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伯韓錦雲、成武伯陳襄、景城伯馬謙帶著朝廷的囑託,前往目前全國最小的青海都司,韓錦雲負責軍務;陳襄和馬謙則負責養馬。——按照慣例,都司下設數量不等的衛所、千戶所、百戶所,每衛5600人。青海都司目前滿打滿算駐軍不過1萬餘人。


    有鑑於此,於謙等提議暫緩都司的設置。但是汪舜華搖頭:「還是要著眼長遠。青海這麽重要的地方,不可能單純依靠以夷製夷。」


    以夷製夷,是需要實力的,否則人家就要聯合起來製你了。


    隻是青海省還是言之過早。不過幾十年來,朝廷通過軍墾和民墾,已經在河湟地區聚集起了不少人,否則一口氣設1府4縣沒這麽容易。


    設了府縣,相應的學校建設也就到位,不僅進一步提升漢人素質,也會加快當地土民漢化;此外,當地的改土歸流也可以擺上議事日程。


    還有個問題必須解決。河湟穀地相對海拔較低,但是處在青藏高原上,再低也低不到哪裏。高寒缺氧的氣候沒辦法解決,但是總得讓人喝上開水,吃上熟飯!


    缺一口高壓鍋。


    與此同時,汪舜華的眼光把世界地圖瞄了個遍,老實宅在中原是不可能的,北上、南下、西進、東出,要四麵突擊,但不可能平均用力,總有輕重緩急:北方腹背之敵必須搞定,南亞東南亞是方向,其他地方拚人品。


    青藏這種投資大見效慢本身很穩定的地方就維持現狀,最多拉點馬、賺點銀子。


    汪舜華很有耐心,太皇太後也很樂嗬。進京的王妃郡王妃們都說趕上了太平盛世,一路都順順噹噹的,這話不知道是在損還是在誇,反正剛剛獻俘,寶貝孫女婿還立下了汗馬功勞,她也就當外麵一片花團錦簇了,自動過濾掉王妃們嘴裏可能隱含的畫外音。


    顯然,汪舜華的耳朵裏聽到不全是讚揚,這也並不奇怪,這麽些年來都好好的,突然一通大改,然後烽火四起,尤其西南三省硝煙瀰漫,是個人都會有想法;雖然如今戰事平息,可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再起戰端——更何況大家雖然能足額領到工資,但是到手的佃租等各項收入也少了;你整天嚷嚷今年鹽稅收了一千多萬兩,還不都是民脂民膏?


    ——當然說這些顯得很沒品。大藤峽和山都掌蠻其實已經斷斷續續鬧騰了幾十年,至於廣西的匪患更不待言,這回一通胖揍,估計要太平一段時間了;而且自從太祖時期開始進行的改土歸流算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些屢世經營、樹大根深的土司被連根拔除,改設府縣。至於鹽稅,那可是太祖皇帝時期製定的標準,當年6000萬人口就該收1200多萬兩鹽稅,隻是一直沒收到位,現在00多萬人口,每年也不過這個數,過分嗎?——合著被朝廷收了才是民脂民膏,被奸商賺取那就是應該,對吧?


    改革能進行到今天,依靠的自然不是汪舜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朝堂之上絕大多數人齊心協力。畢竟不齊心、不出力的要麽被攆回家,要麽踢到地方去感受改革的必要性,要麽更慘,被踢到邊疆搞開發建設;而朝堂之上的士大夫,這兩年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覺得按時足額發放工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關乎飯碗的時候,自然不那麽客氣,擺事實、講道理,就差沒把汪舜華說成正義化身了。


    養尊處優、常年閉門修仙的宗室們怎麽可能是朝廷上這群老狐狸的對手?這些人一個月打的嘴皮子官司,估計比很多宗室一輩子說的話都多。因此,宗室們總算回過神來——原來折騰出了這麽大的動靜,不是汪太後一個人在戰鬥,背後還有這麽多人?


    好吧,那就找另外的話來說。


    首先就是婦女旌表和纏足的事情,這可都是祖製啊!


    ——廢話,這些年改的,那樣不是祖製?


    ——您看外頭現在女子們無法無天的,還有女人樣子嗎?一個個整天跑到外頭騎馬就不說啥了,好歹有人跟著,幕籬把臉遮著;老公死了多久就改嫁?甚至還有命婦!也不算什麽,關鍵是居然還有休夫的——以前也有,叫和離,但那時候大家都愛麵子,真沒這麽多。現在都不叫新聞了,如果兩人相處不好,自己協商離異,各自婚娶;甚至男方不好,女的還會主動要求離婚,甚至不惜告到官府,要求義絕——以前規定是有的,但是規定和執行是兩回事,大家都懂。


    此前宗室進京的時候談到過,當然最初是為讀書人求情的。聽說有士子因為交不上錢糧不能參加考試,日夜在孔廟外嚎哭,聲情悲切,十分可憐,希望太後能夠敬賢愛士,從寬發落。


    汪舜華哦了一聲:「讀書人都是免了一定數額的田稅的。最少的秀才是畝,舉人400畝,進士1500畝,怎麽,還不夠啊?看來這些人還是沒有體察朝廷的意思,還是沒有理解什麽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沒能理解孟子所雲:『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這些人,應該好好在家讀書,領會聖人教誨;或者走出去好好看看,體察朝廷改製的初衷,而不是整日滿腦子想做官。這種狀態、這種心思,即便給了他們考試的機會,也考不中;即便是考中了,也勢必損公肥私、蠅營狗苟,淪為朝廷百姓的禍患,又何必呢?不過朝廷招賢納士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等他們想清楚、想明白了,再來參加考試不遲。」


    這話出來,大家就真的沒法說什麽了——本來是想做好人,但再勸下去,就成惡人了。


    事實上,想做好人而不成的人有很多。但聖旨已下,白紙黑字,汪舜華就是不鬆口。


    不可能鬆口。


    雖然可能會砸中很多花花草草,但比起清朝的奏銷案,已經溫柔太多。


    她是繼承祖上基業,不像清朝定鼎之初,可以無所顧忌。


    那天她發口諭,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


    她要讓所有人知道她的態度,讓士紳集團從此以後遵守規矩。那麽自然有人要祭旗。


    沒辦法,在利益麵前,不是所有人都能以大義為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


    江南士紳如此冥頑不靈,必須嚴加懲戒。按照讀書人的尿性,無疑科考這一關是最能拿捏他們的。


    但江南士紳是朝臣的重要力量。即便她豁出去不要名聲,這些人也絕不可能讓自己的同鄉不能走進考場,那樣是真的無顏麵見江東父老。因此,他們一定會拚死反對;為了讓改革進行下去,她隻能聽從這些人的建議,收回成命,那就不是立威,而是打臉;何況就算真正實施,也會波及很多無辜人士,反而讓更多中立派站到反對派立場。


    朝臣也很明白,因此於謙帶著朝臣反覆進言,其中就說到這一點,你要這樣,隻會讓反對的聲音更大,給改革增加更大的阻力和變數。


    在李賢提出讓懲戒措施之後,就連最初堅決反對的也積極支持——一是確實法定該免除的賦稅就那些,這算朝廷正當要求;二來汪太後已經氣成這樣,如果真的耽誤下去,今年會試就真的要取消。


    而對汪舜華來說,朝臣當時能接受固然不錯,這意味著她已經具有說一不二的權威,畢竟她已經區別處理,隻是對幾個反對浪潮最大的府縣格外嚴厲;但未必真的是好事,畢竟打擊麵太大。朝臣的反應也在她的接受範圍內。因此言辭嚴肅的重申了幾句,就達成了一致。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誰都會。


    已經得出了最大公約數,怎麽可能任人更改?


    笑話。


    八月下旬,周定王朱橚庶十三子內鄉王有炯去世,年五十五歲,追諡恭莊,他沒有嫡子,長子早逝,長孫同鋤同樣是庶出,這個隻能除爵。


    沈莊王嫡七子廣宗王幼去世,追諡懷靖,無子,除國。


    發完建極八年的大統歷,就該準備過年了,南方各省的土地清理基本完成,勛貴文武都回來了,宗室也先後趕到北京。


    總的來說,這次宗室入京的規模比上次要小不少。上次為了安撫宗室,把所有人都叫到北京了,這回就隻有有爵位的和要參加考試的;上回沒有參加的荊王世子造反被幽禁鳳陽,蜀王世子友垓去世,兒子申鈘還在守孝,岷王、代王去年也歿了;晉王鍾鉉的母親崔氏八月初去世,他要在太原守孝;因此,這回入京的藩王級別隻有秦王公錫、周王子埅、魯王肇輝、韓王征釙、唐王瓊炟、淮王祁銓,此外就是一直呆在北京的襄王瞻墡、沂王見深、德王見清、崇王見洛、吉王見浚、榮王見泓、齊王見潤還有準藩王沈王世子幼,其下的郡王、將軍、中尉自不待言。


    臘月初八,還是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宴會。這一回,不管是朝廷還是宗室,心態都平和多了。


    隻是說起兩年多來的變化,都有點人世無常的感受。


    要參加考試的宗室勛貴們去集賢院補課了,汪舜華召見了剛回到北京的大女婿英國公張懋,和他說起了文安伯張斌的事。其實邸報上已經說的很清楚,這回是特別交代,要求他管好家裏上下人等,張懋稱是。


    安國公世子於冕扶母親董氏靈柩來京,到德陵安葬。


    汪舜華給了於謙官假,準他親自去料理愛妻後事,以彌補當年夫妻聚少離多、未能見到最後一麵的遺憾;還派舒良前去致祭,告諭歷代先帝;同時下旨:「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可於德陵外賜塋地一所。」


    歷史上唐太宗允許功臣自請陪葬,甚至這些大臣的子孫也可以隨祖輩一起葬於昭陵周圍;但是昭陵周長60千米,占地麵積200平方千米;相當於整個十三陵的麵積,德陵自然遠遠不如。


    這樣級別的陪葬,是無限的榮光,秉承的自然是寧缺毋濫的原則。因此,一應形製,仿照南京孝陵功臣墓來;這也意味著,能夠陪葬的功臣,不是一般的功臣。


    辦完這些事,於冕站出來說不願擔任武職。汪舜華也看出來了,他這次到西南所受的震撼不小,知道自己不是將才,所以主動退出。這倒很好,有自知之明,即便不能建功立業,也不會辱沒祖宗;何況皇後的父親統領禁軍,並不是什麽好事情。於謙也是這個意思,因此汪舜華很痛快的同意了,讓他去監修《兩朝實錄》。


    汪舜華很忙,宗室考封是大事,明年軍屯清理更是大事,都需要縝密安排。回頭商妙玉進宮拜謝,她已經被封為威寧伯夫人,自然王越的兩位亡妻也追封了夫人。


    汪舜華笑道:「我早說過了你是有福氣的。」


    商妙玉叩謝:「多謝太後體貼眷念。」


    汪舜華笑道:「好好過日子吧,好日子在後頭呢。你這麵相是旺夫的,可惜你前夫沒福氣,白白便宜了王越,年頭娶你進門,年尾就封了伯爵,如今又拿到世券。他若能算到,估計恨不得早幾年娶你進門。」


    商妙玉也被她逗笑了,左右都過來祝賀。


    新年前,汪舜華拿到了最新的人口土地數據:天下共有戶口1200餘萬戶,人丁8468萬餘,土地860萬餘頃,其中軍屯40萬餘頃,比洪武年間少了一半,這個是帳麵上的,還需要清理。考慮到人丁的計算方式,目前全國總人口應該已經逼近1億左右。


    人口增長並不是有統一的曲線。如果沒有外力影響,封閉人口的自然增長律大約為每隔20—30年遞增1倍。


    然而即便是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也不可能以幾何數或者倍數增長,除了戰爭和災荒,也在於饑荒、疾病等導致的人口減少。


    在農耕時代,即便是盛世,能夠保持年人均5‰就殊為不易了。


    從永樂元年到如今,剛好60年多一點,隻增長了差不多10萬,平均每年不過30萬;當然,其中必須要考慮宣德年間放棄安南的因素。


    汪舜華嘆了口氣,放棄容易,想要拿回來,太難。


    好在現在沒有國際和地方勢力幹涉。


    年底前,對官員進行了新一波的調整。詹事府詹事林文致仕,這幾年他在詹事府主持了多部典籍的編撰,汪舜華對他很是欣賞,讓他到集賢院擔任學士,陳循進大學士。禮部左侍郎倪謙繼任詹事,右侍郎劉定之進左侍郎,翰林院學士柯潛調右侍郎。


    這樣看規模不大,但吏部官員卻忙成狗,因為這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事實上,景泰年間比較突出的冗官冗員問題經過建極初年的清理,已經得到了徹底的根治;而這幾年的改革中,新設了不少省府縣還有辦事機構,包括海關、織造等等,還有臨時到地督導的,都需要官,而汪太後不喜歡蔭官,但進士又太珍貴,舉人太學生授官都是從正九品起步,要熬成正七品就需要六年,所以現在其實缺官嚴重。


    再缺官,也必須首先保證地方主官,省一級的布政使、按察使什麽的,都是雙領導,還可以缺一個,或者有了布政使,下麵參政、參議缺了就缺了,但知府、知縣之類的是必須配備到位的,尤其汪太後看重地方經歷,要求除了三鼎甲和庶吉士,新進士全部到地方任職十年,而且頭三年必須在偏遠地區,然後再根據實績內調。


    但是新進士還沒到怎麽辦?沒關係,先把南京的官派過去,還不夠?那就北京的官。因此很多參加改革的官員回京復命,接著就被派到地方了。


    此外,江南地區的改革雖然已經完成,但那邊士大夫的情緒很不滿,商人也在尋機找事,成國公朱儀還不夠,還要加強南京的鎮守力量。


    與此同時,中央官和地方官還要加強交流。各部尚書不說,侍郎提一級,下去做布政使,僉都禦史做按察使,郎中為知府,給事中之類的作知縣;相反,業績出色的布政使到北京擔任尚書侍郎。


    刑部左侍郎周瑄任南京刑部尚書、右侍郎林聰任南京左都禦史。


    戶部左侍郎薛遠出任廣東左布政使,通政使張文質任河南右布政使,左僉都禦史何喬新任四川右布政使。


    右通政楊貢升為太僕寺卿,專管養馬。


    山西右布政使陳翌為戶部左侍郎,仍食正二品俸。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