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四年九月初六,郕王以皇太後詔書即皇帝位。


    登極儀為嘉禮之首,是最隆重的禮儀,雖然倉促繼位,但為了安定人心,還是很隆重。


    按照祖製,昨天,司設監陳禦座於奉天門,欽天監設定時鼓,尚寶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設而不作。


    當天一早,遣官告天地宗社,景帝具孝服告幾筵。至時,鳴鍾鼓,設鹵簿。皇帝袞冕禦奉天門。百官朝服,入午門。鴻臚寺導執事官行禮,請升禦座。景帝由中門出。升座鳴鞭。


    百官上表,行禮,頒詔:朕以皇考宣宗章皇帝仲子,奉藩京師。比因虜寇犯邊,大兄皇帝恐禍連宗社,不得已親征。不幸車駕誤陷虜廷,我聖母皇太後務慰臣民之望,已立皇庶長子見深為皇太子,命眇躬輔代,總國政。皇親公侯伯暨在廷文武群臣、軍民耆老、四夷朝使,復以天位久虛,神器無主,人心遑遑,莫之底定,合辭上請,蚤定大計。皇太後以太子幼沖,未遽能理萬機,移命眇躬君臨天下。會有使自虜中還者,口宣大兄皇帝詔旨:宗廟之禮,不可久曠。朕弟郕王,年長且賢,其令繼統,以奉祭祀。顧痛恨之方殷,豈遵承之遽忍?雖避讓再三,而俞允莫獲。仰惟付託之至重,敢以涼薄而固辭?已詣虜問安上大兄皇帝,尊號太上皇帝,徐圖迎復。為政之道,必先正始。其以明年為景泰元年,大赦天下,鹹與維新,一切合行事,宜條示於後。


    這封洋洋數千言的登基詔書,也是一份安民告示,宣布了各種安民政策;同時,分遣內官遍告諸王宗室。


    忙完這些,郕王,不對,景泰皇帝終於舒了一口氣,抬頭看天,景泰,希望真的能景象繁榮、國泰民安吧。


    歷史上,景泰皇帝因皇兄太上皇復位被剝奪皇帝身份,降為郕王,追諡戾;後來侄子憲宗繼位,承認了他的帝位,但沒有廟號,直到南明安宗上廟號代宗。


    太上皇的替代品、過渡者而已。


    但這次不同。


    照說今天應該是人生巔峰,但景帝沒有回後宮——那裏住的都是他哥的後妃,也沒有回郕王府,隻是給孫太後、吳太妃請了安,就還是回清寧宮歇息了。


    清寧宮也就是後來所稱的慈慶宮,位於東華門內三座門迤北,是專供年幼皇子居住的地方;歷史上孝宗年間,太皇太後周氏也曾經在這裏住過,因為房子被火燒了,老太太大發雷霆,怪罪孝宗寵幸的大太監李廣,逼得李廣畏罪自殺。後來又重建為端本宮,有端敬殿、擷芳殿等建築;清朝改建為南三所,給成年皇子居住。


    既然是給皇子居住的,自然少不了故事。歷史上最聳人聽聞的就是梃擊案。萬曆末年,民夫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東華門,直奔皇太子居住的慈慶宮,打傷內侍李鑾,企圖行刺皇太子朱常洛,也就是後來的光宗。


    景帝自然不知道這些,他很累,回宮就沉沉的睡下。


    王妃汪舜華則將熟睡的女兒交給奶娘帶去休息,獨自站到露台上,看著滿天星鬥。


    前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第二天,除了進行人事調整、加強紫荊關守備、減免四川等地賦稅,最重要的就是王振餘黨的處理。他的家產已經抄沒,家人220餘口也全部下獄,另外還有黨羽的家屬。刑部上奏:奸惡王振同居異姓之人,皆當斬。


    景帝點頭同意了,王振九族,不分老幼,一律處斬;其黨羽王長隨、楊進忠同樣株連九族;其他馬順等人,男子斬首,婦女給付功臣之家為奴;其家人閽者宥死,杖一百發戍邊衛。


    他咬著牙,自己唯一的兒子,還是嫡長子,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居然讓王長隨等人這樣謀害了!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也就別怪他下狠手了。


    九月初八,接到兵部的告急文書:達賊三萬餘人入境,攻破驛堡屯莊八十處,虜去官員軍旗男婦一萬三千二百八十餘口,馬六千餘匹,牛羊二萬餘隻,盔甲二千餘副。失機之罪,雖在赦前,亦難容恕。


    景帝閉了眼睛,皇兄親率大軍都打成那個鬼樣子,他又怎麽好意思再追究邊將的責任?下令免死,罰俸半年;其他鎮遠侯顧興祖等,都要起復,戴罪立功。


    隻是對此前棄城不守的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黃寧等人,就沒那麽好脾氣了,別去南海子種菜,直接砍頭。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種時候,就別賜宴了,大家都沒有心情;隻是下令升郕王府左長史儀銘為禮部左侍郎,世子的後事正在有條不紊的辦理,棺槨現在陳放王府正堂,墳塋隻等工部找地方了;王妃今早也已經帶著郡主和孫、杭二妃進宮了。


    景帝的眼睛暗了暗,旋即點頭,又開始忙別的事了。


    趙王瞻塙上奏,請求領軍,舍死捕賊,迎回上皇。隻有寫信安慰勸止。


    然後就是人事、軍馬等各方麵的安排,另外還要處理鎮守大同太監郭敬。他素與王振交好,並向瓦剌走私兵器;宋瑛等陽和之敗,又是因為他專製所致。當時太上皇至大同,百官劾敬失機,振詐傳聖旨不問。此前郭敬家已籍沒,敬潛回京,被捉拿歸案,罪當淩遲處死。


    沒什麽可說的,準了。


    忙完這些,景帝這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清寧宮。


    宮人得報,早早地來迎,為首的自然是王妃汪舜華。


    她昨天就進宮了。安頓好已經晚上,卻一直沒見景帝回宮。她對這裏還是有點好奇的,畢竟三大案太有名,當時就覺得歷史比小說還精彩,反正她實在想像不出派個農夫拿著木棍去打死皇太子的主意。你就算不會玩宮鬥逼皇帝廢後自己上位來個子以母貴;也不會玩政治,到處找太子的茬讓群臣擁護廢儲;也不請武林高手,好歹也買通宮人弄點毒藥之類的高級裝備,結果憋出這麽個辦法。


    真是來搞笑的。


    然而現在她笑不出來。


    這麽些日子不見,兩人靜靜地看著對方,都有點恍若隔世的感受。


    景帝打破了沉默,德音,你來了?


    汪舜華點頭,妾來了。


    來了就好。


    景帝把她攏進懷裏,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心安了些。


    孫氏、杭氏前來行禮,景帝是有點尷尬的。


    那樣痛斥汪舜華,他心裏不是沒有後悔,隻是想到兒子,又覺得懊惱;那天聽了那句豈因禍福避趨之,又覺得有點羞愧。


    他的妻子,竟是有格局的,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置生死於度外,安危禍福又豈在考慮?


    有這樣的妻子,不幸,更是幸運。


    汪舜華努力讓表情自然一些,恭喜聖上,杭氏有喜了。


    景帝愣了一下,這麽些日子操勞忙碌,他幾乎已經忘了孫氏、杭氏的樣貌了;這會兒看著杭氏滿臉嬌羞的,隻能說了聲,好好。


    轉頭吩咐,既然有喜,就好好養胎。


    杭玉鳳稱是,王妃殿下都安排好了。


    景帝點頭,看著汪舜華,辛苦你了。


    他有點不是滋味。


    汪舜華擠出一個笑,應該的。


    景帝一揮手,都退下吧。


    廢話,他不走,誰敢動。


    景帝自然不會考慮這些,隻是拉著汪舜華回房。


    汪舜華不好意思說你去孫氏房裏吧,景帝都這樣了,她在把人往外推也不是事,何況入宮的第一晚,皇帝去了別人那裏,明天還不知傳出什麽樣的新聞,於是靜靜的跟著他走了。


    湯水已經準備好,汪舜華服侍景帝沐浴更衣。


    兩人都不說話,氣氛有點尷尬。


    景帝問,東西都搬進來了?


    汪舜華嗯了一聲,隻收拾了隨身的衣服細軟,別的以後慢慢再說吧。


    景帝點頭,也好。


    蘋果怎麽樣?


    還好,都在開始學說話了,這會兒睡著了,我怕夜裏風大露重,就沒讓奶娘把她抱出來。


    景帝點頭,好。我這陣子忙,家裏的事,孩子的事,就全靠你了。


    他握住了妻子的手,這些日子,委屈你了。


    汪舜華閉了眼睛,妾還好,聖上辛苦了。


    景帝沒有再說話,有些事,回不到從前。


    躺在床上,兩人都悶悶的,景帝覺得應該安慰妻子一下,隻是連日操勞,實在累得很了;汪舜華看出來了,扶景帝躺下,聖上累了一天,早點歇著吧;明天,後天,再後天,敵軍一日不退,都有的忙。


    景帝點頭,閉上眼睛,很快陷入沉睡;汪舜華別過臉,努力不讓自己掉下淚來。


    第二天,景帝一早就起床了,汪舜華也爬起來服侍他洗漱更衣。


    景帝按住妻子,你也累了,再多睡會兒吧。


    汪舜華努力扯了扯嘴角,沒事,我還要去跟太後太妃請安。


    景帝點頭,匆忙扒了兩口飯,就去上朝了。


    王妃進宮了,昔日宮僚也應該妥善安置。王府審理俞綱為太僕寺少卿,伴讀章文為太常寺寺丞、俞山為鴻臚寺左寺丞,良醫陸子才、欣克敬為太醫院院判,審理副等官季亨等二十三員為州同知等官。


    然後升府軍衛指揮僉事石彪為指揮同知,他爹石亨說他有生擒達賊功。


    又接到遼簡王夫人張氏的訃告,又要遣官賜祭命,有司營葬。


    隻是景帝落筆的時候,心裏有點抖,兒子見濟也應該入土為安了,但現在他又不想過於急切操辦。一來確實各方麵事情太多太雜,沒有時間,即便安葬,肯定也很簡單;二來雖然太後降旨,以親王之禮安葬,但顯然現在已經不能令他滿意了。他是皇帝,嫡長子應該是理所應當的皇太子,理應按照皇太子的規格下葬;但如果現在提出來,隻怕太後和百官都會認為他多事。


    再等等,等他地位穩固了,再給兒子一個說法。


    然後命工部營繕司主事蒯祥、陸祥俱為本司員外郎。


    吏部聽選知縣單宇上奏說,朝廷命將出師而用太監監軍,故將權不專,反為所製,遇有賊寇,戰守無計,宜盡革之。景帝沒有答應,這是祖宗的舊製,一旦廢除,影響太大,而且得罪整個太監集團,即便是皇帝,他估計日子也不好過。


    經過這些日子的治國理政,他終於明白王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也就明白太監集團是何等重要的一個力量。


    國子監生姚顯上表彈劾,這回罵的是和尚:胡虜犯邊,太上皇帝被留賊庭,國師僧眾,談笑自若。臣願陛下令上師同僧人仗佛威力前往賊庭化諭也先,送駕還京,庶可見佛護國之力,以彰尊崇之效。不然則佛不足敬信,明矣!今後再不許崇尚佛教,實萬代之法也。


    景帝難得笑出聲來,這個姚顯,倒很有意思,把奏表扔給禮部,讓他們去處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