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朕要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書) 作者:癢癢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景珩先開始,和皇上平時隨意的玩耍不一樣。皇上看得目不轉睛,眼裏全是徐景珩踢球的小人影兒,美美!
皇上抱著小球,學習徐景珩的動作,小模樣十足十的認真,用雙足踢,用頭、肩、臀、胸、腹、膝等等部位接球——徐景珩的動作是行雲流水品茶拈香一般,皇上的動作是……
噗哈哈哈,噗哈哈哈。
圍觀的宮人都想笑,忍得好辛苦。其實皇上的動作非常到位,“井輪”玩得好,“飛弄”,“滾弄”也玩得好。可是,皇上胖嘟嘟的三頭身啊。
皇上的動作太喜樂,小兒稚氣更是要人滿心開懷。皇上因為徐景珩和他一起蹴鞠,對蹴鞠爆發出莫大的熱情,就見小球在皇上的身上高起落下、貼身伏上……
因為看徐景珩玩球入迷,腳上一個不穩當,著急地睜大眼睛求救;一個屁股墩兒坐到草地上,自己爬起來……嘴裏不停地發出“啊啊哇哇”的呼喊……一個完美的接球,眉眼彎彎……
宮人就看著他們皇上玩著玩著,開始飛飛,一邊飛飛,一邊玩蹴鞠……指揮使功力深厚,護著皇上密不透風,樹梢上,花叢上,小湖邊……皇上玩得那是真真“盡情盡性”……
宮人們撐不住,麵容扭曲也憋不住笑出來;剛剛和章懷秀一輪見麵的老師伴讀們,休息用水的時候一眼看到,也忍不住笑。
指揮使功力高深蹴鞠玩得好,不稀奇。稀奇的是,指揮使飛上飛下,飛花摘葉淩波微步的一手功夫,和皇上的小兒玩樂一搭配,哈哈哈哈,一邊哈哈哈一邊鼓掌叫好,一時喝彩聲如雷。
七月天裏,大明人“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大明皇上·朱載垣是“鞦韆對起花陰亂,蹴鞠孤高柳帶斜。無數小魚真得所,一雙新燕宿誰家……”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小娃娃皇上玩得開心啊,皇上聽到眾人的鼓掌喝彩更開心,美美的指揮使陪他玩球,美美的指揮使踢球的動作好看,看一眼指揮使,踢一下球……
頭頂小球站在一片荷葉上,自己給自己鼓掌:“朕好好,徐景珩好好。”
自戀的小模樣,生來驕傲。眾人笑得腸子打結,除了更大聲喝彩,隻能更大聲喝彩。
徐景珩心裏歡樂,臉上笑容不變,眼神寵愛:“皇上好好。喝水,休息一會兒,好不好?”
“好好,好好。”愛美·皇上對指揮使的話都聽,指揮使美美啊,好看——
美美·指揮使眉眼含笑,抱著皇上上岸,掏出手帕給他擦擦額頭細汗,喂他喝一杯溫水,舉著他過頭頂,視野一下拔高,高興的小娃娃皇上歡呼出聲:“高高,高高。遊湖高高。”
“好,我們去遊湖飛高高。”徐景珩答應著,抱著他,邁步就去太液池坐船,一個飛躍,跳到船頭……小娃娃手舞足蹈地歡呼,在船頭學著指揮使的動作,跳啊跳……一個個荷花,一片片荷葉,是他最好的玩友。
這兩天徐景珩很忙,一連三天進宮都是來去匆匆,皇上就想他。在小娃娃皇上·朱載垣的心裏,徐景珩是特別的,唐伯虎老師離京,桂萼也離京,很多人去奧斯曼,王守仁老師也帶著俞大猷去大同……可是徐景珩不一樣。
小娃娃皇上·朱載垣,拉著他美美的指揮使,結結實實地玩樂一個上午,才是歡喜。
宮人各個忙碌,準備皇上待會兒的午膳。其中一個小太監,托著一個盛放茶杯茶壺的托盤,一個飛身,穩穩地落在湖中小船上……徐景珩坐在船頭品茶,護著皇上在湖麵上玩樂。
小船無風自動,太液池安靜無聲,隻有皇上清脆的歡呼聲,和天鵝鴨子荷花荷葉……說話的小奶音。
老師伴讀們都覺得,這休息時光分外美好,很應該作詩作畫留個紀念。章懷秀恍恍惚惚的,大明人人都會蹴鞠,都喜歡蹴鞠,回家就苦學苦練;可宮裏人人都會內功?他現在開始練習內功,來得及嗎?
章懷秀一邊練習大字,一邊苦思冥想,怎麽發揮自己的特長,補上自己的短處。剛剛皇上玩樂,他和幾位老師伴讀見麵,大受打擊,此刻可以稱得上萎靡。
楊慎——寫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大明第一才子;謝丕——大明第一美探花,好一顆寶樹……皇上的身邊都是大家名儒,就是劉成學,一看就是得力實幹的穩重人,克己奉公的理學家。
章懷秀也知道皇上的這個年紀,開蒙都剛剛開始,禦筆批紅都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代替,他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能著急,萬萬不能著急,隻要皇上安全健康地長大……
一抬頭,就見眾人寫詩作賦畫畫的,都各自完成。章懷秀慶幸他剛剛表明自己什麽也不會,安靜地聽。
聽得滿心震撼,就見楊慎轉頭看他,笑容溫潤如玉:“章賢弟莫要緊張,你剛來有些事情不知道很正常。吾等早上聽指揮使說起來章賢弟的才學,大為欽佩。晚上我們去留仙居一敘,如今確是有個事兒著急。”
章懷秀以為他們有大事,連連表示:“大事要緊……”身邊謝丕爽朗大笑:“哪有什麽大事?唐伯虎畫了一幅畫,文征明送來一幅字,他們著急觀賞。”
一時間,眾人都是笑,章懷秀呆呆愣愣地跟著他們,出來房間,圍坐一個小亭子,章懷秀看著這幅,曾經在博物館看到的文征明《太液池詩》,微笑出來,安靜地聽眾人的熱烈討論。
楊慎讚歎不已:“‘泱漭滄池混太清,芙蓉十裏錦雲平。曾聞樂府歌黃鵠,還見秋風動石鯨。玉蝀連蜷垂碧落,銀山飄渺自寰瀛……’好詩詞。”
謝丕滿腹遺憾:“鐵畫銀鉤。可惜,文兄學魯直而力有不逮。不過這詩詞挺好。我記得,前閣老李東陽寫過一首太液池,不同的風格。”
楊慎的眼睛還落在這詞兒上,隨意接話:“‘……鳥飛不動朱旂影,魚躍時驚彩枻聲。天上銀河非舊路,人間瀛海是虛名。何如周囿開靈沼,長與君王樂治平。’”
劉成學沒有“文人相輕”的情結,實話實說:“一個民間文人,一個閣老,不同的風格……”
一時眾人又笑,議論紛紛的,話題從唐宋元書法特點,到現代書法發展……爭論不出來論點,一起去找皇上和指揮使評斷。
小娃娃皇上和徐景珩一起用完午飯,正在散步消食,打算去看太皇太後。見到眾人圍著他,要他看書法和畫兒,完美演繹何為“當仁不讓”。
他還沒學習認識字兒,但人小聰明,有靈性,指著唐伯虎的畫兒,隻誇“好好”,對文征明的詩和字,小眉頭皺巴,引得所有人歡樂大笑。
裝隱形人·章懷秀想起來自己的狗爬字,冷汗默默地流。文征明的字,學黃庭堅和趙孟頫,結字嚴謹,風骨強勁,看字仿佛看到長袖善舞的仙人,尤其“太”“芙蓉”“錦”,大張大合的很有黃庭堅的感覺……
可是在座的,都是青史留名的大才子,四歲的皇上,更是才子抱著長大的!
大明的太液池畔,唐伯虎和文征明萬裏“踢館”不成,章懷秀萬分明白李東陽寫下《太液池》的心情,抓耳撓腮地犯愁。徐景珩看眾人一眼,牽著皇上的小胖手,去清寧宮看太皇太後。
下午的時候,太陽依舊很大,豹房裏林蔭成行、假山流水,湖泊小橋,太陽正好。
徐景珩自去辦事兒,皇上美美的一覺醒來,聽老師伴讀們講說唐詩宋詞,漢朝民歌,詩經楚辭……還給唐伯虎老師和王守仁老師,各畫一幅畫兒寄去。想起來南海,西洋、印度……又要聽書。
幾位老師伴讀對視一眼,都知道皇上要派人出海的事兒,可,他們也不敢勸說皇上不去,他們自己都想去……
幾位老師捧著禮部新出的,有關於西洋的書本兒,讀得聲情並茂,自己心動,皇上更心動——多多的寶貝,要;壞人,打!
在座的人,群情激越,唯有章懷秀聽得暈乎乎。現在的大明,發展到哪一步了?為什麽大炮研究會到倍徑的那一步?章懷秀懷揣一肚子問題,晚上出宮後,和一群帝師伴讀在留仙居品茶品酒。
知道皇上的日常趣事兒,知道大明有了南海市舶司,大明整頓水師,大明還和日本打了一張,打贏了,震驚之下,借著酒意,放聲痛哭。
這是不同的1525年!這是元和四年!元和皇帝的大明,再也沒有“嘉靖嘉靖家家淨、柴米油鹽皆無”。
大明再也不會有“奸臣專權,吏治敗壞,廢弛邊事,倭寇頻侵……”再也不會有閉關鎖國,國勢積弱,民不聊生。
而他要保護皇上,他要徹底杜絕那個“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無常,昏庸無能……癡迷煉丹修齋,二十餘年不視朝……”的興王進入北京城。
章懷秀第二天中午起來,眼睛紅紅的,接過來他大哥手裏的醒酒湯,一飲而盡,得知因為醉酒休息一天不去宮裏,一屁股坐到書案前,奮筆疾書。
倍徑的技藝,現在的大明已經有了,作為一個學曆史的人,當然知道倍徑後麵的大炮技藝發展。
因為不知道大明技藝發展水平,班門弄斧差點被當成“間諜”殺頭,差點享受一把錦衣衛昭獄的十八酷刑什麽的,過去過去。
黑火~藥,後膛填充炮彈,扳機取代打火繩……當然他也知道大明鐵藝已經落後,其他方麵也落後,隻能一步一步來。
章懷秀寫的投入,害怕將來事情多忘記這些知識,想到什麽寫什麽。他大哥章懷舉坐立不安地等候,特殷勤地磨墨伺候用水,半個時辰後章懷秀回神,嚇壞了,結結巴巴的:“大哥,有事請說。”
章懷舉目光熱切地盯著自己的親親二弟,越看二弟越有前途,抓著他的手好似抓住唯一的人生希望:“二弟,你做了皇上伴讀,能不能給大哥求個情,要大哥進宮做太監?”
章懷秀驚呆,一動不動的。然而章懷舉真的認為,這是他人生的莫大轉機,激動的語無倫次。
“二弟你不知道,大哥和你大舅兄曾在海上混過,對海洋上非常熟悉,也不怕死。”
“皇上要派人出海,沒有比你大哥和你大舅兄更適合的人。大哥保證,你大舅兄一定也敢揮下那一刀,我們出海,就是大明第二個‘鄭和’,二弟,你去和皇上求個情……”
章懷舉目光野心勃勃,好似已經看到自己成為三寶太監,做鄭和的風光:“即使不能做到掌印大太監,能出洋一趟,也不虛此生!”
章懷舉確定,自己絕對不會後悔。章懷秀聽著他說,他大舅兄也要做太監,還要做鄭和下西洋在……眼冒金星,又要暈。卻是被他大哥一把扶住,想暈也不能暈。
章懷秀以為他大哥做太監的心思歇了,沒想到……
小娃娃·大明皇上·朱載垣要找他的“鄭和”,七月十五的大朝會一提起,要派人出海打葡萄牙,朝廷一半官員不想出海打仗,但對上皇上氣呼呼的小模樣,不敢。
又有人說,大明如今海路暢通,應該和當年鄭和下西洋一樣,宣揚一番大國風光,出去一趟很有必要……立馬被戶部的人的唾沫噴的縮頭。
戶部一聽要花銀子就跟要他們命一般。可這個說法,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少數激進派更是激動,包括文伯仁。
文伯仁從堂弟的來信裏,知道出去看看的重要性,隻苦於自己的身份不合適。就想起章懷舉和汪直。畢竟文家也曾走私過,有這方麵的關係,章家汪家的事情,雖然沒有錦衣衛調查的齊全,多少也調查出來一部分。
當章懷舉去問他,給人閹割的師傅們封刀的原因,他心裏一動,試著說出這個事兒,果然,章懷舉得知這個消息,對於做太監的事情,更堅定。
文伯仁因為他的堅定反而心懷愧疚:“章兄,茲事體大,望多思考。以後有萬一,文伯仁至死愧疚難安。”
章懷舉到底是混過海盜,對文伯仁的心思豈能不清楚?但他還是感謝文伯仁。
“請問文翰林,皇上的態度如何?”
文伯仁倒也沒有瞞著他:“皇上對出海的事情上了心,立時就要操辦起來。七月十五大朝會的時候一提,基本上決定下來。”
章懷舉就知道了,皇上自己決定好,甭管群臣最終態度如何,群臣擰巴不過皇上,對於皇上的命令,隻管給辦好。章懷舉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豪邁一笑,聲音斬釘截鐵。
“文翰林也知道,大明要有船隊出海,必然是宦官。章懷舉本就要做宦官,如此機會,自當抓住,永不後悔!”
文伯仁一時愣住。他自然也知道,要出海必然是宦官的身份,否則他早自己請命了。他無法割舍這條“根”,對於章懷舉的決斷就更為欽佩,當下就答應。
“章兄如此人物,文伯仁佩服。文伯仁會緊緊關注此事,有消息就告訴章兄。”
兩個人很有一番知己的交談。章懷秀聽完事情經過,還是一時無法理解他大哥的這份執著——大明宦官這麽多,百年多來幾百萬人有了,可鄭和隻有一個。就算皇上要派人出洋,人選也多得是。
可他冷靜下來思考一夜,也多少明白他大哥這份野心。
捫心自問,如果他有機會殺了興王,前提是要他自宮,他會嗎?他要是看到那唯一的機會,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揮刀自宮。
可這到底是不確定的事兒,出海的事情也還沒定,具體怎麽出海也沒定。
“大哥,如果最後能出海。弟弟一定去求皇上。隻希望大哥暫且穩住,可行?”章懷秀不放心。
“這個大哥曉得。”章懷舉雖然心裏火熱,可也知道事情重大,不管對於大明還是皇上,還是他個人,當下滿口應承。
可他們兩個穩住,其他得知消息的人,穩不住。想要自宮的人本來就對這些日子的,“求閹割無門”惱火,一知道這個消息,哪裏忍得下?很多人鬧到司禮監,大喊大叫的大打出手。
還懷疑司禮監不再招收太監,是要包攬出海的人選,減少競爭。
還鬧到刑部,要求刑部給他們上書皇上,求皇上給他們做主。
皇上:“???”皇上長在宮裏,又是這個歲數,壓根沒有宦官和普通人的區別,都是大明子民。
皇上要找“鄭和”,隻是一個代稱,永樂大帝有鄭和,他也有一個,英明。
大臣們心裏想的多。如果要派人出洋,必然是宦官,否則當年永樂大帝為何要耗費心思培養宦官?最終還是決定宦官出洋?
大臣們倒不是反對宦官出洋,而是對於出洋這個事情本身,躊躇猶豫,拿不定主意。但他們也知道自己擰不過皇上。反正甭管君臣如何互相耍無賴,消息瞞不住。
朝野上下消息靈通的人,都議論紛紛,一半擔憂,更多的是勇氣。
四九城的宦官們知道了,相當於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一大半的人都支持皇上,不少人都要求要做宦官。
皇上·朱載垣得知外頭人的反應,歡喜:“大明子民,勇敢,好好。”老師伴讀們聽著也歡喜,平和最穩重的劉成學也有自己的想法,反複琢磨不甘心,問出來:“請問皇上,這次出海的人選,可有定下來?”
皇上鼓著腮幫子,特堅持的模樣:“朕一定會找到朕的‘鄭和’。”
劉成學心裏一歎。其他幾位老師伴讀看他一眼,在心裏搖頭。
他們的身份,可以出去嗎?
朝野上下鬧鬧哄哄的,夏日不知不覺過去,八月初八日,吐魯番蒙古貴族們來北京,皇上在豹房接待,大宴群臣。吐魯番蒙古的貴族們高僧們,在北京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大明士庶、僧道見識到“蠻夷文化”驚歎之餘,心有所感,老臣們想起先皇,更是淚水漣漣。
大明學到蒙古的打鐵技藝,小娃娃皇上對蒙古各項技藝都好奇,特積極地跟著學蒙古話,更滿心期待大明的新大炮。
八月十五,中秋節,大明和吐魯番蒙古一起過。
八月一十八日,工部研究出來開花彈,他也去看試驗,“轟”的一聲炸開,地動山搖的,開心。隻是開化彈礙於生產成本,無法量產,工部繼續研究,章懷秀申請加入。
八月二十三日,朝鮮使臣來到北京,今年的朝貢提前,還破天荒地帶來大量珍貴禮物——朝鮮齊安大君去世,長子早夭,王大妃貞熹王後,選中宗室李娎繼承王位,其他擁護齊安大君次子的大臣不服,兩方人都來找皇上做主。
大明皇上·朱載垣,聽內閣說,大明對於藩屬國的事兒不能不管,可他對於大明的事情都很少管,對於藩屬國的事兒更不管,一句“不是大明子民”,說的內閣啞口無言——皇上理由充足。內閣隻能自己給辦了。
皇上抱著小球,學習徐景珩的動作,小模樣十足十的認真,用雙足踢,用頭、肩、臀、胸、腹、膝等等部位接球——徐景珩的動作是行雲流水品茶拈香一般,皇上的動作是……
噗哈哈哈,噗哈哈哈。
圍觀的宮人都想笑,忍得好辛苦。其實皇上的動作非常到位,“井輪”玩得好,“飛弄”,“滾弄”也玩得好。可是,皇上胖嘟嘟的三頭身啊。
皇上的動作太喜樂,小兒稚氣更是要人滿心開懷。皇上因為徐景珩和他一起蹴鞠,對蹴鞠爆發出莫大的熱情,就見小球在皇上的身上高起落下、貼身伏上……
因為看徐景珩玩球入迷,腳上一個不穩當,著急地睜大眼睛求救;一個屁股墩兒坐到草地上,自己爬起來……嘴裏不停地發出“啊啊哇哇”的呼喊……一個完美的接球,眉眼彎彎……
宮人就看著他們皇上玩著玩著,開始飛飛,一邊飛飛,一邊玩蹴鞠……指揮使功力深厚,護著皇上密不透風,樹梢上,花叢上,小湖邊……皇上玩得那是真真“盡情盡性”……
宮人們撐不住,麵容扭曲也憋不住笑出來;剛剛和章懷秀一輪見麵的老師伴讀們,休息用水的時候一眼看到,也忍不住笑。
指揮使功力高深蹴鞠玩得好,不稀奇。稀奇的是,指揮使飛上飛下,飛花摘葉淩波微步的一手功夫,和皇上的小兒玩樂一搭配,哈哈哈哈,一邊哈哈哈一邊鼓掌叫好,一時喝彩聲如雷。
七月天裏,大明人“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大明皇上·朱載垣是“鞦韆對起花陰亂,蹴鞠孤高柳帶斜。無數小魚真得所,一雙新燕宿誰家……”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小娃娃皇上玩得開心啊,皇上聽到眾人的鼓掌喝彩更開心,美美的指揮使陪他玩球,美美的指揮使踢球的動作好看,看一眼指揮使,踢一下球……
頭頂小球站在一片荷葉上,自己給自己鼓掌:“朕好好,徐景珩好好。”
自戀的小模樣,生來驕傲。眾人笑得腸子打結,除了更大聲喝彩,隻能更大聲喝彩。
徐景珩心裏歡樂,臉上笑容不變,眼神寵愛:“皇上好好。喝水,休息一會兒,好不好?”
“好好,好好。”愛美·皇上對指揮使的話都聽,指揮使美美啊,好看——
美美·指揮使眉眼含笑,抱著皇上上岸,掏出手帕給他擦擦額頭細汗,喂他喝一杯溫水,舉著他過頭頂,視野一下拔高,高興的小娃娃皇上歡呼出聲:“高高,高高。遊湖高高。”
“好,我們去遊湖飛高高。”徐景珩答應著,抱著他,邁步就去太液池坐船,一個飛躍,跳到船頭……小娃娃手舞足蹈地歡呼,在船頭學著指揮使的動作,跳啊跳……一個個荷花,一片片荷葉,是他最好的玩友。
這兩天徐景珩很忙,一連三天進宮都是來去匆匆,皇上就想他。在小娃娃皇上·朱載垣的心裏,徐景珩是特別的,唐伯虎老師離京,桂萼也離京,很多人去奧斯曼,王守仁老師也帶著俞大猷去大同……可是徐景珩不一樣。
小娃娃皇上·朱載垣,拉著他美美的指揮使,結結實實地玩樂一個上午,才是歡喜。
宮人各個忙碌,準備皇上待會兒的午膳。其中一個小太監,托著一個盛放茶杯茶壺的托盤,一個飛身,穩穩地落在湖中小船上……徐景珩坐在船頭品茶,護著皇上在湖麵上玩樂。
小船無風自動,太液池安靜無聲,隻有皇上清脆的歡呼聲,和天鵝鴨子荷花荷葉……說話的小奶音。
老師伴讀們都覺得,這休息時光分外美好,很應該作詩作畫留個紀念。章懷秀恍恍惚惚的,大明人人都會蹴鞠,都喜歡蹴鞠,回家就苦學苦練;可宮裏人人都會內功?他現在開始練習內功,來得及嗎?
章懷秀一邊練習大字,一邊苦思冥想,怎麽發揮自己的特長,補上自己的短處。剛剛皇上玩樂,他和幾位老師伴讀見麵,大受打擊,此刻可以稱得上萎靡。
楊慎——寫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大明第一才子;謝丕——大明第一美探花,好一顆寶樹……皇上的身邊都是大家名儒,就是劉成學,一看就是得力實幹的穩重人,克己奉公的理學家。
章懷秀也知道皇上的這個年紀,開蒙都剛剛開始,禦筆批紅都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代替,他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能著急,萬萬不能著急,隻要皇上安全健康地長大……
一抬頭,就見眾人寫詩作賦畫畫的,都各自完成。章懷秀慶幸他剛剛表明自己什麽也不會,安靜地聽。
聽得滿心震撼,就見楊慎轉頭看他,笑容溫潤如玉:“章賢弟莫要緊張,你剛來有些事情不知道很正常。吾等早上聽指揮使說起來章賢弟的才學,大為欽佩。晚上我們去留仙居一敘,如今確是有個事兒著急。”
章懷秀以為他們有大事,連連表示:“大事要緊……”身邊謝丕爽朗大笑:“哪有什麽大事?唐伯虎畫了一幅畫,文征明送來一幅字,他們著急觀賞。”
一時間,眾人都是笑,章懷秀呆呆愣愣地跟著他們,出來房間,圍坐一個小亭子,章懷秀看著這幅,曾經在博物館看到的文征明《太液池詩》,微笑出來,安靜地聽眾人的熱烈討論。
楊慎讚歎不已:“‘泱漭滄池混太清,芙蓉十裏錦雲平。曾聞樂府歌黃鵠,還見秋風動石鯨。玉蝀連蜷垂碧落,銀山飄渺自寰瀛……’好詩詞。”
謝丕滿腹遺憾:“鐵畫銀鉤。可惜,文兄學魯直而力有不逮。不過這詩詞挺好。我記得,前閣老李東陽寫過一首太液池,不同的風格。”
楊慎的眼睛還落在這詞兒上,隨意接話:“‘……鳥飛不動朱旂影,魚躍時驚彩枻聲。天上銀河非舊路,人間瀛海是虛名。何如周囿開靈沼,長與君王樂治平。’”
劉成學沒有“文人相輕”的情結,實話實說:“一個民間文人,一個閣老,不同的風格……”
一時眾人又笑,議論紛紛的,話題從唐宋元書法特點,到現代書法發展……爭論不出來論點,一起去找皇上和指揮使評斷。
小娃娃皇上和徐景珩一起用完午飯,正在散步消食,打算去看太皇太後。見到眾人圍著他,要他看書法和畫兒,完美演繹何為“當仁不讓”。
他還沒學習認識字兒,但人小聰明,有靈性,指著唐伯虎的畫兒,隻誇“好好”,對文征明的詩和字,小眉頭皺巴,引得所有人歡樂大笑。
裝隱形人·章懷秀想起來自己的狗爬字,冷汗默默地流。文征明的字,學黃庭堅和趙孟頫,結字嚴謹,風骨強勁,看字仿佛看到長袖善舞的仙人,尤其“太”“芙蓉”“錦”,大張大合的很有黃庭堅的感覺……
可是在座的,都是青史留名的大才子,四歲的皇上,更是才子抱著長大的!
大明的太液池畔,唐伯虎和文征明萬裏“踢館”不成,章懷秀萬分明白李東陽寫下《太液池》的心情,抓耳撓腮地犯愁。徐景珩看眾人一眼,牽著皇上的小胖手,去清寧宮看太皇太後。
下午的時候,太陽依舊很大,豹房裏林蔭成行、假山流水,湖泊小橋,太陽正好。
徐景珩自去辦事兒,皇上美美的一覺醒來,聽老師伴讀們講說唐詩宋詞,漢朝民歌,詩經楚辭……還給唐伯虎老師和王守仁老師,各畫一幅畫兒寄去。想起來南海,西洋、印度……又要聽書。
幾位老師伴讀對視一眼,都知道皇上要派人出海的事兒,可,他們也不敢勸說皇上不去,他們自己都想去……
幾位老師捧著禮部新出的,有關於西洋的書本兒,讀得聲情並茂,自己心動,皇上更心動——多多的寶貝,要;壞人,打!
在座的人,群情激越,唯有章懷秀聽得暈乎乎。現在的大明,發展到哪一步了?為什麽大炮研究會到倍徑的那一步?章懷秀懷揣一肚子問題,晚上出宮後,和一群帝師伴讀在留仙居品茶品酒。
知道皇上的日常趣事兒,知道大明有了南海市舶司,大明整頓水師,大明還和日本打了一張,打贏了,震驚之下,借著酒意,放聲痛哭。
這是不同的1525年!這是元和四年!元和皇帝的大明,再也沒有“嘉靖嘉靖家家淨、柴米油鹽皆無”。
大明再也不會有“奸臣專權,吏治敗壞,廢弛邊事,倭寇頻侵……”再也不會有閉關鎖國,國勢積弱,民不聊生。
而他要保護皇上,他要徹底杜絕那個“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無常,昏庸無能……癡迷煉丹修齋,二十餘年不視朝……”的興王進入北京城。
章懷秀第二天中午起來,眼睛紅紅的,接過來他大哥手裏的醒酒湯,一飲而盡,得知因為醉酒休息一天不去宮裏,一屁股坐到書案前,奮筆疾書。
倍徑的技藝,現在的大明已經有了,作為一個學曆史的人,當然知道倍徑後麵的大炮技藝發展。
因為不知道大明技藝發展水平,班門弄斧差點被當成“間諜”殺頭,差點享受一把錦衣衛昭獄的十八酷刑什麽的,過去過去。
黑火~藥,後膛填充炮彈,扳機取代打火繩……當然他也知道大明鐵藝已經落後,其他方麵也落後,隻能一步一步來。
章懷秀寫的投入,害怕將來事情多忘記這些知識,想到什麽寫什麽。他大哥章懷舉坐立不安地等候,特殷勤地磨墨伺候用水,半個時辰後章懷秀回神,嚇壞了,結結巴巴的:“大哥,有事請說。”
章懷舉目光熱切地盯著自己的親親二弟,越看二弟越有前途,抓著他的手好似抓住唯一的人生希望:“二弟,你做了皇上伴讀,能不能給大哥求個情,要大哥進宮做太監?”
章懷秀驚呆,一動不動的。然而章懷舉真的認為,這是他人生的莫大轉機,激動的語無倫次。
“二弟你不知道,大哥和你大舅兄曾在海上混過,對海洋上非常熟悉,也不怕死。”
“皇上要派人出海,沒有比你大哥和你大舅兄更適合的人。大哥保證,你大舅兄一定也敢揮下那一刀,我們出海,就是大明第二個‘鄭和’,二弟,你去和皇上求個情……”
章懷舉目光野心勃勃,好似已經看到自己成為三寶太監,做鄭和的風光:“即使不能做到掌印大太監,能出洋一趟,也不虛此生!”
章懷舉確定,自己絕對不會後悔。章懷秀聽著他說,他大舅兄也要做太監,還要做鄭和下西洋在……眼冒金星,又要暈。卻是被他大哥一把扶住,想暈也不能暈。
章懷秀以為他大哥做太監的心思歇了,沒想到……
小娃娃·大明皇上·朱載垣要找他的“鄭和”,七月十五的大朝會一提起,要派人出海打葡萄牙,朝廷一半官員不想出海打仗,但對上皇上氣呼呼的小模樣,不敢。
又有人說,大明如今海路暢通,應該和當年鄭和下西洋一樣,宣揚一番大國風光,出去一趟很有必要……立馬被戶部的人的唾沫噴的縮頭。
戶部一聽要花銀子就跟要他們命一般。可這個說法,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少數激進派更是激動,包括文伯仁。
文伯仁從堂弟的來信裏,知道出去看看的重要性,隻苦於自己的身份不合適。就想起章懷舉和汪直。畢竟文家也曾走私過,有這方麵的關係,章家汪家的事情,雖然沒有錦衣衛調查的齊全,多少也調查出來一部分。
當章懷舉去問他,給人閹割的師傅們封刀的原因,他心裏一動,試著說出這個事兒,果然,章懷舉得知這個消息,對於做太監的事情,更堅定。
文伯仁因為他的堅定反而心懷愧疚:“章兄,茲事體大,望多思考。以後有萬一,文伯仁至死愧疚難安。”
章懷舉到底是混過海盜,對文伯仁的心思豈能不清楚?但他還是感謝文伯仁。
“請問文翰林,皇上的態度如何?”
文伯仁倒也沒有瞞著他:“皇上對出海的事情上了心,立時就要操辦起來。七月十五大朝會的時候一提,基本上決定下來。”
章懷舉就知道了,皇上自己決定好,甭管群臣最終態度如何,群臣擰巴不過皇上,對於皇上的命令,隻管給辦好。章懷舉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豪邁一笑,聲音斬釘截鐵。
“文翰林也知道,大明要有船隊出海,必然是宦官。章懷舉本就要做宦官,如此機會,自當抓住,永不後悔!”
文伯仁一時愣住。他自然也知道,要出海必然是宦官的身份,否則他早自己請命了。他無法割舍這條“根”,對於章懷舉的決斷就更為欽佩,當下就答應。
“章兄如此人物,文伯仁佩服。文伯仁會緊緊關注此事,有消息就告訴章兄。”
兩個人很有一番知己的交談。章懷秀聽完事情經過,還是一時無法理解他大哥的這份執著——大明宦官這麽多,百年多來幾百萬人有了,可鄭和隻有一個。就算皇上要派人出洋,人選也多得是。
可他冷靜下來思考一夜,也多少明白他大哥這份野心。
捫心自問,如果他有機會殺了興王,前提是要他自宮,他會嗎?他要是看到那唯一的機會,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揮刀自宮。
可這到底是不確定的事兒,出海的事情也還沒定,具體怎麽出海也沒定。
“大哥,如果最後能出海。弟弟一定去求皇上。隻希望大哥暫且穩住,可行?”章懷秀不放心。
“這個大哥曉得。”章懷舉雖然心裏火熱,可也知道事情重大,不管對於大明還是皇上,還是他個人,當下滿口應承。
可他們兩個穩住,其他得知消息的人,穩不住。想要自宮的人本來就對這些日子的,“求閹割無門”惱火,一知道這個消息,哪裏忍得下?很多人鬧到司禮監,大喊大叫的大打出手。
還懷疑司禮監不再招收太監,是要包攬出海的人選,減少競爭。
還鬧到刑部,要求刑部給他們上書皇上,求皇上給他們做主。
皇上:“???”皇上長在宮裏,又是這個歲數,壓根沒有宦官和普通人的區別,都是大明子民。
皇上要找“鄭和”,隻是一個代稱,永樂大帝有鄭和,他也有一個,英明。
大臣們心裏想的多。如果要派人出洋,必然是宦官,否則當年永樂大帝為何要耗費心思培養宦官?最終還是決定宦官出洋?
大臣們倒不是反對宦官出洋,而是對於出洋這個事情本身,躊躇猶豫,拿不定主意。但他們也知道自己擰不過皇上。反正甭管君臣如何互相耍無賴,消息瞞不住。
朝野上下消息靈通的人,都議論紛紛,一半擔憂,更多的是勇氣。
四九城的宦官們知道了,相當於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一大半的人都支持皇上,不少人都要求要做宦官。
皇上·朱載垣得知外頭人的反應,歡喜:“大明子民,勇敢,好好。”老師伴讀們聽著也歡喜,平和最穩重的劉成學也有自己的想法,反複琢磨不甘心,問出來:“請問皇上,這次出海的人選,可有定下來?”
皇上鼓著腮幫子,特堅持的模樣:“朕一定會找到朕的‘鄭和’。”
劉成學心裏一歎。其他幾位老師伴讀看他一眼,在心裏搖頭。
他們的身份,可以出去嗎?
朝野上下鬧鬧哄哄的,夏日不知不覺過去,八月初八日,吐魯番蒙古貴族們來北京,皇上在豹房接待,大宴群臣。吐魯番蒙古的貴族們高僧們,在北京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大明士庶、僧道見識到“蠻夷文化”驚歎之餘,心有所感,老臣們想起先皇,更是淚水漣漣。
大明學到蒙古的打鐵技藝,小娃娃皇上對蒙古各項技藝都好奇,特積極地跟著學蒙古話,更滿心期待大明的新大炮。
八月十五,中秋節,大明和吐魯番蒙古一起過。
八月一十八日,工部研究出來開花彈,他也去看試驗,“轟”的一聲炸開,地動山搖的,開心。隻是開化彈礙於生產成本,無法量產,工部繼續研究,章懷秀申請加入。
八月二十三日,朝鮮使臣來到北京,今年的朝貢提前,還破天荒地帶來大量珍貴禮物——朝鮮齊安大君去世,長子早夭,王大妃貞熹王後,選中宗室李娎繼承王位,其他擁護齊安大君次子的大臣不服,兩方人都來找皇上做主。
大明皇上·朱載垣,聽內閣說,大明對於藩屬國的事兒不能不管,可他對於大明的事情都很少管,對於藩屬國的事兒更不管,一句“不是大明子民”,說的內閣啞口無言——皇上理由充足。內閣隻能自己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