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十八年以後,明朝的文學又多了一個新的題材:拯救世界。
戰爭與征服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日子越來越好過的明朝人民發現周圍的蠻夷,不對,新同胞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亟待他們的拯救;而朝廷派出的官員不負所望,他們愛民如子、用兵如神、目光如炬,對待受苦的新同胞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前朝餘孽像秋風掃落葉的無情,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世界的宣慰使,光宗耀祖、蔭及子孫。
不僅如此,新同胞們仰慕朝廷的威德,不畏千山萬水、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千方百計也要到北京朝賀太後皇帝;新同胞們也羨慕同胞們的威武風雅,那裏的美女仰慕大明將軍的威嚴、士子的風流,男子……算了,想到北京求學,回去感化冥頑;甚至大明的商人,帶的不隻有商品還有火炮,登陸某個繁華的小國幹掉兇殘暴虐的國王,獻給朝廷,朝廷不僅可以免了這裏的關稅,還可以任命你為宣慰使,權傾阿不教化一方,光宗耀祖,蔭及子孫,多爽!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明、北京就是正義、就是光明、就是希望。
燈塔算什麽,大明可是明並日月,十二個時辰全天候無死角照耀著你溫柔著你!
大明朝的文人突然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比美貌小姐落難書生浪蕩公子青樓佳麗更值得去寫的。天地那麽大,舞台那麽寬廣,足夠他們一邊縱橫馳騁建功立業開疆拓土,一邊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順便收穫一大堆美女的仰慕;甚至女作家們也發現——開疆拓土的將士中,居然還有齊良玉等巾幗英雄,禦前也還有何青玉等女學士,於是她們可以一邊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一邊在朝堂上揮灑自如順便收穫一堆英俊的王子公子的仰慕——後麵的盡量不要浪費太多筆墨,點到為止,還是要注意教化。
新同胞這個詞是汪舜華的發明,群臣提到過,用「歸正人」。汪舜華想了想,到底擺手,當年宋朝衣冠南渡,北方淪陷區的人民大批南下投奔,其中包括著名的辛棄疾。但南宋小朝廷對這些英雄豪傑居然視若無睹甚至歧視,引發大量歸正人的不滿,使南宋徹底斷送了北定中原的可能。
既然已經是一家人,不聽話就該打板子,表現的好也不妨用,表麵上一視同仁,下麵才有進取和融入的積極性;反正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人數又超過,隻要一把尺子量到底,還怕誰反超不成?
打響頭炮的又是程敏政。在他到漢昌任職的第二年,就交上了《花雨》,並相繼成崑曲、話劇、歌舞劇等多種樣式,傳唱不衰。故事本身其實很簡單,大明建極年間,西域商人阿凡提仰慕大明的昌盛,帶著女兒英娘和貨物想要到北京經商。途中英娘被無惡不作的葉爾羌部落劫去。阿凡提流落四方尋找女兒,幾年後,當他找到女兒,卻已經淪為戲班子的歌舞伎。阿凡提想要為女兒贖身,卻囊中羞澀,反而遭到暴打;葉爾羌偏將看上英娘美色,想要糟蹋她,被英娘刺死。父女狼狽逃竄,適逢大明天軍到來,阿凡提冒死為官軍帶路,不幸被殺;英娘則被英俊的將軍所救,帶著父親的遺願和對未來的憧憬去往朝思暮想的大明;漫漫黃沙路上漫天花雨,漢昌省必將擁有美好的未來。
汪舜華看了簡直想爆笑,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群臣喝彩不斷,百姓更是歡聲雷動——這就是咱們的大明!這就是咱們的軍隊!看看看,都在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呢!
跟著丈夫前往漢昌省的李瑩則將目光對準民間傳說,將維族敘事長詩《艾裏甫與賽乃姆》改編成劇本,不過既然誕生在這個時代,註定了要魔改。
青梅竹馬的公主賽乃姆和宰相之子艾裏甫,因為新任宰相的陰謀詭計天各一方。宮廷劇變,國王被夏瓦孜所弒,賽乃姆被俘並幽禁。艾裏甫聞變,踏上征途去尋找賽乃姆,途中遇到重重艱難險阻,最後被一夥強盜拉去當奴隸賣了。適逢明朝官軍路過這裏,肅清了強盜,救出了艾裏甫;艾裏甫帶著官軍攻克了王城,殺死了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救出了賽乃姆和無數被暴政戕害的人們。歷經波折的戀人終於結為連理,同騎一匹快馬,奔向太陽升起的地方朝聖。
這部融合了陰謀與愛情,尤其是宮闈鬥爭和官場鬥爭的故事,夾雜著濃烈的異族風情,情節跌宕,人物鮮明,尤其是王子公主的夢幻組合實在滿足了無數少女的粉紅小泡泡,士大夫們則對男女主人公最終奔向明朝表示滿意。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這種亡國公主愛上明朝將士或者書生,或者在明朝官軍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戲碼開始興起。不管是漢昌、蒙古,還是景泰,或者清寧、懷德,無數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王國、部落、土司的有情人被昏君奸臣棒打鴛鴦,然後被英勇無畏的官軍解救終成眷屬;無數美麗的公主小姐還有民女被各種奸臣壞人威逼,等著明朝官軍去解救;無數背負血海深仇的王子、重臣遺孤或者被貪官欺壓的壯士投靠了大明,幫助明朝推翻了殘暴不仁的暴政,然後仰慕中華文明,去北京求學,要將中華文明之花帶回故鄉,結出累累碩果。
情節大同小異,故事異曲同工,人物殊途同歸,但沒關係,汪太後看得很酸爽,皇帝看得很酸爽,滿朝文武和全國百姓看得很酸爽。
當然與此同時,保守派也沒有坐著,揭露貪官汙吏、反映婦女生存、反對戰爭的戲曲層出不窮。但前兩者怎麽說也要給個光明的結局,否則寫書的自己就過意不去;後者群眾不愛看,太悲傷了,不夠熱血,唱詞再好,聽不懂也是白搭。
日子已經夠艱難了,難看給錢看戲就不要整天淒淒切切了,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多酸爽。
下層人民的想法就是這樣直接。
但光是如此,仍然是不夠的。
要想移風易俗,既要盯牢關鍵少數,更要走群眾路線,全麵提升、全麵過硬。
關鍵少數不難,現在各國的遺老遺少被遷到北京。朝廷專門設立了民族學院——人太多了,全塞進國子監誰都受不了,先教他們漢語,學習基本的禮儀規範和生活方式,不聽話不要罵,要打,打服為止——這是汪舜華的原話。
別信什麽「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的話。汪舜華祖宗十八代都是農民,現在還不是照樣做太後?隻要先學會說漢語,懂得磕頭作揖,學會吃中原的米飯饅頭油條豆漿,學會穿漢服,就差不多了。
有戒尺、有鞭子,在高強度的憐惜下保證你規範到位;剩下的,就是遵守國法了,好巧,官府也有板子,要不試一下?
——當然實在教不會的就算了,朝廷資源有限,好鋼要花在刀刃上。初步適應之後,才能叫他們讀書寫字,真正融入這個國家。
但這隻是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優待,大多數選拔出來的,適應之後很快放回去給朝廷當翻譯,順便教化當地百姓。教化的方式很簡單——唱歌。別笑,所謂「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最重要的「風」就是採集的各地民歌,後來漢武帝還專門設置了樂府,建極五年,汪太後還恢復了這個部門;樂府除了採集歌曲,還要製定樂譜,教人怎麽唱。
軍隊回京的時候,不僅帶來了各國的王室貴族,也帶回了學者、工匠以及藝人,唱的跳的耍把式的表演雜技的,都有;樂府就要首先想各地的歌手請教,了解那裏的風俗民情。
汪舜華看了樂府呈上來的各地民歌,也對製作中的官方民歌提出了意見:既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又要體現時代特色——前一句,是說要有民族地區歡快活潑的特點;後麵一句,既要通俗易懂,別老文縐縐的,中原百姓都搞不懂,就別指望那些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新同胞了;更重要的,要體現忠君愛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時代風貌。
樂府官員們創作的歌曲她看了,也聽了,直搖頭——這歌在中原地區唱倒也罷了,拿到草原上去,實在不夠感染人。
汪舜華想到了後代的ktv,尤其是廣場上的神曲,當時不覺得怎麽樣,現在想想那歡快的曲調,那動感的節奏,那才叫洗腦!
就是要用這種調子,讓這些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人跟著唱、最好是跳起來。
有事沒事唱一唱、跳一跳,感受到了朝廷的威嚴和恩德,老老實實的牧羊、種地,就融合到一起了。
汪舜華的手指敲在案幾上,《最炫民族風》同時從她嘴裏跑出來,樂府的官員先是一呆,而後馬上有種想踩點的衝動——要的就是這個調調!
果然,經過樂工復原的幾首神曲經過編排很快再次到汪舜華跟前表演,因為汪舜華再三強調要考慮百姓演奏的特點——沒有音響,也沒有樂隊,就是一般就是二胡、嗩吶,或者琵琶,所以別整的太複雜,實用當道。
畢竟是專業人員,即便是不如原曲的感染力,也很有幾分味道;聽曲的時候,汪舜華忍不住打著節拍,左右侍從也跟著節奏點頭;稍後找來各國的演藝人員排練,好傢夥,本來就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又蹦又跳,老遠就能聽見「我的馬牽山外,聽風唱著天籟,歲月已經更改,心胸依然自在」的高亢旋律,一些漢人也跟著手舞足蹈,還有的拿著笛簫等各種樂器伴奏的;甚至戲班子到農村演出的時候,農民也跟著亂扭一氣——語言不通,但音樂是共通的;何況漢人也是能歌善舞的,真的。
經過幾年的排練和反覆修改,如今草原上倒是傳唱著幾首大明版的神曲,有牧歌,有情歌,但總不忘歌頌帶來和平安寧的明朝皇帝,不忘謳歌大明軍隊的威武雄壯,不忘暢想一下未來美好的生活。
交流是相互的,當草原上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的牧民跟著從北京樂府下鄉送溫暖的專業藝術家們圍著篝火唱著漢語歌跳著歡快的舞蹈時,以北京為原點,中原人民也開始積極學習新同胞們的生活方式——就像當年琵琶胡琴傳入中原後迅速傳開一樣,中原人民自來就對各種新奇的玩意充滿興趣。前幾年朝鮮省的馬尾裙傳入內地,剛開始隻有富商、貴公子穿,當時皇帝覺得新鮮,穿了幾回,於是親王宗室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於是無貴無賤,服者日盛。言官上言:「京中士人好著馬尾襯裙,因此官馬被人偷拔鬃尾,有誤軍國大計。乞予禁革。」汪舜華隻是下旨將偷拔鬃尾的賊治以重罪,對衣服卻沒怎麽管——怎麽管?皇帝越管越得勁,每天穿,有時間就穿到眼前晃。
北方平定後,朝廷有了穩定的馬尾供應渠道。每天都有馬尾巴源源不斷得送進關,皇帝不穿了,宗室駙馬官員不穿了,但是全國各地的人民開始趕潮流了,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富商,上著大襟短襖,下穿馬尾裙。由於馬尾比較硬,所以這種裙子硬撅撅的,就像一把撐張開來的傘。皇帝南巡的時候,就看到滿街的富商士子下半身撐著一把圓傘在街上走來走去,百感交集。
馬尾裙才剛剛興起,南方懷德省的四身衣、清寧省的恰可莉,仁壽省的紗籠,劇烈衝擊著中原人民的視覺;尤其是景泰省的紗麗,輕盈曼妙,顧盼神飛,令人浮想聯翩,很快得到女人們的青睞,當然也因此遭到了無數口誅筆伐。學究們簡直不敢相信,女人們居然穿成這樣就敢上街!
罵聲不斷,但不能阻止各地人民追趕潮流的決心。北京、南京的貴婦少女們穿著紗麗,歡笑著去騎馬遊春、盪鞦韆、踢蹴鞠,隨著一波波斯美人、漢昌美人的入宮,風氣居然蔓延到宮裏。
皇帝對這些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美人沒什麽興趣,看個熱鬧罷了,他還是覺得陸貴妃可人意;但選這些美人入宮卻是不可少的,是臣服的重要標誌。
錦鸞不無憂慮的跟汪舜華說起:「那衣服半遮半露的,甚不成體統。」
汪舜華笑道:「我倒覺得輕飄飄又花花綠綠的,挺好看的。——景泰等省地處南方,常年炎熱,不比得咱們這裏四季分明,所以風俗民情和咱們都有區別。如今既然是一家人,也就把心胸放寬些;從前盛唐五代的時候,衣服不也是如此嗎?這也是開放包容的體現呢。」
錦鸞低著頭不說話了。
戰爭與征服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日子越來越好過的明朝人民發現周圍的蠻夷,不對,新同胞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亟待他們的拯救;而朝廷派出的官員不負所望,他們愛民如子、用兵如神、目光如炬,對待受苦的新同胞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前朝餘孽像秋風掃落葉的無情,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世界的宣慰使,光宗耀祖、蔭及子孫。
不僅如此,新同胞們仰慕朝廷的威德,不畏千山萬水、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千方百計也要到北京朝賀太後皇帝;新同胞們也羨慕同胞們的威武風雅,那裏的美女仰慕大明將軍的威嚴、士子的風流,男子……算了,想到北京求學,回去感化冥頑;甚至大明的商人,帶的不隻有商品還有火炮,登陸某個繁華的小國幹掉兇殘暴虐的國王,獻給朝廷,朝廷不僅可以免了這裏的關稅,還可以任命你為宣慰使,權傾阿不教化一方,光宗耀祖,蔭及子孫,多爽!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明、北京就是正義、就是光明、就是希望。
燈塔算什麽,大明可是明並日月,十二個時辰全天候無死角照耀著你溫柔著你!
大明朝的文人突然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比美貌小姐落難書生浪蕩公子青樓佳麗更值得去寫的。天地那麽大,舞台那麽寬廣,足夠他們一邊縱橫馳騁建功立業開疆拓土,一邊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順便收穫一大堆美女的仰慕;甚至女作家們也發現——開疆拓土的將士中,居然還有齊良玉等巾幗英雄,禦前也還有何青玉等女學士,於是她們可以一邊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一邊在朝堂上揮灑自如順便收穫一堆英俊的王子公子的仰慕——後麵的盡量不要浪費太多筆墨,點到為止,還是要注意教化。
新同胞這個詞是汪舜華的發明,群臣提到過,用「歸正人」。汪舜華想了想,到底擺手,當年宋朝衣冠南渡,北方淪陷區的人民大批南下投奔,其中包括著名的辛棄疾。但南宋小朝廷對這些英雄豪傑居然視若無睹甚至歧視,引發大量歸正人的不滿,使南宋徹底斷送了北定中原的可能。
既然已經是一家人,不聽話就該打板子,表現的好也不妨用,表麵上一視同仁,下麵才有進取和融入的積極性;反正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人數又超過,隻要一把尺子量到底,還怕誰反超不成?
打響頭炮的又是程敏政。在他到漢昌任職的第二年,就交上了《花雨》,並相繼成崑曲、話劇、歌舞劇等多種樣式,傳唱不衰。故事本身其實很簡單,大明建極年間,西域商人阿凡提仰慕大明的昌盛,帶著女兒英娘和貨物想要到北京經商。途中英娘被無惡不作的葉爾羌部落劫去。阿凡提流落四方尋找女兒,幾年後,當他找到女兒,卻已經淪為戲班子的歌舞伎。阿凡提想要為女兒贖身,卻囊中羞澀,反而遭到暴打;葉爾羌偏將看上英娘美色,想要糟蹋她,被英娘刺死。父女狼狽逃竄,適逢大明天軍到來,阿凡提冒死為官軍帶路,不幸被殺;英娘則被英俊的將軍所救,帶著父親的遺願和對未來的憧憬去往朝思暮想的大明;漫漫黃沙路上漫天花雨,漢昌省必將擁有美好的未來。
汪舜華看了簡直想爆笑,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群臣喝彩不斷,百姓更是歡聲雷動——這就是咱們的大明!這就是咱們的軍隊!看看看,都在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呢!
跟著丈夫前往漢昌省的李瑩則將目光對準民間傳說,將維族敘事長詩《艾裏甫與賽乃姆》改編成劇本,不過既然誕生在這個時代,註定了要魔改。
青梅竹馬的公主賽乃姆和宰相之子艾裏甫,因為新任宰相的陰謀詭計天各一方。宮廷劇變,國王被夏瓦孜所弒,賽乃姆被俘並幽禁。艾裏甫聞變,踏上征途去尋找賽乃姆,途中遇到重重艱難險阻,最後被一夥強盜拉去當奴隸賣了。適逢明朝官軍路過這裏,肅清了強盜,救出了艾裏甫;艾裏甫帶著官軍攻克了王城,殺死了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救出了賽乃姆和無數被暴政戕害的人們。歷經波折的戀人終於結為連理,同騎一匹快馬,奔向太陽升起的地方朝聖。
這部融合了陰謀與愛情,尤其是宮闈鬥爭和官場鬥爭的故事,夾雜著濃烈的異族風情,情節跌宕,人物鮮明,尤其是王子公主的夢幻組合實在滿足了無數少女的粉紅小泡泡,士大夫們則對男女主人公最終奔向明朝表示滿意。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這種亡國公主愛上明朝將士或者書生,或者在明朝官軍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戲碼開始興起。不管是漢昌、蒙古,還是景泰,或者清寧、懷德,無數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王國、部落、土司的有情人被昏君奸臣棒打鴛鴦,然後被英勇無畏的官軍解救終成眷屬;無數美麗的公主小姐還有民女被各種奸臣壞人威逼,等著明朝官軍去解救;無數背負血海深仇的王子、重臣遺孤或者被貪官欺壓的壯士投靠了大明,幫助明朝推翻了殘暴不仁的暴政,然後仰慕中華文明,去北京求學,要將中華文明之花帶回故鄉,結出累累碩果。
情節大同小異,故事異曲同工,人物殊途同歸,但沒關係,汪太後看得很酸爽,皇帝看得很酸爽,滿朝文武和全國百姓看得很酸爽。
當然與此同時,保守派也沒有坐著,揭露貪官汙吏、反映婦女生存、反對戰爭的戲曲層出不窮。但前兩者怎麽說也要給個光明的結局,否則寫書的自己就過意不去;後者群眾不愛看,太悲傷了,不夠熱血,唱詞再好,聽不懂也是白搭。
日子已經夠艱難了,難看給錢看戲就不要整天淒淒切切了,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多酸爽。
下層人民的想法就是這樣直接。
但光是如此,仍然是不夠的。
要想移風易俗,既要盯牢關鍵少數,更要走群眾路線,全麵提升、全麵過硬。
關鍵少數不難,現在各國的遺老遺少被遷到北京。朝廷專門設立了民族學院——人太多了,全塞進國子監誰都受不了,先教他們漢語,學習基本的禮儀規範和生活方式,不聽話不要罵,要打,打服為止——這是汪舜華的原話。
別信什麽「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的話。汪舜華祖宗十八代都是農民,現在還不是照樣做太後?隻要先學會說漢語,懂得磕頭作揖,學會吃中原的米飯饅頭油條豆漿,學會穿漢服,就差不多了。
有戒尺、有鞭子,在高強度的憐惜下保證你規範到位;剩下的,就是遵守國法了,好巧,官府也有板子,要不試一下?
——當然實在教不會的就算了,朝廷資源有限,好鋼要花在刀刃上。初步適應之後,才能叫他們讀書寫字,真正融入這個國家。
但這隻是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優待,大多數選拔出來的,適應之後很快放回去給朝廷當翻譯,順便教化當地百姓。教化的方式很簡單——唱歌。別笑,所謂「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最重要的「風」就是採集的各地民歌,後來漢武帝還專門設置了樂府,建極五年,汪太後還恢復了這個部門;樂府除了採集歌曲,還要製定樂譜,教人怎麽唱。
軍隊回京的時候,不僅帶來了各國的王室貴族,也帶回了學者、工匠以及藝人,唱的跳的耍把式的表演雜技的,都有;樂府就要首先想各地的歌手請教,了解那裏的風俗民情。
汪舜華看了樂府呈上來的各地民歌,也對製作中的官方民歌提出了意見:既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又要體現時代特色——前一句,是說要有民族地區歡快活潑的特點;後麵一句,既要通俗易懂,別老文縐縐的,中原百姓都搞不懂,就別指望那些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新同胞了;更重要的,要體現忠君愛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時代風貌。
樂府官員們創作的歌曲她看了,也聽了,直搖頭——這歌在中原地區唱倒也罷了,拿到草原上去,實在不夠感染人。
汪舜華想到了後代的ktv,尤其是廣場上的神曲,當時不覺得怎麽樣,現在想想那歡快的曲調,那動感的節奏,那才叫洗腦!
就是要用這種調子,讓這些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人跟著唱、最好是跳起來。
有事沒事唱一唱、跳一跳,感受到了朝廷的威嚴和恩德,老老實實的牧羊、種地,就融合到一起了。
汪舜華的手指敲在案幾上,《最炫民族風》同時從她嘴裏跑出來,樂府的官員先是一呆,而後馬上有種想踩點的衝動——要的就是這個調調!
果然,經過樂工復原的幾首神曲經過編排很快再次到汪舜華跟前表演,因為汪舜華再三強調要考慮百姓演奏的特點——沒有音響,也沒有樂隊,就是一般就是二胡、嗩吶,或者琵琶,所以別整的太複雜,實用當道。
畢竟是專業人員,即便是不如原曲的感染力,也很有幾分味道;聽曲的時候,汪舜華忍不住打著節拍,左右侍從也跟著節奏點頭;稍後找來各國的演藝人員排練,好傢夥,本來就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又蹦又跳,老遠就能聽見「我的馬牽山外,聽風唱著天籟,歲月已經更改,心胸依然自在」的高亢旋律,一些漢人也跟著手舞足蹈,還有的拿著笛簫等各種樂器伴奏的;甚至戲班子到農村演出的時候,農民也跟著亂扭一氣——語言不通,但音樂是共通的;何況漢人也是能歌善舞的,真的。
經過幾年的排練和反覆修改,如今草原上倒是傳唱著幾首大明版的神曲,有牧歌,有情歌,但總不忘歌頌帶來和平安寧的明朝皇帝,不忘謳歌大明軍隊的威武雄壯,不忘暢想一下未來美好的生活。
交流是相互的,當草原上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的牧民跟著從北京樂府下鄉送溫暖的專業藝術家們圍著篝火唱著漢語歌跳著歡快的舞蹈時,以北京為原點,中原人民也開始積極學習新同胞們的生活方式——就像當年琵琶胡琴傳入中原後迅速傳開一樣,中原人民自來就對各種新奇的玩意充滿興趣。前幾年朝鮮省的馬尾裙傳入內地,剛開始隻有富商、貴公子穿,當時皇帝覺得新鮮,穿了幾回,於是親王宗室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於是無貴無賤,服者日盛。言官上言:「京中士人好著馬尾襯裙,因此官馬被人偷拔鬃尾,有誤軍國大計。乞予禁革。」汪舜華隻是下旨將偷拔鬃尾的賊治以重罪,對衣服卻沒怎麽管——怎麽管?皇帝越管越得勁,每天穿,有時間就穿到眼前晃。
北方平定後,朝廷有了穩定的馬尾供應渠道。每天都有馬尾巴源源不斷得送進關,皇帝不穿了,宗室駙馬官員不穿了,但是全國各地的人民開始趕潮流了,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富商,上著大襟短襖,下穿馬尾裙。由於馬尾比較硬,所以這種裙子硬撅撅的,就像一把撐張開來的傘。皇帝南巡的時候,就看到滿街的富商士子下半身撐著一把圓傘在街上走來走去,百感交集。
馬尾裙才剛剛興起,南方懷德省的四身衣、清寧省的恰可莉,仁壽省的紗籠,劇烈衝擊著中原人民的視覺;尤其是景泰省的紗麗,輕盈曼妙,顧盼神飛,令人浮想聯翩,很快得到女人們的青睞,當然也因此遭到了無數口誅筆伐。學究們簡直不敢相信,女人們居然穿成這樣就敢上街!
罵聲不斷,但不能阻止各地人民追趕潮流的決心。北京、南京的貴婦少女們穿著紗麗,歡笑著去騎馬遊春、盪鞦韆、踢蹴鞠,隨著一波波斯美人、漢昌美人的入宮,風氣居然蔓延到宮裏。
皇帝對這些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的美人沒什麽興趣,看個熱鬧罷了,他還是覺得陸貴妃可人意;但選這些美人入宮卻是不可少的,是臣服的重要標誌。
錦鸞不無憂慮的跟汪舜華說起:「那衣服半遮半露的,甚不成體統。」
汪舜華笑道:「我倒覺得輕飄飄又花花綠綠的,挺好看的。——景泰等省地處南方,常年炎熱,不比得咱們這裏四季分明,所以風俗民情和咱們都有區別。如今既然是一家人,也就把心胸放寬些;從前盛唐五代的時候,衣服不也是如此嗎?這也是開放包容的體現呢。」
錦鸞低著頭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