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舜華沒有看他:「古人說:『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裏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我也希望你明白『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你應該慶幸,有那麽多的英雄壯士,為了保家衛國,不惜百戰不歸,碎首黃塵,馬革裹屍;有那麽多的文弱書生,為了教化萬方,不惜背井離鄉,眠冰臥雪、忍受瘴氣,堅守在人地兩生、音訊不通的異域他方;有那麽多可能連字都不識的粗人,為了驗證真理尋求良種,拋妻別子,懷抱著必死的信念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向著未知進發,最後葬身海底屍骨無存。他們是大明的肱骨棟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大明,也就沒有將來的大明。」
「你應該慶幸,有那麽多沒有名姓的普通人,他們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不知道堯舜禹湯周秦漢唐,也不懂得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也不懂得子曰詩雲的聖賢文章,沒有什麽高遠的理想,也確實不溫良恭儉讓,隻想著吃飽穿暖、娶妻生子。隻要他們有土地,就有飯吃;起碼能有個做工的地方,能夠填飽肚子。對他們來說,隻要能過下去過得好過得有奔頭,就可以一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男耕女織周而復始;但如果讓他們活不下去,他們也會揭竿而起捨得一身剮要把王侯將相甚至皇帝拉下馬。他們是大明真正的基石,隻要他們穩住,別管廟堂之上吵吵嚷嚷,別管什麽跳樑小醜上躥下跳,都不過是茶杯裏的風波罷了。」
「說了這麽多,隻是希望你明白:這世上,唯國家與人心不可辜負。希望百年以後,你能以自己的政績告慰他們:他們所做的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新的年號已經定了下來。
禮部擬了好幾個,「承德」「明德」「崇德」「天啟」「大正」「鹹寧」等等,皇帝和群臣反覆商量了幾天,禦筆親書:弘治。
前來稟告的時候,汪舜華不自禁的笑出了聲:但願皇帝真的能蕭規曹隨,恪守陳法,弘大自己的治理,將改革進行到底吧。
宣布改元的詔書有固定的模板。當然這回和從前的還是有些許的區別,除了回顧歷史,還要突出對太後執政二十七年的高度評價,同時表明自己將「顧茲付畀之重,深懼仔肩之難,勉圖弘濟,恢張治道」,然後是大赦天下、免除賦稅之類的施恩舉措。
倒是太後宣布還政的詔書並不好寫,至少國朝沒有先例。
這當然難不倒內閣和禮部翰林院的才子們。
丘浚親自起草了詔書,無非是回顧了跟隨先帝、接受託孤而後兢兢業業撫育幼君、披肝瀝膽勤政愛民的心跡,宣揚一下這些年的功績,寄託一下對皇帝的期望,大家都懂。
汪舜華聽了,確實是錦繡文章,但還是開口:「加幾句話: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丘浚怔了一下,默默記下了。
皇帝看著母親,躬身行禮。
隔著珠簾,汪舜華最後一次凝視著這些肱骨重臣,不管過去有過怎樣的猜疑和不甘,有過怎樣的衝突和憤恨,此時此刻,還是有幾句話要說。
不知怎麽的,想到前世今生一次次的送別,但那時候是送別人,如今卻輪到了自己。
那一次次通宵達旦夜以繼日的批閱,那一次次力排眾議舌戰群儒的堅持,黎明時匆忙的腳步,夕陽下的筆耕不輟,如今,終於畫上了句點。
「今天是我最後一次坐在這裏,與你們說話,以後大概是沒有機會了,所以想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說一句謝意的話。過去二十七年,朝廷經歷了很多事情,是你們輔佐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大明,成就的今天的我,我心存感激,當然很多人不在這裏甚至已經不在人世,不能當麵聽見這番話。」
「說一句歉意的話。我這人脾氣不好,心急嘴臭,若是以往有什麽不周全的,不到位,說過頭的,希望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說一句誠意的話。我的執政生涯已經到了終點,但皇帝接手了這片江山,他年輕聰明,才學宏富,胸懷大誌,仁德愛物,你們前途大有可為。我希望你們能夠像從前一樣,克勤克儉、同心同德,創造一個更加繁榮的太平盛世,共同成就千古君臣的佳話。」
起駕回宮,汪舜華忍住,沒有回頭。
天真藍,風很輕柔,偏偏夾雜著沙子。
告別宴是在西苑進行的。
春波蕩漾,奼紫嫣紅,這一回,沒有人爭論到底牡丹和月季誰美,紅牡丹紫牡丹到底誰更端方,隻是聽著雅樂,看著樂人起舞,仿佛和以往的酒宴沒有什麽區別。
還是有區別的。
酒過三巡,外頭已經是紅日西斜,汪舜華一揮手,樂工退下了。
汪舜華端起酒:「這第一杯酒,我要敬先帝的在天之靈。我原本隻是閨閣弱質女流,幸蒙先帝不棄,教習聖賢大義。後來值國家動盪傾覆之際,相互扶持,本以為可以白頭到老,卻不想中道而別;臨終又將皇帝託付於我,這才有了今天。二十七年來,我一直感念先帝知遇之恩,託孤之重,夙夜憂思,不敢懈怠,隻怕自己有辱所託,玷汙先帝英名。我想今天,可以告慰他了。」
群臣有在吸鼻子的。
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汪舜華籲了口氣,似乎在平緩情緒,吩咐滿上:「這第二杯酒,我要敬在座的和已經不在的列位臣工。二十七年來,紹封功臣、廢除賤籍、財政改革、土地清理、發展工商、文化繁榮、平定叛亂、開疆拓土、報仇雪恥、出海遠航,每一項重要決策的出台都有你們的出謀劃策,每一項政策的落地落實都有你們的嘔心瀝血攻堅克難。其中,高穀、蕭鎡、於謙、李賢、彭時、姚夔、嶽正、倪謙、商輅,僅內閣就有九名學士是活活累死在任上的,甚至曾經一年累死過三位學士;有多少將士馬革裹屍、青山埋骨,其中有我的女婿沐琮、侄女婿薛輔,至於其他的尚書、侍郎乃至各地官員嘔心瀝血積勞成疾的,更是不可勝數;又有多少將士官員離鄉背井,遠赴他鄉,為朝廷戍邊、為聖人傳道,甚至在茫茫大洋上尋求良種,其中有我的三個女兒女婿;有親王世子,還有至今音訊杳無的誠意侯劉祿和博遠伯於承業。你們不容易,我知道。大明今天的繁盛,是你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下麵有哽咽的聲音。
「這第三杯酒,我要敬天下的百姓。這二十七年來,或者說一直以來,是他們辛勤勞作創造了財富、上繳了稅收、維繫了穩定,養活了皇室、宗室、朝臣,維持了國家的運轉,維持了巨額的軍費和水利建設。我還是那句話,不要以百姓的父母官自居,百姓才是我輩的衣食父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不可虐,上天不可欺。私者一時,公者千古。」
她舉起酒杯,走到欄杆邊,神色肅穆,舉止恭謹,將酒倒進太液池裏。
「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風塵。傾盡江海中,贈飲天下人。」
轉過身來,看著群臣:「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麵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在這個世上,一顆星的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前途漫漫,各自珍重。希望再見的時候,是在天上。那時候,我們都能對對方說:『你果然是這夜空中最閃耀的星星』。」
群臣伏地高呼:「太後英明。」
她能聽見下麵哽咽抽泣的聲音。
放下酒杯,拍拍衣袖,下樓,起駕還宮。
別低頭,眼淚會掉;別回頭,後人會笑。
小劇場:
太祖:汪氏真的還政了?
世宗:真的,千真萬確!這會兒正在太廟祭祖呢。
太祖:好,好,好。
懿文: (?° ?? ?°)
太宗、仁宗、宣宗:好。
隱帝:為什麽不篡位!為什麽要還政! ? ?(′??`)?
太祖、懿文、太宗、仁宗、宣宗:嗯?
太祖:( ̄e(# ̄)☆╰╮o( ̄皿 ̄///)
太宗:抽!!( ̄e(# ̄)☆╰╮( ̄▽ ̄///)
仁宗:(╬ ̄皿 ̄)=○#( ̄#)3 ̄)
宣宗:(----)=@))> o<)
懿文: (﹁﹁ ) ~→,
世宗:└bai(^o^)┘
「你應該慶幸,有那麽多的英雄壯士,為了保家衛國,不惜百戰不歸,碎首黃塵,馬革裹屍;有那麽多的文弱書生,為了教化萬方,不惜背井離鄉,眠冰臥雪、忍受瘴氣,堅守在人地兩生、音訊不通的異域他方;有那麽多可能連字都不識的粗人,為了驗證真理尋求良種,拋妻別子,懷抱著必死的信念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向著未知進發,最後葬身海底屍骨無存。他們是大明的肱骨棟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大明,也就沒有將來的大明。」
「你應該慶幸,有那麽多沒有名姓的普通人,他們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不知道堯舜禹湯周秦漢唐,也不懂得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也不懂得子曰詩雲的聖賢文章,沒有什麽高遠的理想,也確實不溫良恭儉讓,隻想著吃飽穿暖、娶妻生子。隻要他們有土地,就有飯吃;起碼能有個做工的地方,能夠填飽肚子。對他們來說,隻要能過下去過得好過得有奔頭,就可以一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男耕女織周而復始;但如果讓他們活不下去,他們也會揭竿而起捨得一身剮要把王侯將相甚至皇帝拉下馬。他們是大明真正的基石,隻要他們穩住,別管廟堂之上吵吵嚷嚷,別管什麽跳樑小醜上躥下跳,都不過是茶杯裏的風波罷了。」
「說了這麽多,隻是希望你明白:這世上,唯國家與人心不可辜負。希望百年以後,你能以自己的政績告慰他們:他們所做的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新的年號已經定了下來。
禮部擬了好幾個,「承德」「明德」「崇德」「天啟」「大正」「鹹寧」等等,皇帝和群臣反覆商量了幾天,禦筆親書:弘治。
前來稟告的時候,汪舜華不自禁的笑出了聲:但願皇帝真的能蕭規曹隨,恪守陳法,弘大自己的治理,將改革進行到底吧。
宣布改元的詔書有固定的模板。當然這回和從前的還是有些許的區別,除了回顧歷史,還要突出對太後執政二十七年的高度評價,同時表明自己將「顧茲付畀之重,深懼仔肩之難,勉圖弘濟,恢張治道」,然後是大赦天下、免除賦稅之類的施恩舉措。
倒是太後宣布還政的詔書並不好寫,至少國朝沒有先例。
這當然難不倒內閣和禮部翰林院的才子們。
丘浚親自起草了詔書,無非是回顧了跟隨先帝、接受託孤而後兢兢業業撫育幼君、披肝瀝膽勤政愛民的心跡,宣揚一下這些年的功績,寄託一下對皇帝的期望,大家都懂。
汪舜華聽了,確實是錦繡文章,但還是開口:「加幾句話: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丘浚怔了一下,默默記下了。
皇帝看著母親,躬身行禮。
隔著珠簾,汪舜華最後一次凝視著這些肱骨重臣,不管過去有過怎樣的猜疑和不甘,有過怎樣的衝突和憤恨,此時此刻,還是有幾句話要說。
不知怎麽的,想到前世今生一次次的送別,但那時候是送別人,如今卻輪到了自己。
那一次次通宵達旦夜以繼日的批閱,那一次次力排眾議舌戰群儒的堅持,黎明時匆忙的腳步,夕陽下的筆耕不輟,如今,終於畫上了句點。
「今天是我最後一次坐在這裏,與你們說話,以後大概是沒有機會了,所以想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說一句謝意的話。過去二十七年,朝廷經歷了很多事情,是你們輔佐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大明,成就的今天的我,我心存感激,當然很多人不在這裏甚至已經不在人世,不能當麵聽見這番話。」
「說一句歉意的話。我這人脾氣不好,心急嘴臭,若是以往有什麽不周全的,不到位,說過頭的,希望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說一句誠意的話。我的執政生涯已經到了終點,但皇帝接手了這片江山,他年輕聰明,才學宏富,胸懷大誌,仁德愛物,你們前途大有可為。我希望你們能夠像從前一樣,克勤克儉、同心同德,創造一個更加繁榮的太平盛世,共同成就千古君臣的佳話。」
起駕回宮,汪舜華忍住,沒有回頭。
天真藍,風很輕柔,偏偏夾雜著沙子。
告別宴是在西苑進行的。
春波蕩漾,奼紫嫣紅,這一回,沒有人爭論到底牡丹和月季誰美,紅牡丹紫牡丹到底誰更端方,隻是聽著雅樂,看著樂人起舞,仿佛和以往的酒宴沒有什麽區別。
還是有區別的。
酒過三巡,外頭已經是紅日西斜,汪舜華一揮手,樂工退下了。
汪舜華端起酒:「這第一杯酒,我要敬先帝的在天之靈。我原本隻是閨閣弱質女流,幸蒙先帝不棄,教習聖賢大義。後來值國家動盪傾覆之際,相互扶持,本以為可以白頭到老,卻不想中道而別;臨終又將皇帝託付於我,這才有了今天。二十七年來,我一直感念先帝知遇之恩,託孤之重,夙夜憂思,不敢懈怠,隻怕自己有辱所託,玷汙先帝英名。我想今天,可以告慰他了。」
群臣有在吸鼻子的。
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汪舜華籲了口氣,似乎在平緩情緒,吩咐滿上:「這第二杯酒,我要敬在座的和已經不在的列位臣工。二十七年來,紹封功臣、廢除賤籍、財政改革、土地清理、發展工商、文化繁榮、平定叛亂、開疆拓土、報仇雪恥、出海遠航,每一項重要決策的出台都有你們的出謀劃策,每一項政策的落地落實都有你們的嘔心瀝血攻堅克難。其中,高穀、蕭鎡、於謙、李賢、彭時、姚夔、嶽正、倪謙、商輅,僅內閣就有九名學士是活活累死在任上的,甚至曾經一年累死過三位學士;有多少將士馬革裹屍、青山埋骨,其中有我的女婿沐琮、侄女婿薛輔,至於其他的尚書、侍郎乃至各地官員嘔心瀝血積勞成疾的,更是不可勝數;又有多少將士官員離鄉背井,遠赴他鄉,為朝廷戍邊、為聖人傳道,甚至在茫茫大洋上尋求良種,其中有我的三個女兒女婿;有親王世子,還有至今音訊杳無的誠意侯劉祿和博遠伯於承業。你們不容易,我知道。大明今天的繁盛,是你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下麵有哽咽的聲音。
「這第三杯酒,我要敬天下的百姓。這二十七年來,或者說一直以來,是他們辛勤勞作創造了財富、上繳了稅收、維繫了穩定,養活了皇室、宗室、朝臣,維持了國家的運轉,維持了巨額的軍費和水利建設。我還是那句話,不要以百姓的父母官自居,百姓才是我輩的衣食父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不可虐,上天不可欺。私者一時,公者千古。」
她舉起酒杯,走到欄杆邊,神色肅穆,舉止恭謹,將酒倒進太液池裏。
「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風塵。傾盡江海中,贈飲天下人。」
轉過身來,看著群臣:「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麵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在這個世上,一顆星的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前途漫漫,各自珍重。希望再見的時候,是在天上。那時候,我們都能對對方說:『你果然是這夜空中最閃耀的星星』。」
群臣伏地高呼:「太後英明。」
她能聽見下麵哽咽抽泣的聲音。
放下酒杯,拍拍衣袖,下樓,起駕還宮。
別低頭,眼淚會掉;別回頭,後人會笑。
小劇場:
太祖:汪氏真的還政了?
世宗:真的,千真萬確!這會兒正在太廟祭祖呢。
太祖:好,好,好。
懿文: (?° ?? ?°)
太宗、仁宗、宣宗:好。
隱帝:為什麽不篡位!為什麽要還政! ? ?(′??`)?
太祖、懿文、太宗、仁宗、宣宗:嗯?
太祖:( ̄e(# ̄)☆╰╮o( ̄皿 ̄///)
太宗:抽!!( ̄e(# ̄)☆╰╮( ̄▽ ̄///)
仁宗:(╬ ̄皿 ̄)=○#( ̄#)3 ̄)
宣宗:(----)=@))> o<)
懿文: (﹁﹁ ) ~→,
世宗:└ba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