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滿足結婚條件的並不多。本來通過的人就不多,何況有的年齡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已經結婚了的,進位以後配置側室,這個一般都是自己早就找好了,直接冊封。


    勛貴們達到結婚年齡段的不少,不過他們沒有各種規矩的束縛,一般家裏早就定好了,陪著公主們讀書的幾位重臣之女,自然都是最為搶手的。不過這幾個女孩子普遍還沒到十五歲,大家隻好再等等。娶妻滿三年的,可以申請配側室。


    考慮到這是第一次,汪舜華下旨,除了親王——這個還沒有、郡王級別的妃夫人由朝廷包辦,符合條件的將軍、中尉各20多人,都由朝廷來管;此外,那些沒有資格襲爵但是通過考封的,也就是準備走仕途經濟的,加起來有30來號,也由朝廷賜婚,各賜白金五十兩。


    這真的是恩典了,大家都很高興——這些天親王妃郡王妃們進宮陪太皇太後看戲,也見過那些待許的宮女,都是層層選拔出來的,一等一的大美人啊!可是比自己在小地方選的強多了;而且汪太後還下令進行了各方麵的綜合培訓——主要是讀書識字,外加管家和帳目,絕對是上好的主母人選啊!


    宮女們也很高興——雖然離預期有所差距,但在宮裏這麽些年,什麽理想都被磨平了。比起前些年嬪妃甚至貴妃都可能拉出去殉葬,現在已經好的多了;更何況宮女都是苦出身,很多人都是被家人賣掉,連父母姓氏都搞不清楚,即便放出去,20來歲的年齡也未必能找到什麽好婆家,隻能寄希望於官媒的可靠程度,但以前都是集中批發,媒婆們給你做媒的質量取決於你手裏銀子的多少,大家都懂。


    雖然現在很多人嫁的不是親王郡王公侯伯,甚至沒有襲爵的資格,但畢竟通過了朝廷的考試,各方麵條件比自己找的好很多。


    皆大歡喜。


    宗室女方麵就更好說了,五十多人中,三十多是已經出嫁的,其他二十人現在就冊封,不用等到十五歲,其中差不多一半達到結婚年齡。


    人頭定下來,爵位和對象也就可以定了。三月十五日,在奉天殿舉行隆重的儀式,冊封宗室。


    當然冊封之前,還進行了隆重的唱名儀式,很有點科舉考試金殿傳臚的味道。眾文官撇嘴,這麽簡單就能拿這麽高的爵位,還要嘚瑟!


    王公們卻很高興,雖然是托祖宗的鴻福,但這也算自己拚來的!


    汪舜華之前分別召見過宗室,但主要是和藩王說話,對下麵的郡王什麽的就沒關注了,所以這會兒好好看了看這些手足們;不錯,還都能看,尤其是打頭的幾位,很有龍子鳳孫、國家棟樑的風采。


    太監宣完旨,大家叩謝皇恩,汪舜華就開口說了幾句,大意是你們或是高皇帝的子孫,或是功臣之後,一定要做天下人的表率,勤奮學習、嚴格自律,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雲雲。


    大家磕頭。


    封君們的冊封典禮由太皇太後主持。宣讀聖旨,冊封公主、郡主、郡君、縣主、縣君,然後接受太皇太後訓話。


    當天,奉天殿和清寧宮同時舉行盛大慶功筵席,其實大家覺得自己關上門來慶祝比較好。


    笑得最高興的莫過於秦王晉王周王襄王,襄陵王同樣笑的很開懷,沈王世子很是失落;勛貴這邊,於謙舒了口氣,於冕文試還不錯,武試不算頂尖,但也順利通過了,屬於中上遊水平;英國公張懋、魏國公徐承宗、成國公朱儀等人都是喜上眉梢,這一兩年來自己和子侄的改變都是看得到的,畢竟都是要上戰場的,現在吃了苦,以後吃得苦就要少多了。


    坐上龍椅上的皇帝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隻是氣氛和諧,他也就很高興。


    隻是汪舜華在心裏感嘆,自己這回到底得罪了多少人?以後要更加謹慎小心才是——明朝真的沒有能人嗎?肯定不是。大家都看到了榮養宗室的惡果,卻不願意出頭當惡人,於是眼看著宗室吃垮了朝廷!這個螃蟹,自己吃了,如果做得好,以後史書上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如果讓人家反攻倒算,那她和呂後則天沒什麽區別。


    成王敗寇,就是這麽簡單。


    回頭就和襄王說:「這回考試宗室們努力讀書習武,學問有所精進,但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才行。」


    襄王點頭:「太後英明。以後藩王、郡王都要去詹事府接受教育,將軍、中尉也要去國子監,應該會有所好轉的。」


    汪舜華的眉頭馬上皺起來:兩京國子監統共也就一萬來人,現在一口氣塞進去幾百人,而且大多是文盲,得給人家帶來多大負擔!這還不算什麽,萬一這幫混帳把朝廷棟樑帶歪了,那才可恨!看看這幾個月出了多少事!


    看來還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


    不過她還是給大家一個驚喜,當然主要是針對藩王、郡王的。


    因為該結婚的人頭已經定下來了,所以相應的世子妃、郡王妃、夫人和儀賓什麽的也可以定下來。已經結婚生子的取長子長女之母,沒有的可以自己推薦,也可以由皇帝賜予;當然剛結婚的親王郡王就不要著急納妾,三年後再說,以示對原配的尊重;與此同時,如果還沒來得及納妾的正妻死了,也必須守孝三年,才能讓新人進門。夫妻齊體,別讓人家說舊人屍骨未寒就另娶新歡,皇室不丟這個人——這在以後成為定製。


    現在,允許父母婚前為孩子相看一下,當然是婆婆選媳婦,老丈人大舅子看姑爺,時間就定在三天後。汪太後在西苑設宴,這幾天牡丹開得正好!


    汪舜華話說得不那麽直白,但意思很清楚,大家三呼萬歲,覺得太後真是貼心。


    對汪太後有了感激之情,那麽接下來的事就很順利了。


    因為這次是君臣高度關注的麵子工程,加上這些年反腐的力度實在不小,還真沒有人敢頂風上,因此藩王們對姑爺的素質相當滿意,確實比自己挑的強很多——駙馬趙輝、薛桓那種並不算什麽,毛病都是結婚以後爆發的,甚至是公主去世後發作的;後麵還有更奇葩的。弘治年間的袁相賄賂大太監李廣差點當上德清公主駙馬就不說了,及時發現了;嘉靖年間為皇妹永淳公主招選駙馬,結果被選中的陳釗家族世代患有惡疾,而且生母是再婚,且做了別人的小妾。嘉靖悔親,趕緊命人另招駙馬,挑中了謝昭,結果是個禿子!嘉靖自然不願意,但是婚期不等人,隻好自吞苦果,被百姓譏笑「駙馬換個現世報」。


    這也還不算啥,萬曆年間的梁邦瑞才叫吃了熊心豹子膽。早就病入膏肓還敢買通馮寶當駙馬,不僅為了攀龍附鳳,還為了借公主沖喜!永寧公主連騙帶哄被推進了梁家大門,梁邦瑞一個月後便一病嗚呼。


    而早在景泰五年,禮科都給事中張軾等就上疏說:「近年以來,各處王府選擇儀賓赴京授職,中間多有人物鄙偎,禮貌粗疏者。竊惟庶民子女尚因材求配,況王國乎!」


    可見這種情況在當時各王府普遍存在,隻是皇帝都隻能捏著鼻子認,親王又能怎麽樣?還不是豆腐掉進灰裏,說不得拍不得,認了。


    這回選擇的儀賓,除了太監們層層選拔,汪舜華還讓宗人府和禮部事先考察,事先也和宗室勛貴們探討過標準。她對嫡子庶子沒什麽要求,畢竟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衛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耽誤人家建功立業了嗎?劉定之嶽正也都是庶出,照樣是名滿天下的才子;甚至孔夫子也不是什麽好出身吧,耽誤人家當聖人嗎?對朝廷來說,最要緊的是你能不能用,至於家世,不重要,至少不那麽重要;當然母親再嫁也沒啥,男人可以再娶,女人可以再嫁,隻要是明媒正娶的,就沒什麽要緊。她現在還要鼓勵婚娶,以便滋生人口呢,否則以後就算搶到了地盤,沒人去駐守,有什麽用?


    因此下令:「家世不過高要求,隻是必須清白,不要有違法犯罪分子或者私通嫖娼作風不端的,再婚再娶不在限製之列,膽敢作弊,以欺君論處!身體必須健康,別弄些病秧子甚至有惡疾的,有遺傳病或者精神病的也不要出現;相貌務必要周正,六根不淨的不要來;才華不要求橫溢,但是必須讀書明理,基本常識要有,詩書還是要通。」


    「如果發現有人故意欺瞞朝廷,訂婚了就悔婚,結婚了也要離異,同時還要以欺君論處,參與選拔考核的,都要治罪!」


    這是汪舜華公開對宗室保證的:「都是朱家的孩子,我和皇帝都希望他們得遇良配,綿延子嗣,光大家聲。」


    人選定下來以後,汪舜華親自招見了這些人,命題作文,覺得還都不錯,這才準了——這樣選出來的人,即便說不上出類拔萃,也是在相當可觀。——其中還有一些沒有用上的,就被打發到錦衣衛擔任校尉。


    太妃王妃們反應也相當好,雖然女人看女人多少帶著異樣的眼光,尤其是要搶走兒子的女人,但現在反而要希望這些女人靠譜一點、好一點,畢竟她們生的孩子才能得到朝廷認可。


    既然大家都沒話說,四月初六日舉行了隆重的婚禮,當然提前幾天京城就忙成一鍋粥,這麽多宗室公候集體結婚,多少年沒遇到過了!上次還是仁宗皇帝的幾個兒子同時結婚,現在更好,加上勛貴和閑散宗室了。光是三書六禮就很麻煩好嗎?而且朝廷包辦,就是一條龍服務,讓新郎新娘和他們的父母當甩手掌櫃就行。


    勛貴朝臣全體出動,充當正副使持節前去冊封;結婚當天,符合要求的命婦們也傾巢而出去充當全福太太。


    第二天照例是麵見公婆,但因為是賜婚,新媳婦們天沒亮就跟著公婆丈夫入宮叩謝聖恩,先去奉先殿行禮;然後到清寧宮拜見太皇太後,然後出來賜宴,回家再敘家禮;第三天回門,宗室女們還好,帶著新婚老公回來,當然還是要先進宮,不用去奉先殿,直接去清寧宮;新媳婦們來自五湖四海,就隻能望洋興嘆了;勛貴們也跟上了。四月十五日,啟程去祭奠列祖列宗。這回就換成了秦晉周襄四王帶隊。


    稍早之前,三月二十八日,正式將胡皇後的靈柩遷出,與宣宗皇帝合葬。就是不知道這兩位在天之靈願不願意,但不重要。


    更早之前,三月十八日,汪舜華命永安長公主身率嬪妃王妃命婦前往先蠶壇行親蠶禮;由英國公張懋、黔國公沐琮身率禁軍沿途護衛。


    此前因為守孝和改革,已經整整四年沒有舉行,因此這是建極時代第一次舉行親蠶禮,又值宗室在京,必須十分隆重;唯一的遺憾,皇帝還沒有大婚,主持的人不是皇後;但永安長公主身份貴重,自然沒人說三道四。


    與此同時,汪太後派成國公朱儀前往南京,會同南京各部祭掃孝陵,告慰太祖皇帝。這會兒,應該還在路上。


    和成國公一起出京的,還有一大波勛貴,包括魏國公徐承宗、定國公徐永寧等人。江南地區土地和人口清理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此前文武官員和軍校學生等已經全部到位,隻是還需要強有力的勛貴坐鎮,避免出現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