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毓慶宮的哥哥們在書房,師傅就沒有那麽經常的問弘晗哥哥問題。而且弘晰哥哥不也是弘晗哥哥的弟弟,現在除了兒子,隻有弘晗哥哥常常和弘晰哥哥說話。像弘晴、廣延、海亮他們都躲著弘晰。」
弘暉雖然年紀不大,但眼力不錯,胤禛心裏滿意,臉上還要做嚴父狀:「師傅們自有道理,你上學要好生讀書,給你弟弟們做個好榜樣,不能懈怠。還有,在書房和你哥哥弟弟們照樣相處……該怎麽樣還怎麽樣。」
廣延是純王嫡長子,海亮是他們大姐姐純禧公主的長子,都屬宗室親貴,和毓慶宮從來也不算很親近,這倆孩子避著弘晰倒也不奇怪。隻是弘晴,胤禛坐在書房嘆口氣,這必是他的好三哥告訴孩子的。
何必呢,小孩子之間簡簡單單的,早早讓他們攪合進大人的是是非非,烏七八糟的。
四貝勒揉著眉心,外頭他的侍衛進來稟告:「八貝勒府八爺的侍衛,今兒又離府好幾趟。」聽著稟告,老四不屑的笑了笑,老八還真想染指儲位。
他們家有藝高人膽大的、有桀驁不馴的,如今居然也出傻大膽了。
想著想著,胤禛又把笑容收了起來,老八膽子大,但說他傻也隻是調侃。四貝勒想起前幾天親表弟阿爾鬆阿的那個德性,別提多噁心了,話裏話外透著「咱們太疏遠,您瞧八阿哥……」
哼,疏遠也是你們不好,四爺想起這茬就生氣,人品不端正還指望爺親近你們?做夢去罷,要扒著老八就去,看汗阿瑪到時候怎麽收拾你們。
那我自己呢?
想想明明成日閉門不出,外頭卻依然傳著「三貝勒樂善好文、禮賢下士」,而直郡王權當沒有廢太子這檔子事兒,該怎麽行事還怎麽行事,汗阿瑪也一樣倚重他。更別說老八裝出一副不理外事,實際上天天和外頭勾連……自己也是皇上的四阿哥,又要如何做才能站的更穩當,這可真是個大問題。
至於爭儲這件事,且不說汗阿瑪對廢太子的處置留下很多隱患,胤禛也得再看看。就說如今誰最有資格問鼎儲位,胤禛壓下自己的心思仔細思量,毫無疑問是他們大哥直郡王。
就像方才弘暉說的,毓慶宮倒了,內內外外都會把目光放在直郡王身上。如果胤禛晚生個三百年,他就該知道立嫡立長導致的這種現象,叫「約定俗成」「條件反射」。
太子倒台有直郡王替補,這種念頭在所有人來看都是順理成章,這就是人心。
但如今直郡王狀若無事,這可以理解,就當直郡王也在觀望。本來他作為今上長子就夠顯眼了,以大哥一貫作風,此刻隻會更加低調。
但再低調大家還會盯著他,胤禛眉頭緊皺,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情況隻要出一點事,好的壞的都會讓直郡王百口莫辯,他打算怎麽脫困……
明日就要去上駟院問話了,四貝勒一想到做了三十年太子的二阿哥,現在居然被困在上駟院那種地方,他心中百味雜陳,說不清楚是個什麽滋味。
過去二十多年,在胤禛的印象中,毓慶宮何等煊赫,汗阿瑪又是如何的慈愛包容。一朝父子生隙走到了這個地步,想到幹清宮依然臥病的父親、和住在上駟院帳篷裏的哥哥,胤禛突然擔心起了明日的問話。
按照慣例,是皇上出問題,他們是代天子問話。可現在這個情形,汗阿瑪會問什麽樣的問題,會……何等誅心,這可真不好說。這個差事真是,汗阿瑪信任,這不假,但也著實讓人為難。
算了,到時候看大哥怎麽辦罷,四貝勒自我安慰道,反正我是弟弟嘛。
作者有話要說: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是說】有德行、智慧、謀略、見識的人,常常是因為他生活在患難之中。隻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們持有警懼不安的心理,考慮憂患很深遠,所以通達事理。
孤臣說的是,被天子/君王疏遠的臣子。孽子說的是庶出,庶孽最初指的就是樹葉的分叉。
就是不被君王偏愛、信任,親近的臣子們,他們為了自己就必須不停的思考自己的處境。反過來說,如果是被君王所偏愛親近袒護的臣子,很容易飄飄然或者不通世故。
這話沒錯,可惜老八覺得就他自己是孤臣孽子,想的太美了。
第208章 忠臣孝子直郡王
就算四貝勒胤禛接受並欣喜於自己「弟弟」的身份, 並以為自己可以「逃過一劫」,但當他們在幹清宮接旨並前往上駟院問話的時候,胤禛依舊被自己親爹的刻薄震驚了。
過去二十多年的時光中,怎麽就沒看出來汗阿瑪是個如此刻薄的男人呢?刻薄的對象還是他心疼了三十年的胤礽。
「奉旨問二阿哥話。」胤禔看著跪在地上的胤礽, 心裏也嘆口氣, 對方看上去憔悴不少。如果說在承德那會, 胤礽還處於一種詭異的、應激似的亢奮狀態, 那麽現在他似乎徹底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胤礽在。」
「奉旨問胤礽, 在承德是否意圖兵變, 謀害皇父?是否與諸多大臣結黨營私、行為不法?說豈有三十年的太子之言, 巧言令色……居於東宮之時, 驕奢淫逸、恣意妄為!」
這還不算完, 胤禔懷疑康熙或許這段日子就琢磨怎麽殺「礽」誅心,這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弘暉雖然年紀不大,但眼力不錯,胤禛心裏滿意,臉上還要做嚴父狀:「師傅們自有道理,你上學要好生讀書,給你弟弟們做個好榜樣,不能懈怠。還有,在書房和你哥哥弟弟們照樣相處……該怎麽樣還怎麽樣。」
廣延是純王嫡長子,海亮是他們大姐姐純禧公主的長子,都屬宗室親貴,和毓慶宮從來也不算很親近,這倆孩子避著弘晰倒也不奇怪。隻是弘晴,胤禛坐在書房嘆口氣,這必是他的好三哥告訴孩子的。
何必呢,小孩子之間簡簡單單的,早早讓他們攪合進大人的是是非非,烏七八糟的。
四貝勒揉著眉心,外頭他的侍衛進來稟告:「八貝勒府八爺的侍衛,今兒又離府好幾趟。」聽著稟告,老四不屑的笑了笑,老八還真想染指儲位。
他們家有藝高人膽大的、有桀驁不馴的,如今居然也出傻大膽了。
想著想著,胤禛又把笑容收了起來,老八膽子大,但說他傻也隻是調侃。四貝勒想起前幾天親表弟阿爾鬆阿的那個德性,別提多噁心了,話裏話外透著「咱們太疏遠,您瞧八阿哥……」
哼,疏遠也是你們不好,四爺想起這茬就生氣,人品不端正還指望爺親近你們?做夢去罷,要扒著老八就去,看汗阿瑪到時候怎麽收拾你們。
那我自己呢?
想想明明成日閉門不出,外頭卻依然傳著「三貝勒樂善好文、禮賢下士」,而直郡王權當沒有廢太子這檔子事兒,該怎麽行事還怎麽行事,汗阿瑪也一樣倚重他。更別說老八裝出一副不理外事,實際上天天和外頭勾連……自己也是皇上的四阿哥,又要如何做才能站的更穩當,這可真是個大問題。
至於爭儲這件事,且不說汗阿瑪對廢太子的處置留下很多隱患,胤禛也得再看看。就說如今誰最有資格問鼎儲位,胤禛壓下自己的心思仔細思量,毫無疑問是他們大哥直郡王。
就像方才弘暉說的,毓慶宮倒了,內內外外都會把目光放在直郡王身上。如果胤禛晚生個三百年,他就該知道立嫡立長導致的這種現象,叫「約定俗成」「條件反射」。
太子倒台有直郡王替補,這種念頭在所有人來看都是順理成章,這就是人心。
但如今直郡王狀若無事,這可以理解,就當直郡王也在觀望。本來他作為今上長子就夠顯眼了,以大哥一貫作風,此刻隻會更加低調。
但再低調大家還會盯著他,胤禛眉頭緊皺,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情況隻要出一點事,好的壞的都會讓直郡王百口莫辯,他打算怎麽脫困……
明日就要去上駟院問話了,四貝勒一想到做了三十年太子的二阿哥,現在居然被困在上駟院那種地方,他心中百味雜陳,說不清楚是個什麽滋味。
過去二十多年,在胤禛的印象中,毓慶宮何等煊赫,汗阿瑪又是如何的慈愛包容。一朝父子生隙走到了這個地步,想到幹清宮依然臥病的父親、和住在上駟院帳篷裏的哥哥,胤禛突然擔心起了明日的問話。
按照慣例,是皇上出問題,他們是代天子問話。可現在這個情形,汗阿瑪會問什麽樣的問題,會……何等誅心,這可真不好說。這個差事真是,汗阿瑪信任,這不假,但也著實讓人為難。
算了,到時候看大哥怎麽辦罷,四貝勒自我安慰道,反正我是弟弟嘛。
作者有話要說: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是說】有德行、智慧、謀略、見識的人,常常是因為他生活在患難之中。隻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們持有警懼不安的心理,考慮憂患很深遠,所以通達事理。
孤臣說的是,被天子/君王疏遠的臣子。孽子說的是庶出,庶孽最初指的就是樹葉的分叉。
就是不被君王偏愛、信任,親近的臣子們,他們為了自己就必須不停的思考自己的處境。反過來說,如果是被君王所偏愛親近袒護的臣子,很容易飄飄然或者不通世故。
這話沒錯,可惜老八覺得就他自己是孤臣孽子,想的太美了。
第208章 忠臣孝子直郡王
就算四貝勒胤禛接受並欣喜於自己「弟弟」的身份, 並以為自己可以「逃過一劫」,但當他們在幹清宮接旨並前往上駟院問話的時候,胤禛依舊被自己親爹的刻薄震驚了。
過去二十多年的時光中,怎麽就沒看出來汗阿瑪是個如此刻薄的男人呢?刻薄的對象還是他心疼了三十年的胤礽。
「奉旨問二阿哥話。」胤禔看著跪在地上的胤礽, 心裏也嘆口氣, 對方看上去憔悴不少。如果說在承德那會, 胤礽還處於一種詭異的、應激似的亢奮狀態, 那麽現在他似乎徹底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胤礽在。」
「奉旨問胤礽, 在承德是否意圖兵變, 謀害皇父?是否與諸多大臣結黨營私、行為不法?說豈有三十年的太子之言, 巧言令色……居於東宮之時, 驕奢淫逸、恣意妄為!」
這還不算完, 胤禔懷疑康熙或許這段日子就琢磨怎麽殺「礽」誅心,這問題一個接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