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最頭痛直打盜洞,因為這樣的盜洞最容易布置機關,比如在下方埋魚線,或者絆石,從外麵看是怎麽都不會發現的,但凡要是跳下去,那一準跑不了,就算是我拿探杆去試,也不見得有效,因為布置機關的人可以將它埋在地下。


    我在身上綁了繩子,一點點地摸了下去,我能做的就是確保下一步是安全的,我估算著這盜洞應該有四米多深,折算上麵這個清朝棺材大概有兩米深,朝下難道還有其他的發現不成?


    我小心翼翼地朝下摸,頭頂的光還能照下來,但很模糊,因為我的身體也在擋著一部分光,而人的眼睛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當你越想看清楚,卻發現越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看個七七八八。


    這盜洞並不規整,上麵還能是個圓形,也能容一個人下去,但卻異常地擁擠,我的雙肩沒有一點點地空隙,我手裏拿著一把普通的短鏟一點點地朝下挪,這土石結構的地麵鬆散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甚至我用腳蹬幾下就能弄出一個下腳的地方。


    很快到了底兒,我一腳踩在了盜洞的地麵上,我看到一個高約一米五的開口,我蹲下身子朝裏看,橫打的盜洞很深,我用手輕輕觸碰了橫打盜洞的頂部,土石嘩嘩啦啦地朝下落,太危險了。


    我不得不佩服蛐蛐,能打出這樣的盜洞簡直驚為天人,先說一個四米的垂直盜洞打下去,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單就考慮到多大的開口能讓周圍的土石不往下掉落,這就是一種本事。


    第147章 宋墓


    我記得小花兒教我的時候,曾經反複給我說過,如果發現土石結構的墓穴,在淺層一定要斜打盜洞,這樣才不會導致塌方,一旦超過三米,那必須直打盜洞,否則一定會塌方,而且開口越小越好,不然周圍的土石會不斷地掉落,堆積在橫打的盜洞口,你挖出來的寶貝兒取不出來,人也可能出不來。


    還有重要的一點,一旦遇到足球一樣大的石頭,那就得重新打盜洞,因為要是挖出來,就是一個懸空的窩窩,隨著土壤裏的水分揮發,導致熱脹冷縮,一陣風都能窩窩裏的土石碎落。


    小花兒還告訴我,如果豎直打盜洞,最好的就是黃土,也就是在堆土層的邊緣,這樣打下去,直接可以打到墓穴的頂部,從這點看,雖然還不知道下麵是不是墓,但蛐蛐他們似乎有些門外漢了。小花兒說如果是土石結構的那就必須要使用大號旋風鏟,用工兵鏟不但慢,還控製不了方向。從盜洞的大小看和以往他們用旋風鏟打出的盜洞大小做對比,明顯地可以看出他們的旋風鏟是可拆卸的,可以對接大小不同的旋風鏟頭。


    我蹲在橫向盜洞口,已經有不少的土石在從上麵落下。在昨晚,旋風鏟打出的盜洞,土質是濕的,他們一直打到濕土全無才橫向打盜洞,到現在上層濕土水分已經全部蒸發,自然土石酥軟,一碰就在盜洞底成了一堆。


    我打著頭燈朝裏看,大約前方不到兩米的距離是土石結構,再往前卻突兀地變成了黃土結構,這就說明墓穴下麵還有墓穴,這應該是一個意外的發現,可他們是怎麽發現的呢?


    這個情況自古都有,先不說內地,比如河南,一畝地裏可能有三四個墓穴,一畝地隻有那麽大,可能兩個就沾滿了,三四個就算把棺材全部擠在一起也擺不下,那就是疊墓,在十幾米的地下有一個墓,在六七米上還有一個墓,算上淺土層還可以放一個墓。


    當然,這是風水寶地,有的古人會直接將前任挖了丟掉,自己鳩占鵲巢,也有的是不知道,稀裏糊塗正好將墓建再了別人家墓的頂上。


    但在西境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西境別的沒有,就是地方大,這遍布的草原,隨便埋個人要找都得花不少時間,何況遇到疊墓的情況,我爺爺一輩子挖墓,才遇到過一回,難道這裏是什麽風水寶地?


    我閉上眼開始琢磨了起來,首先我得想明白,蛐蛐是怎麽發現下麵有墓的,之前的一幕一幕在腦海裏閃現,突然,我想起了之前下墓的時候發現的不同尋常的地方。


    本來是土石結構的棺材裏,突然出現了黃土地,就在棺材之下,當時是因為黃土不多,我以為那是下葬前被人故意放下去的,看來蛐蛐就是看到了這黃土,認為下麵還有墓穴,手段當真是勝我一籌。


    我一拍腦袋,我也應該看出來的,我還特意用手碾過,那土是被篩過的,而且沒有與任何土石混合,如果是下葬前將黃土填埋在底下,再用土石蓋上,那我挖開的時候應該是成塊的,因為上麵的土石重量在幾百年的時間就會與黃土合二為一,但那黃土卻沒有與石頭粘合,那就說明在很久之前便存在了。


    蛐蛐也是發現了這個情況,馬上便確定了下麵有貨,所以,他毫不猶豫地胡亂挖了上麵的墓穴,把所有的重點放在了下麵的墓,他不惜豎打盜洞,從這點來看,當時他所帶來的人全部都上了,包括他自己。


    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們是如何分工的,一人幹到力竭,馬上換人,車輪戰下來,很快能打下四米深的盜洞,而且他還有一根很細很尖,密度很大的探針,一邊挖一邊探尋墓穴的所在,一直挖到了四米,確定了位置之後,馬上橫打盜洞。


    我小心翼翼地朝著裏爬,我盡量不讓背觸碰盜洞的頂子,也不讓手臂接觸到盜洞兩邊,橫打的盜洞明顯被擴寬過,我爬到黃土的地方,停了下來,仔細地將周圍打量了一遍,再來一個那種小巧玲瓏的機關,一旦出事兒,我根本不可能爬出去。


    前方的墓穴很奇怪,四四方方的結構,也就是看了一眼墓磚,我馬上就判斷出了年代,宋朝。


    盜洞口開得很聰明,他們將墓磚一塊一塊地取出,整齊地碼放在盜洞兩邊,不但節約了空間,還起到了一個支撐的作用,我打量著墓磚,這是青磚,也是宋朝常用的磚,這種磚不但用於墓穴,還用於建城。這磚很薄,比大拇指還短一些。


    這種古青磚的主要原料為粘土,粘土加水調和後,擠壓成型,再入磚窯焙烤,拿出來之後,馬上用水冷卻,讓粘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備更好的耐風化,耐水等特性。這種青磚硬度極高,我用手背敲上去,發出了清脆的響聲,也印證了我的猜測。


    古人的智慧在創造方麵當真是登峰造極,就拿這青磚來說,密度高,不變形,抗凍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損,抗風雨剝蝕,千年不腐。青磚透氣性極強、吸水性好,能夠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古代的“秦磚漢瓦”,能曆經幾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磚性能優良的最好證明。


    隻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地發現這種青磚在墓穴裏還有些不可抗拒的缺點,也就慢慢地改成了厚磚,尤其到了明清時期,磚更厚更短了,而且能壘成圓形的樣子了。


    宋代的墓磚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香糕磚,因為外型長得很長很細,和當時的香糕很相似,也就有了這麽個名字,我所看到的正是香糕磚,但還有一些不同,或許是因為土壤的緣故,有的磚頭發黃,最好的青磚應該是表麵青黃且光滑。而且似乎也略短了一些。


    我順著挖開的墓穴朝裏爬,我驚訝地發現裏麵的空間非常地小,一個棺材放下去,左右也隻能將手伸進去。我能確定的一點是墓主人沒有建造棺槨,隻弄了棺材,材料是柳木。我手摸上去,木頭沒有酥脆,說明下麵的溫度一直很平均,也說明這是一口厚棺,看來裏麵躺著的人還是有點東西的。


    第148章 坐著的古屍


    棺材是拚接上去的,因為年代久遠,上麵的漆麵受到氧化後已經掉光,看到的是開裂的柳木板,但這次的木板卻不是像前三個被人砸開,而是沿著棺材板的邊緣撬開,看來這個人很小心。


    我再仔細一看找到了原因,原來上麵的墓磚已經塌了,緊緊地壓在了棺材蓋上,應該是上方的棺材放下來後,重新培土,導致了重量過大,但這手法與之前完全不同,如果用砸開一個大洞的話,反而是最安全的辦法,這撬開邊緣的柳木板,實際上會導致重量的失衡。


    這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開棺的人與之前的人不一樣。一會兒出去我就有辦法驗證一下。


    棺材板隻被去掉了兩層,就是這兩層讓棺材已經支撐不住,正方形的樣子變成了四邊形,棺材蓋已經靠在了墓室的邊上,支撐點也隻有下方的棺材板,隨時可能倒塌。


    我了解了安全情況,這才將頭燈真正地打進了墓室中,眼前的情況讓我幾乎驚叫了起來,我的燈光正照在那古屍的臉上,這具屍體算得上難得一見的幹屍,可那古屍的半個身子靠在棺材的最裏麵,幾乎就是坐著的,仿佛是害怕盜墓賊摸他的身上,故意坐起來了。


    我的心咚咚地跳,他的胳膊也似乎是撐著地,雙腿並攏,樣子很奇怪。他穿了一件厚實的大袖衫,這是標準的宋代服飾,但衣服上的花紋兒卻有西境少數民族的特點,上麵繡著漂亮的花紋兒,他衣襟打開,卻是很展地耷在胸前,那褶皺至今還能看出下葬前是熨過的。


    他頭上戴著高聳的帽子,加上緊貼著額頭的帽簷兒,倒也顯得自然,盡管皮膚灰黑色,但濃密的眉毛卻像極了張飛,他顴骨很高,眼睛深陷,一臉的絡腮胡看得出不是漢人。


    他的腰帶很普通,鎏金青銅腰帶,可以看出來,蛐蛐他們很想要,用力拉過,沒想到拉斷了,他們可能弄走了幾塊,還有一些散開,掉在了棺材的周圍。


    這人的腳上應該有一雙漂亮的鞋子,但鞋子不見了,裏麵的裹布摟在了外麵,蛐蛐在脫鞋子的時候力氣很大,古屍的腳已經斷了,呈現出了一種扭曲狀。


    這時候,我注意到了古屍的腋下,有很明顯的掛痕,我突然知道為什麽古屍呈現出了這麽一種奇怪的姿勢。


    我的眼前閃出了場景,一個盜墓賊下到了墓穴裏,他看到了平躺的古屍,古屍腳部朝著他,他卻沒有將他拉出來,摸身上的東西,反而是用兩根探杆直插古屍的腋下,這探杆之上應該有一副倒鉤兒,古屍全身已經脫水,體重不過正常人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他很輕易地將古屍鉤了起來。


    他朝前猛地一步,古屍的身體在棺材裏被拉起的同時,硬生生地按在了棺材板上,古屍的腰部折斷,但卻能穩穩地坐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同一個隻有上半身的塑料模特被人放在地上的樣子。


    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他確定在古屍頭部的地方沒有陪葬品,為了不遺落任何東西,就要讓古屍在棺材裏占最少的地方,同時這樣也可以避開一些機關。這樣的手法非常有效,這手法與之前那三個墓裏的完全不同,可以看出他帶著一絲對古屍的敬畏,要不也會像上麵的那個墓,直接將古屍扯到一邊,摸就行了。但他同時也很小心,就是不將手伸進棺材裏摸,他所有的動作都是在盜洞裏完成的,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沒有進入到棺材裏,他很張狂,直接將古屍提起來,按在棺材板上,大張旗鼓地盜寶。


    這手法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也算讓我開了眼界。


    我的頭燈在棺材裏看著,他們應該得了不少好東西,在棺材裏麵的四角都有一些長期落灰的痕跡,有圓的有方的,甚至還有長條的,但長條的沒有取走,我看到一截木軸,那是古畫兒,看上去還很完整,他卻沒拿,我也不會拿,我和他都知道,這畫兒已經毀了,別看還能看出是畫兒,隻要輕輕一碰全部是渣滓。


    在清朝之前的墓穴裏隻要發現古畫,沒有一個帶得出來的,當年,郭未右想要挖明朝朱棣的陵墓,但是他們沒有找到朱棣陵墓的入口,但是萬曆皇帝的陵墓在這個時候凹下去了一塊,於是就被郭未右他們發現了,他們便改挖萬曆皇帝的陵墓,這下萬曆皇帝可就遭殃了。


    由於沒有什麽經驗,也沒有什麽保護措施,墓中的精美器物在打開墳墓的時候都氧化了,也沒有來得及保存,可以說這次的發掘除了毀了一座陵墓外什麽都沒有得到。據說當時打開萬曆陵墓的刹那,那些字畫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由變白黑,最後成了一地的灰。


    也因為這個情況,國家規定永遠都不能再動帝陵。


    這個盜墓賊的目標非常明確,也很自信,他知道帶不走的東西寧可不要,也絕不相信偶然。我不打算再看下去了,這樣的高手掃過的墓值錢的絕不會有了,剩下的大都不值錢了。而且我肯定他們在這個墓裏收獲非常大,按道理來說,賊不走空,就這衣服盡管掉了花紋兒,那也算得上是個寶,歐洲很多藏家都有收古代衣服的癖好,這衣服至少可以弄個一萬歐元。


    這個盜墓賊卻放棄了,肯定是他已經拿到足夠多的陪葬品,心滿意足,看不上這破爛了。


    墓穴裏找不到任何線索,我便無法推測出這個人的身份,隻能長歎一聲可惜,不過,我僅憑眼下的東西還是可以看出一點點東西的。


    我記得在紅柳林子裏有一個荒廢的水井,從年頭上看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那說明在很遠的時代,這裏是有人居住的,他們所蓋的屋子不是燒製的青磚,而是用泥巴裹著蒿草搭建的,隻不過居住的人口規模不大,可能隻有十幾戶,你可以看做是放牧,也可以看做是長期生存,畢竟羊可以吃草不喝水,人不行。


    隨著歲月的更替,險惡的生存環境讓人越來越少,逐漸地他們發現了新的水源地,這裏人更少,黃泥的房子經不住幾次暴雨和春去秋來,有人死了,德高望重,他不想離開這裏,於是埋在了這裏。


    第149章 再遇塌方


    他死後,這裏也荒廢了,偶爾還會有人拿這裏當做放羊的地方,但有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或者大雪,將這裏徹底覆蓋,從此,連放羊的人也不來這裏了。


    人們漸漸忘記了這裏還有一座墳,墓穴之上的黃土包子越來越薄,最後成了一塊平地。


    後來披甲人來到了這裏,他們放牧,卻再也找不到有人生活的痕跡,隻剩下美麗的紅柳,春去秋來,和那口已經不再有人打水的枯井。


    有一天,一個發配到這裏的京城男子,他發現了這裏,他喜歡這紅柳林子,休息的時候,他總要來走走,最後,他死了,披甲人四處尋覓埋人的地方,最後發現有一處黃土地,它是那麽地不一樣,與這個和披甲人格格不入的京城人很像。


    於是,披甲人的頭領下意識就選了這個地方,或許是土很好挖,或許是因為工期太忙,總之挖下去兩米,草草結束了一切。


    我有時候覺得,歸宿真的是一個很難去描述的奇妙,在如此廣袤的西境大地上,兩個朝代的人就這麽機緣巧合地埋葬在了一起,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如果說真的有亡靈一說,在每一個晚上,他們會不會進行一種交流,彼此訴說著自己的見聞,彼此傾訴著對世界的看法,我敢肯定哪怕在他們生前每一秒都在感受絕望和失落,但他們死後絕不孤獨。


    老天是公平的,他沒有虧待任何一個人。


    我正要一點點地退出盜洞,可就在這時,我身後傳來了轟隆一聲,從盜洞口照下的光也暗了不少。


    一個聲音:“銀瑉,你沒事兒吧?怎麽半天沒有一點反應?”


    說話的是李 青武,他怎麽跳下來了?


    他的話音未落,突然,我聽到墓穴裏傳來了一聲輕微的哢哢聲,我的瞳孔一縮,不好!墓穴要塌方,我來不及多想,一條腿已經朝外跨出一大步,我的背便不可控製地頂到了盜洞的頂子上。


    我的汗瞬間下來了,這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塌方,與上次被埋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上次的土壤裏石子兒很少,大部分是土,我還有鬼王鏟在手,生還的幾率很大,但這裏全是土石,細小的沙子帶著石頭會像膠水一樣粘著你,你越是掙紮,周圍的土石掉落的就越快,而且上麵還有一個棺材,隻要有空間,棺材就會順著空隙朝下擠。


    先不說我能不能挖得動,就算挖得動,我越朝上挖,一定會遇到的就是上層的棺材。而一個大力士被這樣的塌方活埋,隻能是死路一條,這種憋死非常痛苦,手腳不能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缺氧而死。


    小花兒給我看過幾張缺氧而死,被人挖出來的照片,眼睛凸出眼眶兒,舌頭伸出嘴外,鼻子裏因為強烈想呼吸,被沙子填滿,長大的嘴巴裏全是沙土,據說沙土可以填滿一個人的胃,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因為掙紮,而根根折斷。


    我大吼一聲:“要塌方了!快上去!”


    我的脖子裏已經灌滿了土,還有大量的沙子掉在我的肩膀上和腿上,我哪裏敢停留,前方一米的距離,我完全可以撲出去,但是我卻不能,一旦塌方,我瞬間就會被壓死。


    該死!李 青武居然愣在那裏了,他手裏的手電甚至都沒有打開,地麵開始了微微地顫抖,這顫抖將我的心都快抖出來了。


    我的前方也有土石掉落,那速度非常快,我幾乎用手在朝外爬,可還是慢了一步,我看到最後的光被遮擋住,我下一步用力抓著的居然是土。我隻能用身體硬生生地撞上去,希望用身體將最外層的空間撞開。


    可惜,我失敗了,我隻感覺身後仿佛有一道巨大的吸力將我牢牢地抓住,就在這時,一隻手從土石裏伸了進來,這手一把抓住了我的衣領,我甚至來不及想想是希望還是絕望,但身體的反應卻是抄起鐵鍬朝著前方用力地插了出去,下一刻,一股大力從鐵鍬上傳來,我硬生生地被李 青武從土裏揪了出來。


    但隻有半個身子,我的鞋子裏全是土,我下意識地蹬掉,借著鞋麵的摩擦力,我大喝一聲,用力一蹬,整個身體從土裏爬了出來。


    我大吼道:“上去呀!塌方了!”


    話音未落,上方的土石一大塊掉了下來,砸在了李 青武的腦袋上,他不愧是警察,心中永遠是人民的安全,他用身子將我壓在了下麵,但同時,我綁在腰部的繩索傳來了一股大力。但那感覺卻讓我窒息,仿佛有一把鍘刀要將我攔腰斬斷。


    我還沒顧上咳嗽,下一股大力傳來,我提起一口氣,用力地抓住了繩索,這才讓身體好受一些,我感覺我的腰扭了,同時,我看到了令人終身難忘的一幕,上方的土石就像崩塌的大山,斜斜地砸在了我的身上,我的腦袋嗡嗡響,身體卻還在朝著上麵移動。


    越來越多的亮光讓我睜不開眼,嘭!我隻感覺身體一沉,一塊比拳頭還大的石頭砸在了我的呼吸麵具上,瞬間,我的眼前出現了一道道的裂痕,而我的鼻子堵塞,稍一用力,一股熱流湧了出來。


    我的手朝上伸,我一下摸到了地麵的邊緣,一雙手扶住了我的胳膊,將我用力地拋向了後麵,我感覺我飛了起來,咚地一聲,我的腦袋砸到了地上,眼前一片雪花亂漂。


    我一把扯掉了呼吸麵具,新鮮的空氣讓我舒服了很多,我一抹臉,臉上全是血,可能因為肺裂還沒好,我哇地一口又吐出了血。


    我趴在地上咳嗽連連。


    李 青武的聲音響了起來:“塌方了!塌方了!大家都沒事兒吧?”


    我掙紮著站起身,朝著李 青武跌跌撞撞地走了過去,我揮起拳頭一拳砸在了他的臉上,他倒是當警察的料,下意識地抬起一腳揣在了我的胸口,我整個人朝後飛退倒在了地上。


    又是幾聲咳嗽,我吼道:“大爺的!李 青武!你差點害死我!”


    “我害你個屁!要不是我,你現在已經被埋下麵了!”李 青武也是怒眼圓睜。


    我吐出一口血水,說道:“下麵已經酥了,我進去都不敢碰任何東西,你他 娘像個炸彈一樣跳下來,就那個衝擊力導致了塌方!”


    第150章 紛爭與原諒


    李 青武似乎也想明白了為什麽他一下來就塌方了,卻死鴨子嘴硬,說道:“我……怎麽可能,一陣風就讓墓穴塌方?”


    “那你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我下去好好的,你一下來就塌方?!”我吼過之後,緊接著一陣咳嗽,別克給我開的藥在賓館,看來今晚要加量了。


    一旁的警察看到了,急忙上來勸架,一個說道:“哎呀!專家,我們的確是不知道,給你的工作帶來了很多麻煩。”


    另一個拉著李 青武說道:“好在人都沒事兒,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嘛!沒事兒的!咱們這不都是為了破案嘛!”


    一個警察遞給我一瓶水,我沒好氣地接了過來,擰開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哇地一口將嘴裏的沙土漱了個幹淨,接著將剩下的水喝了個精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之南洋驚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鬆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鬆鼠並收藏盜墓之南洋驚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