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裏,十三經整理工作順利完成,經商輅、楊守陳、黎淳等驗收合格,交由知名台閣體書法家李應禎抄錄。可惜台閣體的開創者沈度已經去世,否則真是不做第二人想。
不過李應禎也不是等閑之輩,是文徵明和祝允明的老師。
歷史上李應禎因為性格緘默,不屑應酬,因此留下的傳世作品很少;但這一回,有十三經石刻的底本,足夠讓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了。
當然,這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當年從後蜀廣政初年(138),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歷時230餘年才完工。
割據政權的國力不可能和大一統王朝相比;而且蜀石經本身也不是持續刊刻,而是斷斷續續的,因此這一回,也就是幾十年的功夫。
六月裏,大明中央銀行在原安艮廠立起來了;中秋節前,順天銀行和應天銀行也開張了,當然下麵的縣最早也要等到年底。由於方便安全,很快被踏破了門檻。
郵驛對技術要求沒那麽高,四月裏兩京就開始接生意了;年底前完成順天府、山東、江蘇、應天府、浙江五省布點,自然是顧客盈門,忙得不可開交。
但朝廷還在忙著另外一件事:重錄《永樂大典》!
兩朝實錄編好了,宗室的教材編好了,連《大明律》都完成修訂了,下麵自然就該說這些大部頭的書籍的編撰了。
汪舜華早在建極三年底提出了這項工程,卻遲遲沒有上馬。當然不隻是有其他文獻要編纂的原因。說到底,改革正在進行中,把大量反對者集中到北京,都不用他們自己天南地北去串聯,就可以直接跑到大明門外聚集造勢。
還是再緩緩。
如今內部改革已經到位,剩下的都不過是掃尾的事;這才能把他們聚集在一起。
首先就是重錄《永樂大典》,這不是什麽問題。這樣的驚世巨著,隻能放在文淵閣吃灰,確實不應該;更要命的是隨時都有喪失的可能。正統十四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原稿付之一炬。開國一百多年了,讀書人逐年增多,可是能考上的確實鳳毛麟角;剩下的,隻是抄書,書法好就行,讓禮部和翰林院去考核,招兩萬人都不是大事,這還是太宗時期的規模,不過考慮到和後麵的串聯起來,就不需要這麽多人;否則隔著十來年再招人沒必要。汪太後說要抄三十部,能不能做到先不說,總歸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大家都懂。
關鍵是最後一條,不用說,準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麽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著手準備,一是大量採購,二是鼓勵民間敬獻。
事情定下來,那麽就可以著手準備了。國家圖書館已經開張了,但是這麽多編撰官的衣食住行朝廷要管。白圭在順天府衙附近找到一片地方,離國子監不遠;是國子監的兩倍大,當然主要是抄書的堂館,宿舍占地麵積真不算大,有錢的自己出去租房,書手們隻有睡通鋪。建極十三年秋開始施工,去年就已經完工了。
後麵有點麻煩,首先要搭班子、然後才能說帶隊伍。這樣的國家級工程,肯定是閣老掛帥,下麵一堆尚書侍郎掛名,最後是以翰林院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為代表的實際幹活人員。
當然,抄書沒有這麽麻煩。禮部現在太忙,具體工作就要翰林院來組織實施;當然詹事府等部門也要支援一下。
招募書手的告示很快發布出去;與此同時,是徵集民間圖書的告示。
李東陽出班,提到了民間小報極為盛行:「一些報坊為了利潤,不僅大肆刊登流言蜚語、乃至朝廷未經正式發布的人事任用或者重要政策,甚至公然泄露軍情和糧食情況,實在可怕!這種情況,必須得到糾正。」
丘浚立刻點頭:「這是正經大事。當年順天府等地災情嚴重,有小報未經授權,就刊登朝廷今年進口糧食多少,有多少人吃救濟,什麽意思?是想讓朝廷難堪嗎?果然有人趁機大放厥詞;還刊登糧食撥給,有心人立刻判斷出朝廷要對北方用兵!虧的是自己人,議論一陣倒也罷了,如果是北方間諜,豈不是貽誤軍情!」
商輅也贊成:「這件事,必須及時製止。」
既然都覺得不對,那就想辦法。
明朝有官方邸報,專供官員和貴族閱讀,這倒沒什麽問題;關鍵是民間小報。曾經整治過幾次,但很快死灰復燃;公然售賣的民報能管,但是私下傳抄的怎麽管?偏偏改革時期政策很多,大家都希望早點得到消息,可是苦於沒有渠道,於是一些不差錢的富戶們就結交官員,希望能獲的邸報,然後層層下傳轉抄,其實這也沒什麽;關鍵反對勢力過於強大,希望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聯合所有的士人乃至百姓來圍攻朝廷的政策,這就不可原諒了;更有甚者,一些小報為了發行量,竟然刊登朝廷軍糧去向,讓君臣大為火光。
他們沒想到,百多年後,萬曆時期的民報極為猖獗,後金就是靠著民報提供的消息,提前知道明軍的動向,從而打敗了明朝。
首先,不管你是要刻小黃書當避火圖,還是要刻四書五經光大聖人學說,必須要經過官府準許。誨淫誨盜單獨列一類,隻準擺地攤,當然煽動反抗朝廷的,不許刊刻!其他的經史子集分類刊刻就行,當然刊刻以前,你們要仔細審,否則以後發現問題,就要負責任——現在交通不方便,要是一個個的提前審了才給書號,確實有點不現實。
其次,民報要建立準入機製。以前民報隻能照搬照抄邸報,沒什麽技術含量,都是商人在做;以後不行。你們自己互相傳抄沒被發現就算了,但是要拿出來賣,就必須辦報紙。辦報紙的人,不需要你有功名,畢竟大隱隱於市,萬一你比範蠡還厲害隻是不想考科舉,朝廷也拿你沒辦法;但必須家世清白,記錄在案,還要有人作保,一個進士或者三個舉人來簽字證明你這人不是違法亂紀之徒,一旦違反了相關規定,大家都跑不掉。
第三,民報的內容要規範。以前民報隻是轉載邸報的內容,不能自己編寫新聞及評論;隻是有些奸商買通官員的小廝或司禮監的太監,將奏章內容提前透漏出來以供販賣。以後你們時政新聞,還是隻準抄邸報,但是可以配發評論,也允許你們自己采寫新聞,但是不許胡編亂造、妖言惑眾。
——主要是給了一棍子,必須給點甜頭,理解一下。
汪舜華預感到,有人會在報紙上大做文章,搞點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學之類的事,但是沒辦法,不讓人公開說,人家私底下也會說;說得多了,朝野都信了,反而官方消息沒人理會了。
沒辦法,人總是更願意相信路邊社的消息,而不是新華社的公告。
擺到檯麵上也好,你敢公開作妖,我就敢滅了你!扣帽子誰不會?
書坊參照民報。官刻的一般是聖賢經典、曆書或者皇帝要求編撰的什麽書,肯定不會有什麽犯忌諱的。但是民間書坊就不一樣。
你們隻是相互傳抄的,隻要不犯律法,朝廷也不管,但是要擺在書鋪裏售賣,甚至想躋身朝廷的圖書館、藏書樓,或者要出口,就必須有書坊。老闆也要有資質,跟民報的老闆一樣的要求;當然你財大氣粗,一邊辦報紙、一邊刻書,那是你的本事。
同時頒布了一批妖書名錄,包括《開天揭地搜神記經》《推背書》等80餘種。
翰林院學士楊守陳深感責任重大,多次和屬下以及禮部、詹事府等部官員商量,終於拿出了辦法。
《永樂大典》原書共22133卷、目錄20卷,分裝成11018冊,約3億3千萬字,一期計劃抄錄十部。
首先是開大典館。從太學生、落第舉人和宗室中選擇書手三千人,分五組同時著錄,每組六百人。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抄寫30萬字;發現字體不工整者,記過一次,罰寫1萬字。由此,每組每天可抄寫20萬字,理論上三年半就可以抄錄完成。
楊守陳提出:「為保證書籍質量,應進行證校訂。所錯之字如係原本訛誤者,免其記過;如原本無訛,確係謄錄致誤者,每錯一字記過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錯誤,簽請改正者,每一處記功一次。各冊之後,一律開列校訂人員銜名,以明其責。一書經分校,復校兩關之後,再經總裁抽閱,最後裝潢進呈。分校、復校、總裁等各司其職。」
汪舜華想了想,到底搖頭:「原文照抄就行了。」
說是校訂謬誤,誰知道會不會越校訂越謬誤?萬一任意刪改夾雜私貨怎麽辦?
都能看這樣的書了,應該是成熟的人了,該學會自己鑑定了!
計算下來,大概四年就可以完成全部抄錄工作。
然後是其他書目的編撰。不用說,準備工作才是大頭。黎淳和同事們研究很久,提出了辦法。
首先是採集書目。有相當數量的書目會直接從《永樂大典》裏抄寫;然後,令各地官府廣泛採集書目,此外,對民間進書人員,賞賜金銀之類的沒什麽吸引力,採取獎書、題詠、記名等獎勵辦法,凡進書800種以上者,賜內府官刻《寰宇通誌》一部;進書300種以上者,賜《宋元資治通鑑綱目》一部;即凡進書百種以上者,擇一精醇之本,由皇帝題詠簡端,以示恩寵——當然活肯定是翰林院來做;在每本書提要中註明采進者或藏書家姓名。
然後是編撰人員,雖然重點是保守派,但肯定要選相當數量的革新派,不管怎麽樣,都必須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內閣和各部門商討後列了一個名單,汪舜華看了,確實都是當世大學問者,可惜薛瑄和吳與弼前幾年去世了,不過他的三位高足婁諒、陳獻章、胡居仁都名列其中,另外包括孝子大儒薛敬之——這幾位現在就在北京,確切的說已經來了很多年,之前一直忙著十三經的整理校對;另外還有蘇州沈周等山林隱士。
然後就是整理圖書。詩詞都好說,有名字的作者單獨列,方便以後選入《四庫全書》,其他的在後麵列出來;編完以後再選精編本,雖然現在選了三百首唐詩宋詞,但這是入門款,高級知識分子還是覺得不夠;然後就是《四庫全書》,到時候肯定要開四庫館,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整本收入;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但可以存其名,列入存目,當然隻是不收,不會禁毀。對於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最好是最初的接近原貌的本子作為底本。確定後底本後就不再進行加工了,照著抄就行,錯別字也不管,反正你們是讀書人,不存在錯別字,都叫通假字,讀書人的錯,能叫錯嗎?
另外就是數量,初定還是抄錄十部,除文華殿留存一部,還要在翰林院、北京國子監、南京國子監、宗學、國家圖書館各存一部,此外,還要在江南地區建立幾所藏書樓,專門進行收藏;此外,對於特別好的書,可以進行單獨抄錄,定名為《四庫薈要》,賞賜宗藩群臣,並刊行天下。
類別暫時還沒出來,反正就是經史子集四大類,具體的以後再說。
不過李應禎也不是等閑之輩,是文徵明和祝允明的老師。
歷史上李應禎因為性格緘默,不屑應酬,因此留下的傳世作品很少;但這一回,有十三經石刻的底本,足夠讓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了。
當然,這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當年從後蜀廣政初年(138),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歷時230餘年才完工。
割據政權的國力不可能和大一統王朝相比;而且蜀石經本身也不是持續刊刻,而是斷斷續續的,因此這一回,也就是幾十年的功夫。
六月裏,大明中央銀行在原安艮廠立起來了;中秋節前,順天銀行和應天銀行也開張了,當然下麵的縣最早也要等到年底。由於方便安全,很快被踏破了門檻。
郵驛對技術要求沒那麽高,四月裏兩京就開始接生意了;年底前完成順天府、山東、江蘇、應天府、浙江五省布點,自然是顧客盈門,忙得不可開交。
但朝廷還在忙著另外一件事:重錄《永樂大典》!
兩朝實錄編好了,宗室的教材編好了,連《大明律》都完成修訂了,下麵自然就該說這些大部頭的書籍的編撰了。
汪舜華早在建極三年底提出了這項工程,卻遲遲沒有上馬。當然不隻是有其他文獻要編纂的原因。說到底,改革正在進行中,把大量反對者集中到北京,都不用他們自己天南地北去串聯,就可以直接跑到大明門外聚集造勢。
還是再緩緩。
如今內部改革已經到位,剩下的都不過是掃尾的事;這才能把他們聚集在一起。
首先就是重錄《永樂大典》,這不是什麽問題。這樣的驚世巨著,隻能放在文淵閣吃灰,確實不應該;更要命的是隨時都有喪失的可能。正統十四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原稿付之一炬。開國一百多年了,讀書人逐年增多,可是能考上的確實鳳毛麟角;剩下的,隻是抄書,書法好就行,讓禮部和翰林院去考核,招兩萬人都不是大事,這還是太宗時期的規模,不過考慮到和後麵的串聯起來,就不需要這麽多人;否則隔著十來年再招人沒必要。汪太後說要抄三十部,能不能做到先不說,總歸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大家都懂。
關鍵是最後一條,不用說,準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麽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著手準備,一是大量採購,二是鼓勵民間敬獻。
事情定下來,那麽就可以著手準備了。國家圖書館已經開張了,但是這麽多編撰官的衣食住行朝廷要管。白圭在順天府衙附近找到一片地方,離國子監不遠;是國子監的兩倍大,當然主要是抄書的堂館,宿舍占地麵積真不算大,有錢的自己出去租房,書手們隻有睡通鋪。建極十三年秋開始施工,去年就已經完工了。
後麵有點麻煩,首先要搭班子、然後才能說帶隊伍。這樣的國家級工程,肯定是閣老掛帥,下麵一堆尚書侍郎掛名,最後是以翰林院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為代表的實際幹活人員。
當然,抄書沒有這麽麻煩。禮部現在太忙,具體工作就要翰林院來組織實施;當然詹事府等部門也要支援一下。
招募書手的告示很快發布出去;與此同時,是徵集民間圖書的告示。
李東陽出班,提到了民間小報極為盛行:「一些報坊為了利潤,不僅大肆刊登流言蜚語、乃至朝廷未經正式發布的人事任用或者重要政策,甚至公然泄露軍情和糧食情況,實在可怕!這種情況,必須得到糾正。」
丘浚立刻點頭:「這是正經大事。當年順天府等地災情嚴重,有小報未經授權,就刊登朝廷今年進口糧食多少,有多少人吃救濟,什麽意思?是想讓朝廷難堪嗎?果然有人趁機大放厥詞;還刊登糧食撥給,有心人立刻判斷出朝廷要對北方用兵!虧的是自己人,議論一陣倒也罷了,如果是北方間諜,豈不是貽誤軍情!」
商輅也贊成:「這件事,必須及時製止。」
既然都覺得不對,那就想辦法。
明朝有官方邸報,專供官員和貴族閱讀,這倒沒什麽問題;關鍵是民間小報。曾經整治過幾次,但很快死灰復燃;公然售賣的民報能管,但是私下傳抄的怎麽管?偏偏改革時期政策很多,大家都希望早點得到消息,可是苦於沒有渠道,於是一些不差錢的富戶們就結交官員,希望能獲的邸報,然後層層下傳轉抄,其實這也沒什麽;關鍵反對勢力過於強大,希望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聯合所有的士人乃至百姓來圍攻朝廷的政策,這就不可原諒了;更有甚者,一些小報為了發行量,竟然刊登朝廷軍糧去向,讓君臣大為火光。
他們沒想到,百多年後,萬曆時期的民報極為猖獗,後金就是靠著民報提供的消息,提前知道明軍的動向,從而打敗了明朝。
首先,不管你是要刻小黃書當避火圖,還是要刻四書五經光大聖人學說,必須要經過官府準許。誨淫誨盜單獨列一類,隻準擺地攤,當然煽動反抗朝廷的,不許刊刻!其他的經史子集分類刊刻就行,當然刊刻以前,你們要仔細審,否則以後發現問題,就要負責任——現在交通不方便,要是一個個的提前審了才給書號,確實有點不現實。
其次,民報要建立準入機製。以前民報隻能照搬照抄邸報,沒什麽技術含量,都是商人在做;以後不行。你們自己互相傳抄沒被發現就算了,但是要拿出來賣,就必須辦報紙。辦報紙的人,不需要你有功名,畢竟大隱隱於市,萬一你比範蠡還厲害隻是不想考科舉,朝廷也拿你沒辦法;但必須家世清白,記錄在案,還要有人作保,一個進士或者三個舉人來簽字證明你這人不是違法亂紀之徒,一旦違反了相關規定,大家都跑不掉。
第三,民報的內容要規範。以前民報隻是轉載邸報的內容,不能自己編寫新聞及評論;隻是有些奸商買通官員的小廝或司禮監的太監,將奏章內容提前透漏出來以供販賣。以後你們時政新聞,還是隻準抄邸報,但是可以配發評論,也允許你們自己采寫新聞,但是不許胡編亂造、妖言惑眾。
——主要是給了一棍子,必須給點甜頭,理解一下。
汪舜華預感到,有人會在報紙上大做文章,搞點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學之類的事,但是沒辦法,不讓人公開說,人家私底下也會說;說得多了,朝野都信了,反而官方消息沒人理會了。
沒辦法,人總是更願意相信路邊社的消息,而不是新華社的公告。
擺到檯麵上也好,你敢公開作妖,我就敢滅了你!扣帽子誰不會?
書坊參照民報。官刻的一般是聖賢經典、曆書或者皇帝要求編撰的什麽書,肯定不會有什麽犯忌諱的。但是民間書坊就不一樣。
你們隻是相互傳抄的,隻要不犯律法,朝廷也不管,但是要擺在書鋪裏售賣,甚至想躋身朝廷的圖書館、藏書樓,或者要出口,就必須有書坊。老闆也要有資質,跟民報的老闆一樣的要求;當然你財大氣粗,一邊辦報紙、一邊刻書,那是你的本事。
同時頒布了一批妖書名錄,包括《開天揭地搜神記經》《推背書》等80餘種。
翰林院學士楊守陳深感責任重大,多次和屬下以及禮部、詹事府等部官員商量,終於拿出了辦法。
《永樂大典》原書共22133卷、目錄20卷,分裝成11018冊,約3億3千萬字,一期計劃抄錄十部。
首先是開大典館。從太學生、落第舉人和宗室中選擇書手三千人,分五組同時著錄,每組六百人。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抄寫30萬字;發現字體不工整者,記過一次,罰寫1萬字。由此,每組每天可抄寫20萬字,理論上三年半就可以抄錄完成。
楊守陳提出:「為保證書籍質量,應進行證校訂。所錯之字如係原本訛誤者,免其記過;如原本無訛,確係謄錄致誤者,每錯一字記過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錯誤,簽請改正者,每一處記功一次。各冊之後,一律開列校訂人員銜名,以明其責。一書經分校,復校兩關之後,再經總裁抽閱,最後裝潢進呈。分校、復校、總裁等各司其職。」
汪舜華想了想,到底搖頭:「原文照抄就行了。」
說是校訂謬誤,誰知道會不會越校訂越謬誤?萬一任意刪改夾雜私貨怎麽辦?
都能看這樣的書了,應該是成熟的人了,該學會自己鑑定了!
計算下來,大概四年就可以完成全部抄錄工作。
然後是其他書目的編撰。不用說,準備工作才是大頭。黎淳和同事們研究很久,提出了辦法。
首先是採集書目。有相當數量的書目會直接從《永樂大典》裏抄寫;然後,令各地官府廣泛採集書目,此外,對民間進書人員,賞賜金銀之類的沒什麽吸引力,採取獎書、題詠、記名等獎勵辦法,凡進書800種以上者,賜內府官刻《寰宇通誌》一部;進書300種以上者,賜《宋元資治通鑑綱目》一部;即凡進書百種以上者,擇一精醇之本,由皇帝題詠簡端,以示恩寵——當然活肯定是翰林院來做;在每本書提要中註明采進者或藏書家姓名。
然後是編撰人員,雖然重點是保守派,但肯定要選相當數量的革新派,不管怎麽樣,都必須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內閣和各部門商討後列了一個名單,汪舜華看了,確實都是當世大學問者,可惜薛瑄和吳與弼前幾年去世了,不過他的三位高足婁諒、陳獻章、胡居仁都名列其中,另外包括孝子大儒薛敬之——這幾位現在就在北京,確切的說已經來了很多年,之前一直忙著十三經的整理校對;另外還有蘇州沈周等山林隱士。
然後就是整理圖書。詩詞都好說,有名字的作者單獨列,方便以後選入《四庫全書》,其他的在後麵列出來;編完以後再選精編本,雖然現在選了三百首唐詩宋詞,但這是入門款,高級知識分子還是覺得不夠;然後就是《四庫全書》,到時候肯定要開四庫館,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整本收入;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但可以存其名,列入存目,當然隻是不收,不會禁毀。對於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最好是最初的接近原貌的本子作為底本。確定後底本後就不再進行加工了,照著抄就行,錯別字也不管,反正你們是讀書人,不存在錯別字,都叫通假字,讀書人的錯,能叫錯嗎?
另外就是數量,初定還是抄錄十部,除文華殿留存一部,還要在翰林院、北京國子監、南京國子監、宗學、國家圖書館各存一部,此外,還要在江南地區建立幾所藏書樓,專門進行收藏;此外,對於特別好的書,可以進行單獨抄錄,定名為《四庫薈要》,賞賜宗藩群臣,並刊行天下。
類別暫時還沒出來,反正就是經史子集四大類,具體的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