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廣東都指揮使上任,帶來了相關涉案人員免職的消息,然後軍隊就真的穩定下來,於冕去做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這些人有介入,但是不深,平時領了幾個錢不假,但除了主要領導,一般士卒也無法插腳。——商人是想少交點錢,又不是做慈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自然能省一點是一點。
現在於冕就抓住這一點,先是深入揭批幾個將領的罪狀——有帳目、還有查抄的家產,再加上這幾個人的作風,士兵們倒是沒有反對;不過這裏油水多,剋扣軍糧的事情做得比較少,很難引發士兵同仇敵愾;但辦法還是有,有沒有打罵士兵欺壓良民之類的欺壓行為,有?好,那你出來說。都不是傻子,肯定沒事說有事,小事往大事說,整成了訴苦大會,然後就是定性:這些人死有餘辜,你們一定要和他們劃清界限,所以以前拿的錢就拿出來吧。
圖窮匕首見,大家都很不爽,不過於冕苦口婆心,還答應把此前幾位將領剋扣的軍糧、強占的田地都換給你們,這才拿出來,畢竟大家都不想背上叛黨的罪名。
於冕這裏有驚無險,王恕等人那裏是心驚肉跳——涉案人員之多,範圍之廣、金額之大,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料。想想也是,來往的都是有錢人,不是有小錢,是大錢,廢話,跑外海,錢少了連船都買不起,運費都不夠,誰有那閑心。
按照這個調查結果,不止廣州海關,在廣州的省級衙門全部淪陷,涉案官員近百人,涉案金額超過一億,偷逃關稅超過千萬兩,各級官員直接受賄超過百萬兩;此外,部分官員直接參與走私,違法獲利超過五百萬兩。
汪舜華震驚了,皇帝震驚了,大臣也震驚了:知道可能有問題,但是沒想到問題這麽嚴重!——此外,其他的海關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沒這麽嚴重,但也好不了多少;其中甚至包括宗室、勛貴、重臣——他們的家屬也有跑外海經商的。
剛剛接管刑部的皇帝展現出朱家祖傳的魄力和決心:「既有法令,為何不執行?」
捲入期間的,有溧陽侯張恆、鳳翔侯張旻、成武伯陳襄吳琮,這幾個人都是建極元年復封的開國元勛之後,憑藉在朝中的地位,輕者借公務夾帶出境、或在海南墾荒卻冒充進口,甚至拿商船冒充漁船,偷逃大量關稅。
其中的代表,則是汪太後的堂弟誌平。他買通關員,大量走私銅錢,攫取高額利潤。
嚴禁銅錢出口,是宋朝以來就有的政策;開海以後也不例外,和茶苗和糧食一起位列禁運清單前三甲。這是因為國內黃金、白銀奇缺,銅錢是最重要的貨幣,有時候甚至拿鐵來充數。
為了確保鑄幣需要,就必須大量進口銅料、嚴禁出口銅料。
但是當時東南亞各國國家實力有限,沒有辦法為本國貨幣背書;況且冶煉的技術有限,拿出去人家不認,因此對於中國銅錢很是青睞。
按照《瀛涯勝覽》的說法「爪哇國通用中國歷代銅錢,舊港國亦使用中國銅錢,錫蘭國尤喜中國銅錢,每將珠寶換易。」
前些年貨幣改革,建極製錢不僅風行國內,而且在海外很受歡迎。它們不僅大量進口明朝的製錢,甚至大批仿鑄。
聽著調查官員再下麵繪聲繪色的匯報汪誌平的不法行為:「藉口出口景泰藍,在貨物中大量夾雜銅錢出海,兌換成白銀,然後拿著白銀回國,兌換回更多的銅錢出國。」
誌平跪在地上:「中原地區1兩白銀可得銅錢1千文,而在錫蘭國隻能得200文。臣想著銀子銅錢都是朝廷所需,所以倒騰起這個。太後饒命!臣糊塗!」
沒看出來還有炒外匯的本事,可惜生的太早了!——看似合理利用信息差,但是如果這股風氣不加遏製,國內的銅錢大量減少,大量小額交易難以進行。但小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小額交易,他們要用糧食換銅錢,然後再用銅錢換其他生活用品。物以稀為貴,銅錢少了,銅錢相對於其他商品包括糧食的價格就提高了,所以農民用相同數量的糧食換來的銅錢就變少了。專業術語叫做「通貨緊縮」。
丘浚罵得義正辭嚴:「百姓生計本就艱難,如此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你下手!如果這都可以饒恕,還有什麽不能寬恕?」
皇帝偷偷看著母親,這一巴掌打得痛快,據說昨天汪瑛夫妻又遞牌子入宮求見了;何況這麽些人中有不少是母後紹封提拔的,母後若不為他們出頭,那麽他們自生嫌隙;若是出頭,嗬嗬,法律是你定的,現在要掀翻的也是你,不合適吧?
汪舜華表情淡淡的:「既然法有明文,依法從事便了,何必多言?」
知道你想殺人立威,便由著你去,反正是他咎由自取。
誌平還在磕頭:「太後饒命!臣從來沒有打著您的旗號,敗壞您的名聲!」
用得著公開說嗎?景泰藍是什麽物件,是一般人能夠經營的?當時以為汪家好不容易有個肯搞正當營生的,給了這麽個金疙瘩,結果居然幹這事!如果不是因為是太後的堂弟,能夠瞞天過海這麽些年?
現在怨恨被皇帝的人抓住了,該!這樣的大案,絕不是汪誌平獨自能幹下的,這麽多銅錢出口,看不見的是瞎子!
甚至可以說,是汪家父子想像不出的,不過是因為幹的人多了,覺得找到了條捷徑,於是壯著膽子抄小路罷了。
汪誌平被殺,和他一樣幹這勾當的也活不成;皇帝因此得到了朝野上下的高度讚揚:「真是大義滅親,吾皇聖明!」
王恕等強烈要求閉關自守被汪舜華毫不猶豫的拒絕:「怕嗆著別喝水了,怕噎著別吃飯了。」
皇帝看著母後:「此輩亂國家法度,確實該殺!隻是如今眾人隻知有利,而不知有國,臣深以為憂。」
汪舜華早知道有這一茬,汪誌平不過是個開胃菜;開放海禁是改革的重要一環,接著汪誌平否定開海,進而否定整項改革才是目的。
她看著皇帝:「當年開海,除了恪守祖製的保守派,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和沿海居民甚至沿海守禦官兵都眾口一詞的反對;直到近些年地方上才稍微安靜了些,你知道為什麽嗎?」
皇帝搖頭。
汪舜華道:「朝廷禁止出海,可是如此漫長的海岸線,禁得住嗎?禁得住老實人,不老實的,怎麽禁?偏就是這些不老實的商人,勾結有權有勢的重臣,偷偷的下海,既沒有太多人和他們競爭,可以賺取高價,也不需要繳納高額的關稅,隻給靠山孝敬幾個就成了。這樣的好日子,他們會不懷念?那點閑錢去施捨一下窮人,告訴他們海上什麽都好,隻要跟著幹就能吃香的喝辣的,那些百姓還不爭著把孩子往船上送?至於那些守禦的官兵,朝廷關稅流失與他們何幹,隻靠朝廷那點餉銀才沒法過日子,有人朝你手裏送銀子,你會不要嗎?」
「這些年來朝廷嚴打海盜和走私,同時將收上來的關稅一部分留給地方,讓地方官和守禦官兵不用冒險也能得到獎勵,所以他們才甘心效命;即便如此,貪腐也是屢禁不絕。你看著廣州海關那偷逃的千萬兩關稅生氣,可二十年前你根本生不了氣!因為壓根兒就沒這一項!那麽朝廷又白白流失了多少關稅?你今天閉關,也就一句話的事,那麽以後每年又是幾百萬幾千萬沒了?——就像是貪腐,官員貪汙了一萬兩銀子,你生氣,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怎麽辦呢,要徹底杜絕貪腐才好!怎麽辦呢?取消貪腐這個罪名就行!行賄不叫行賄,叫『孝敬』;受賄不叫受賄,叫『回報』;嫖娼也不叫嫖娼,叫『有償放鬆』;盜竊不叫盜竊,叫『風險拾撿』,是不是這樣,就天下太平啦?——因噎廢食,說的可不就是這個!」
「不僅是關稅,你可知道現在多少人做著外貿的營生,現在海禁,他們何以為生?淪為流民嘯聚山林嗎?——更何況,朝廷每年從海外進口多少糧食,戶部那裏是有帳目的!別管真是南洋進口還是海南台灣生產,總歸是運到內地了!真要是全部讓朝廷來出這筆錢,該是多少?」
皇帝想了想,低著頭:「母後說得是。」
不能海禁,但也確實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除了嚴懲首惡、收繳所得,用以整頓吏治、收拾人心之外,也要加強隊伍建設,又一波官員接受完廉政教育去廣東上任了;但是這還不夠。有鑑於此,汪舜華下旨,對袁華兄弟展開境外追逃,一定要給所有的官員震懾:別以為逃得出去!
當然,國際追逃不是那麽好搞的,尤其在大明朝,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和深度的國際合作,隻能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舊黨害怕把自己供出來吃掛落,別的地方不認識人,大海撈針,並不比尋找建文帝容易。這兩位落網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
作為贖罪,他們送給了朝廷一個大禮包。
此外,不僅要加強對廣州等港口的監管,海南的海口、台灣的台北兩個港口同樣要加強監管,以後這裏出產的糧食,隻有朝廷蓋章的幾家運輸公司才能運糧,其他的不管是公家還是私人,不管你是運到哪裏,一律以走私問罪。
經過快十五年的努力經營,兩地的農業有了相當的發展,人口也有了大量增長。商人為了減稅,不約而同的把目光瞄準了這裏,組織人力興修水利、種植水稻,尤其海南,發展很快。
而今,該收網了。
現在於冕就抓住這一點,先是深入揭批幾個將領的罪狀——有帳目、還有查抄的家產,再加上這幾個人的作風,士兵們倒是沒有反對;不過這裏油水多,剋扣軍糧的事情做得比較少,很難引發士兵同仇敵愾;但辦法還是有,有沒有打罵士兵欺壓良民之類的欺壓行為,有?好,那你出來說。都不是傻子,肯定沒事說有事,小事往大事說,整成了訴苦大會,然後就是定性:這些人死有餘辜,你們一定要和他們劃清界限,所以以前拿的錢就拿出來吧。
圖窮匕首見,大家都很不爽,不過於冕苦口婆心,還答應把此前幾位將領剋扣的軍糧、強占的田地都換給你們,這才拿出來,畢竟大家都不想背上叛黨的罪名。
於冕這裏有驚無險,王恕等人那裏是心驚肉跳——涉案人員之多,範圍之廣、金額之大,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料。想想也是,來往的都是有錢人,不是有小錢,是大錢,廢話,跑外海,錢少了連船都買不起,運費都不夠,誰有那閑心。
按照這個調查結果,不止廣州海關,在廣州的省級衙門全部淪陷,涉案官員近百人,涉案金額超過一億,偷逃關稅超過千萬兩,各級官員直接受賄超過百萬兩;此外,部分官員直接參與走私,違法獲利超過五百萬兩。
汪舜華震驚了,皇帝震驚了,大臣也震驚了:知道可能有問題,但是沒想到問題這麽嚴重!——此外,其他的海關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沒這麽嚴重,但也好不了多少;其中甚至包括宗室、勛貴、重臣——他們的家屬也有跑外海經商的。
剛剛接管刑部的皇帝展現出朱家祖傳的魄力和決心:「既有法令,為何不執行?」
捲入期間的,有溧陽侯張恆、鳳翔侯張旻、成武伯陳襄吳琮,這幾個人都是建極元年復封的開國元勛之後,憑藉在朝中的地位,輕者借公務夾帶出境、或在海南墾荒卻冒充進口,甚至拿商船冒充漁船,偷逃大量關稅。
其中的代表,則是汪太後的堂弟誌平。他買通關員,大量走私銅錢,攫取高額利潤。
嚴禁銅錢出口,是宋朝以來就有的政策;開海以後也不例外,和茶苗和糧食一起位列禁運清單前三甲。這是因為國內黃金、白銀奇缺,銅錢是最重要的貨幣,有時候甚至拿鐵來充數。
為了確保鑄幣需要,就必須大量進口銅料、嚴禁出口銅料。
但是當時東南亞各國國家實力有限,沒有辦法為本國貨幣背書;況且冶煉的技術有限,拿出去人家不認,因此對於中國銅錢很是青睞。
按照《瀛涯勝覽》的說法「爪哇國通用中國歷代銅錢,舊港國亦使用中國銅錢,錫蘭國尤喜中國銅錢,每將珠寶換易。」
前些年貨幣改革,建極製錢不僅風行國內,而且在海外很受歡迎。它們不僅大量進口明朝的製錢,甚至大批仿鑄。
聽著調查官員再下麵繪聲繪色的匯報汪誌平的不法行為:「藉口出口景泰藍,在貨物中大量夾雜銅錢出海,兌換成白銀,然後拿著白銀回國,兌換回更多的銅錢出國。」
誌平跪在地上:「中原地區1兩白銀可得銅錢1千文,而在錫蘭國隻能得200文。臣想著銀子銅錢都是朝廷所需,所以倒騰起這個。太後饒命!臣糊塗!」
沒看出來還有炒外匯的本事,可惜生的太早了!——看似合理利用信息差,但是如果這股風氣不加遏製,國內的銅錢大量減少,大量小額交易難以進行。但小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小額交易,他們要用糧食換銅錢,然後再用銅錢換其他生活用品。物以稀為貴,銅錢少了,銅錢相對於其他商品包括糧食的價格就提高了,所以農民用相同數量的糧食換來的銅錢就變少了。專業術語叫做「通貨緊縮」。
丘浚罵得義正辭嚴:「百姓生計本就艱難,如此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你下手!如果這都可以饒恕,還有什麽不能寬恕?」
皇帝偷偷看著母親,這一巴掌打得痛快,據說昨天汪瑛夫妻又遞牌子入宮求見了;何況這麽些人中有不少是母後紹封提拔的,母後若不為他們出頭,那麽他們自生嫌隙;若是出頭,嗬嗬,法律是你定的,現在要掀翻的也是你,不合適吧?
汪舜華表情淡淡的:「既然法有明文,依法從事便了,何必多言?」
知道你想殺人立威,便由著你去,反正是他咎由自取。
誌平還在磕頭:「太後饒命!臣從來沒有打著您的旗號,敗壞您的名聲!」
用得著公開說嗎?景泰藍是什麽物件,是一般人能夠經營的?當時以為汪家好不容易有個肯搞正當營生的,給了這麽個金疙瘩,結果居然幹這事!如果不是因為是太後的堂弟,能夠瞞天過海這麽些年?
現在怨恨被皇帝的人抓住了,該!這樣的大案,絕不是汪誌平獨自能幹下的,這麽多銅錢出口,看不見的是瞎子!
甚至可以說,是汪家父子想像不出的,不過是因為幹的人多了,覺得找到了條捷徑,於是壯著膽子抄小路罷了。
汪誌平被殺,和他一樣幹這勾當的也活不成;皇帝因此得到了朝野上下的高度讚揚:「真是大義滅親,吾皇聖明!」
王恕等強烈要求閉關自守被汪舜華毫不猶豫的拒絕:「怕嗆著別喝水了,怕噎著別吃飯了。」
皇帝看著母後:「此輩亂國家法度,確實該殺!隻是如今眾人隻知有利,而不知有國,臣深以為憂。」
汪舜華早知道有這一茬,汪誌平不過是個開胃菜;開放海禁是改革的重要一環,接著汪誌平否定開海,進而否定整項改革才是目的。
她看著皇帝:「當年開海,除了恪守祖製的保守派,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和沿海居民甚至沿海守禦官兵都眾口一詞的反對;直到近些年地方上才稍微安靜了些,你知道為什麽嗎?」
皇帝搖頭。
汪舜華道:「朝廷禁止出海,可是如此漫長的海岸線,禁得住嗎?禁得住老實人,不老實的,怎麽禁?偏就是這些不老實的商人,勾結有權有勢的重臣,偷偷的下海,既沒有太多人和他們競爭,可以賺取高價,也不需要繳納高額的關稅,隻給靠山孝敬幾個就成了。這樣的好日子,他們會不懷念?那點閑錢去施捨一下窮人,告訴他們海上什麽都好,隻要跟著幹就能吃香的喝辣的,那些百姓還不爭著把孩子往船上送?至於那些守禦的官兵,朝廷關稅流失與他們何幹,隻靠朝廷那點餉銀才沒法過日子,有人朝你手裏送銀子,你會不要嗎?」
「這些年來朝廷嚴打海盜和走私,同時將收上來的關稅一部分留給地方,讓地方官和守禦官兵不用冒險也能得到獎勵,所以他們才甘心效命;即便如此,貪腐也是屢禁不絕。你看著廣州海關那偷逃的千萬兩關稅生氣,可二十年前你根本生不了氣!因為壓根兒就沒這一項!那麽朝廷又白白流失了多少關稅?你今天閉關,也就一句話的事,那麽以後每年又是幾百萬幾千萬沒了?——就像是貪腐,官員貪汙了一萬兩銀子,你生氣,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怎麽辦呢,要徹底杜絕貪腐才好!怎麽辦呢?取消貪腐這個罪名就行!行賄不叫行賄,叫『孝敬』;受賄不叫受賄,叫『回報』;嫖娼也不叫嫖娼,叫『有償放鬆』;盜竊不叫盜竊,叫『風險拾撿』,是不是這樣,就天下太平啦?——因噎廢食,說的可不就是這個!」
「不僅是關稅,你可知道現在多少人做著外貿的營生,現在海禁,他們何以為生?淪為流民嘯聚山林嗎?——更何況,朝廷每年從海外進口多少糧食,戶部那裏是有帳目的!別管真是南洋進口還是海南台灣生產,總歸是運到內地了!真要是全部讓朝廷來出這筆錢,該是多少?」
皇帝想了想,低著頭:「母後說得是。」
不能海禁,但也確實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除了嚴懲首惡、收繳所得,用以整頓吏治、收拾人心之外,也要加強隊伍建設,又一波官員接受完廉政教育去廣東上任了;但是這還不夠。有鑑於此,汪舜華下旨,對袁華兄弟展開境外追逃,一定要給所有的官員震懾:別以為逃得出去!
當然,國際追逃不是那麽好搞的,尤其在大明朝,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和深度的國際合作,隻能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舊黨害怕把自己供出來吃掛落,別的地方不認識人,大海撈針,並不比尋找建文帝容易。這兩位落網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
作為贖罪,他們送給了朝廷一個大禮包。
此外,不僅要加強對廣州等港口的監管,海南的海口、台灣的台北兩個港口同樣要加強監管,以後這裏出產的糧食,隻有朝廷蓋章的幾家運輸公司才能運糧,其他的不管是公家還是私人,不管你是運到哪裏,一律以走私問罪。
經過快十五年的努力經營,兩地的農業有了相當的發展,人口也有了大量增長。商人為了減稅,不約而同的把目光瞄準了這裏,組織人力興修水利、種植水稻,尤其海南,發展很快。
而今,該收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