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聲悶響,楚德冰冷的身軀落在屍堆上,無法閉上的空洞雙眼對著天穹,緩緩被飄落的雪片掩埋。
士兵搓著快凍僵的手,小聲念叨:「真慘啊,明明差一點就有火了。」
說罷,二人頭也不回地走向重新燃起的營火,在有限的溫暖中等待穀底的寒風平息。離開時,他們順手抱走了楚德沒來得及燃起的柴薪。
數日後,艾德裏安站在博伊斯王國某個沿海城市的碼頭上。再過小半天,待補給搬運完畢,他搭乘的南下商船就會揚帆起航,回到那「繁榮安寧」的瑪倫利加。
席捲整個大陸北部的雪依舊沒有停息,就好像隻要它一直下,被寒冬打斷的戰火就不會再次燃起。
可這終究隻是浪漫主義者的祈願。
這座北方小城遠沒有瑪倫利加富庶,一半是因為缺少海況穩定的良港,一半則是因為戰火頻仍——博伊斯王國曾在與鄰國的戰爭中一度失去了它,又在幾年後奪了回來。
幾度易手間,平民死傷眾多,平房損毀大半,以至於現在看起來仍分外蕭索,就連海上的帆影都多了幾分蒼涼。
「小夥子,你不是我們這的人吧?」偷賣私釀酒的老人坐在屋簷下,缺了半條腿的木凳搖搖欲墜。「也不是從海上過來的——隻要在碼頭露過臉,我基本上都記得。」
艾德裏安轉過身,露出一個含蓄的禮節性微笑,生疏地說起北方的語言:「我來自瑪倫利加,不過走的是陸路。」
老人麵露喜色:「瑪倫利加?那地方不錯。」
回憶間,他蒼老的喉嚨裏發出豪邁的笑聲:「你別不信,我當水手時還去過那呢。酒好喝,姑娘也漂亮。記得廣場上有一對足足七八個人高的雕像,男的是初代總督,另一邊是給城邦賜福的女神,結果看女神像的人比看總督的多了三倍。」
艾德裏安沒有言語——瑪倫利加城的廣場上壓根沒有老人說的那麽一對雕像。要麽是他壓根沒到過瑪倫利加,要麽就是混淆了在其他地方的見聞。
「唉,我可真羨慕你們。」說到一半,老人又無奈地搖起了頭。「又富足又安穩,哪像我們,這些年一直打個沒完。」
艾德裏安苦笑道:「倒不總像您說的那麽好。它隻是看著氣派,底下同樣有數不盡的辛酸。」
老人瞪大了眼睛:「怎麽可能!那可是瑪倫利加啊。」
他難以置信地搖頭,嘴裏小聲念叨個不停,又蹣跚著走開去做自己的事了。
雪還在下。
一年前的秋夜,瑪倫利加的碼頭角落,他邂逅了那位頹廢的賞金獵人。
一年後,博伊斯王國的碼頭邊,完成了復仇的他卻不知賞金獵人身在何方。
就像和路易斯並肩坐在銀灣燈塔上的時候,艾德裏安不自覺地伸出左手。這次,他終於用掌心穩穩盛住了幾片雪。
然後,艾德裏安將右手輕輕覆在掌心那層薄雪的上方,與左掌間留出不到一寸的距離,仿佛在虛空中握住了路易斯的手。
——這個世界即是災變。
「……但您是例外。」艾德裏安雙眼微閉,試圖在異國冰冷的海風中聽到熟悉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寫作bgm the vagabond - marcin przybylowicz
主體劇情的結束,但不是故事的全部
災變的真相、楚德之死、瑪城以外的世界格局在最早的大綱裏極其簡略(一開始連誰是反派都沒想好……),但越寫到後邊,對作為背景板的社會情境、歷史事件腦補越多,就不自覺地給人物和劇情加了很多細節。不一定都能邏輯自洽,總之就是攢個意境
☆、第七十三章 沙丘
時值秋冬之交,闊野上草木枯黃。被風扯下的草葉掠過樹梢,映在黃昏黯淡的天色前,總能喚起行人十二分的愁緒,令他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
越是遠離河流的地方,空氣就越幹燥。而在水汽稀薄的內陸地帶,原野邊緣起伏的沙丘下,一列商隊正向水草豐茂的河穀地帶行進,爭取在兩日內抵達芒特河口,從那裏乘船前往大陸最南端的城市。
近幾年來,庫爾曼人大舉南侵的勢頭愈發強勁,烏特魯斯河流域匪患叢生。除了南逃的難民,以往熱鬧到不需要擔心發生意外的商道冷清了許多。為保證人與貨物的安全,經生意夥伴介紹,這支商隊特意僱傭了一群自稱「灰石戰友團」的傭兵。
據介紹人說,這隊職業保鏢開價公道,經驗豐富,本事了得,作風也比以前時興的賞金獵人正派許多,不會在收錢後打貨物和僱主錢包的主意,比市麵上的其他傭兵要高出一個檔次。就是人少了些,常年在荒郊野嶺跑動,又不講究打扮,看起來有點寒磣。
實踐證明,那位生意人的推薦沒有誇張的成分。
日暮時分,商隊在沙丘邊緣的背風處紮營,準備歇息一夜再繼續趕路。傭兵們幫助商隊紮下帳篷的地釘,騰出一塊可以架起煮鍋的空地,熱騰騰的營火很快升了起來。
沙丘附近有幾座裸露於沙麵之上的岩山,不知是曾被礦工開鑿過,還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正好「生長」著幾個足以供人棲身的洞穴。這些洞穴也被商隊與傭兵團利用起來,正好能省下紮幾個帳篷的工夫。
趁著手頭沒活,商隊的幫廚兼馬倌好奇地向同行的傭兵打聽:「你們為什麽叫『灰石』,而不像別的傭兵團那樣,起個狂狼、雪獅、赤鷲之類響亮的名字,叫出來多氣派啊。」
士兵搓著快凍僵的手,小聲念叨:「真慘啊,明明差一點就有火了。」
說罷,二人頭也不回地走向重新燃起的營火,在有限的溫暖中等待穀底的寒風平息。離開時,他們順手抱走了楚德沒來得及燃起的柴薪。
數日後,艾德裏安站在博伊斯王國某個沿海城市的碼頭上。再過小半天,待補給搬運完畢,他搭乘的南下商船就會揚帆起航,回到那「繁榮安寧」的瑪倫利加。
席捲整個大陸北部的雪依舊沒有停息,就好像隻要它一直下,被寒冬打斷的戰火就不會再次燃起。
可這終究隻是浪漫主義者的祈願。
這座北方小城遠沒有瑪倫利加富庶,一半是因為缺少海況穩定的良港,一半則是因為戰火頻仍——博伊斯王國曾在與鄰國的戰爭中一度失去了它,又在幾年後奪了回來。
幾度易手間,平民死傷眾多,平房損毀大半,以至於現在看起來仍分外蕭索,就連海上的帆影都多了幾分蒼涼。
「小夥子,你不是我們這的人吧?」偷賣私釀酒的老人坐在屋簷下,缺了半條腿的木凳搖搖欲墜。「也不是從海上過來的——隻要在碼頭露過臉,我基本上都記得。」
艾德裏安轉過身,露出一個含蓄的禮節性微笑,生疏地說起北方的語言:「我來自瑪倫利加,不過走的是陸路。」
老人麵露喜色:「瑪倫利加?那地方不錯。」
回憶間,他蒼老的喉嚨裏發出豪邁的笑聲:「你別不信,我當水手時還去過那呢。酒好喝,姑娘也漂亮。記得廣場上有一對足足七八個人高的雕像,男的是初代總督,另一邊是給城邦賜福的女神,結果看女神像的人比看總督的多了三倍。」
艾德裏安沒有言語——瑪倫利加城的廣場上壓根沒有老人說的那麽一對雕像。要麽是他壓根沒到過瑪倫利加,要麽就是混淆了在其他地方的見聞。
「唉,我可真羨慕你們。」說到一半,老人又無奈地搖起了頭。「又富足又安穩,哪像我們,這些年一直打個沒完。」
艾德裏安苦笑道:「倒不總像您說的那麽好。它隻是看著氣派,底下同樣有數不盡的辛酸。」
老人瞪大了眼睛:「怎麽可能!那可是瑪倫利加啊。」
他難以置信地搖頭,嘴裏小聲念叨個不停,又蹣跚著走開去做自己的事了。
雪還在下。
一年前的秋夜,瑪倫利加的碼頭角落,他邂逅了那位頹廢的賞金獵人。
一年後,博伊斯王國的碼頭邊,完成了復仇的他卻不知賞金獵人身在何方。
就像和路易斯並肩坐在銀灣燈塔上的時候,艾德裏安不自覺地伸出左手。這次,他終於用掌心穩穩盛住了幾片雪。
然後,艾德裏安將右手輕輕覆在掌心那層薄雪的上方,與左掌間留出不到一寸的距離,仿佛在虛空中握住了路易斯的手。
——這個世界即是災變。
「……但您是例外。」艾德裏安雙眼微閉,試圖在異國冰冷的海風中聽到熟悉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寫作bgm the vagabond - marcin przybylowicz
主體劇情的結束,但不是故事的全部
災變的真相、楚德之死、瑪城以外的世界格局在最早的大綱裏極其簡略(一開始連誰是反派都沒想好……),但越寫到後邊,對作為背景板的社會情境、歷史事件腦補越多,就不自覺地給人物和劇情加了很多細節。不一定都能邏輯自洽,總之就是攢個意境
☆、第七十三章 沙丘
時值秋冬之交,闊野上草木枯黃。被風扯下的草葉掠過樹梢,映在黃昏黯淡的天色前,總能喚起行人十二分的愁緒,令他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
越是遠離河流的地方,空氣就越幹燥。而在水汽稀薄的內陸地帶,原野邊緣起伏的沙丘下,一列商隊正向水草豐茂的河穀地帶行進,爭取在兩日內抵達芒特河口,從那裏乘船前往大陸最南端的城市。
近幾年來,庫爾曼人大舉南侵的勢頭愈發強勁,烏特魯斯河流域匪患叢生。除了南逃的難民,以往熱鬧到不需要擔心發生意外的商道冷清了許多。為保證人與貨物的安全,經生意夥伴介紹,這支商隊特意僱傭了一群自稱「灰石戰友團」的傭兵。
據介紹人說,這隊職業保鏢開價公道,經驗豐富,本事了得,作風也比以前時興的賞金獵人正派許多,不會在收錢後打貨物和僱主錢包的主意,比市麵上的其他傭兵要高出一個檔次。就是人少了些,常年在荒郊野嶺跑動,又不講究打扮,看起來有點寒磣。
實踐證明,那位生意人的推薦沒有誇張的成分。
日暮時分,商隊在沙丘邊緣的背風處紮營,準備歇息一夜再繼續趕路。傭兵們幫助商隊紮下帳篷的地釘,騰出一塊可以架起煮鍋的空地,熱騰騰的營火很快升了起來。
沙丘附近有幾座裸露於沙麵之上的岩山,不知是曾被礦工開鑿過,還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正好「生長」著幾個足以供人棲身的洞穴。這些洞穴也被商隊與傭兵團利用起來,正好能省下紮幾個帳篷的工夫。
趁著手頭沒活,商隊的幫廚兼馬倌好奇地向同行的傭兵打聽:「你們為什麽叫『灰石』,而不像別的傭兵團那樣,起個狂狼、雪獅、赤鷲之類響亮的名字,叫出來多氣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