖眾,膽敢染指,就是死。」
皇帝看著母親,沒有說話。
「官員到不了沒關係,水師巡航到不了沒關係,商賈既然能夠到,就應該有自保的本事。朝廷隻要能對他們嘉賞,隻要允許他們配備一定的武器,就足夠宵小們怕了。」
皇帝點頭。
這當然會進一步激化華人和當地官府的矛盾,甚至可能給官軍巡航造成一定困擾,畢竟在大海上,有職業海盜,誰又知道會不會有什麽兼職海盜呢?
「提師渡海遠征,勝負難料;國體攸關,何敢輕率啟釁」這不僅是朝臣一致的看法,也是汪舜華和皇帝的看法。
畢竟老娘也隻能在夢裏問:「他有幾個師?我們的航媽在哪?」
在朝廷不出兵卒的情況下,這是唯一的選擇。
從前商賈帶路,將土地併入中國,當地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商賈自己也可以根據功勞大小拿一筆賞錢;但是今後,在更遙遠的西方,朝廷不會設省,但你們可以自己去開拓、去經營,朝廷給你們刀子括弧不能是最先進的,給你們前程,隻要在海外保護了華人,殺死當地暴君、推翻暴政自立為王,那就是替天行道為皇帝戍邊,給宣慰使!讓你光宗耀祖、封妻蔭子!
——至於是不是暴君,誰贏了誰活著誰說了就算。
當然如果你們被殺了,朝廷可能也就是口頭上譴責一下。
在汪舜華的腹謗中,十一月十五日,呂宋國王和參與謀劃的重臣被押赴菜市口斬首。
皇帝在建極殿義正辭嚴的申討:「呂宋本一荒島,魑魅龍蛇之區,徒以我海邦小民,行貨轉販,外通各洋,市貿諸夷,十數年來,致成大會,亦由我壓冬之民教其耕藝,治其城舍,遂為隩區,甲諸海國。今竟無故殺我漳、泉商賈者至萬餘人。此輩何負於爾!有何深仇,遂至戕殺萬人!蠻夷無行,負義如此,曷逭天誅!」
同時通諭各藩屬國,要求確保華人生命財產安全:「朕恭膺寶位,嗣守先業;臨馭萬方,綏育黔黎。欲使仁惠之政,達於天下;德義之方,孚於宇宙。南北生靈,雖居海外,皆朕赤子,豈不可念。汝等宜畏天守善,庶臻治道,同享昇平;若執吝昏迷,抗拒不聽,則獲罪於天,必無可咎!先此告聞,想宜知悉。」
次日,改呂宋為洪熙,為承政司,由榮親王鎮守,許聚任左承政。
但是朝廷上下很清楚,洪熙省絕不隻是包括呂宋,而是整個至今尚未形成統一國家的群島。
馬六甲以南的群島,則設立宣德承政司,齊親王鎮守舊港府,駐傲來縣。
但是齊親王提出了異議:「臣想去景泰省,姐姐還在那裏,她也不容易。」
皇帝點頭,畢竟是唯一的同母弟弟,該關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