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襄王還是不能空下來,還有問題要研究。
首先就是宗室管理。廢話,四百多文化水平不高的聚在一起,就算以前悶在家裏沒什麽黑歷史,現在放出來難保出什麽狀況,這也是當初李實讓把他們放出來的原因,引蛇出洞,大家都懂;一旦出了事,就該處理,鳳陽已經關不下了,再說,不能出點諸如醉酒、打架的事也扔到鳳陽甚至海南台灣,太難看了。北京城衙門多,牢房也不少,刑部、東廠、順天府、錦衣衛、大理寺什麽的都有,但不能隨便把人扔進去。要知道,要審龍子鳳孫都是很麻煩的事,要皇帝下旨,宗人府會同三法司一起幹——所以前年那麽忙,這幾個衙門都留著人,果然派上用場了,結果果然累到吐血。
此前宗室辭行的時候汪太後也鄭重申明:「宗室犯了錯,朝廷會派督察院、錦衣衛、翰林院、科道言官和宗人府一起調查,然後由宗人府會同三法司審理,再由皇帝批準,不會無緣無故鎖拿。如果確實罪在不赦,會將其押解太廟,稟告祖宗之後,明正典刑。」
這當然是為了安撫和震懾宗室的表態。
這也簡單,宗人府衙門很大,以前也有牢房,臨時收押到北京的宗室,前年一度爆滿,隻是大多數時候用不著,清理規整一下,擴建就不用了,估計以後不會大規模的了。
然後是宗室子女。汪舜華能想到的,於謙等人自然想得到。以前大家沒注意,而且有子女封爵、生母受賞的規矩,所以都老老實實地報,但是現在隻有朝廷認證的女人生的孩子才有繼承權,難道宗室們不會動腦筋?雖然各王府有內官監視,但萬一被藩王買通了怎麽辦?地方官和宗人府不能跑到人家後院去監督!更何況郡王府、將軍、中尉什麽的,誰來監督,怎麽監督的過來!
當年李賢就提出來過:「宗室遠在藩國,嫡庶難以考證,不如不分嫡庶,全部降等襲爵。」
但是這個步子跨的有點大,汪太後最終沒有同意;而現在剛剛和宗室見了麵,達成了表麵的妥協,更不可能出爾反爾。
現在沒有dna鑑定法,滴血認親之類的靠不靠譜不說,總歸太難看;要解決這個問題,派多少人到地方都沒用,山高皇帝遠,可操作性太大;最有效的就是把所有的藩王宗室都遷到一起統一管理。
而且土地清理以後,肯定地方上有很多人不滿意,想要滋事。這時候宗室在那裏能不能鎮住局勢不好說,恐怕局勢複雜化的可能更大一些——畢竟老朱家反對老朱家的,底氣更足;所以在改革進行期間,宗室最好呆在北京。
但是這個工程實在太大,於謙建議暫緩:「首先,俸祿發放就是個大問題,宗室的俸祿都是所在行省調撥的,以後遷到北京,就要從各省調撥糧食給他們,光是藩王就是差不多20萬石,還要加上他們的家眷、奴婢、屬官、侍衛;此外,還有下麵的郡王、將軍、中尉,每年所需,總不下280萬石。」——光是侍衛一項,按每個親王2000人計算,20個親王就該2萬人,將極大威脅京城的穩定和皇帝的安全;再簡單一點,按每人每年30石計算,這就該120萬石!
要知道,以前全國供應京城的糧食,也不過200萬石左右。
要新增這麽一大筆,光是運費就是多少!
汪舜華的手敲在桌上:「如果遷到北京,肯定不能保留二千侍衛,最多三百人。」
於謙的語氣鬆動了一點:「這樣算,總得六千人,所需近20萬石。」
汪舜華道:「也不是沒辦法——不發糧食,改發銀子或布匹等其他實物,可以在北方就近生產的那種;另外,還可以多支銀子。宗室們想來不會反對。」
年富還是苦著臉:「別的不說,光是二十來個藩王府就夠嗆,然後將近一百個郡王府,幾百個將軍、中尉;而且以後人口會不斷增長,雖然放緩,但底數已經擺在那裏,再少也不會少到哪裏,北京城根本塞不下!而且將來皇帝成婚,也要有孩子,別的不說,藩王級別的要多準備一點,三十個。」——現在差不多18個,你們居然想著20個,真是太天真!
這還真是要命。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蒯祥就提出:「城北還有部分片區沒有充分開發,把工業、商業什麽的盡量外遷,三十個王府要塞下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北京城的王府肯定跟封地的沒法比,要小一號;北京城的外城正在日夜趕工,一旦完成,北京城將擴容8倍。那些地方現在基本都是農村,拆遷徵用沒什麽難度,如今已經規劃好了,都是四四方方的格局,以後郡王、公主府邸就可以出去了,反正這些人不怎麽上朝;將軍、中尉什麽的也安置得下。」
另外,相對應的是宗學和女學也要擴容。以後宗學不論嫡出庶出,都可以去那裏,畢竟自家骨肉,出息了也是姓朱的光彩;女學也一樣,不管是藩王的女兒還是中尉的女兒,也不管嫡庶,通過考試才能出閣,誰讓你姓朱,當然上學期間朝廷會負責食宿——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二是為了減少溺嬰的可能。以前是不存在這個風險的,畢竟不管男女,隻要生出來了就能吃皇糧,所以雖然重男輕女,好歹不會太過分;但現在不一樣了,難保有閑散宗室因為用度做出這種事,陰陽平衡才能長久,否則皇室作出不好示範,助長溺殺女嬰的風氣,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後果很嚴重。
可這實在是巨大的工程,白圭一聽就傻了,真被自己猜中了?可就算太宗皇帝遷都,工部尚書也不是這樣做的吧?
於謙還是不同意:「如今聖上年幼,宗室聚集在京,容易串聯生事。」
這話有點誅心了。
汪舜華「唔」了一聲,這真的是個大問題:人家在地方上可以當地頭蛇反對你,在北京更可以串聯起來搞宮廷政變!那可比太宗皇帝「奉天靖難」容易多了。
再說,銀子是個大問題,這麽多工程真的同時開工,說出去就不好聽——大興土木,那是亡國的前兆!雖然現在因為朝廷有錢,沒有驚擾百姓,但動靜太大,影響不太好;何況土地清理才剛開始,地方完了還有軍隊,都是不能馬虎懈怠的!
沒關係,那就文火燉肉慢慢來,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讓藩王逐個到北京定居,反正總數就那麽多;從榮王和齊王開始就不要去封地了,當然隱帝那四個兒子也是,別離開北京了;另外從三年後開始,通過考試的宗室就不用回封地,直接留下。螞蟻搬家,爭取十年內完成,畢竟人口增長還是很快的,二十年總數就要翻一倍啊!這種事宜早不宜遲;而且那時候防務不一定建成,但也上馬了;房子也建起來了,皇帝也長大了,諒下麵不敢癡心妄想,水到渠成,多好。
至於花錢——那時候朝廷財政應該也好轉了。
襄王的嘴角開始抽搐,不過能跟孩子一直待在一起,似乎也不壞。
除了重新規劃帝都,朝廷還要太多的事情需要操持。
五月底,傳來文安伯張輗的訃告,年七十六。比歷史上剛好晚了三個月,主要是他顧念兒子張斌,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現在長子張斌拿到了襲爵資格,他也就很放心的閉上了眼睛。但是張輗沒有想到,這個寶貝兒子實在不是省油的燈,很快就會鬧出事來。
安南國王黎麟死了多年,要冊封他的兒子黎灝為王。歷史上去的是侍讀學士錢溥、給事中王豫,這次讓剛從演武場下來的準女婿西寧侯沐琮和重慶公主未婚夫永順伯薛輔帶著侍讀江朝宗和言官去。
原因很簡單,這次安南屬於不正常接位,作為宗主國,明朝至少應該表示一下關心。
安南的禍根就是黎麟埋下的。他十歲繼位,王後楊氏賁,兒子宜民,被封為太子。楊氏賁因此驕縱傲慢,黎麟憤而將其廢為庶婦,宜民也被降為諒山王。
1222年3月,太宗閱兵到至靈縣。名臣阮廌在至靈縣隱居,太宗前往探望,見其婢女阮氏路頗有姿色,便命其隨駕,不料行至嘉定縣,太宗暴卒,朝臣嫁禍阮氏路弒君,逮捕阮廌治罪,並誅三族。
黎麟死後,其三子黎浚繼位,是為仁宗。改元大和,年僅二歲,由宣慈太後阮氏英攝政。她製定私人田產法律十四條,擊敗占城軍進犯,生擒占王賁該;但她聽信讒言,殺功臣黎可等人,惹起大臣憤怒。
1281年,諒山王黎宜民發動兵變,殺其異母弟黎仁宗及宣慈太後阮氏英,自立為皇帝,並以黎浚遊湖溺死告知明廷。
黎宜民篡位僅八個月,因聽信讒言,屠戮舊臣,致使人人怒怨,大臣阮熾、丁烈等人捕殺黎宜民,迎立太宗四子平原王為王。
當時汪舜華正謀劃著名改革大業,對安南的劇變並不知道,循例遣人弔祭。隻是沒多久黎宜民被殺,再感覺不到有異常那就是傻子了,隻是她現在很忙,沒精力和安南周旋。
黎灝即位後,多次遣使朝貢並請求冊封,汪舜華懶得搭理他;直到實在沒辦法——都三年了,確實拖不下去,這才讓廣西守臣調查,和黎灝方麵說的差不多,這才同意冊封黎灝為王。
但汪舜華對安南實在很不放心——即便不是穿越貨,安南當年從明朝獨立出去,又屢次進犯,放心才叫見鬼!何況她對東南亞那片沃土實在很感興趣——一年三熟呢!
這回派這幾個人去,江朝宗等人是實際幹活的,負責宣旨,另外鬥嘴炮——警告一下安南上下安分守己,不要胡作非為;告誡黎灝好好做人,否則你的臣下乃至天朝會教你做人。
沐琮和薛輔是出去開眼界的,尤其沐琮,以後他要鎮守雲南,必須盡快了解自己的對手,而安南等國,將是未來他的主要對手。
因此臨行前,汪舜華向沐琮麵授機宜:「朝廷有兩大邊患:一是北方北元殘餘,二是南方三宣六慰和安南。三宣六慰現在還算老實,但安南實為心腹之患。安南自古以來就是天朝所有,國初也是劃入版圖的,隻是因為經營不善,國內局勢複雜,宣宗皇帝下旨撤軍,但是隻要國力昌盛,這片土地是一定要拿回來的;何況南方雨熱豐沛,水域豐富,適合種植;此外,安南地形狹長,海域麵積廣闊,陸上和南掌、真臘、緬甸、暹羅等地接壤,海上與呂宋等國隔海相望,如果以此為據點,進則可作為經營南洋的前陣,退則可以大大加強和南洋的交流。要想確保糧食安全,安南必須在我掌握之中!」
「你此次去,要注意留心沿途的地形山川、風俗人情,以及各國之間的關係,看看誰能為我所用。我希望收付安南的偉業,能夠由你來完成。」
沐琮下跪:「臣定不負太後所望!」
看著沐琮帶著人走了,汪舜華的眼睛有點潤——他今年才十四歲的孩子吧?自己怎麽就能忍心?資本家也不帶這樣啊!
——所以自己真的已經成為萬惡的封建社會大頭子了嗎?
——隻是沐琮表現的太好,讓她忘了他還是個孩子。
——隻是去出使,並不是真的打仗。再說,英雄出少年,霍去病建功立業的時候,也就十七歲!
琉球國王尚泰久、朝鮮國王李瑈、中山王世子尚德各遣使臣來朝貢方物,要接見賞賜;戶部尚書年富父親去世,要守製,現在朝野上下忙成這樣,哪有這時間?趕緊回去奔喪,埋了你爹就趕緊回來辦事;南寧伯毛榮母薑氏去世,他守著固原,更走不開,隻能忍痛奪情,當然還是給假殯葬。
沒多久琉球國前來報喪,國王尚泰久去世,於是命吏科右給事中潘榮、行人司行人蔡哲充正副使往琉球國祭奠,並封其世子尚德為王。
首先就是宗室管理。廢話,四百多文化水平不高的聚在一起,就算以前悶在家裏沒什麽黑歷史,現在放出來難保出什麽狀況,這也是當初李實讓把他們放出來的原因,引蛇出洞,大家都懂;一旦出了事,就該處理,鳳陽已經關不下了,再說,不能出點諸如醉酒、打架的事也扔到鳳陽甚至海南台灣,太難看了。北京城衙門多,牢房也不少,刑部、東廠、順天府、錦衣衛、大理寺什麽的都有,但不能隨便把人扔進去。要知道,要審龍子鳳孫都是很麻煩的事,要皇帝下旨,宗人府會同三法司一起幹——所以前年那麽忙,這幾個衙門都留著人,果然派上用場了,結果果然累到吐血。
此前宗室辭行的時候汪太後也鄭重申明:「宗室犯了錯,朝廷會派督察院、錦衣衛、翰林院、科道言官和宗人府一起調查,然後由宗人府會同三法司審理,再由皇帝批準,不會無緣無故鎖拿。如果確實罪在不赦,會將其押解太廟,稟告祖宗之後,明正典刑。」
這當然是為了安撫和震懾宗室的表態。
這也簡單,宗人府衙門很大,以前也有牢房,臨時收押到北京的宗室,前年一度爆滿,隻是大多數時候用不著,清理規整一下,擴建就不用了,估計以後不會大規模的了。
然後是宗室子女。汪舜華能想到的,於謙等人自然想得到。以前大家沒注意,而且有子女封爵、生母受賞的規矩,所以都老老實實地報,但是現在隻有朝廷認證的女人生的孩子才有繼承權,難道宗室們不會動腦筋?雖然各王府有內官監視,但萬一被藩王買通了怎麽辦?地方官和宗人府不能跑到人家後院去監督!更何況郡王府、將軍、中尉什麽的,誰來監督,怎麽監督的過來!
當年李賢就提出來過:「宗室遠在藩國,嫡庶難以考證,不如不分嫡庶,全部降等襲爵。」
但是這個步子跨的有點大,汪太後最終沒有同意;而現在剛剛和宗室見了麵,達成了表麵的妥協,更不可能出爾反爾。
現在沒有dna鑑定法,滴血認親之類的靠不靠譜不說,總歸太難看;要解決這個問題,派多少人到地方都沒用,山高皇帝遠,可操作性太大;最有效的就是把所有的藩王宗室都遷到一起統一管理。
而且土地清理以後,肯定地方上有很多人不滿意,想要滋事。這時候宗室在那裏能不能鎮住局勢不好說,恐怕局勢複雜化的可能更大一些——畢竟老朱家反對老朱家的,底氣更足;所以在改革進行期間,宗室最好呆在北京。
但是這個工程實在太大,於謙建議暫緩:「首先,俸祿發放就是個大問題,宗室的俸祿都是所在行省調撥的,以後遷到北京,就要從各省調撥糧食給他們,光是藩王就是差不多20萬石,還要加上他們的家眷、奴婢、屬官、侍衛;此外,還有下麵的郡王、將軍、中尉,每年所需,總不下280萬石。」——光是侍衛一項,按每個親王2000人計算,20個親王就該2萬人,將極大威脅京城的穩定和皇帝的安全;再簡單一點,按每人每年30石計算,這就該120萬石!
要知道,以前全國供應京城的糧食,也不過200萬石左右。
要新增這麽一大筆,光是運費就是多少!
汪舜華的手敲在桌上:「如果遷到北京,肯定不能保留二千侍衛,最多三百人。」
於謙的語氣鬆動了一點:「這樣算,總得六千人,所需近20萬石。」
汪舜華道:「也不是沒辦法——不發糧食,改發銀子或布匹等其他實物,可以在北方就近生產的那種;另外,還可以多支銀子。宗室們想來不會反對。」
年富還是苦著臉:「別的不說,光是二十來個藩王府就夠嗆,然後將近一百個郡王府,幾百個將軍、中尉;而且以後人口會不斷增長,雖然放緩,但底數已經擺在那裏,再少也不會少到哪裏,北京城根本塞不下!而且將來皇帝成婚,也要有孩子,別的不說,藩王級別的要多準備一點,三十個。」——現在差不多18個,你們居然想著20個,真是太天真!
這還真是要命。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蒯祥就提出:「城北還有部分片區沒有充分開發,把工業、商業什麽的盡量外遷,三十個王府要塞下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北京城的王府肯定跟封地的沒法比,要小一號;北京城的外城正在日夜趕工,一旦完成,北京城將擴容8倍。那些地方現在基本都是農村,拆遷徵用沒什麽難度,如今已經規劃好了,都是四四方方的格局,以後郡王、公主府邸就可以出去了,反正這些人不怎麽上朝;將軍、中尉什麽的也安置得下。」
另外,相對應的是宗學和女學也要擴容。以後宗學不論嫡出庶出,都可以去那裏,畢竟自家骨肉,出息了也是姓朱的光彩;女學也一樣,不管是藩王的女兒還是中尉的女兒,也不管嫡庶,通過考試才能出閣,誰讓你姓朱,當然上學期間朝廷會負責食宿——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二是為了減少溺嬰的可能。以前是不存在這個風險的,畢竟不管男女,隻要生出來了就能吃皇糧,所以雖然重男輕女,好歹不會太過分;但現在不一樣了,難保有閑散宗室因為用度做出這種事,陰陽平衡才能長久,否則皇室作出不好示範,助長溺殺女嬰的風氣,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後果很嚴重。
可這實在是巨大的工程,白圭一聽就傻了,真被自己猜中了?可就算太宗皇帝遷都,工部尚書也不是這樣做的吧?
於謙還是不同意:「如今聖上年幼,宗室聚集在京,容易串聯生事。」
這話有點誅心了。
汪舜華「唔」了一聲,這真的是個大問題:人家在地方上可以當地頭蛇反對你,在北京更可以串聯起來搞宮廷政變!那可比太宗皇帝「奉天靖難」容易多了。
再說,銀子是個大問題,這麽多工程真的同時開工,說出去就不好聽——大興土木,那是亡國的前兆!雖然現在因為朝廷有錢,沒有驚擾百姓,但動靜太大,影響不太好;何況土地清理才剛開始,地方完了還有軍隊,都是不能馬虎懈怠的!
沒關係,那就文火燉肉慢慢來,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讓藩王逐個到北京定居,反正總數就那麽多;從榮王和齊王開始就不要去封地了,當然隱帝那四個兒子也是,別離開北京了;另外從三年後開始,通過考試的宗室就不用回封地,直接留下。螞蟻搬家,爭取十年內完成,畢竟人口增長還是很快的,二十年總數就要翻一倍啊!這種事宜早不宜遲;而且那時候防務不一定建成,但也上馬了;房子也建起來了,皇帝也長大了,諒下麵不敢癡心妄想,水到渠成,多好。
至於花錢——那時候朝廷財政應該也好轉了。
襄王的嘴角開始抽搐,不過能跟孩子一直待在一起,似乎也不壞。
除了重新規劃帝都,朝廷還要太多的事情需要操持。
五月底,傳來文安伯張輗的訃告,年七十六。比歷史上剛好晚了三個月,主要是他顧念兒子張斌,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現在長子張斌拿到了襲爵資格,他也就很放心的閉上了眼睛。但是張輗沒有想到,這個寶貝兒子實在不是省油的燈,很快就會鬧出事來。
安南國王黎麟死了多年,要冊封他的兒子黎灝為王。歷史上去的是侍讀學士錢溥、給事中王豫,這次讓剛從演武場下來的準女婿西寧侯沐琮和重慶公主未婚夫永順伯薛輔帶著侍讀江朝宗和言官去。
原因很簡單,這次安南屬於不正常接位,作為宗主國,明朝至少應該表示一下關心。
安南的禍根就是黎麟埋下的。他十歲繼位,王後楊氏賁,兒子宜民,被封為太子。楊氏賁因此驕縱傲慢,黎麟憤而將其廢為庶婦,宜民也被降為諒山王。
1222年3月,太宗閱兵到至靈縣。名臣阮廌在至靈縣隱居,太宗前往探望,見其婢女阮氏路頗有姿色,便命其隨駕,不料行至嘉定縣,太宗暴卒,朝臣嫁禍阮氏路弒君,逮捕阮廌治罪,並誅三族。
黎麟死後,其三子黎浚繼位,是為仁宗。改元大和,年僅二歲,由宣慈太後阮氏英攝政。她製定私人田產法律十四條,擊敗占城軍進犯,生擒占王賁該;但她聽信讒言,殺功臣黎可等人,惹起大臣憤怒。
1281年,諒山王黎宜民發動兵變,殺其異母弟黎仁宗及宣慈太後阮氏英,自立為皇帝,並以黎浚遊湖溺死告知明廷。
黎宜民篡位僅八個月,因聽信讒言,屠戮舊臣,致使人人怒怨,大臣阮熾、丁烈等人捕殺黎宜民,迎立太宗四子平原王為王。
當時汪舜華正謀劃著名改革大業,對安南的劇變並不知道,循例遣人弔祭。隻是沒多久黎宜民被殺,再感覺不到有異常那就是傻子了,隻是她現在很忙,沒精力和安南周旋。
黎灝即位後,多次遣使朝貢並請求冊封,汪舜華懶得搭理他;直到實在沒辦法——都三年了,確實拖不下去,這才讓廣西守臣調查,和黎灝方麵說的差不多,這才同意冊封黎灝為王。
但汪舜華對安南實在很不放心——即便不是穿越貨,安南當年從明朝獨立出去,又屢次進犯,放心才叫見鬼!何況她對東南亞那片沃土實在很感興趣——一年三熟呢!
這回派這幾個人去,江朝宗等人是實際幹活的,負責宣旨,另外鬥嘴炮——警告一下安南上下安分守己,不要胡作非為;告誡黎灝好好做人,否則你的臣下乃至天朝會教你做人。
沐琮和薛輔是出去開眼界的,尤其沐琮,以後他要鎮守雲南,必須盡快了解自己的對手,而安南等國,將是未來他的主要對手。
因此臨行前,汪舜華向沐琮麵授機宜:「朝廷有兩大邊患:一是北方北元殘餘,二是南方三宣六慰和安南。三宣六慰現在還算老實,但安南實為心腹之患。安南自古以來就是天朝所有,國初也是劃入版圖的,隻是因為經營不善,國內局勢複雜,宣宗皇帝下旨撤軍,但是隻要國力昌盛,這片土地是一定要拿回來的;何況南方雨熱豐沛,水域豐富,適合種植;此外,安南地形狹長,海域麵積廣闊,陸上和南掌、真臘、緬甸、暹羅等地接壤,海上與呂宋等國隔海相望,如果以此為據點,進則可作為經營南洋的前陣,退則可以大大加強和南洋的交流。要想確保糧食安全,安南必須在我掌握之中!」
「你此次去,要注意留心沿途的地形山川、風俗人情,以及各國之間的關係,看看誰能為我所用。我希望收付安南的偉業,能夠由你來完成。」
沐琮下跪:「臣定不負太後所望!」
看著沐琮帶著人走了,汪舜華的眼睛有點潤——他今年才十四歲的孩子吧?自己怎麽就能忍心?資本家也不帶這樣啊!
——所以自己真的已經成為萬惡的封建社會大頭子了嗎?
——隻是沐琮表現的太好,讓她忘了他還是個孩子。
——隻是去出使,並不是真的打仗。再說,英雄出少年,霍去病建功立業的時候,也就十七歲!
琉球國王尚泰久、朝鮮國王李瑈、中山王世子尚德各遣使臣來朝貢方物,要接見賞賜;戶部尚書年富父親去世,要守製,現在朝野上下忙成這樣,哪有這時間?趕緊回去奔喪,埋了你爹就趕緊回來辦事;南寧伯毛榮母薑氏去世,他守著固原,更走不開,隻能忍痛奪情,當然還是給假殯葬。
沒多久琉球國前來報喪,國王尚泰久去世,於是命吏科右給事中潘榮、行人司行人蔡哲充正副使往琉球國祭奠,並封其世子尚德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