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表示自己不會強製改革,就交由場中諸位回去了以後,根據自家,各村,各宗族的情況,製定一套人性化的農轉軍的名單提交上來。期限是一個月,一個月之內,各村的名單務必要提交到府衙,隨後吳蔚會將名單的副本公示一個月,分別貼在城內的告示欄和西郊大營的門口。在公示期間,名單上任何家庭如果提出異議,都可以商量。在公示期間,征兵也隨之進行,所有名單上的人,若無異議,要在一個月內趕赴西郊大營,若是有人在公示期間沒有提出異議,又拒絕參軍的,吳蔚會將那個人押送直西郊大營,交給那裏的將軍,以軍法論處!吳蔚的決定,可謂是通情達理也很周到,得到了場中人的一致認可,吳蔚有安排了幾桌招待了眾人,才將所有人一一送上了馬車,把他們送了回去。萬事俱備,吳蔚回到書房給東方瑞寫了一封信,匯報了事情的經過。第355章 大結局(上)時光荏苒, 如同白駒過隙。轉眼間,吳蔚已經在清廬縣做滿了第一個任期三年。當年牽動了一樁大案的繡娘閣也早已竣工,就連那件用作宜王登基的龍袍, 也在前些日子繡製完成, 宜王派了豪華的隊伍前來,將這件龍袍取走。隨著宜王不斷地攻城略地, 吳蔚這個清廬知縣的位置也越做越穩, 三年前吳蔚提出的在宜王已占領地區舉辦科舉考試,也得到了宜王的準許。隻是將名字改了改,由原先的春闈秋闈, 改為了冬闈和夏闈, 考試的名目也從“科考”變成了“選考”, 同樣分為文武兩榜,中榜後根據才能封官。這麽一改, 不僅將那些十年寒窗,卻被斷了科考門路的學子們的怨氣打消了,也為宜王所在的陣營開通了一個有效的, 人才選拔的渠道。另外,從原先的春闈, 秋闈,改成了“冬闈”和“夏闈”,解決了許多農戶出身的學子, 務農的問題。避開了春耕和秋收,或許對寒門士族和富庶人家的學子沒有太大影響, 但對那些農戶出身的學子們來說, 相當於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給家裏幫忙的機會。家裏多了一個壯勞力,活計便能輕鬆不少, 宜王這一改革,本是想將自己和朝廷的科舉區分開,誤打誤撞之下,卻是給基數最龐大的農戶們提供了便利。不過是一場小小的改革,卻讓宜王的形象在廣大農戶們的心裏,立住了。開設了選才考試後,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好處,那就是民間的阻力一下子就變小了,朝廷之所以是民心所向,是因為有百姓在朝廷裏做官,就比如吳氏一族吧,僅有吳雄一個刑部員外郎,就能撬動吳氏百餘口人,鋌而走險。宜王的小朝廷裏的官員不再隻是泰州派係,他的根基也愈發穩固了。……張水生之子,也正式啟用了大名張君卓。進入到泰州官學讀書,而張家的小女兒,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名字張寶珠。名字是張君卓起的,初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吳蔚差點一口水噴出來,吳蔚是萬萬沒想到啊,柱子這小子憋了好幾年,讀了那麽多書,居然給自己的親妹妹起這樣一個名字。但細細一想,吳蔚卻忍不住笑了。如寶如珠,視若珍寶,愛若明珠……怎麽就不好了呢?放眼整個梁朝,又有幾戶人家會給自家女兒起這樣一個名字?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女子,能被家人視若珍寶,愛若明珠的,又有幾個呢?科舉改革後,考點設立在了泰州,直接給泰州學子們省下了一大筆進京趕考的盤纏,柳二娘子和張水生算了算自己手中的銀子,發現足夠供養兩個孩子以後,索性把榨油坊的招牌給摘了,請了工匠來把榨油坊和吳柳記米莊之間打通,擴建了吳柳記米莊,夫妻二人則全心全意地打理起吳柳記米莊來。得閑了,便駕著馬車到清廬縣來探望吳蔚和柳翠微,日子幸福愜意。……至於清廬縣。無論是從基礎設施,還是人文風俗,都比三年前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吳蔚先是廢除“吏”的終身製任職,改為聘用製,配合公開透明的考核製度,每五年簽訂一次聘用合同,並對空缺出來的崗位,施行公開招募製,經過這一改革,清廬縣所有的“吏”一改往日鼻孔朝天的風氣,對百姓也和善了,辦案也積極了。吳蔚還在清廬縣各處設立了多個匿名舉報箱,每月望日朔日,吳蔚都會騎著馬,背著箱籠,親自到各處舉報箱去,將百姓投放在裏麵的舉報信或是意見信收起來,回到家和柳翠微一起傾聽百姓的訴求。在吳蔚的積極引領下,聯合清廬縣幾大氏族,清廬官學成立了!分為男子學堂和女子學堂,推行為期六年的義務教育,不論年紀幾何,隻要對讀書識字有渴求的百姓,皆可入學,隻要是住在清廬縣境內的,哪怕戶籍不屬於清廬縣,都可入學。學習期間,學生衣食住宿,包括文房四寶的消耗,全部由學院承擔,但在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畢業後,若是選擇不繼續讀書,或者沒有通過考試選拔走向仕途的話,需要在學院內做兩年的義工。彼時,東方瑞已在宜王的小朝廷中,官拜明鏡司正使兼任刑部侍郎,高寧雪也出任了官職,再加上有吳蔚這個女縣令的存在,這讓天下的百姓看到了一種可能,女子也能入朝為官的可能。所以,當清廬官學成立之後,女子班出現了許多適齡姑娘,前來入學。柳翠微在結束了龍袍的繡製工作後,便來麵試了清廬官學的女夫子,輕鬆通過了筆試和麵試,成為了清廬官學的一位夫子,她帶的那個女子班,有二十二名女學生。在基礎設施方麵,吳蔚不僅設立了衛生站,還修繕拓寬了清廬縣城內的道路,規範的坊市的經商行為,提高營商環境,設立了物價管理局和食品藥品衛生監督局,對全體百姓開放的藏書閣。考慮到清廬縣特殊的山間盆地結構,吳蔚還在許多半山腰上開辟了避難所,平時用來存放冰塊和儲備糧,並將清廬縣衙內的一些重要的縣誌,卷宗,也放在了半山腰的山洞內保存。吳蔚定期還會組織災難演習,包括地震,洪水,甚至是兵亂來臨時,百姓們的逃跑路線,避難場所和自救指南。一開始,還不能得到廣泛的支持,但隨著吳蔚的威信日隆,清廬縣內一派欣欣向榮,清廬縣內的百姓,無論士農工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響應的人自然就多了。……梁朝的疆土上,戰事依舊在進行中,還曾一度出現過三足鼎立的局麵,梁朝,宜王,扶桑,三方打得如火如荼,可這些……對於泰州地區的百姓而言,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情。最後的最後,還是手握巨量大殺器的宜王逐漸占據上風,先是抓住機會重創了在梁朝境內的扶桑軍隊,打得對方丟盔棄甲,不得不退縮到海州地區,苟延殘喘。緊接著,宜王又公布了一份權威的證據,證明了當今皇帝指示蕭盛殺害四皇子,又利用食物相克的手段,害死了太後。消息一出,朝廷的公信力猶如山崩地裂,許多依舊有朝廷把持的地區,爆發了多點起義。其中,平燕王老千歲直接在京畿地區搖旗,誓要誅昏君,震寰宇。……這日,吳蔚結束了一日的公務,正在考較四個學生的課業,這三年間吳蔚又陸續收了幾個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核,最終留下了兩人。他們二人的對仵作的理解和對專業知識的天賦,不在更早入門的孫秋霜和柳正善之下。小菊快步來到書房外,深吸一口氣,敲響了書房的門。“砷化物中毒死亡後……”吳蔚看了一眼門口的方向,對四人說道:“你們先自己看書。”“是。”吳蔚拉開書房門,問道:“怎麽了?”小菊拉著吳蔚的胳膊就走,二人快步來到院子中間,小菊上下打量著吳蔚,低聲道:“我和你說件事兒,你有點心理準備。”吳蔚斂去了臉上的笑容,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你說吧。”“泰州那邊來人了,說是……老夫人昨夜去了。”吳蔚隻感覺心口一痛,淚水瞬間溢滿眼眶,前陣子張水生就派人帶過一次口信兒,說是今年轉過年來,柳老夫人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讓吳蔚和柳翠微有點心理準備。為此,吳蔚和柳翠微還雙雙告假,回到泰州去探望了柳老夫人,也不知是不是老人家見到了她們開心,還是不希望她們擔心,總之那次見麵,老人家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尚可。吳蔚親自到泰州宜王府求了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留在了柳老夫人身邊,轉眼兩個月過去,噩耗還是來了。“蔚蔚,你保重啊,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人已是高壽了。”吳蔚吸了吸鼻子,問道:“是誰來報信兒的?”“是張尺,披麻戴孝過來的,說是你二姐夫和二姐在料理後事,實在走不開。”“我知道了,三娘呢?”“翠微在書院呢,要過兩個時辰才能回來了。”“我親自去告訴她,麻煩你幫我們收拾幾件衣裳,一會兒我接了三娘,即刻就回泰州去了。”“好,我陪你們一起去。”“好。”……吳蔚到學堂的時候,柳翠微正在教女孩子們寫字,班級裏有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尚且握不穩筆,柳翠微便耐心地跪坐在對方身後,手把手教孩子寫字。不等吳蔚開口,便有學生出聲提醒,柳翠微一抬眼見到吳蔚,立刻便笑了,囑咐了兩句,快步走到了吳蔚麵前。“你今日來的有些早,我還要一個多時辰才能下學呢!”自從柳翠微當了學院的夫子,吳蔚每日都會來接她回家。吳蔚牽過柳翠微的手,二人走到了一處僻靜的回廊,吳蔚疼惜地注視著柳翠微,低聲道:“昨夜,娘去了。”第356章 大結局(下)柳翠微的臉色瞬間失了顏色, 大顆大顆的淚珠溢出她的眼眶,劃過那張歲月並沒有留下多少痕跡的臉龐,一滴滴墜落。吳蔚歎了一聲, 同樣是心口發酸, 眼眶發熱,上前一步擁住了柳翠微。柳翠微伏在吳蔚的脖頸處, 滾燙的淚珠流到了吳蔚的身上。“娘, 女兒不孝……”麵對親人的離世,再多的言語都是蒼白,吳蔚隻能強忍著淚水, 用小菊適才安慰自己的話, 來安慰柳翠微。“三娘, 娘去了我和你一樣痛心,可人生七十古來稀, 娘無病無災地生活了這麽些年,也算是一種晚年的福氣了。你去和院長告個假,我們回家去拿了行李就走。”“嗯。”……吳蔚和柳翠微登上了回家的馬車, 趕馬車的是張尺和另外一位吳宅的家丁,兩個人輪流趕車, 日夜不停,同來的還有梅蘭竹菊,萬事如意八人。他們選擇了騎馬, 把馬車的空間留給了吳蔚和柳翠微。柳翠微伏在吳蔚的身上,淚水就不曾斷過。趕了一天一夜的路, 總算到了泰州吳宅, 看著門口的挽聯,吳蔚和柳翠微的眼淚又流了出來。張水生親自迎接, 一眾身穿素縞的人,在門口領了白腰帶和麻披,匆匆換上進了靈堂。柳家兩姐妹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來,張君卓和張寶珠給柳翠微,吳蔚,眾人見了禮。柳二娘子拍了拍柳翠微的後背,哽咽道:“娘走的時候沒遭罪,睡夢中就去了。臨去前一天突然精神了,如今想來是回光返照,多吃了一碗飯,兩塊肉。還讓我告訴你……她這輩子能有你這麽個好女兒,如何都是值得的。娘還說……她年輕的時候實在是被街坊鄰居欺負怕了,也是真糊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大兩口子的身上,讓你受了許多委屈,她很後悔。”柳二娘子哭到泣不成聲,柳翠微也悲傷難以自持。還是張水生提醒道:“三娘,快帶著蔚蔚給娘行禮吧,這麽多人都等著呢。”柳翠微這才勉強直起身來,與吳蔚並肩而立,給柳老夫人行了禮。梅蘭竹菊和萬事如意跟在後頭,雙雙給柳老夫人行了禮。柳二娘子抬手摩挲了一把臉,提起精神說道:“這麽多人來給娘送行,她老人家見了一定高興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仵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君莫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君莫笑並收藏女仵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