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宗收拾起程上路了,北京城自然是罵聲一片;雖然皇帝堅持李子龍才是主謀,但明裏暗裏的意思大家都懂,因此百官進言,民意沸騰。孫繼宗出城的時候,被憤怒的百姓和士子投擲了不少蔬菜雞蛋乃至石塊。


    錦衣衛大洗牌,和孫家關係密切的基本靠邊站甚至被問罪;東宮的太上皇則稍微安靜了一些。


    但孫太後還在上麵坐著,動作有限,好在朝廷上的事情很多。


    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周敘上書,懇求恢復午朝之典,加宵旰之勤,常思曰:上天玄遠,何以格之?陰陽和氣,何以召之?正人君子,何以使之親?奸邪小人,何以使之遠?兵戎何由整,刑賞何由當?寇盜反側何由平,今日黎民何由安?正統之仇何由復?夷虜之禍何由息?經筵之暇,每日一二次賜左右大臣以及近侍之官講論前所雲政理,以綿宗社,以福蒼生。


    景帝很是感嘆,回覆:朕常詔天下臣民,凡有利國利民,皆許進言,擇而行之。今敘所言勤政之事,深合朕意。爾禮部其申明前詔,凡聞朝廷得失,許諸人直言無隱。


    他想到了此前周敘幾次上表,包括繼位前他的八事,以及稍後的《製治保邦十二事》《中興太平十四事》,都是憂國憂民,情真意切,提的建議也很好,覺得這樣的人才放在南京實在太可惜,於是下旨,調回北京,升任詹士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講學士。


    周敘字功敘,號石溪,吉水人,永樂十六年進士,周瑜三十八世裔孫。負氣節,篤行誼。曾祖以立曾為元時翰林編修,父歧鳳為明初國子監博士。周敘憂國憂民,事事以社稷為重。王振專權,他不顧個人安危,上疏直諫。土木之變後,他多次上書,懇求皇帝勵精圖治。


    他以宋遼金三史體例未當,欲重修。敘思繼先誌,正統末,請於朝,詔許自撰。在奏章中,他說:竊觀宋遼金三史成於前元至正間,當時秉國大臣皆遼金族類,不以正統歸宋,遂分裂為三,而以遼金加於宋首,不愜人心,不協公論。初修之際,言者雖多,卒莫能改。至今越百年,凡有誌史學正綱常者,未嚐不掩卷憤嘆也。……元儒陳桱修《通鑑續編》,既正其統,而三史全書尚仍其舊。因此他建議在南京翰林院組織人員重修《宋史》。朝廷的答覆是:不必擇人,敘其自修。歷史上因勞成疾,未能完成。


    這次他進京,再次提到了《宋史》的重修,正和景帝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要修宋史,就免不了提到靖康之變,自然是影射老哥、警示臣下的好機會。


    於是,景帝很爽快的批覆了重修《宋史》的提議,當然換了個名目:朕惟古昔帝王盛德大功,載諸典謨訓誥誓命之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著於孔子褒貶之書,足為鑑者,不可尚矣;自周威烈王至梁唐晉漢周五代事,書於朱文公通鑑綱目,亦天下後世之公論所在,不可泯也。朕嚐三復有得於心,獨宋元所紀,竊有歉焉。卿等其仿文公例編纂,官上接通鑑綱目,共為一書,以備觀覽。


    這樣的國家工程,肯定不是周敘能組織的,於謙要料理軍務,沒心思琢磨這些事,但是陳循、高榖、王文、蕭鎡、商輅等人就要牽頭,下麵是劉儼、呂原、倪謙、李紹、錢溥、李侃、李齡等一大波學者。歷史上是在景泰六年七月動工的,因為景帝去世,未能完成;後來憲宗成化九年又復修,最終於成化十二年修成。


    周敘沒有想到皇帝這樣痛快,感激涕零。


    但是下一件事就很撓頭了:今年是會試的年份,如何取士是個大問題。後代各省為了錄取人數吵的天昏地暗,明朝更是鬧得不可開交。


    現在戶科給事中李侃等就提出來:今年會試,禮部奏準取士不分南北。臣等切惟江北之人,文詞質實;江南之人,文詞豐贍。故試官取南人恆多,北人恆少。洪武三十年,太祖高皇帝怒所取之偏,選北人韓克忠等六十一人賜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洪熙元年,仁宗皇帝又命大臣楊士奇等定議取士之額,南人什六、北人什四。今禮部妄奏變更,意欲專以文詞多取南人。乞敕多官會議今後取士之額,雖不可拘而南北之分,則不可改。


    南北榜案是科舉繞不開的一件事,從中折射的是南北教育水平的差距。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主持丁醜科殿試,是為春榜;因所錄81名全係南方人,故又稱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為歷科所不見。


    這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南方經濟、文化比北方發達的實際情況;但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太祖命人複閱落第試卷,增錄北方人入仕。


    但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白信蹈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陋卷進呈。太祖大怒,處理了相關官員。六月,太祖親自策問,以韓克忠為第一名、王恕為第二名、焦勝為第三名,是為夏榜。因所錄六十一人全係北方人,故又稱北榜。


    南北榜案以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以後遂成定製。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全國統一形勢發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體現了朱元璋打擊和限製江南地主的一貫政策,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後地區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平衡政治關係,維護國家統一。


    事下禮部。以為頃者,詔書科舉,自景泰元年為始,一遵永樂年間例行。本部查得永樂二十年間,凡八開科,所取進士皆不分南北,已經奏允。今侃稱禮部變更意,在專以文詞多取南人,夫鄉舉裏選之法,不可行矣。取士若不以文,考官將何所據?且北方中土,人才所生,以古言之大聖,如周公、孔子,大賢如顏、曾、思、孟皆非南人,以今言之如靖遠伯王驥,左都禦史王翱,王文,皆永樂間不分南北所取進士,今豈可預謂北無其人?況本部止遵詔書,所奏即不曾奏請多取南人、少取北人,今各官所言如是。乞敕翰林院定議,命遵詔書行。


    景帝撓著頭皮,到底是同意了,這時候,不管南人北人,有用就行!


    這事定下來,還得定考官。命戶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江淵、修撰林文為會試考官,賜宴於禮部。


    隨後接到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李賢疏陳政本十策:勤政學,顧箴警,戒嗜欲,絕玩好,慎舉措,崇節儉,畏天變,勉貴近,振士風,結民心。


    洋洋灑灑數千言,寫的情真意切,景帝嘉納,令錄示左右。


    禮部尚書楊寧說:讀崇節儉一事,潛然淚下。隨後李賢又陳車戰火器之利,亦被採納。


    隻是這樣一來,看李賢就覺得特別順眼;想到汪舜華也幾次誇過李賢,於是下旨,破格提拔為兵部右侍郎。


    隨後接到消息,說南京雷雨擊損大報恩寺塔。景帝嘆了口氣:君失其德,臣失其職,命群臣修省。


    包括於謙在內的文武官員,又是一番上書。


    景帝也不能不下詔反省,詔廷臣條議寬恤諸政。隨後詔畿內及山東巡撫官舉廉能吏專司勸農,授民荒田,貸牛種。


    隻是在坤寧宮安心養胎的汪舜華摸著自己日漸變大的肚子,免不了有點焦躁:南京的雷都把大報恩寺塔劈壞了,北京的雷雨怎麽還不來?難道太上皇還真的是真命天子,老天爺捨不得劈他?


    ——驚蟄都過了幾個月,北京城怎麽還是不打雷呢?


    過了清明節,景帝賞賜於謙宅邸,已經封了伯爵,但他一直住在原來的家裏。景帝知道他家的條件不好,特意將南薰裏靠近皇城的一處宅子賜給了他,於謙還是推辭了:朝廷多事,非臣子安居之日。


    在於謙的家人忙著搬家——其實也沒有多少家當的時候,禮部引會試中式舉人吳匯等二百人陛見。


    看著這些新鮮出爐的國家棟樑,景帝很是高興。


    但馬上,就接到了宣府總兵官撫寧伯朱謙的訃告。


    朱謙是河南夏邑縣人。永樂初,襲任鳳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元年,隨陽武候薛祿北征蒙古,有功,升指揮使調貴州興隆衛。宣德元年復從北征,以功升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正統初升都指揮同知、都指揮使。不久,充任右參將,守備萬全。奉命率所部精騎巡邊,大敗兀良哈,升後軍都督僉事。正統十四年,以北征之功升都督同知,進右都督。也先大舉入寇,朱謙與昌平伯楊洪皆領兵入援。後升左都督,佩鎮朔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宣府。景泰元年,設計捉拿喜寧有功,封撫寧伯;隨後也先入寇宣府逼近洋河橋南校場,他出兵擊退,予世券。


    將星隕落,景帝很是傷感,下旨追封撫寧候,諡武襄,讓他的兒子朱永襲爵。


    這個朱永,其實是比他父親更強大的存在,當然這是後話了。


    安排完朱謙的後事,更重要的就是準備三月初一的殿試,詔命於謙、王直、金濂、陳循、俞士悅、高穀、王文、李錫、蕭維禎、商輅、周敘、金達等人為讀卷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