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監督學院派來的工人將藏書小心翼翼運出銀灣塔時,考古學者薩德蘭與他的學生們聽見不遠處傳來戲謔的歌聲。
「人們曾叫你瑪倫利加,現在又喚你維斯拉;若讓你自己選擇,是否更願被稱作瑪倫利加?庫爾曼人來了又走,基洛維人走了又來;除了墳堆、柴火和磚瓦,偌大的城市啥都沒剩下。」
看著銀灣塔破碎的穹頂下斷裂的神像,斯維因小聲念叨:「才不是『啥都沒剩下』。」
他們發現了藏在銀灣塔側塔裏的神秘死者,以及那人遺言般的撰述。根據死者留下的手稿,薩德蘭等人又在圖書館的幾個隱蔽夾層裏找到了部分倖免於難的書籍與文物。有了這些文獻,瑪倫利加陷落前後的真實歷史將突破重重霧障,回歸人們的視野。
而打開地下書庫時,眾人驚訝地發現,那裏竟安放著一副孤零零的棺槨。
對照新發現的文字資料與棺槨上的銘文,棺槨主人的身份很快被確定下來。至於側塔裏的神秘死者,銀灣塔最後的「守墓人」,他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履歷,後人隻能根據手稿中的片言隻語作出推測:他與最後一任館長之間存在師承關係。
蕾莎深吸一口夾帶著灰塵與海水味的空氣,驀然發現這初次造訪的遺蹟竟帶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她在幾個世紀前也曾生活於此。
隻是那時的瑪倫利加尚未被戰火汙染,陽光透過銀灣塔的玻璃穹頂,平靜地照耀著滿滿當當的書架與穿梭其間的求學者。清澈的珍珠河水聲如琴,酒館裏忙裏偷閑的市民們喝得正酣,街道上飄蕩著蜂蜜的甜香。
恍惚間,一切又化作層層疊疊的藤蔓與青苔,草木叢中傾倒的斷牆,斷牆邊破碎的梁椽。
夜色降臨,國立歷史學院的考古隊準備返回停靠在碼頭的船隻。在薩德蘭的帶領下,他們換了條道,穿過曾經奢華美麗的「貴族區」,再從海港區的北緣走向銀灣。
途中,眾人路過了原屬於托雷索家族的「飛獅公館」。
石砌的結構畢竟比木造結實,也基本留下了原來的形製,隻是空蕩蕩的房屋已經成為海鳥和鼠蟲的樂園。倒塌的院牆後,草木長得正茂盛,幾乎要把庭院的迴廊吞沒。要不是門上那隻張開雙翼的石獅,他們恐怕無法辨別這套宅院屬於哪個望族。
薩德蘭草草打量了兩眼。發掘銀灣塔的喜悅之下,別的東西對他來說都不那麽重要了。所以,年長的考古學者隻簡單感嘆了一句:「再顯赫的世係也有淡出歷史舞台的一天,更別提哪個人了。」
斯維因默默地點頭。
因為總是被沿途頹敗卻有著獨特美感的景致拖慢了腳步,他走在考古隊最後。偶然回過身去,斯維因突然發現,街角還有另一個人正沉默地凝視著化作廢墟的飛獅公館。
那是他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長著基洛維王國境內少見的黑髮,灰藍色的眼睛裏帶了點綠,打扮像個四處遊歷的探險家。
察覺到斯維因的目光,那人也扭過頭與他對視,眼裏滿溢著斯維因一時難以理解的感傷。
斯維因愣了一下,下意識地開口搭話:「你好啊,請問你是——」
體內流淌著托雷索之血,卻不再冠以這一姓氏的陌生人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看著斯維因,又將視線移向考古隊的背影,片刻便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
千裏迢迢「重返」瑪倫利加的陌生人沒有拿走任何東西,甚至最終也沒有踏進院落半步,僅在離開前深深地看了一眼廢墟上斑駁的飛獅石雕。
海鳥高叫著從石獅頭頂掠過,仿佛瑪倫利加的遊魂還在銀灣的海風中歌唱。
作者有話要說: 寫作bgm:our mark on this world - marvin kopp
全文完。
這篇文寫得有些艱難,特別是尋找可以作為參照和靈感來源的資料,但總體來說還是快樂的——我的初衷其實是「寫一個自己想看的故事」,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的故事」,所以更多地體現了我自己的口味和興趣。但如果有朋友能從中收穫些什麽(當然,不一定是快樂),那這個東西也算是增值了quq
接下來稍微寫點創作過程中的零散想法(不然我自己都忘了)
*幾年前摸魚剛摸出大綱、連文名還沒定的時候,故事還是以人物為中心的,雖然也有「瑪倫利加」這個城市的設定,但其意義更多的是「這個故事發生在某地」;幾年後真正動筆時,受接觸到的文獻的影響,想法已經變了,瑪城反而成了真正的主角,變成「這裏曾經發生過某個故事」。如果按原大綱寫,雖然還是有庫爾曼人入侵、瑪倫利加陷落的背景,但莫吉斯總督大概不會死,前期的一些支線也不會出現(。
*瑪城其實從根源上就不是一個「完整」、「健康」的城市:它由帝國解體後的流亡貴族直接建立在一片未充分開發的土地上(普通漁村),最早的發展驅動力是外來資源,而非用時間和一代代勞動力完成積累的農業和手工業基礎,缺少傳統聚落的穩定成長曲線和戰略縱深,也沒有積極發展軍事力量(沒過三個世紀就開始吃老本),因遠居東南沿海而缺少危機感,商業為中心的定位又使它高度依賴外部市場,可以說是繁榮而脆弱的。
名為「商業城邦」、「城市共和國」,其政權與社會結構從創立之初就服務於貴族和商人的需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被處壟斷地位的城市文化遮蔽。但隨著資源傾斜的加劇,階級衝突愈演愈烈。而「機械降神」式的外敵沒能成為消除內部矛盾的「安全閥」,反而加劇了城市的毀滅。
監督學院派來的工人將藏書小心翼翼運出銀灣塔時,考古學者薩德蘭與他的學生們聽見不遠處傳來戲謔的歌聲。
「人們曾叫你瑪倫利加,現在又喚你維斯拉;若讓你自己選擇,是否更願被稱作瑪倫利加?庫爾曼人來了又走,基洛維人走了又來;除了墳堆、柴火和磚瓦,偌大的城市啥都沒剩下。」
看著銀灣塔破碎的穹頂下斷裂的神像,斯維因小聲念叨:「才不是『啥都沒剩下』。」
他們發現了藏在銀灣塔側塔裏的神秘死者,以及那人遺言般的撰述。根據死者留下的手稿,薩德蘭等人又在圖書館的幾個隱蔽夾層裏找到了部分倖免於難的書籍與文物。有了這些文獻,瑪倫利加陷落前後的真實歷史將突破重重霧障,回歸人們的視野。
而打開地下書庫時,眾人驚訝地發現,那裏竟安放著一副孤零零的棺槨。
對照新發現的文字資料與棺槨上的銘文,棺槨主人的身份很快被確定下來。至於側塔裏的神秘死者,銀灣塔最後的「守墓人」,他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履歷,後人隻能根據手稿中的片言隻語作出推測:他與最後一任館長之間存在師承關係。
蕾莎深吸一口夾帶著灰塵與海水味的空氣,驀然發現這初次造訪的遺蹟竟帶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她在幾個世紀前也曾生活於此。
隻是那時的瑪倫利加尚未被戰火汙染,陽光透過銀灣塔的玻璃穹頂,平靜地照耀著滿滿當當的書架與穿梭其間的求學者。清澈的珍珠河水聲如琴,酒館裏忙裏偷閑的市民們喝得正酣,街道上飄蕩著蜂蜜的甜香。
恍惚間,一切又化作層層疊疊的藤蔓與青苔,草木叢中傾倒的斷牆,斷牆邊破碎的梁椽。
夜色降臨,國立歷史學院的考古隊準備返回停靠在碼頭的船隻。在薩德蘭的帶領下,他們換了條道,穿過曾經奢華美麗的「貴族區」,再從海港區的北緣走向銀灣。
途中,眾人路過了原屬於托雷索家族的「飛獅公館」。
石砌的結構畢竟比木造結實,也基本留下了原來的形製,隻是空蕩蕩的房屋已經成為海鳥和鼠蟲的樂園。倒塌的院牆後,草木長得正茂盛,幾乎要把庭院的迴廊吞沒。要不是門上那隻張開雙翼的石獅,他們恐怕無法辨別這套宅院屬於哪個望族。
薩德蘭草草打量了兩眼。發掘銀灣塔的喜悅之下,別的東西對他來說都不那麽重要了。所以,年長的考古學者隻簡單感嘆了一句:「再顯赫的世係也有淡出歷史舞台的一天,更別提哪個人了。」
斯維因默默地點頭。
因為總是被沿途頹敗卻有著獨特美感的景致拖慢了腳步,他走在考古隊最後。偶然回過身去,斯維因突然發現,街角還有另一個人正沉默地凝視著化作廢墟的飛獅公館。
那是他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長著基洛維王國境內少見的黑髮,灰藍色的眼睛裏帶了點綠,打扮像個四處遊歷的探險家。
察覺到斯維因的目光,那人也扭過頭與他對視,眼裏滿溢著斯維因一時難以理解的感傷。
斯維因愣了一下,下意識地開口搭話:「你好啊,請問你是——」
體內流淌著托雷索之血,卻不再冠以這一姓氏的陌生人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看著斯維因,又將視線移向考古隊的背影,片刻便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
千裏迢迢「重返」瑪倫利加的陌生人沒有拿走任何東西,甚至最終也沒有踏進院落半步,僅在離開前深深地看了一眼廢墟上斑駁的飛獅石雕。
海鳥高叫著從石獅頭頂掠過,仿佛瑪倫利加的遊魂還在銀灣的海風中歌唱。
作者有話要說: 寫作bgm:our mark on this world - marvin kopp
全文完。
這篇文寫得有些艱難,特別是尋找可以作為參照和靈感來源的資料,但總體來說還是快樂的——我的初衷其實是「寫一個自己想看的故事」,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的故事」,所以更多地體現了我自己的口味和興趣。但如果有朋友能從中收穫些什麽(當然,不一定是快樂),那這個東西也算是增值了quq
接下來稍微寫點創作過程中的零散想法(不然我自己都忘了)
*幾年前摸魚剛摸出大綱、連文名還沒定的時候,故事還是以人物為中心的,雖然也有「瑪倫利加」這個城市的設定,但其意義更多的是「這個故事發生在某地」;幾年後真正動筆時,受接觸到的文獻的影響,想法已經變了,瑪城反而成了真正的主角,變成「這裏曾經發生過某個故事」。如果按原大綱寫,雖然還是有庫爾曼人入侵、瑪倫利加陷落的背景,但莫吉斯總督大概不會死,前期的一些支線也不會出現(。
*瑪城其實從根源上就不是一個「完整」、「健康」的城市:它由帝國解體後的流亡貴族直接建立在一片未充分開發的土地上(普通漁村),最早的發展驅動力是外來資源,而非用時間和一代代勞動力完成積累的農業和手工業基礎,缺少傳統聚落的穩定成長曲線和戰略縱深,也沒有積極發展軍事力量(沒過三個世紀就開始吃老本),因遠居東南沿海而缺少危機感,商業為中心的定位又使它高度依賴外部市場,可以說是繁榮而脆弱的。
名為「商業城邦」、「城市共和國」,其政權與社會結構從創立之初就服務於貴族和商人的需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被處壟斷地位的城市文化遮蔽。但隨著資源傾斜的加劇,階級衝突愈演愈烈。而「機械降神」式的外敵沒能成為消除內部矛盾的「安全閥」,反而加劇了城市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