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於謙的後事已經四月了。


    期間有親蠶,武舉的會試、殿試,還有僧道的資格考試。都是大事情,尤其後者,規模相當大。


    僧道資格考試在貢院舉行。儒生們自然很反對:那是皇帝開科選士的地方!怎麽能給和尚道士們用!


    但是沒辦法,除了貢院,實在找不到這麽大的地方。


    按照聖旨,各省府縣從去年三月以來都進行了嚴格考試。事實證明,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實在不少。28萬僧尼中,因為年齡和政審,去掉了一大半,隻留下十萬;然後經過考核,推薦到北京的隻有一萬;道家也差不多是一樣的數字。


    ——主要是下麵的都知道太後這回下了大決心,實在不敢撩虎鬚,萬一送到北京的被打回來,自己也要吃掛落。


    貢院滿打滿算,能夠容納8萬人;招待2萬人自然沒什麽問題。不過監考是個大問題,1000間考場,至少每間要有三個人坐鎮,防止串聯,因此,不僅相關部門,而且其他相關不相關、隻要眼睛夠好的都得去,當然以襄王為首的宗室,以英國公為首的勛貴都跟著皇帝巡視了一遍,當然禁軍和錦衣衛就隻有站在外麵了。


    道姑尼姑們加起來也很不少,將近一千人,貢院不要想,隻能去女宗學,太皇太後年老,由永安長公主帶著命婦女官監考。


    事實證明,中央的水平確實比較高,參加考試的2萬多精英中,還是有近五千人被刷了下來。不過汪舜華看了答卷,覺得留下來的還算都能看,去年的清理整治和三輪考試還是見到了效果,於是沒有怎麽發作;當然對淘汰率比較高的幾個府縣負責人,還是進行問責,除職、勒令還俗——主要是這麽興師動眾,如果不清理幾個人,隻怕以後下麵怠慢,影響政令施行。


    其他部門鬆了口氣,隻是禮部、太常寺等幾個部門還是忙得夠嗆,尤其僧錄司、道錄司兩個衙門;要忙著重錄全新的僧道名錄並頒示全國。好在這樣的考試就這一回,以後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規模了。


    汪舜華心情再糟,還得打點精神,處理政務。


    公務之餘,汪舜華經常獨自到庭前,看春紅寥落,雲捲雲舒,看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


    留給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但她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報仇雪恥、科學發展、地理發現、引進良種等等,這些應該也必須在她手裏完成。


    尤其是地理發現,如果不在她手裏完成,估計以後的君主也沒有這樣的眼界和決心了。


    所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皇帝雖然已經開始聽政理政,還要兼顧功課,每天忙得團團轉,下麵再說讓皇帝親政,他有點不甘,但還是說:「臣年少,尚需母後主持朝政。」


    於謙的臨終疑問已經傳開了,大家也沒有強逼——是不可能的,隻是現在言官很少,大多被派到地方,剩下的幾隻小貓頂著勛貴宗室朝臣就夠嗆,改革派的立場也相當堅定:「現在還有好多沒改到位呢,需要太後壓陣。」


    皇帝無可奈何地表示:「政由太後,祭由寡人。」


    汪舜華動了一下:「不要胡說。你還年少,我不過代你執掌國政;等你長大了,成熟了,自然要歸還給你的。母後盼著你長大,也好早點退居深宮,頤養天年。」


    皇帝低著頭稱是。


    汪舜華知道,未來幾年,兒子會離她越來越遠。


    汪舜華也就突然明白武則天為什麽一定要當皇帝——隻有這樣,才能名正言順的永遠握住權力。


    然而她不是武則天,雖然她也不能完全抵禦權力的誘惑。


    皇權,是不願意和任何人分享的,哪怕是親生母親。


    皇帝已經成人,當然想早點拿回權力。


    然而現在還不是時候。


    大家就各自找事做了——自己不找事,朝廷就要給你找事了。


    於謙去世,內閣的工作還是要有人主持。


    汪舜華沒有馬上讓商輅進位,不過交代他總領百官,主持內閣事務。


    五月初二,右宗正霍瑄去世;十天後,得到集賢院大學士陳循的訃告,比歷史上晚了六年,享年八十五歲,追諡文康,陪葬德陵,比不過於謙,倒也生榮死哀;隨後命王文為集賢院大學士。


    提督科學院張懋匯報:「發配海南的馬成龍,原來是個南直隸常州府的秀才。在當地種植水稻已經二十年,家境貧寒,至今也沒種出百頃土地;不過寫了本書,叫做《農書》,專門寫他怎麽種植水稻。」


    汪舜華並不怎麽放在心上:又不是培育出了雜交水稻種子,估計就是東拚西湊寫成的。


    張懋奏道:「此書以陰陽理論闡述農業生產,尤其是水稻種植。關乎農桑,臣仔細閱讀,還和戶部屯田的官員探討,都認為寫的不錯。」


    汪舜華有點興趣了,拿過來看,篇幅不長,文辭頗有些深奧,想來還帶著讀書人的孤高。文章認為「農為治本,食乃民天」,運用陰陽、氣的學說,詳細地闡述了天時、地脈與農業生產三者之間的關係,詳細介紹了怎樣進行水稻種植,還提出了兩種育秧方法。雖然理論上沒有多少創新的,但更加係統完善。


    聽張懋介紹,此人開頭是自己種,後來漸有餘力,於是僱傭土民一起種植,和他們分成,十多年間,居然開墾出三十頃土地。


    這年頭讀書人讀書論道的多,雖然嘴上喊著「為民請命」,估計很多連「民」是什麽,民的「命」是什麽都搞不懂,難得有這麽個肯親自下田感受的,於是同意赦免,入職科學院。


    今年京師大旱,順天、河南、真定、保定四府大水,歷史上,爆發大規模瘟疫,導致京城嚴重缺糧。


    好在這幾年北京水係治理相當有成效,兼之連年從南洋進口大量糧食,抵禦瘟疫的能力也有了相當的提升,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災害發生後,戶部調撥北京倉儲二百石萬,並讓天津、青島、南京等各地發儲四百萬石;進口的糧食還在源源不斷流入,雖然價格稍微高了一點,但都在百姓承受範圍之內。本來想做文章的言官也被趕到地方救災。汪舜華的耳根子縱然不能消停,也總算還能過得去。


    一邊忙災後重建,一邊要準備明年考封的事情。現在大部分的親王已經到北京了,隻有晉王鍾鉉、周王子埅、韓王征釙、唐王瓊炟、淮王祁銓,當然還有一大群郡王將軍。


    皇帝已經及冠了,汪舜華也就沒有參加宗室的會晤。


    聽前麵傳回來的消息,這些會晤氣氛都很不錯,皇帝和親王們相談甚歡。


    汪舜華稍微把心放下來一些,低頭接著批閱奏疏。


    眼前就有個好消息:魚鱗黃冊終於編好了!


    從建極三年清理土地,到今年六月魚鱗黃冊全部入庫,前後歷時差不多十年,這還是朝廷掛圖作戰、倒排工期並出台製度的結果。


    沒辦法,畫圖真的是個麻煩事,何況一式四份。


    汪舜華下旨挑選太學生到後湖駁查。


    接著得到邊報,王越、朱永、趙輔、李瑾四人各帥一萬大軍分路出擊,從今年二月到六月,在草原上綜合馳騁,各有斬獲。


    遺憾的是草原實在太大,地理還不夠熟悉,沒能實現合圍;而且明朝守城的時候多,長驅出關的時候太少,不過對方畢竟處於失血狀態,所以傷亡雖然不小,但還可以接受。


    好消息不止這一件。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拚音方案》拿了出來。


    牽頭人是章綸,主要編製人是程敏政、李東陽和倪嶽。三人都是朝廷重臣,也是戲曲名家,對音韻更加敏感,尤其程敏政曾經親自到朝鮮,學習了諺文,很受啟發。


    但這樣快的拿出成熟方案,再怎麽天賦異稟也是不可能的;好在他們有外掛。


    拚音方案在汪舜華心上放了很多年,當年皇帝開經筵讀書的時候就想提,隻是當時已經弄了標點符號,被人私下罵「事兒精」事小,萬一有人借題發揮,懷疑皇帝的智力,那可就麻煩了。


    更何況,還要考慮數學未知數,化學元素,最好採用拉丁字母。


    但這個不能由她拍腦袋想出來,而必須從外部引入。


    好在,明朝有傳教士。


    建極三年開放過門以後,相繼有印度乃至歐洲的傳教士來到中國,向朝廷敬獻書籍,謀求傳教的資格。


    汪舜華召見了他們——果然,如今22個字母已經誕生並廣泛運用,那就沒什麽可說的,開工!


    但是進度沒那麽快。


    因為首先就要學習拉丁語,當時天朝上國的思想深入人心,尤其翰林院的才子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放著聖賢典籍不研究,偏偏去學蠻夷的語言,人家沒那個興趣。


    然後必須深刻了解漢字的音韻,才能融會貫通。但明朝的音韻學其實並不突出,除了《洪武正韻》幾乎乏善可陳,鼎鼎有名的「說文四大家」都是清朝的,因此,專業人才不好找。


    這時候就知道「行萬裏路」的好處。


    程敏政覺得用拚音來給漢字注音的辦法很好——想到寶貝女兒漢語還沒學利索,先把朝鮮語學的溜,心裏有點堵。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如此,那就學吧。照理來說,朝鮮語和漢字親緣關係更近,但是朝鮮剛剛被滅國,用他們的語言,不知道會不會喚起當地人的復國心;更重要的,諺文各種字母差別不大,太考眼力,反而不如拉丁文方便。


    汪舜華實在太著急,曾經連續三天招章綸覲見,詢問進度。


    章綸勸她稍安勿躁:「漢字有注音法,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


    汪舜華也是學過音韻學訓詁學的,豈能不知道,當即就反駁:「我知道。直音,用同音字註明某字的讀音。可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讀書人學這些當然沒問題,但是一些剛剛開始念書的,本身就不認得幾個字,還讓他去反切,豈不是挾泰山以超北海?」


    章綸有點冒汗,皇帝看著母親不說話,一起參與的禮部、翰林院和國子監人員也感覺到心累。


    好在汪太後雖然著急,但還講道理,甚至出主意——此前的反切法,聲母就是32個,韻母以韻書為準,《廣韻》計202韻,包括平聲83韻,上聲88韻,去聲20韻,入聲32韻。字母就這22個,不用再新加,但是引入過來,怎麽發音、怎麽書寫,元音輔音怎麽搭配,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聲母韻母之間怎麽隔音,如果聲母就是該字的讀音怎麽結尾,前鼻音後鼻音怎麽區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音調怎麽表示等等。


    這樣前後三個月,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出來,幾位翰林心裏還在犯嘀咕,太後怎麽想的這麽全麵周到細緻,但是對照方案,發現日常的漢字確實都可以拚寫出來,隻是從左往右書寫覺得不太適應——但也確實沒辦法從上往下書寫。


    字母表做好了還不算完,還要編撰一本字書,汪舜華賜名「字典」。當然用於認字識字的通用字典就不必像《康熙字典》那樣大而全,收錄最常用的3000個漢字,採用拚音分類,註明讀音、字義就行,至於其他引經據典的活,交給後來人。


    沒辦法,太後就是個急脾氣。


    《建極字典》呈上來,一共三十卷,不厚,前麵是字母表,然後是目錄,再是正文;想到從前的《漢語大字典》和《新華字典》,任重道遠啊。


    書編好了,怎麽推廣成了問題。讀書人對這種典籍肯定嗤之以鼻,普通人估計興趣也不大,汪舜華想到當年太祖推廣《大誥》的辦法,下旨「一切官民諸色人等,若犯笞杖徙流罪名,家有一本,罪減一等。」


    與此同時,將其作為科舉、考封、銓選的內容;呈給文林館的詩賦,韻律要以此為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