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平淡的過下去,景帝整天忙著朝政,但還是每天都到坤寧宮報到,汪舜華曾經將他推出去,讓他去找杭貴妃和孫充妃,再不濟,還有很多漂亮小姑娘;景帝樂嗬嗬的不以為忤,隻是說我在你這裏睡,才心安;但他還是下旨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停嫁娶,選宮女入宮。
大臣們當然有反對意見,現在多事之秋,皇帝不能愛美色!
但是景帝也很泛苦:本來四月初放了一兩千人,宮女就不夠用;前些日子太上皇又挑走了兩三百號,宮女是真不夠用,隻能讓宦官先頂著用。
大家這才不說話了。
太上皇一家搬到東宮,宮裏的人氣一下子低了很多;汪舜華除了去給兩宮太後請安,就是貓在坤寧宮養胎,盡量避開太上皇進宮的時間,實在不想和這人照麵。
不過她還是經常和錢皇後、周貴妃等人互相走動,聯絡感情;甚至外邦進貢了珊瑚珍珠之類的東西,景帝轉手交給她,也是先呈給兩宮太後,再讓太上皇的家眷先挑,餘下的撿一些給女兒準備嫁妝,再賞一些給杭貴妃和孫充妃。
重陽節前,宮裏發生了一件不算愉快的事。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馬上快過節了,太上皇想出去登山,遭到了守衛的攔截。
負責太上皇守衛的是襄城伯李瑾,哥哥李珍死在了土木堡。
麵對太上皇的怒斥,李瑾躬身行禮,卻沒有動;隻是淡淡地說,臣奉聖旨守備南宮,保護太上皇安全,請太上皇回宮。
太上皇怒氣沖沖,是皇帝讓你拘禁我,不讓我出門的?
李瑾奏道,沒有聖旨,恕臣難以從命。
太上皇道,若朕執意要出宮呢?
李瑾沒有回話,隻是他和身後的侍衛同時握緊了手中的兵器,殺氣騰騰。
李瑾看著太上皇,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太上皇,請回吧。
太上皇咬著牙,朕就是要出去,還不讓開!
李瑾握緊了手中的寶劍,到底抱拳:臣奉旨保太上皇於南宮,請太上皇不要為難臣。
太上皇拂袖而去,其他人隻得跟著。
來日太上皇入宮朝見孫太後,見景帝夫婦也在,就說李瑾無禮。
景帝明顯早就得到了消息,當時嘿然。
太上皇道,今天就請賢弟說句實話,我是不是已經被幽禁起來?
景帝嘿嘿,小弟不敢。
太上皇道,那就是李瑾妄傳聖旨,理應處斬。
景帝這才道,皇兄不必怪罪李瑾,是小弟讓他保護你。皇兄剛從北方回來,需要靜養。
太上皇冷笑道,不必,我身體好得很。
孫太後也道,皇帝,你哥想出去走走,有什麽不可以的?他一直待在東宮,也怪悶得慌。
景帝沒有說話,一直沉默的汪舜華開口了,人不能讓同一條門檻絆倒兩次。太上皇,你就好好待在東宮保養身體,不要出門了。馬上下元節快到了,外頭龍蛇混雜,萬一讓不長眼的磕著碰著可是不好。
她看向景帝,土木堡之變已經一年,懷獻太子去世也已經滿周年,聖上,我想做場法會,願獾奴早脫輪迴之苦,願萬千將士早日超脫,願大明江山永固。
景帝點頭。
太上皇看向汪舜華,汪舜華也看著他。
太上皇沒有再提出宮的事,汪舜華此人心狠手辣,萬一真的跨越了界限,說不定她真能幹得出弒君謀反的事。
過了重陽節,天氣一天天冷起來,景帝的工作熱情卻日漸高漲,九月十六日,他開始經筵,命群臣隨扈,這當然是拉攏群臣尤其文臣的一個重要手段。
昨天太上皇在東宮接受了群臣的朝賀,還問了幾句話,安撫大家幾句;景帝回宮就發了脾氣,說太上皇還是不肯放手雲雲。
汪舜華等他發完了脾氣,這才安撫他,現在大局已定,他做什麽都是徒勞,反而惹下麵不安,你隻要安安心心做好自己就成。要相信,有人比你更著急。
景帝摸了摸她的肚子,沉沉點頭,出來就去安排巡撫河南副都禦史王來總督湖廣、貴州軍務,討叛苗的事情。
十月初一,景帝和太上皇前往太廟祭祀,隨後到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賀,太上皇也回東宮接受百官朝賀。
隻是大家的心裏都有點別扭。
沒幾天,京城裏有樁喜事,相當熱鬧。
不僅孫太後太上皇錢皇後皇帝皇後賞了東西,勛貴重臣有頭臉的也都參加了。
新郎官是跟著太上皇從北方回來的袁彬。
袁彬的妻子廖氏早已去世,歷史上天順元年,有天袁彬入侍,英宗問他:聽說你喪妻,現在續娶了嗎?袁彬頓首,說還沒有續娶。英宗就說孫顯宗姻家武德將軍、義勇右衛正千戶王欽有女最賢,即賜銀三百兩,彩緞表裏八端,俾為聘納禮。
這次大致也差不多,不過太上皇自從到東宮,有感景帝夫妻奸猾,之前自己應對失策,也想爭取人心,因此沒有等到天順元年,而是就在萬壽節後袁彬入侍時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兩人在北方呆了一年,閑的沒事的時候自然會扳扯,知道他的情況,於是牽線將王欽二十歲的女兒嫁給了袁彬。
成婚的時候,太上皇命舅父孫繼宗親自主持婚禮,又賞賜了不少;哈銘的婚事也是如此;孫太後也相當配合,景帝也不好不給麵子。因此兩人的婚事相當隆重,兩人都是感恩戴德的。北京城都說,太上皇念舊。
隻是沒有人想到,這樁婚姻為兄弟之爭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正在養胎的汪舜華心裏相當好笑——念舊?他老人家真的很念舊,但他念的不是別人,是王振!
馬上下元節要到了,得趕緊安排祭祖的事情;汪舜華提出要好好祭奠死難將士和懷獻太子,景帝同意了,隻是擔心她身懷有孕,不能辛苦。
汪舜華道:為了獾奴早脫輪迴之苦,為了萬千將士早日超脫,為了大明江山永固,我不怕苦。
景帝點頭,一口允諾下元節在潭柘寺舉辦水陸法會。
汪舜華馬上想到《西遊記》,汗,想多了。
起源於梁武帝的水陸法會,經唐代密教的充實發展,直至宋元成熟,到明朝已經基本定型。
朱元璋為沙門出身,他登基後,以朝廷之力極力宏揚佛法。水陸法會不僅製作規模空前,而且相關的儀軌也予以定型下來。其中洪武十五年四月初八(佛誕日)的水陸法會,規模最大,一時高僧碩德雲集金陵。
雖然時間相對緊張,但這些年來佛教發展很快,因此皇帝一聲令下,很快就準備妥當了。
下元節當日,兩宮太後和太上皇、景帝帶著汪舜華,親率文武重臣,乘坐鳳輦龍車前來潭柘寺。上輩子在北京讀書,汪舜華沒少來過這裏。眼前的潭柘寺與印象中的潭柘寺還是有點區別的,但是不大;想來是這裏是皇家寺院,一直修繕。
潭柘寺的官方名字其實是嘉福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隻是因為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武周年間,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潭柘寺開山建寺,潭柘寺得到興盛;此後滄海桑田,世事無常。到了明朝,潭柘寺的香火更加鼎盛。道衍和尚輔佐太宗朱棣奪得天下,不願為官。太宗無奈,隻得封為僧錄司左善世,慶壽寺欽命住持,後又加封為太子少師,賜名廣孝,仍參與軍政大事,並曾到潭柘寺看望過他。
明朝歷代皇帝後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撥款,或由太監捐資對潭柘寺進行了多次整修和擴建,使潭柘寺確立了今天的格局。尤其正統初年,太皇太後執政,她大興土木,擴建寺院,廣造佛像,興建戒壇,並以皇帝的名義賞賜了大藏經五千卷。
景帝和汪舜華本來準備明年三月初懷獻太子冥誕日做法會,隻是當時正值殿試期間,怕讀書人指手畫腳;四月佛誕日,汪舜華預產期就在那幾天,於是隻能在今年舉行。
這樣隆重的盛會,景帝隻是通知了太上皇,卻沒有請他參加;甚至太上皇主動提出參加,景帝也拒絕了,說汪皇後要參加。
不方便。
當然不方便,景帝忘不了當日太上皇的言語。這回祭奠的人,除了罹難的將士百姓,也包括他的親生兒子。
他不能讓仇人來玷汙這次盛會。
太上皇訕訕的,但也沒有堅持。他不想和汪舜華出現在一個場合,這個女人太狡猾,總是能激怒他,逼他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
隻是太上皇心中還是很不是滋味。
當年,他曾經大力營建了潭柘寺,沒想到今天卻讓弟弟帶著他那個壞心眼的老婆享受萬丈榮光。
一路看著珠冠玉帶,紫綬金章,景帝誌得意滿的享受君臨天下的尊崇;連汪舜華也有點心搖神動,萬人之上的感覺,真好。
當天,潭柘寺幢幡飄舞,寶蓋飛輝;一千二百名高僧開演諸品妙經。
帝後率領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景帝吩咐:去歲虜寇來犯,將士戰死甚眾,百姓被害者被無數,朕與皇後深為哀湣;況懷獻太子沖齡被害,朕與皇後每每念及,痛不欲生。故選集諸僧,參禪講法。大開方便門庭,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屙六趣。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後功成完備,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
僧眾頓首稱謝。
當日三齋已畢,聖駕回宮。此時京城內外,俱懷感恩。
大臣們當然有反對意見,現在多事之秋,皇帝不能愛美色!
但是景帝也很泛苦:本來四月初放了一兩千人,宮女就不夠用;前些日子太上皇又挑走了兩三百號,宮女是真不夠用,隻能讓宦官先頂著用。
大家這才不說話了。
太上皇一家搬到東宮,宮裏的人氣一下子低了很多;汪舜華除了去給兩宮太後請安,就是貓在坤寧宮養胎,盡量避開太上皇進宮的時間,實在不想和這人照麵。
不過她還是經常和錢皇後、周貴妃等人互相走動,聯絡感情;甚至外邦進貢了珊瑚珍珠之類的東西,景帝轉手交給她,也是先呈給兩宮太後,再讓太上皇的家眷先挑,餘下的撿一些給女兒準備嫁妝,再賞一些給杭貴妃和孫充妃。
重陽節前,宮裏發生了一件不算愉快的事。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馬上快過節了,太上皇想出去登山,遭到了守衛的攔截。
負責太上皇守衛的是襄城伯李瑾,哥哥李珍死在了土木堡。
麵對太上皇的怒斥,李瑾躬身行禮,卻沒有動;隻是淡淡地說,臣奉聖旨守備南宮,保護太上皇安全,請太上皇回宮。
太上皇怒氣沖沖,是皇帝讓你拘禁我,不讓我出門的?
李瑾奏道,沒有聖旨,恕臣難以從命。
太上皇道,若朕執意要出宮呢?
李瑾沒有回話,隻是他和身後的侍衛同時握緊了手中的兵器,殺氣騰騰。
李瑾看著太上皇,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太上皇,請回吧。
太上皇咬著牙,朕就是要出去,還不讓開!
李瑾握緊了手中的寶劍,到底抱拳:臣奉旨保太上皇於南宮,請太上皇不要為難臣。
太上皇拂袖而去,其他人隻得跟著。
來日太上皇入宮朝見孫太後,見景帝夫婦也在,就說李瑾無禮。
景帝明顯早就得到了消息,當時嘿然。
太上皇道,今天就請賢弟說句實話,我是不是已經被幽禁起來?
景帝嘿嘿,小弟不敢。
太上皇道,那就是李瑾妄傳聖旨,理應處斬。
景帝這才道,皇兄不必怪罪李瑾,是小弟讓他保護你。皇兄剛從北方回來,需要靜養。
太上皇冷笑道,不必,我身體好得很。
孫太後也道,皇帝,你哥想出去走走,有什麽不可以的?他一直待在東宮,也怪悶得慌。
景帝沒有說話,一直沉默的汪舜華開口了,人不能讓同一條門檻絆倒兩次。太上皇,你就好好待在東宮保養身體,不要出門了。馬上下元節快到了,外頭龍蛇混雜,萬一讓不長眼的磕著碰著可是不好。
她看向景帝,土木堡之變已經一年,懷獻太子去世也已經滿周年,聖上,我想做場法會,願獾奴早脫輪迴之苦,願萬千將士早日超脫,願大明江山永固。
景帝點頭。
太上皇看向汪舜華,汪舜華也看著他。
太上皇沒有再提出宮的事,汪舜華此人心狠手辣,萬一真的跨越了界限,說不定她真能幹得出弒君謀反的事。
過了重陽節,天氣一天天冷起來,景帝的工作熱情卻日漸高漲,九月十六日,他開始經筵,命群臣隨扈,這當然是拉攏群臣尤其文臣的一個重要手段。
昨天太上皇在東宮接受了群臣的朝賀,還問了幾句話,安撫大家幾句;景帝回宮就發了脾氣,說太上皇還是不肯放手雲雲。
汪舜華等他發完了脾氣,這才安撫他,現在大局已定,他做什麽都是徒勞,反而惹下麵不安,你隻要安安心心做好自己就成。要相信,有人比你更著急。
景帝摸了摸她的肚子,沉沉點頭,出來就去安排巡撫河南副都禦史王來總督湖廣、貴州軍務,討叛苗的事情。
十月初一,景帝和太上皇前往太廟祭祀,隨後到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賀,太上皇也回東宮接受百官朝賀。
隻是大家的心裏都有點別扭。
沒幾天,京城裏有樁喜事,相當熱鬧。
不僅孫太後太上皇錢皇後皇帝皇後賞了東西,勛貴重臣有頭臉的也都參加了。
新郎官是跟著太上皇從北方回來的袁彬。
袁彬的妻子廖氏早已去世,歷史上天順元年,有天袁彬入侍,英宗問他:聽說你喪妻,現在續娶了嗎?袁彬頓首,說還沒有續娶。英宗就說孫顯宗姻家武德將軍、義勇右衛正千戶王欽有女最賢,即賜銀三百兩,彩緞表裏八端,俾為聘納禮。
這次大致也差不多,不過太上皇自從到東宮,有感景帝夫妻奸猾,之前自己應對失策,也想爭取人心,因此沒有等到天順元年,而是就在萬壽節後袁彬入侍時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兩人在北方呆了一年,閑的沒事的時候自然會扳扯,知道他的情況,於是牽線將王欽二十歲的女兒嫁給了袁彬。
成婚的時候,太上皇命舅父孫繼宗親自主持婚禮,又賞賜了不少;哈銘的婚事也是如此;孫太後也相當配合,景帝也不好不給麵子。因此兩人的婚事相當隆重,兩人都是感恩戴德的。北京城都說,太上皇念舊。
隻是沒有人想到,這樁婚姻為兄弟之爭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正在養胎的汪舜華心裏相當好笑——念舊?他老人家真的很念舊,但他念的不是別人,是王振!
馬上下元節要到了,得趕緊安排祭祖的事情;汪舜華提出要好好祭奠死難將士和懷獻太子,景帝同意了,隻是擔心她身懷有孕,不能辛苦。
汪舜華道:為了獾奴早脫輪迴之苦,為了萬千將士早日超脫,為了大明江山永固,我不怕苦。
景帝點頭,一口允諾下元節在潭柘寺舉辦水陸法會。
汪舜華馬上想到《西遊記》,汗,想多了。
起源於梁武帝的水陸法會,經唐代密教的充實發展,直至宋元成熟,到明朝已經基本定型。
朱元璋為沙門出身,他登基後,以朝廷之力極力宏揚佛法。水陸法會不僅製作規模空前,而且相關的儀軌也予以定型下來。其中洪武十五年四月初八(佛誕日)的水陸法會,規模最大,一時高僧碩德雲集金陵。
雖然時間相對緊張,但這些年來佛教發展很快,因此皇帝一聲令下,很快就準備妥當了。
下元節當日,兩宮太後和太上皇、景帝帶著汪舜華,親率文武重臣,乘坐鳳輦龍車前來潭柘寺。上輩子在北京讀書,汪舜華沒少來過這裏。眼前的潭柘寺與印象中的潭柘寺還是有點區別的,但是不大;想來是這裏是皇家寺院,一直修繕。
潭柘寺的官方名字其實是嘉福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隻是因為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武周年間,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潭柘寺開山建寺,潭柘寺得到興盛;此後滄海桑田,世事無常。到了明朝,潭柘寺的香火更加鼎盛。道衍和尚輔佐太宗朱棣奪得天下,不願為官。太宗無奈,隻得封為僧錄司左善世,慶壽寺欽命住持,後又加封為太子少師,賜名廣孝,仍參與軍政大事,並曾到潭柘寺看望過他。
明朝歷代皇帝後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撥款,或由太監捐資對潭柘寺進行了多次整修和擴建,使潭柘寺確立了今天的格局。尤其正統初年,太皇太後執政,她大興土木,擴建寺院,廣造佛像,興建戒壇,並以皇帝的名義賞賜了大藏經五千卷。
景帝和汪舜華本來準備明年三月初懷獻太子冥誕日做法會,隻是當時正值殿試期間,怕讀書人指手畫腳;四月佛誕日,汪舜華預產期就在那幾天,於是隻能在今年舉行。
這樣隆重的盛會,景帝隻是通知了太上皇,卻沒有請他參加;甚至太上皇主動提出參加,景帝也拒絕了,說汪皇後要參加。
不方便。
當然不方便,景帝忘不了當日太上皇的言語。這回祭奠的人,除了罹難的將士百姓,也包括他的親生兒子。
他不能讓仇人來玷汙這次盛會。
太上皇訕訕的,但也沒有堅持。他不想和汪舜華出現在一個場合,這個女人太狡猾,總是能激怒他,逼他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
隻是太上皇心中還是很不是滋味。
當年,他曾經大力營建了潭柘寺,沒想到今天卻讓弟弟帶著他那個壞心眼的老婆享受萬丈榮光。
一路看著珠冠玉帶,紫綬金章,景帝誌得意滿的享受君臨天下的尊崇;連汪舜華也有點心搖神動,萬人之上的感覺,真好。
當天,潭柘寺幢幡飄舞,寶蓋飛輝;一千二百名高僧開演諸品妙經。
帝後率領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景帝吩咐:去歲虜寇來犯,將士戰死甚眾,百姓被害者被無數,朕與皇後深為哀湣;況懷獻太子沖齡被害,朕與皇後每每念及,痛不欲生。故選集諸僧,參禪講法。大開方便門庭,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屙六趣。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後功成完備,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
僧眾頓首稱謝。
當日三齋已畢,聖駕回宮。此時京城內外,俱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