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就很熱鬧,除了看戲,自己也要上場打嘴仗。
何況這個題目是汪舜華自己提出來的:商量文廟和歷史帝王廟的祭祀。
天朝自詡禮儀之邦。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通過議禮,重新確定規範,昭示決心,建立權威,是歷朝歷代都必不可少的程序。
此次議禮的核心,是文廟和帝王廟的祭享,無關帝係傳承,因此話題不算敏感。
雖然免不了唇槍舌戰,但總的來說,還算和風細雨。
汪舜華想恢復周公在文廟的地位。
文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孔子逝世,魯哀公將其生前所居住的三間屋設為廟;漢朝儒家學說上升至官方思想,祭孔行為開始擴展到天子,全國各地亦開始興建文廟。
但自古以來,文廟祭祀對象並不隻針對孔子,還有周公。在唐朝以前拜周公為先聖,坐文廟以南,孔子為先師,坐文廟以東。隻是到唐玄宗年間,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時期主政以及其後代在周厲王出奔後的周召共和,下令取消周公文廟供奉的資格,改以孔子為主。
汪舜華自然不可能買他的帳,你要是早死20年我還敬你是個明君,寵妾滅妻一日殺三子搶兒媳婦臨了高台跳水還好意思藐視周公?
但是擺在她麵前的不僅有唐玄宗,還有明太宗。
周公之所以受到尊崇,除了他在典章製度上的卓越貢獻,還因為他出眾的人品,尤其輔佐成王的功勳。
當年靖難之役,太宗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起兵,宣揚自己要周公輔成王。但是,當奪占南京後,他並沒有效仿周公,而是自己當了皇帝。
方孝孺有關「成王安在」的詰問存疑,但「周公輔成王」卻為太宗的隱痛。於是周公被從廟中移出,另祀於文華殿之東室。
雖然相隔三千年,汪舜華對周公的品行和功績還是由衷的欽佩,何況她輔佐幼君,何況沒有「恐懼流言」的感嘆?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考慮就是皇帝已經成人,但她仍然沒有還政,朝野上下流言蜚語不斷,在這個時候,尊奉周公,既是安撫,也是宣誓:她隻是效仿周公輔佐而已,等到皇帝成熟,自然歸政。
因此十月初,舉行廷議,最終決定恢復舊製,尊周公為「至德元聖」。
周公不僅是孔孟的偶像,也得到歷代君臣的推崇,賈誼就曾經指出:「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韓愈則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序。
因此,尊奉周公,沒人敢置喙;何況這對太後來說,也是警鍾。
與此同時,孔子的尊號也要重新討論。
早在魯哀公年間,孔子被尊為尼父;後來被歷朝皇帝加了各種尊稱,從褒成宣尼公、褒尊侯、鄒國公、文宣王,一直到元成宗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開國以後,還沒有對孔子進行進行另外的追封,一般稱為先師;直到嘉靖九年,追封為至聖先師。
現在汪舜華和群臣商議:「開國百年,應該重新明確孔子的待遇,以撫慰天下人心;但是稱王名不正言不順,應去王號,改稱『大成先師』。」
大成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的原話,任誰都不敢挑毛病。
文廟同時尊奉周公和孔子。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至少評價的時候如此。
孟子仍為亞聖。
然後是帝王廟的祭享人員。
太祖確定祭祀的帝王是12位,包括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武王姬發、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歷史上順治定都北京後定為28位。後來幾經調整,確定帝王為188位。
帝王廟居然連秦始皇漢武帝都沒有,這兩位加上唐太宗才真有資格號稱千古一帝好嗎?
——但前麵幾位不說,後麵的漢高祖、光武帝也不能請出去,一個是真正的天寶,老天爺的親兒子;一個是位麵之子,得罪不起。
這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加上就行,另外還得加上隋文帝,雖然是實在摳,但是在製度創建方麵居功至偉;他的兒子就算了,煬帝也好明帝也罷,說得再好,也是亡國之君;武則天也算了,汪舜華不想落人話柄。
這當然招到了文臣的堅決反對,章綸以下,聲淚俱下的聲討著秦皇漢武的兇殘暴虐,恐怕把他們供進廟裏,後人也跟著學,帶來亡國的慘禍。
商輅就站出來:「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皆不足後世法!」
汪舜華擺手:「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溝通水係。此後百代皆行秦法,自是千古一帝。沒有秦始皇的帝王廟,怎堪稱為帝王廟?」
她頓了頓,看著下麵的文臣:「我們是什麽人?」
群臣摸不著頭腦,隻好說自己是大明子民;獨武英殿大學士李賢站出來:「臣是漢人。」
汪舜華含笑:「說的不錯,這漢人不就是漢朝那裏來的嗎?沒有漢武帝的赫赫武功,漢朝還是漢朝嗎?我等又怎能稱為漢人?倘若漢武帝不能入廟享受祭祀,那麽我等皆要愧為漢人矣。」
她語氣不容置喙:「自古有一朝天子,有百代天子。此非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而誰?」
下麵麵麵相覷。
如果說秦皇漢武大家還勉強可以接受——有過,但是人家的功勞是擺在那裏的;另外一個遭遇反對的就是元世祖。
禮部、太常寺和翰林院官員先後上書,要求罷黜元世祖的神位。
汪舜華沉吟了很久:「太祖皇帝已經認可了元朝的正統,就沒必要掀翻,否則還要真追溯到宋朝那裏?」
既然元朝必須要有一個代表,那就隻能是元世祖了。
另外還有一個人必須加上:周文王。
群臣對此沒有任何異言,反而積極支持,所謂「法上古聖賢之君、效三代之法」,周文王就是其一。雖然未必適應這個時代,但是道德的大旗是一定要樹立的。
也有一位被請出了帝王廟:宋太祖趙匡胤。
汪舜華對宋朝很不感冒,說得再好,那個「慫」字就受不了,尤其文臣經常拿著宋朝重文輕武不殺讀書人舉例子甚至以古非今,讓她不勝耐煩,而宋朝這種性格,無疑根子上就在宋太祖那裏;尤其現在作為太後,宋太祖黃袍加身的故事是很犯忌諱的——把他供在廟裏,下麵會不會有樣學樣,看著我們孤兒寡母好欺負,就來個宮廷政變?
正因為如此,帝王廟的事情拖了十年,直到她徹底掌控了朝局,皇帝也已經長大,這才提上了議事日程;百官也覺得給皇帝樹立一個典型很好,於是沒有反對。
但是現在,汪舜華對宋太祖還是沒有好感,堅持要將他趕出去。
太後要堅持,大家也就沒有反對,畢竟「黃袍加身」實在太敏感,雖然隋文帝楊堅上位的方式也不光彩,好歹還可以說皇帝無道,再說隋文帝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南北朝四百年的紛爭,光大了漢族,在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外加改革全麵推進的當下還是值得敬仰的;宋朝是真的從頭到尾割據一方,加上靖康之變時刻刺激著大家,自然沒人來爭一口氣。
可能的話,汪舜華甚至不想給趙家在帝王廟裏留牌位,被群臣念叨還是一回事,萬一後代皇帝患上軟骨病學靖康三傻,丟不起這個臉。
但明朝畢竟奉宋朝為正統,太祖當年可是高喊著「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因此宋朝至少還得有個代表。
群臣據理力爭:元世宗都供奉了,趙宋不能沒人。
他們幾乎眾口一詞的推薦了宋仁宗,李賢就認為:「宋之英主,無出仁宗。夏辣懷奸挾詐,孤負任使則罷之;呂夷簡痛改前非,力圖後效則包容之;杜衍、韓琦、範仲淹、富弼,抱才氣有重望,則不次摺之。故能北禦契丹,西臣元昊,而慶曆、嘉佑之治號為太平,未聞一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之事也。」
商輅也稱頌:「仁宗一朝,钜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
彭時也讚嘆:「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帝躬慈儉之德,而宰執台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但是汪舜華沒有同意,很簡單:「宋仁宗好虛名而不務實。這個『仁』,到底是仁柔易治,還是明主之仁?任用範仲淹卻不能鼎力支持,導致慶曆新政無果而終。執政三十年,兩府大臣換了四十餘人,都是屢進屢退。大臣剛被攻訐就換人,互相攻擊就都罷免。這樣朝令夕改,反覆無常,讓朝野無所適從,什麽事也辦不成。」
宋仁宗脾氣好,固然難得,但是變革時代,需要的是雄才大略的君主,退一步也是蕭規曹隨、恪守陳法的君主,而不是無為而治。
一旦把宋仁宗請進歷代帝王廟,成了後代帝王的楷模,估計以後稍微有點什麽事,就能把他搬出來,勸太後皇帝寬容忍讓,或者讓大臣避嫌辭職,甚至搬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古訓來,那以後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
群臣相互看了一眼,還想說服太後。
汪舜華冷笑:「仁宗一朝,確實人才濟濟。文有範仲淹、包拯、呂夷簡、富弼、蘇洵、蘇軾、蘇轍,武有韓琦、狄青,還有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蔡襄,科學上有畢昇、沈括、蘇頌。他若真的知人善任,淩煙閣都夠了!結果呢,慶曆新政無果而終,朝堂上黨爭愈演愈烈,對外戰事頻頻失利,邊塞百姓慘遭蹂躪,這是誰的過錯?」
她往後一仰:「宋仁宗脾氣好,性格好,值得皇帝學習;但是把他供奉在帝王廟接受頂禮膜拜,沒必要。我不希望皇帝跟他一樣優柔寡斷無為而治,而是能夠奮發有為光大祖宗基業。」
皇帝由不得往後瞧了一眼。
最後還是於謙咳了一聲:「臣以為南宋孝宗聰明英毅,平反嶽飛冤案,銳意收復中原;加強集權,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勸課農桑,開創幹淳之治,卓然為南渡諸帝之首,可為後世之法。」
汪舜華點頭。
聖人和帝王的爭議不小,後妃那裏的爭論更大。
帝王廟要新增後妃的陪享,這算是很有時代特色。當然數量不多,和前殿的明君們差不多,有一定關係,但不完全對應,至少秦始皇的皇後查無此人。
偏偏就是在這裏引發了爭論。
焦點也很集中,就是女媧。
女媧「大地之母」的身份不容置疑,隻是到底在帝王殿受享,還是在後妃殿裏受享的問題。
主要是女媧的地位不太穩定。作為創世神,化生萬物,她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內,有時在三皇之下,《尚書》把伏羲、神農、黃帝作為三皇以後,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唐宋以後,出於攻擊武則天等當政後妃的需要,她受到不小的貶斥,甚至在明朝的《封神演義》中成為心胸狹窄出爾反爾的終極大boss。
汪舜華自然很不爽,都是傳說,憑什麽受傷的是女媧,其他三皇五帝不見你們去顛倒?就因為她是女人,女人就活該被欺負?按照傳說,如果沒有女媧,還不知道有沒有人類;沒有嫘祖,大家都光著屁股;沒有婦好,又沒有後來的中華文明,都問號呢——可惜,現在甲骨文還沒有發掘,歷代典籍中並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明朝人也就不知道還有這麽一位偉大女性的存在,汪舜華也不可能說「我知道商朝有這麽個神人」,所以隻能先欠著了。
因此,此前汪舜華強烈要求女媧和伏羲、炎黃二帝一起在崇聖殿接受香火,但是群臣反對,最後還是李賢出來說:「陰陽合順,道術合生。女媧雖是三皇之一,也是大地之母,理應在崇德殿接受香火。」
汪舜華這才答應了,不過正式明確了三皇五帝的說法。
陪祀的嫘祖,黃帝的元妃;另外一位陪祀聽訞,炎帝的獨偶,都是傑出的發明家。
夏禹之妻塗山氏、商朝始母簡狄都要供奉,周室三母太薑、太任、太姒,自然也在其中。
汪舜華其實很同情也很理解呂後,被踩踏多年的總爆發,但最後做得太過分了,政治家必須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麵子上的工作一定要到位,你哪怕賜酒賜白綾都行,偏偏虐殺,還讓皇帝和大臣去參觀,還把自己的兒子嚇得半死,反人類了,沒辦法請進去。
文帝竇皇後名氣很響,景帝王皇後宮鬥能手,但是這種場合,還是不夠的,尤其竇太後反對儒家,又在武帝初年把持朝政,被士大夫們好一陣批;衛子夫雖然遭遇不幸,但確實品行出眾,又有兩個超級外掛,順利成為第一位皇後;後麵是光武帝皇後陰麗華,帶著兒媳明德馬皇後;孫媳和熹皇後鄧綏其實政治才能相當突出,興滅國,繼絕世,但她為了專政不惜廢長立幼,甚至立出生百餘日的嬰兒為帝,不僅讓家族遭遇滅頂之災,也為東漢覆滅埋下了伏筆;北魏馮太後跟她差不多一樣,更過分的是差點想謀殺孫子孝文帝。群臣自然是要做文章的,汪舜華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犯政治錯誤,因此兩人很遺憾的落榜。
唐高祖李淵的太穆皇後竇氏其實早在建國前就去世,是追封的,但她確實賢德出眾,兒媳婦就是唐太宗長孫皇後,歷代皇後的典範,更不用說;懿安郭皇後歷經七朝,從王妃到貴妃到太後、太皇太後,極盡尊貴,隻是據說她老公憲宗的死跟她脫不開關係,因此遺憾止步;倒是唐玄宗王皇後,還是糟糠妻敵不過狐狸精的老故事,偏偏沒有像唐高宗王皇後那樣作死,而是很老實的當著賢妻,可惜就這樣還是悲催了,更悲催的是敵人還是和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武家的後人,然而風流天子風流天子仿佛忘了祖父曾經犯過的錯誤,色令智昏,納為寵妃,廢了皇後,甚至一日殺三子;可惜薄情郎就是薄情郎,哪怕吹成情聖他還是個渣,武惠妃一死,她的兒媳婦楊玉環很快取代她的位置,甚至贏得「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童謠。
汪舜華很是感嘆,真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曾經的患難相隨在皇帝眼裏算什麽?你掏心掏肺生死無悔,陪他坐享尊榮的卻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小妖精,哪怕出身風塵,或是死敵的後人,甚至是兒媳婦。
都在傳唱生離死別的愛情,仿佛真的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可是誰還記得有個王皇後?難道真的顏值才是正義,黃臉婆不配有姓名?
汪舜華有時會慶幸景帝走的早,否則一旦英宗死了,用不著她了,是不是她也會被棄若弊履?
畢竟他是皇帝,麵臨的誘惑太多了。
漢唐都有三位皇後入選,宋朝也有宋欽宗趙桓仁懷皇後朱璉和宋度宗趙禥的楊淑妃。朱皇後在靖康之變後被俘,被押解到北方。金人強迫帝後行牽羊禮,而後又命賜浴,她不甘受辱,投水自盡。
南宋德祐二年,元軍進入臨安。謝太後率百官投降;亡夫的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及部分大臣南下繼續抗戰。崖山海戰後,丞相陸秀夫抱著趙昺投海自盡。楊淑妃聞報,自知復興無望,投海自殺殉國。
現在正在鞭撻宋朝的苟安政策,因此無論是劉娥還是曹皇後或者高滔滔都受了連累,遺憾止步,倒是宋朝的死對頭蕭太後順利晉級,畢竟元朝都能進,遼國進去一下也不是什麽大事。
當然真正的理由是,群臣對這幾位執政太後都不爽,堅決反對;劉娥搶別人的兒子,還穿著袞冕去太廟,實在太敏感;而不管是曹皇後還是高滔滔,在政治上都是保守派。汪舜華表揚了王安石,自然也就壓製了兩位同性。
陪享的功臣反對聲同樣很不小。長孫無忌雖然說是冤死,但他也曾經坑過吳王李恪,自己苦心扶立的高宗又斷送了江山,自然遭受了不小的反對。汪舜華考慮到他是唐太宗欽定的淩煙閣第一功臣,編撰了《唐律疏議》,反對太宗晚年分封,確實有功於家國,而且又是反對武則天上位被害的,為了平息輿論,同意他入廟;當然,內心深處,她未嚐不羨慕唐高宗能有長孫無忌這樣的舅舅,不但能苦心孤詣的操持國事,還能忠心耿耿為自己策劃,剪除任何可能威脅到帝位的隱患;都不用自己操心,更不用自己動手。
如果當年朝廷能有這樣的心腹之臣,她會輕鬆很多;甚至可以說,如果景帝身邊有這樣的人,可能歷史完全不同。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寵愛的永遠有恃無恐。
王安石歷來不得文人喜歡,但是這次因為改革,對他倒是多了理解;尤其汪舜華深受網上影響,覺得這人真是跨越了時代的天才,因此把他請了進去;當然還包括他的死對頭司馬光,汪舜華其實對他不感冒,但他人品高潔,為了安撫舊黨,就讓他進去了。
反對聲更大的是桑弘羊。他是漢武帝的顧命大臣之一,最後卻因捲入燕王劉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謀反事件被殺。長孫無忌的冤,大家都知道;但是桑弘羊說他謀反,似乎又不算冤枉。汪舜華考慮到此人是歷史上著名的理財專家,鹽鐵官營的首倡者,而且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製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不僅為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對後代經濟政策影響甚巨,甚至自己的改革也要到他那裏去找對策,因此讓他進去了。
何況這個題目是汪舜華自己提出來的:商量文廟和歷史帝王廟的祭祀。
天朝自詡禮儀之邦。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通過議禮,重新確定規範,昭示決心,建立權威,是歷朝歷代都必不可少的程序。
此次議禮的核心,是文廟和帝王廟的祭享,無關帝係傳承,因此話題不算敏感。
雖然免不了唇槍舌戰,但總的來說,還算和風細雨。
汪舜華想恢復周公在文廟的地位。
文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孔子逝世,魯哀公將其生前所居住的三間屋設為廟;漢朝儒家學說上升至官方思想,祭孔行為開始擴展到天子,全國各地亦開始興建文廟。
但自古以來,文廟祭祀對象並不隻針對孔子,還有周公。在唐朝以前拜周公為先聖,坐文廟以南,孔子為先師,坐文廟以東。隻是到唐玄宗年間,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時期主政以及其後代在周厲王出奔後的周召共和,下令取消周公文廟供奉的資格,改以孔子為主。
汪舜華自然不可能買他的帳,你要是早死20年我還敬你是個明君,寵妾滅妻一日殺三子搶兒媳婦臨了高台跳水還好意思藐視周公?
但是擺在她麵前的不僅有唐玄宗,還有明太宗。
周公之所以受到尊崇,除了他在典章製度上的卓越貢獻,還因為他出眾的人品,尤其輔佐成王的功勳。
當年靖難之役,太宗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起兵,宣揚自己要周公輔成王。但是,當奪占南京後,他並沒有效仿周公,而是自己當了皇帝。
方孝孺有關「成王安在」的詰問存疑,但「周公輔成王」卻為太宗的隱痛。於是周公被從廟中移出,另祀於文華殿之東室。
雖然相隔三千年,汪舜華對周公的品行和功績還是由衷的欽佩,何況她輔佐幼君,何況沒有「恐懼流言」的感嘆?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考慮就是皇帝已經成人,但她仍然沒有還政,朝野上下流言蜚語不斷,在這個時候,尊奉周公,既是安撫,也是宣誓:她隻是效仿周公輔佐而已,等到皇帝成熟,自然歸政。
因此十月初,舉行廷議,最終決定恢復舊製,尊周公為「至德元聖」。
周公不僅是孔孟的偶像,也得到歷代君臣的推崇,賈誼就曾經指出:「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韓愈則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序。
因此,尊奉周公,沒人敢置喙;何況這對太後來說,也是警鍾。
與此同時,孔子的尊號也要重新討論。
早在魯哀公年間,孔子被尊為尼父;後來被歷朝皇帝加了各種尊稱,從褒成宣尼公、褒尊侯、鄒國公、文宣王,一直到元成宗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開國以後,還沒有對孔子進行進行另外的追封,一般稱為先師;直到嘉靖九年,追封為至聖先師。
現在汪舜華和群臣商議:「開國百年,應該重新明確孔子的待遇,以撫慰天下人心;但是稱王名不正言不順,應去王號,改稱『大成先師』。」
大成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的原話,任誰都不敢挑毛病。
文廟同時尊奉周公和孔子。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至少評價的時候如此。
孟子仍為亞聖。
然後是帝王廟的祭享人員。
太祖確定祭祀的帝王是12位,包括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武王姬發、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歷史上順治定都北京後定為28位。後來幾經調整,確定帝王為188位。
帝王廟居然連秦始皇漢武帝都沒有,這兩位加上唐太宗才真有資格號稱千古一帝好嗎?
——但前麵幾位不說,後麵的漢高祖、光武帝也不能請出去,一個是真正的天寶,老天爺的親兒子;一個是位麵之子,得罪不起。
這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加上就行,另外還得加上隋文帝,雖然是實在摳,但是在製度創建方麵居功至偉;他的兒子就算了,煬帝也好明帝也罷,說得再好,也是亡國之君;武則天也算了,汪舜華不想落人話柄。
這當然招到了文臣的堅決反對,章綸以下,聲淚俱下的聲討著秦皇漢武的兇殘暴虐,恐怕把他們供進廟裏,後人也跟著學,帶來亡國的慘禍。
商輅就站出來:「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皆不足後世法!」
汪舜華擺手:「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溝通水係。此後百代皆行秦法,自是千古一帝。沒有秦始皇的帝王廟,怎堪稱為帝王廟?」
她頓了頓,看著下麵的文臣:「我們是什麽人?」
群臣摸不著頭腦,隻好說自己是大明子民;獨武英殿大學士李賢站出來:「臣是漢人。」
汪舜華含笑:「說的不錯,這漢人不就是漢朝那裏來的嗎?沒有漢武帝的赫赫武功,漢朝還是漢朝嗎?我等又怎能稱為漢人?倘若漢武帝不能入廟享受祭祀,那麽我等皆要愧為漢人矣。」
她語氣不容置喙:「自古有一朝天子,有百代天子。此非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而誰?」
下麵麵麵相覷。
如果說秦皇漢武大家還勉強可以接受——有過,但是人家的功勞是擺在那裏的;另外一個遭遇反對的就是元世祖。
禮部、太常寺和翰林院官員先後上書,要求罷黜元世祖的神位。
汪舜華沉吟了很久:「太祖皇帝已經認可了元朝的正統,就沒必要掀翻,否則還要真追溯到宋朝那裏?」
既然元朝必須要有一個代表,那就隻能是元世祖了。
另外還有一個人必須加上:周文王。
群臣對此沒有任何異言,反而積極支持,所謂「法上古聖賢之君、效三代之法」,周文王就是其一。雖然未必適應這個時代,但是道德的大旗是一定要樹立的。
也有一位被請出了帝王廟:宋太祖趙匡胤。
汪舜華對宋朝很不感冒,說得再好,那個「慫」字就受不了,尤其文臣經常拿著宋朝重文輕武不殺讀書人舉例子甚至以古非今,讓她不勝耐煩,而宋朝這種性格,無疑根子上就在宋太祖那裏;尤其現在作為太後,宋太祖黃袍加身的故事是很犯忌諱的——把他供在廟裏,下麵會不會有樣學樣,看著我們孤兒寡母好欺負,就來個宮廷政變?
正因為如此,帝王廟的事情拖了十年,直到她徹底掌控了朝局,皇帝也已經長大,這才提上了議事日程;百官也覺得給皇帝樹立一個典型很好,於是沒有反對。
但是現在,汪舜華對宋太祖還是沒有好感,堅持要將他趕出去。
太後要堅持,大家也就沒有反對,畢竟「黃袍加身」實在太敏感,雖然隋文帝楊堅上位的方式也不光彩,好歹還可以說皇帝無道,再說隋文帝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南北朝四百年的紛爭,光大了漢族,在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外加改革全麵推進的當下還是值得敬仰的;宋朝是真的從頭到尾割據一方,加上靖康之變時刻刺激著大家,自然沒人來爭一口氣。
可能的話,汪舜華甚至不想給趙家在帝王廟裏留牌位,被群臣念叨還是一回事,萬一後代皇帝患上軟骨病學靖康三傻,丟不起這個臉。
但明朝畢竟奉宋朝為正統,太祖當年可是高喊著「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因此宋朝至少還得有個代表。
群臣據理力爭:元世宗都供奉了,趙宋不能沒人。
他們幾乎眾口一詞的推薦了宋仁宗,李賢就認為:「宋之英主,無出仁宗。夏辣懷奸挾詐,孤負任使則罷之;呂夷簡痛改前非,力圖後效則包容之;杜衍、韓琦、範仲淹、富弼,抱才氣有重望,則不次摺之。故能北禦契丹,西臣元昊,而慶曆、嘉佑之治號為太平,未聞一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之事也。」
商輅也稱頌:「仁宗一朝,钜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
彭時也讚嘆:「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帝躬慈儉之德,而宰執台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但是汪舜華沒有同意,很簡單:「宋仁宗好虛名而不務實。這個『仁』,到底是仁柔易治,還是明主之仁?任用範仲淹卻不能鼎力支持,導致慶曆新政無果而終。執政三十年,兩府大臣換了四十餘人,都是屢進屢退。大臣剛被攻訐就換人,互相攻擊就都罷免。這樣朝令夕改,反覆無常,讓朝野無所適從,什麽事也辦不成。」
宋仁宗脾氣好,固然難得,但是變革時代,需要的是雄才大略的君主,退一步也是蕭規曹隨、恪守陳法的君主,而不是無為而治。
一旦把宋仁宗請進歷代帝王廟,成了後代帝王的楷模,估計以後稍微有點什麽事,就能把他搬出來,勸太後皇帝寬容忍讓,或者讓大臣避嫌辭職,甚至搬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古訓來,那以後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
群臣相互看了一眼,還想說服太後。
汪舜華冷笑:「仁宗一朝,確實人才濟濟。文有範仲淹、包拯、呂夷簡、富弼、蘇洵、蘇軾、蘇轍,武有韓琦、狄青,還有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蔡襄,科學上有畢昇、沈括、蘇頌。他若真的知人善任,淩煙閣都夠了!結果呢,慶曆新政無果而終,朝堂上黨爭愈演愈烈,對外戰事頻頻失利,邊塞百姓慘遭蹂躪,這是誰的過錯?」
她往後一仰:「宋仁宗脾氣好,性格好,值得皇帝學習;但是把他供奉在帝王廟接受頂禮膜拜,沒必要。我不希望皇帝跟他一樣優柔寡斷無為而治,而是能夠奮發有為光大祖宗基業。」
皇帝由不得往後瞧了一眼。
最後還是於謙咳了一聲:「臣以為南宋孝宗聰明英毅,平反嶽飛冤案,銳意收復中原;加強集權,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勸課農桑,開創幹淳之治,卓然為南渡諸帝之首,可為後世之法。」
汪舜華點頭。
聖人和帝王的爭議不小,後妃那裏的爭論更大。
帝王廟要新增後妃的陪享,這算是很有時代特色。當然數量不多,和前殿的明君們差不多,有一定關係,但不完全對應,至少秦始皇的皇後查無此人。
偏偏就是在這裏引發了爭論。
焦點也很集中,就是女媧。
女媧「大地之母」的身份不容置疑,隻是到底在帝王殿受享,還是在後妃殿裏受享的問題。
主要是女媧的地位不太穩定。作為創世神,化生萬物,她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內,有時在三皇之下,《尚書》把伏羲、神農、黃帝作為三皇以後,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唐宋以後,出於攻擊武則天等當政後妃的需要,她受到不小的貶斥,甚至在明朝的《封神演義》中成為心胸狹窄出爾反爾的終極大boss。
汪舜華自然很不爽,都是傳說,憑什麽受傷的是女媧,其他三皇五帝不見你們去顛倒?就因為她是女人,女人就活該被欺負?按照傳說,如果沒有女媧,還不知道有沒有人類;沒有嫘祖,大家都光著屁股;沒有婦好,又沒有後來的中華文明,都問號呢——可惜,現在甲骨文還沒有發掘,歷代典籍中並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明朝人也就不知道還有這麽一位偉大女性的存在,汪舜華也不可能說「我知道商朝有這麽個神人」,所以隻能先欠著了。
因此,此前汪舜華強烈要求女媧和伏羲、炎黃二帝一起在崇聖殿接受香火,但是群臣反對,最後還是李賢出來說:「陰陽合順,道術合生。女媧雖是三皇之一,也是大地之母,理應在崇德殿接受香火。」
汪舜華這才答應了,不過正式明確了三皇五帝的說法。
陪祀的嫘祖,黃帝的元妃;另外一位陪祀聽訞,炎帝的獨偶,都是傑出的發明家。
夏禹之妻塗山氏、商朝始母簡狄都要供奉,周室三母太薑、太任、太姒,自然也在其中。
汪舜華其實很同情也很理解呂後,被踩踏多年的總爆發,但最後做得太過分了,政治家必須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麵子上的工作一定要到位,你哪怕賜酒賜白綾都行,偏偏虐殺,還讓皇帝和大臣去參觀,還把自己的兒子嚇得半死,反人類了,沒辦法請進去。
文帝竇皇後名氣很響,景帝王皇後宮鬥能手,但是這種場合,還是不夠的,尤其竇太後反對儒家,又在武帝初年把持朝政,被士大夫們好一陣批;衛子夫雖然遭遇不幸,但確實品行出眾,又有兩個超級外掛,順利成為第一位皇後;後麵是光武帝皇後陰麗華,帶著兒媳明德馬皇後;孫媳和熹皇後鄧綏其實政治才能相當突出,興滅國,繼絕世,但她為了專政不惜廢長立幼,甚至立出生百餘日的嬰兒為帝,不僅讓家族遭遇滅頂之災,也為東漢覆滅埋下了伏筆;北魏馮太後跟她差不多一樣,更過分的是差點想謀殺孫子孝文帝。群臣自然是要做文章的,汪舜華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犯政治錯誤,因此兩人很遺憾的落榜。
唐高祖李淵的太穆皇後竇氏其實早在建國前就去世,是追封的,但她確實賢德出眾,兒媳婦就是唐太宗長孫皇後,歷代皇後的典範,更不用說;懿安郭皇後歷經七朝,從王妃到貴妃到太後、太皇太後,極盡尊貴,隻是據說她老公憲宗的死跟她脫不開關係,因此遺憾止步;倒是唐玄宗王皇後,還是糟糠妻敵不過狐狸精的老故事,偏偏沒有像唐高宗王皇後那樣作死,而是很老實的當著賢妻,可惜就這樣還是悲催了,更悲催的是敵人還是和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武家的後人,然而風流天子風流天子仿佛忘了祖父曾經犯過的錯誤,色令智昏,納為寵妃,廢了皇後,甚至一日殺三子;可惜薄情郎就是薄情郎,哪怕吹成情聖他還是個渣,武惠妃一死,她的兒媳婦楊玉環很快取代她的位置,甚至贏得「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童謠。
汪舜華很是感嘆,真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曾經的患難相隨在皇帝眼裏算什麽?你掏心掏肺生死無悔,陪他坐享尊榮的卻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小妖精,哪怕出身風塵,或是死敵的後人,甚至是兒媳婦。
都在傳唱生離死別的愛情,仿佛真的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可是誰還記得有個王皇後?難道真的顏值才是正義,黃臉婆不配有姓名?
汪舜華有時會慶幸景帝走的早,否則一旦英宗死了,用不著她了,是不是她也會被棄若弊履?
畢竟他是皇帝,麵臨的誘惑太多了。
漢唐都有三位皇後入選,宋朝也有宋欽宗趙桓仁懷皇後朱璉和宋度宗趙禥的楊淑妃。朱皇後在靖康之變後被俘,被押解到北方。金人強迫帝後行牽羊禮,而後又命賜浴,她不甘受辱,投水自盡。
南宋德祐二年,元軍進入臨安。謝太後率百官投降;亡夫的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及部分大臣南下繼續抗戰。崖山海戰後,丞相陸秀夫抱著趙昺投海自盡。楊淑妃聞報,自知復興無望,投海自殺殉國。
現在正在鞭撻宋朝的苟安政策,因此無論是劉娥還是曹皇後或者高滔滔都受了連累,遺憾止步,倒是宋朝的死對頭蕭太後順利晉級,畢竟元朝都能進,遼國進去一下也不是什麽大事。
當然真正的理由是,群臣對這幾位執政太後都不爽,堅決反對;劉娥搶別人的兒子,還穿著袞冕去太廟,實在太敏感;而不管是曹皇後還是高滔滔,在政治上都是保守派。汪舜華表揚了王安石,自然也就壓製了兩位同性。
陪享的功臣反對聲同樣很不小。長孫無忌雖然說是冤死,但他也曾經坑過吳王李恪,自己苦心扶立的高宗又斷送了江山,自然遭受了不小的反對。汪舜華考慮到他是唐太宗欽定的淩煙閣第一功臣,編撰了《唐律疏議》,反對太宗晚年分封,確實有功於家國,而且又是反對武則天上位被害的,為了平息輿論,同意他入廟;當然,內心深處,她未嚐不羨慕唐高宗能有長孫無忌這樣的舅舅,不但能苦心孤詣的操持國事,還能忠心耿耿為自己策劃,剪除任何可能威脅到帝位的隱患;都不用自己操心,更不用自己動手。
如果當年朝廷能有這樣的心腹之臣,她會輕鬆很多;甚至可以說,如果景帝身邊有這樣的人,可能歷史完全不同。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寵愛的永遠有恃無恐。
王安石歷來不得文人喜歡,但是這次因為改革,對他倒是多了理解;尤其汪舜華深受網上影響,覺得這人真是跨越了時代的天才,因此把他請了進去;當然還包括他的死對頭司馬光,汪舜華其實對他不感冒,但他人品高潔,為了安撫舊黨,就讓他進去了。
反對聲更大的是桑弘羊。他是漢武帝的顧命大臣之一,最後卻因捲入燕王劉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謀反事件被殺。長孫無忌的冤,大家都知道;但是桑弘羊說他謀反,似乎又不算冤枉。汪舜華考慮到此人是歷史上著名的理財專家,鹽鐵官營的首倡者,而且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製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不僅為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對後代經濟政策影響甚巨,甚至自己的改革也要到他那裏去找對策,因此讓他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