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九年在繁忙中到來了。歷史上的成化二年是雞飛狗跳、烽火四起的一年,這一回,也不算平靜。


    對於汪舜華來說,有兩件事需要操心,都是喜事:


    一是沂王的婚事。他明年就二十周歲了。大小夥子,該結婚了。


    頭代親王不需要參加考封就可以冊封結婚,這是當年定下了的,否則是不是太子也要考試通過才能當皇帝?


    其他親王的婚事都好辦,人選都已經定下來了,包括父親名聲很不好的鄭王;但唯獨沂王例外,倒不是汪舜華害怕他突然來個復辟,畢竟這些年他小心翼翼的閉門自守,和朝臣甚至宗室都不來往,沒有培植自己的勢力。


    汪舜華顧忌的是萬貞兒,畢竟這一對太有名了。雖然這輩子萬貞兒嫁過人,但汪舜華實在不確定經歷了這樣跌宕起伏、風雲變幻的歲月,沂王會不會一如既往的愛上萬貞兒。


    汪舜華曾經考慮把吳婉清也就是都督吳俊的女兒許配給他。這女孩兒不僅年齡和他相當,而且美貌出眾,堪稱內宮第一;才學人品都是百裏挑一的。


    隻是轉念一想,明憲宗那個倒黴的原配皇後不就姓吳,好像出身名門,難道就是她?


    看著吳婉清的花容月貌,想到她隻做了一個月皇後就被趕下台,實在不忍心再把她往火坑裏推。太暴殄天物了,會遭雷劈的!


    汪舜華不知道,明英宗雖然對周貴妃不怎麽樣,也曾經考慮過廢儲,但在兒子婚事上,真算費了心的,不惜興師動眾,前後折騰兩年,一定要把天下最好的姑娘配給自己的兒子。


    這樣的選妃,即便不能說曠古絕今,也實在堪稱罕有。可以想見,那場選美的前三甲,吳氏、王氏、柏氏,容色傾城實在隻是起步價。


    隻是憲宗已經有了萬貞兒這個靈魂伴侶,對父母的好意並不領情;甚至記著父親不喜歡自己、想要廢黜自己,恨屋及烏,對父親選中的這三個女人也就沒什麽好感。吳廢後當了一個月皇後就被廢,王皇後一世夫妻三五夜,柏賢妃獨子夭折後就悄無聲息。


    縱然當日漫天煙火,到頭來不過一地心碎。


    但要把誰匹配給他呢?吳婉清固然不能明珠暗投,但其他的女孩子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憑什麽被你漠視?尤其養在她身邊的的這些女孩子,都是名門之後,父兄不是國家重臣,就是功臣元勛,根本不需要通過聯姻來換取政治資本。要是女兒不幸福,人家嘴上不說,心裏也會埋怨吧。


    何況,廢太子既不是自己親生的,也不是名義上的兒子。汪舜華雖然不想虐他,但也沒有坦蕩無私到視如己出的地步。吳婉清的父親吳俊雖然不是出色的將才,但一直勤勤懇懇辦事,如今在後軍當差,讓他跟沂王結姻,汪舜華自認還沒那麽大方。


    直白的說,隱帝的幾個兒子,她還真不想在重臣家為他們選擇匹配對象,增加他們在朝廷的影響力。


    但這件事還不能不做,否則該有人在背後指點了。


    當然,另外一件事更加重要:英國公張懋和永安長公主的婚事。永安長公主明年十七周歲,張懋今年就已經是二十六歲的大小夥子,即便在後世,也堪稱剩男了。


    要辦婚事很簡單,流程擺在那裏,嫁妝什麽的都是準備好的,關鍵是現在的公主府製度。汪舜華可捨不得寶貝女兒和丈夫分居,團聚一次還要看老媽子的臉色甚至行賄。此前太忙,沒精力料理。當然這隻是藉口,她也不想做惡人,別人的女兒受了委屈,隻要不說,她就當不知道;但是現在不行,自己的寶貝女兒,自己都捨不得讓她受委屈,誰敢讓她難受!


    但拿永安長公主做引子,怕人家說三道四;沒關係,有重慶公主,理由也是現成的,子嗣問題。


    重慶公主是明朝有名的賢德公主,《明史》蓋章:主之賢,近世未有也。


    但那是因為她的親弟弟是皇帝,太監宮女不敢責難她,這回親爹造反死了,親弟弟縮回王府努力做透明人,嬸子雖然對她不錯,但她絕不可能隨心所欲;而且薛輔公務繁忙,經常出差,現在就跑到地方參加軍屯清理,小兩口一年到頭難得見幾次麵。


    過年期間沒有太多的事,汪舜華就把周貴妃等叫進宮來,陪著太皇太後說話。


    十年了,鬥轉星移,物是人非,吳端嬪、祝昭嬪相繼故去,世宗的嬪禦,隻剩下杭貴妃、李賢妃、陳莊妃、陳恪嬪、許寧嬪五位。杭貴妃還好,其他四人又沒有孩子,年紀輕輕的吃齋念佛,汪舜華有時候覺得唏噓。這個牢籠,是自己編織的;但她可以放過宮女,這些先帝的嬪妃,卻不可能再嫁;更何況都是三十多歲的人,又能嫁的什麽好人家?


    ——已經去世的嬪妃,汪舜華下旨升一級,後事也可以稍微隆重一些。


    ——按照慣例,嬪妃應該葬於西山。隻是世宗去世當年,隱帝的多位嬪妃去世,隨葬地宮。汪舜華想他一人孤零零的,頗是冷清;又想這些女子生前寂寞,身後還要孤零零的,也未免不近人情。於是下旨,在德陵羅城外以西,興建嬪妃園寢。嬪妃的墳塋和帝王陵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何況世宗嬪妃不多,因此園區不大,耗銀不過三萬。


    嬪妃們很是感激,連太皇太後也贊了句賢惠,汪舜華的嘴角扯了扯,算是認了。


    不能說沒有酸楚,但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局勢,何苦計較很多。


    汪舜華不過偶爾照麵,都能有這樣的感嘆,何況幽居深宮的太皇太後?孩子們漸漸大了,身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剩下的都老了,自然很有「紅顏彈指老」的感受;加上周貴妃母女時常進宮請安,重慶公主是她看著長大,性格也溫婉,倒是漸漸生出了好感,雖不如永安姐妹親厚,也當做自己的孫女兒了。


    如今孫女兒回家,太皇太後最關注的自然是孩子的問題。結婚快一年了,還沒消息,太皇太後還是很著急的;何況開了年,駙馬又要出京辦差了,因此催促重慶公主:「這些天就別到處走動啦,多在家和駙馬團聚要緊。」


    重慶公主忍住淚,叩謝恩典。


    重慶公主沒有說話,汪舜華有點意外。據她得到的消息,駙馬薛輔應召的時間並不多啊,難道小兩口感情不好?——轉念一想,這種事情在後代都隻能姐妹們關起門來說,何況大明朝?自己要維護女兒,重慶公主也要臉啊!


    看來,還得另外想辦法。


    元宵節,是明朝重要的節日,這種時候龍蛇混雜,京城負責安保的各部門自然是要加強戒備的,尤其錦衣衛。


    沒想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夜,錦衣衛拿賊,賊沒拿住,結果七拐八拐拐進一戶人家,把那家給抄了,並在其中發現大量金銀首飾,其中還有一個極好的翡翠鐲子。在錦衣衛辦差,多少有點眼光,發現這東西是從內宮出來的。


    宮裏的物件,一般都有特殊的標記,鐲子上自然沒有;但是其中有幾塊銀錠,都出自內承運庫。


    事情大發了!居然是敢盜竊國庫!


    偏偏老太太還在後麵嚷:「你們仔細著,那可是皇家的東西!」


    馬上踢了一腳,賞了一個巴掌:「好大的膽子,皇家的東西,怎麽會在你這裏?」


    那老婆子口稱冤枉:「這東西是我女兒的,是重慶公主賜給她的。」


    別說,他女兒還真是重慶公主府的管家婆。


    但錦衣衛不依不饒:「放屁!這銀錠一塊二十兩,一共四塊,公主怎麽會賞這麽多東西?尤其這個玉鐲,不下千金,怎麽可能送人?一定是偷的!拿下!」


    事情很快報給等候消息的錦衣衛指揮使朱驥,他親自入宮向汪舜華匯報情況。


    消息已經傳遍北京城,說什麽的都有:「公主怎麽捨得把貴重的鐲子送給管家婆?是不是管家婆順手偷的?」


    也有人暗戳戳的想到了高陽公主:「駙馬長期不在北京,會不會公主和人私通,這鐲子就是定情信物?」


    「駙馬薛輔是忠烈之後,青年一代將領的佼佼者。這樣的人物,偏偏匹配了隱帝的女兒,偏偏隱帝還有兒子。」


    「太後會放心嗎?」


    「不會趁機剪除這個隱患?」


    「閣臣的女兒能改嫁,公主不能和離甚至義絕?」


    言官們已經開始摩拳擦掌了,然而事情當天就落定了。


    汪舜華當即宣重慶公主回宮,太皇太後和汪太後親自問話,周貴妃在一旁站著不許開口:「說清楚,到底怎麽回事?」


    重慶公主懵了,反應過來跪地痛哭流涕:「自己真的沒有做對不起祖宗對不起朝廷的事,這個陪嫁的鐲子,確實是送給了管家婆尤氏。」


    尤氏大家都認識。因為按照製度,公主下嫁後,必須派一位老嬤嬤跟著,全權管理公主的大小事務。——雖然這些年來放出了不少宮女,但總還有一些年齡太大剩下的。尤氏就是老宮女,汪舜華不愛管南宮的事,她是周貴妃挑去服侍公主的。


    問題是:「你要賞賜下人,用什麽東西不好,偏偏要用自己的嫁妝?」


    重慶公主哭哭啼啼,唧唧歪歪了半天,大概意思大家聽懂了:前幾天她想招駙馬薛輔進宮過夜,結果尤氏不讓,說話很難聽;沒辦法,正好手上帶著這個鐲子,就把它送給尤氏了,尤氏這才去招駙馬了,後麵的事,她真的就不知道了。


    馬上招來尤氏。


    尤氏不明所以,說:「鐲子是公主高興賞的,自己前幾天回家,為了表示孝心,就送給母親,不知道怎麽會被偷。」


    事情串聯起來了,重慶公主是無辜的,管家婆也很無辜,甚至很有孝心,這麽好的東西先孝敬老娘。


    按說皆大歡喜,可是大家都不會這麽想:那個鐲子可是嫁妝!是有特殊含義的。難道公主和管家婆的感情好到這個地步了?那麽公主說的就是真的,這鐲子不是送的禮物,而是行賄的贓物——問題是公主為什麽要向管家婆行賄?


    但凡行賄,肯定是有目的的。百姓向官員、下級向上級行賄,大家雖然不齒,但都能理解;那麽公主向管家婆行賄圖什麽?就為見駙馬一麵?今天不能見、換個時間不行嗎?


    請放心,馬上就會有答案。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