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語重心長,嚴厲又溫和,薑遠之聞言深深拜道:“遠之謹聆教誨。”
元子期沉靜而立道:“你也知唇亡齒寒,裴家出了事,隻怕元家是第一個受牽連的,因此特來報信,好意心領,然此事我自有分曉,不宜久留,你便先回去罷”
知道元子期未將他當作外人,薑遠之眼眶微熱,沉聲道:“伯父究竟如何打算?若有所需,盡管驅策。”
元子期淡淡道:“明日我便入宮請旨去吳地平叛,裴元兩家消耗內鬥,應該正和陛下心意。”
薑遠之一怔,卻知元子期已直擊要害,即便他不請旨,恐怕景雲帝也定會做出讓他與裴家相殺這如此一石二鳥的安排,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也許會有轉機,隻是這條路終究難走了些。
薑遠之望著元子期想,麵前之人有經天緯地之韜略,如果為人君……然而,並沒有如果,所以以他的豁達,當年甘願尚主,自折羽翼。
想到此處,薑遠之知他已有計較,未多言,深深再拜告辭。
安泰挽著帔子急急邁入書房,元子期並不欲隱瞞,將方才之事一一敘述。安泰憂慮道:“難道去吳地平叛,非夫君不可?”
元子期微微頷首,安泰知道他已有了主意,默然片刻,沉聲道:“那請夫君同意我隨軍,想必皇兄即便要做什麽,也會有所顧忌。”
元子期微微一笑,表情卻很嚴肅,自然是不許。安泰爭道:“當年夫君的祖母端靜皇後也曾隨軍,為何我卻不行。”
元子期歎道:“阿儀既然記得這件事,那一定也記得,當年長安城破,端靜皇後自刎,其時身為儲君的我父尚在繈褓,無人照看,險些血濺亂軍,幸被遠之的曾祖母薑夫人尋到,與親子一同撫養長大,因此我們兩家情誼格外不同。”
安泰沉聲道:“我自然也是一般,若夫君有事,我絕不獨活。”
元子期深深望著她道:“若我有三長兩短,我絕不要你學端靜皇後,殉情做癡情人,而要你永遠忘了我,好好地活著。”
安泰聞言怔怔落淚,元子期抬手為她拭去她頰邊淚水,微笑道:“好了好了,不過是去吳地,哪嚴重至此,自然也沒有這些生離死別的事。”
安泰含著淚嗔道:“都是夫君的錯,整日說這些不吉利的事。”
元子期笑著應道:“是我不好。”說罷攬過她,歎道:“雖然去吳地沒什麽,但我心中卻有件事放不下。”
安泰抬眸疑惑望著他,元子期深深回望了她片刻,卻又不說話了。
之後幾日,阿素的生活皆簡單而忙碌。每日晨起入宮侍讀,下學回府便是處理日常事務,待到下午要看賬冊,直忙到傍晚才偶爾得了閑暇,讓她有空侍弄自己那些香品來。
而依照慣例,每日李容淵皆會與她一同用晚膳,若在原來,阿素還是挺喜歡這與他相處的時刻,因為晚膳之後李容淵總會與她講些故事,有時是自己遊曆西方諸國的經曆,有時是從書中讀到奇聞異事。他博聞強識,又旁征博引,阿素經常聽的入迷,並且從中也可窺得他少年時的生活,這樣的時刻,是他們相處之中難得的溫馨寧靜。
然而近幾日,阿素卻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的時段,雖然故事還是照講,但在這之後,到了就寢之時,便分外難熬。阿素試了幾次,想要到了那時開溜,都未遂,隻能從別處想想辦法。於是今日,在與李容淵一同用晚膳之時,察覺他心情尚好,阿素小心翼翼道:“一會用完膳,便不打擾殿下了,我也回西苑去。”
李容淵聞言,既未開口應下,也並未放下手中的銀箸,甚至沒有抬眼望她,是恪守食不言規矩的樣子。阿素知道,他果然還是要將自己圈在身邊,心中不免懨懨,就連麵前最愛的炙羊肉也沒有那麽鮮美了。
那羊炙不僅不鮮美,反而有些腥膻,阿素胃裏一陣翻湧,接連用了兩盞茶才把那酸意壓了下去,臉色也有些蒼白。失了餐儀,她怕惹李容淵不悅,以絲帕遮口,欲道告退。然而還未開口,卻見李容淵忽然一頓,即刻放下筷箸,如臨大敵般起身,從食案對麵走到她身前,將她緊緊攬進懷裏,緊張地低聲道:“可是哪裏不舒服。”
身邊侍膳的侍女站了一排,阿素有些不好意思,想掙開他,然而卻被他猛然打橫抱了起來,徑直走向東苑寢居。阿素有些驚惶,李容淵卻已走入帳幔間,輕輕將她放在寬大的眠榻上,一點點為她褪下絲履和羅襪,又仔細用錦衾將她仔細蓋好,深深凝望她片刻,將她的手握起放在唇畔吻了吻,低聲道:“去叫人請個醫正來,好不好。”
他眸子裏全然是化不開的溫柔,握著她的手不敢用力,似乎她嬌柔得一碰就要碎似的。阿素簡直要被他深情款款的態度弄懵了,這是又要怎麽逗弄她?然而一陣惡心翻湧上來,阿素猛烈地幹咳幾聲,卻已被他緊緊按在懷中,輕輕撫著脊背順氣。
李容淵用力抱著她,低頭吻著她的臉頰,沉聲道:“明日哪也不許去了。”
他的聲音不容反駁,卻似帶著極大的喜悅,阿素不明所以,卻見李容淵已沉聲吩咐人去請醫正。府中本有供奉的醫正,他卻定要朱雀到宮中去請最好的來。
那位名醫鮮於通如今是尚藥局奉禦,他來之時,阿素正在帳幔間躺著,隻伸出細細的手腕來與他診脈。
鮮於通按著她的脈搏蹙眉好一會,阿素還未開口,攬著她的李容淵卻似比她更緊張一般,沉聲道:“如何?”
鮮於通道:“貴人脈象平和,應無大礙,隻是……”阿素隻覺李容淵屏息凝神,一瞬不轉地盯著他道:“繼續說。”
鮮於通咳嗽一聲道:“隻是貴人脾胃不和,肝氣鬱結,應靜心養氣。”
李容淵審視著他,遲疑道:“沒有……別的?”
鮮於通忙答道:“按照老朽所書調養,過兩日這心悸惡心之症不解自去?”
說完,他便提筆開了個調脾胃的方子。聞聽她身體無大礙,阿素隻覺李容淵鬆下一口氣,欣喜卻又極失落,隻怔怔望著鮮於通,見他將方子遞與朱雀。
還是第一次見他情緒如此大起大落,阿素隻覺李容淵今日怪得很,蹙眉望了他一眼,片刻後才見他歎了口氣,將她輕輕按在懷裏,低聲道:“休息吧。”
第90章 90 為何他待自己,竟如此不同……
阿素在李容淵懷裏掙紮著翻了個身, 卻被他壓倒在榻上。她有些忐忑,幸好李容淵什麽也未做,隻是從身後牢牢將她環在懷裏, 下頜也壓上來,是全然的占有。
雖然此時已是深秋,這麽睡阿素還是有些不適應。李容淵的體溫比常人要高些,她隻覺背後一片滾燙, 環在身前的手臂卻十分有力, 阿素若不經掙紮了一下,李容淵手臂立刻微微收攏,確認她的存在一般,將她環得更緊些,。
阿素無法, 隻能蜷縮起身體, 在他懷中尋了個舒服的姿勢,沉穩的心跳通過體溫傳了過來。阿素剛剛有些困意, 忽然感到環住她纖腰的手已緩緩探入衣內, 正輕柔熨帖在她的小腹上, 激起肌膚一陣細密的戰栗。
昏昏沉沉中她猛然一激靈,頓時明白了李容淵今日反常的原因,他竟以為自己有了身孕。這念頭讓阿素從頭發絲慌到腳尖,她從來未曾想過將要有個孩子,而且……還是他的孩子。
前世阿素從未有過這樣的苦惱, 或者說, 苦惱來自於另一方麵。皇後經年無所出,卻獨占後宮,這無疑是朝臣們上疏廢後首要理由。盡管如此, 阿素卻並不期待子嗣,他終究要廢後,到那時,自己的孩子又當如何自處?
所以她光明正大的請他納妃,然而卻不知如何觸怒了李容淵,想起那時他居高臨下審視她的目光,阿素此時依舊不甚明了。之後納妃之事不了了之,他卻似要折磨她一般,不顧尚在冷戰,時時留宿長秋殿。
不過好在,他們終究沒有孩子。否則阿素無法想象,在她死去之後,那個孩子是如何孤獨地生活在冷宮之中。
然而如今卻不同了,阿素明顯能感覺得出,李容淵極期盼她的孩子降生,這令她有些恐慌,她終究要離開,怎麽能有如此牽絆。幸好此次不過虛驚,劫後餘生,阿素在心裏下了決心,再不能如此糊塗下去。
帶著這樣的思慮,阿素終於入睡。然而睡夢中忽然感到身體一輕,接著熟悉的溫度離開,她勉強睜開眼睛,才發覺身畔已沒有李容淵的身影。透過輕柔的帳幔,隱約可見遠處的裴翠屏後透出昏黃的燈光和低低的私語。
李容淵竟在會客。
這反常之舉令阿素有些清醒,這麽晚了,她不禁揣測起來人究竟是誰。心中忽然有個預感,阿素輕輕下了床,赤足踩在地衣上,慢慢走近些,躲在帳幔之後仔細地傾聽。
然而距離太遠她聽不真切,隻覺說話的是一個男人,聲音與李容淵的低沉磁性不同,而是更加溫潤。阿素隻聽他提到:“……元家……”阿素心中不禁一頓,抬眸望了望四周,正見李容淵的長襦散在地上,她心下一動,走過去將那衣服拾起,搭在臂上,徑直走了出去。
果然,阿素走到外間,便發覺來人果然是薑遠之。每次他來必然沒有什麽好事,阿素不顧他望著自己目光,走到李容淵身前,遞過那件長襦,低聲道:“秋夜風涼,殿下披件衣裳吧。”
李容淵深深望著她,起身接過長襦,輕輕拍了拍她的腰,蹙眉令道:“回去。”阿素頓時想起自己如今披發赤足,實在不適合見客,但她又不想走,餘光掃見他身前放著油果子和茶粥,想必是朱雀送來當夜宵的,即刻走過去,拈起一塊,黝黑的眸子可憐兮兮望著他道:“我可以吃一塊麽?”
畢竟相處這麽久,阿素對李容淵的性格還是有些了解,知道他向來吃軟不吃硬,果然被自己這麽含著霧氣望著,他頎長的身形忽然一滯,片刻後低歎一聲,用那長襦將她裹好,要她坐在自己身體另一側,將那盤油果子和茶都放在她麵前。
從這個方向李容淵剛好能將她完全擋住,阿素雖然望不見另一側的薑遠之,卻能聽他繼續被打斷的談話。阿素一麵捧著油果子小心啃著,一麵仔細傾聽。然而越聽越心驚,她未想到會稽王居然已從吳地起事,還占領了揚州都督府。
其實這事前世並不是沒有發生過,隻是當時是與元家的謀反案牽涉在一起,阿素原以為幾年前元家躲過了那場謀反案,裴家這事也不了了之了,卻沒想到這一世還是發生了同樣的事,隻是不知道這次的事和自家是否有什麽關係
阿素悄然放下油果子,正低頭思索,卻忽然聽薑遠之眸色深深道:“……其實,有一件事,我一直十分好奇。”
阿素抬眸,餘光掃見李容淵正望著他,淡淡道:“何事?”
薑遠之翹起唇角道:“為何,你聽到此事一點不驚訝,倒似……”他故意停頓了,望著李容淵。
阿素聞言暗道,這有什麽可驚訝,不僅李容淵,她也一點不驚訝,薑遠之這個大新聞在她這,早已是舊聞了。
然而想到某一處,阿素的身體忽然頓住了,為何李容淵也一點不驚訝?他斷然不該如此。
想到這裏,阿素不由悄悄抬眸望向李容淵,卻聽薑遠之繼續方才的話,篤定道:“倒似你早已知曉一般。
阿素的心忽然跳得有些快,她仔仔細細地打量著李容淵,想從他沉靜的表情中尋出一絲端倪來,然而越是得不到答案,越有更多的疑問湧了上來,這一世的李容淵,與她記憶相比似乎確有一絲不同,更成熟沉穩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阿素忽然有些惶恐起來,為何他待自己,竟如此不同?
第91章 猜測 定要有個結果,才能安心赴吳……
李容淵蹙眉望著薑遠之, 倒像是他問了個極傻的問題一般。薑遠之也挑眉回望,阿素隻一瞬不轉盯著李容淵,聽他淡淡道:“裴家終究要反, 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何值得稱道?”
阿素聞言頓時赧然,自己竟想到何處去了, 難道李容淵還能同自己一般, 是再曆人世不成。她悄悄抬起眸子,果然見李容淵沉靜自若,而方才的事不過如深井投石,連漣漪也未激起。
然而她另一側的薑遠之卻知,李容淵雖神色如常, 望著自己的眸子中卻帶著止意。他不禁望著阿素沉吟, 隻有在她麵前李容淵才會如此反常,這人究竟有什麽特別?薑遠之承認, 她確實生得極美, 美得動人心魄, 然這天下美人千千萬,入得了李容淵的眼,定不止於此。方才他不過是試探,見李容淵不悅,薑遠之便轉了話題道:“如今靖北王已自請去吳地平叛, 殿下以為情勢如何?”
阿素聞言差一點打碎麵前的茶盞, 阿耶竟要去吳地平叛,這事怎麽聽怎麽危險。她睜大眼睛望著李容淵,隻見他眸色深深道:“既請命, 明日便會有旨意,軍機不可以遺殆,最遲後日靖北王便要離京,這是險中求生之策,若成,益處不可勝數,若敗……”阿素攥緊了衣角,聽他淡淡道:“自然再無回天之力。”
阿素心如亂麻,這個時候阿耶竟是要賭一場成敗。為人女,她自不願他冒一點風險,卻知這是唯一的選擇,又恐如高後之流恐怕並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隻盼因此一事雍王受到斥責,這娘倆都能消停些。
之後薑遠之又談起吳地複雜的地勢水路及行軍策略,阿素一概未聽進心裏,麵前是熟悉又陌生的李容淵,腦海中是鮮活又遙遠的阿耶,前世今生交織,她幾乎分不清什麽才是現實。
天空微微泛起魚肚白的時候薑遠之方告辭離去,阿素此前早已蜷縮在李容淵懷裏,裝作熟睡的樣子。李容淵淡淡起身,阿素則緊緊閉著眼,感到李容淵將她抱起向內室走去。
雖通宵未眠,然冷靜下來,阿素卻清明許多,再看李容淵便察覺出不同來。方才與薑遠之在一起時,他不經意流露的上位者的氣勢讓她暗暗心驚,若非經過風雨,不可能如此天成。
她熟悉李容淵為帝王時的樣子,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那本該是幾年後的事。如此,再被李容淵環入懷中之時,阿素忽然有些懼意,她悄悄絞著手指想,倘若李容淵當真也是同她一般的經曆,他是否還記得她,是否能認出她,而現下這般情形,她當如何自處?
想到此處,阿素不由小小地打了一個哆嗦,卻被擁得更緊了些。被圈入身後之人懷中,阿素隻感覺他俯下身來,低醇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可是冷了?”
下一瞬便有帶著暖意的接觸傳了過來,腰骨被捏住,纖手被握住,包裹自己的掌溫比常人高些,然而自己的手卻是冰涼的,阿素默默抽回手,翻過身蜷縮起來,背對著他道:“殿下……也早些休息罷。”
幸好第二日是朝日,李容淵早早便入宮了,阿素昏昏沉沉睡了半晌才猛然驚醒,匆匆洗漱後便去了弘文館。
吳地起了叛亂的消息果然不脛而走,阿素在館中聽聞,景雲帝赦令兵部尚書崔泯征調東南兵力平叛,靖北王元子期與左羽林將軍高衍領左右兩軍,分別由水路與陸路赴吳。
這樣的安排十分微妙,平叛軍設兩位主帥本為用兵之忌,況且元子期為左高衍為右,看似平級,實則高衍高出掌軍權的元子期半階,且元子期走水路,高衍走路陸,負責後勤及糧草轉運,看似接應元子期,其實為督軍,一旦有變,能隨時切斷糧草,到那時與會稽王正麵相對的元子期便如同被扼住了喉嚨,腹背受敵。
更可況,高衍本為高皇後仲兄,此事本因高後之子雍王而起,然雍王不過受斥被罰禁足,而高後的娘家反而受到重用。
阿素聽聞這消息的時候自然十分吃驚,連她也察覺出其中大大的不妥來,難道景雲帝竟不知?顯然是有意為之。身邊的同門皆議論紛紛,他們皆是大周未來的棟梁,自然也心存疑慮。阿素向永仙旁敲側擊打聽了一番,才知道景雲帝確已下旨,似乎並不把裴家的叛亂當作一回事,而這樣安排,也再無回轉的餘地。
不知阿耶將如何應對,阿素甚至聽聞,他竟是自請去吳地,想到此處,不由萬分憂心,她想悄悄詢問阿兄,卻發覺今日元劍雪也未來弘文館中,心中更加忐忑。
直到下了學,回到豐樂坊的王府之中,見到朱雀時,阿素才聽聞景雲帝已歸還了元家一部分部曲,而阿耶領兵出征的時辰便定在明日。
竟如此匆忙!也不知是戰機不可延誤,還是要催他去赴死。
阿素知道,受君命領兵出征的將領,出長安皆走開明門,她在心中下了個決定,既見不到阿兄,她便要想個辦法提醒阿耶,幕後之人居心叵測,要他小心謹慎。打定這主意阿素這才安下心來,此時另有一件要事浮上她心間。
在王府正廳議完了事,阿素與朱雀一同向西苑走的時候,她終於找個個機會,向著朱雀,若不經意道:“說起來,女史是什麽時候到殿下身邊的?”
阿素知道李容淵身上定藏著一樁秘密,而朱雀跟隨他已久,想必是個突破口。朱雀聞言笑道:“娘子為何對這事好奇?”阿素低下頭,作有些害羞的樣子,拽著裙頭的垂絛道:“就是……想多聽些殿下的事。”
說完,她忐忑地望著朱雀,朱雀則一副了然的樣子,沉吟片刻,悵惋道:“說起來,也快十年了。”
阿素不禁心驚,原來竟如此久了。
耳畔朱雀的聲音充滿回憶與感激,阿素隻聽她低聲道:“那時,我不過是綾綺殿的宮人,因衝撞了淑妃身邊的嬤嬤,被責廷杖,後押入掖庭暴室,奄奄一息時,幸得殿下被賜宮外居住,於是求了個恩典,將我從宮裏帶出來,還讓我做了身邊的女官。”
阿素了然,無怪乎之前她未見過朱雀,原來她是深宮之中的宮人。她自知淩綺殿是李容淵阿娘宸妃居住的宮室,想必朱雀此前曾在宸妃身邊伺候,而李容淵是極念舊的人,自然不能看她枉死。朱雀提到的淑妃,便是如今的高皇後,隻怕朱雀所謂衝撞,也不過是被她發落的借口。
阿素隱約聽聞,李容淵的阿娘在入宮時雖初封昭容,但是極得寵,又得一子,陛下甚愛,位至宸妃,居諸妃之首,想必早是當時為淑妃的高氏之眼中刺。而在李容淵幼年之時,宸妃被打入冷宮,香消玉殞,李容淵仍聖眷不絕,直至他十四歲出閣那年,不知因何觸怒了景雲帝,竟未封王,隻賜宮外居住,這是李容淵人生的極大轉折點,此時他還依舊念著阿娘殿中的宮人,無怪朱雀對他如此忠心。
而且若阿素未記錯,那時跟在李容淵身邊的是宦官楊英,伴他出宮的卻隻有朱雀,可見景雲帝之涼薄,竟隻許他帶一位宮人離宮。
阿素怔怔出神,卻聽朱雀在身邊喚道:“娘子?”阿素猛然回神,望著朱雀輕聲道:“那女史可知,殿下初開府那年,是出了何事,以至於觸怒了陛下?”
這是纏繞在她心中許久的疑惑,然而聞言,朱雀的表情卻即刻嚴肅起來,未答話,反而沉聲道:“娘子可是在外邊聽了些什麽言語?”
阿素趕忙搖頭擺手 道:“沒有沒有,不過是好奇而已。”
朱雀沉聲道:“娘子需謹記,殿下行事自有自己的理由,無論旁人怎麽說,在我們心裏,他的一切皆是準則。”
阿素不禁在心中扮了鬼臉,若論忠心,朱雀可是說一不二,然見她神情鄭重,阿素便越發好奇當年到底發生什麽事,隻是朱雀卻不肯再多言了。
今日朱雀要帶她去查賬,與幾位主薄清點了王府的府庫之後,阿素跟著朱雀走進南苑的廂房,繞了幾個彎,下了地道,卻是到了守衛森嚴的一麵高大的鐵門之前,門上紋飾精細,阿素不禁猜測,難道這便是府中的金庫,果然見朱雀掏出一枚細長的鑰匙,開了三道鎖,方才領著她走進去。
望見眼前的情景,饒是生在人間極境,視珠玉金帛為阿堵,阿素還是不由心驚。隻因麵前堆積如山,傾瀉而下的並不是宮中的賜金,而是一枚枚波斯金幣,而散落的珊瑚樹、夜明珠、脂琥珀、綠玉髓和碧璽珠等寶石皆數不勝數,另有許多她叫不出名字的珍奇之物。隻是其中最珍貴的並不是這些,反倒是最內黑漆漆架子上的一本本古籍,與它們比起來,這些珠玉金箔不過是陪襯罷了。
元子期沉靜而立道:“你也知唇亡齒寒,裴家出了事,隻怕元家是第一個受牽連的,因此特來報信,好意心領,然此事我自有分曉,不宜久留,你便先回去罷”
知道元子期未將他當作外人,薑遠之眼眶微熱,沉聲道:“伯父究竟如何打算?若有所需,盡管驅策。”
元子期淡淡道:“明日我便入宮請旨去吳地平叛,裴元兩家消耗內鬥,應該正和陛下心意。”
薑遠之一怔,卻知元子期已直擊要害,即便他不請旨,恐怕景雲帝也定會做出讓他與裴家相殺這如此一石二鳥的安排,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也許會有轉機,隻是這條路終究難走了些。
薑遠之望著元子期想,麵前之人有經天緯地之韜略,如果為人君……然而,並沒有如果,所以以他的豁達,當年甘願尚主,自折羽翼。
想到此處,薑遠之知他已有計較,未多言,深深再拜告辭。
安泰挽著帔子急急邁入書房,元子期並不欲隱瞞,將方才之事一一敘述。安泰憂慮道:“難道去吳地平叛,非夫君不可?”
元子期微微頷首,安泰知道他已有了主意,默然片刻,沉聲道:“那請夫君同意我隨軍,想必皇兄即便要做什麽,也會有所顧忌。”
元子期微微一笑,表情卻很嚴肅,自然是不許。安泰爭道:“當年夫君的祖母端靜皇後也曾隨軍,為何我卻不行。”
元子期歎道:“阿儀既然記得這件事,那一定也記得,當年長安城破,端靜皇後自刎,其時身為儲君的我父尚在繈褓,無人照看,險些血濺亂軍,幸被遠之的曾祖母薑夫人尋到,與親子一同撫養長大,因此我們兩家情誼格外不同。”
安泰沉聲道:“我自然也是一般,若夫君有事,我絕不獨活。”
元子期深深望著她道:“若我有三長兩短,我絕不要你學端靜皇後,殉情做癡情人,而要你永遠忘了我,好好地活著。”
安泰聞言怔怔落淚,元子期抬手為她拭去她頰邊淚水,微笑道:“好了好了,不過是去吳地,哪嚴重至此,自然也沒有這些生離死別的事。”
安泰含著淚嗔道:“都是夫君的錯,整日說這些不吉利的事。”
元子期笑著應道:“是我不好。”說罷攬過她,歎道:“雖然去吳地沒什麽,但我心中卻有件事放不下。”
安泰抬眸疑惑望著他,元子期深深回望了她片刻,卻又不說話了。
之後幾日,阿素的生活皆簡單而忙碌。每日晨起入宮侍讀,下學回府便是處理日常事務,待到下午要看賬冊,直忙到傍晚才偶爾得了閑暇,讓她有空侍弄自己那些香品來。
而依照慣例,每日李容淵皆會與她一同用晚膳,若在原來,阿素還是挺喜歡這與他相處的時刻,因為晚膳之後李容淵總會與她講些故事,有時是自己遊曆西方諸國的經曆,有時是從書中讀到奇聞異事。他博聞強識,又旁征博引,阿素經常聽的入迷,並且從中也可窺得他少年時的生活,這樣的時刻,是他們相處之中難得的溫馨寧靜。
然而近幾日,阿素卻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的時段,雖然故事還是照講,但在這之後,到了就寢之時,便分外難熬。阿素試了幾次,想要到了那時開溜,都未遂,隻能從別處想想辦法。於是今日,在與李容淵一同用晚膳之時,察覺他心情尚好,阿素小心翼翼道:“一會用完膳,便不打擾殿下了,我也回西苑去。”
李容淵聞言,既未開口應下,也並未放下手中的銀箸,甚至沒有抬眼望她,是恪守食不言規矩的樣子。阿素知道,他果然還是要將自己圈在身邊,心中不免懨懨,就連麵前最愛的炙羊肉也沒有那麽鮮美了。
那羊炙不僅不鮮美,反而有些腥膻,阿素胃裏一陣翻湧,接連用了兩盞茶才把那酸意壓了下去,臉色也有些蒼白。失了餐儀,她怕惹李容淵不悅,以絲帕遮口,欲道告退。然而還未開口,卻見李容淵忽然一頓,即刻放下筷箸,如臨大敵般起身,從食案對麵走到她身前,將她緊緊攬進懷裏,緊張地低聲道:“可是哪裏不舒服。”
身邊侍膳的侍女站了一排,阿素有些不好意思,想掙開他,然而卻被他猛然打橫抱了起來,徑直走向東苑寢居。阿素有些驚惶,李容淵卻已走入帳幔間,輕輕將她放在寬大的眠榻上,一點點為她褪下絲履和羅襪,又仔細用錦衾將她仔細蓋好,深深凝望她片刻,將她的手握起放在唇畔吻了吻,低聲道:“去叫人請個醫正來,好不好。”
他眸子裏全然是化不開的溫柔,握著她的手不敢用力,似乎她嬌柔得一碰就要碎似的。阿素簡直要被他深情款款的態度弄懵了,這是又要怎麽逗弄她?然而一陣惡心翻湧上來,阿素猛烈地幹咳幾聲,卻已被他緊緊按在懷中,輕輕撫著脊背順氣。
李容淵用力抱著她,低頭吻著她的臉頰,沉聲道:“明日哪也不許去了。”
他的聲音不容反駁,卻似帶著極大的喜悅,阿素不明所以,卻見李容淵已沉聲吩咐人去請醫正。府中本有供奉的醫正,他卻定要朱雀到宮中去請最好的來。
那位名醫鮮於通如今是尚藥局奉禦,他來之時,阿素正在帳幔間躺著,隻伸出細細的手腕來與他診脈。
鮮於通按著她的脈搏蹙眉好一會,阿素還未開口,攬著她的李容淵卻似比她更緊張一般,沉聲道:“如何?”
鮮於通道:“貴人脈象平和,應無大礙,隻是……”阿素隻覺李容淵屏息凝神,一瞬不轉地盯著他道:“繼續說。”
鮮於通咳嗽一聲道:“隻是貴人脾胃不和,肝氣鬱結,應靜心養氣。”
李容淵審視著他,遲疑道:“沒有……別的?”
鮮於通忙答道:“按照老朽所書調養,過兩日這心悸惡心之症不解自去?”
說完,他便提筆開了個調脾胃的方子。聞聽她身體無大礙,阿素隻覺李容淵鬆下一口氣,欣喜卻又極失落,隻怔怔望著鮮於通,見他將方子遞與朱雀。
還是第一次見他情緒如此大起大落,阿素隻覺李容淵今日怪得很,蹙眉望了他一眼,片刻後才見他歎了口氣,將她輕輕按在懷裏,低聲道:“休息吧。”
第90章 90 為何他待自己,竟如此不同……
阿素在李容淵懷裏掙紮著翻了個身, 卻被他壓倒在榻上。她有些忐忑,幸好李容淵什麽也未做,隻是從身後牢牢將她環在懷裏, 下頜也壓上來,是全然的占有。
雖然此時已是深秋,這麽睡阿素還是有些不適應。李容淵的體溫比常人要高些,她隻覺背後一片滾燙, 環在身前的手臂卻十分有力, 阿素若不經掙紮了一下,李容淵手臂立刻微微收攏,確認她的存在一般,將她環得更緊些,。
阿素無法, 隻能蜷縮起身體, 在他懷中尋了個舒服的姿勢,沉穩的心跳通過體溫傳了過來。阿素剛剛有些困意, 忽然感到環住她纖腰的手已緩緩探入衣內, 正輕柔熨帖在她的小腹上, 激起肌膚一陣細密的戰栗。
昏昏沉沉中她猛然一激靈,頓時明白了李容淵今日反常的原因,他竟以為自己有了身孕。這念頭讓阿素從頭發絲慌到腳尖,她從來未曾想過將要有個孩子,而且……還是他的孩子。
前世阿素從未有過這樣的苦惱, 或者說, 苦惱來自於另一方麵。皇後經年無所出,卻獨占後宮,這無疑是朝臣們上疏廢後首要理由。盡管如此, 阿素卻並不期待子嗣,他終究要廢後,到那時,自己的孩子又當如何自處?
所以她光明正大的請他納妃,然而卻不知如何觸怒了李容淵,想起那時他居高臨下審視她的目光,阿素此時依舊不甚明了。之後納妃之事不了了之,他卻似要折磨她一般,不顧尚在冷戰,時時留宿長秋殿。
不過好在,他們終究沒有孩子。否則阿素無法想象,在她死去之後,那個孩子是如何孤獨地生活在冷宮之中。
然而如今卻不同了,阿素明顯能感覺得出,李容淵極期盼她的孩子降生,這令她有些恐慌,她終究要離開,怎麽能有如此牽絆。幸好此次不過虛驚,劫後餘生,阿素在心裏下了決心,再不能如此糊塗下去。
帶著這樣的思慮,阿素終於入睡。然而睡夢中忽然感到身體一輕,接著熟悉的溫度離開,她勉強睜開眼睛,才發覺身畔已沒有李容淵的身影。透過輕柔的帳幔,隱約可見遠處的裴翠屏後透出昏黃的燈光和低低的私語。
李容淵竟在會客。
這反常之舉令阿素有些清醒,這麽晚了,她不禁揣測起來人究竟是誰。心中忽然有個預感,阿素輕輕下了床,赤足踩在地衣上,慢慢走近些,躲在帳幔之後仔細地傾聽。
然而距離太遠她聽不真切,隻覺說話的是一個男人,聲音與李容淵的低沉磁性不同,而是更加溫潤。阿素隻聽他提到:“……元家……”阿素心中不禁一頓,抬眸望了望四周,正見李容淵的長襦散在地上,她心下一動,走過去將那衣服拾起,搭在臂上,徑直走了出去。
果然,阿素走到外間,便發覺來人果然是薑遠之。每次他來必然沒有什麽好事,阿素不顧他望著自己目光,走到李容淵身前,遞過那件長襦,低聲道:“秋夜風涼,殿下披件衣裳吧。”
李容淵深深望著她,起身接過長襦,輕輕拍了拍她的腰,蹙眉令道:“回去。”阿素頓時想起自己如今披發赤足,實在不適合見客,但她又不想走,餘光掃見他身前放著油果子和茶粥,想必是朱雀送來當夜宵的,即刻走過去,拈起一塊,黝黑的眸子可憐兮兮望著他道:“我可以吃一塊麽?”
畢竟相處這麽久,阿素對李容淵的性格還是有些了解,知道他向來吃軟不吃硬,果然被自己這麽含著霧氣望著,他頎長的身形忽然一滯,片刻後低歎一聲,用那長襦將她裹好,要她坐在自己身體另一側,將那盤油果子和茶都放在她麵前。
從這個方向李容淵剛好能將她完全擋住,阿素雖然望不見另一側的薑遠之,卻能聽他繼續被打斷的談話。阿素一麵捧著油果子小心啃著,一麵仔細傾聽。然而越聽越心驚,她未想到會稽王居然已從吳地起事,還占領了揚州都督府。
其實這事前世並不是沒有發生過,隻是當時是與元家的謀反案牽涉在一起,阿素原以為幾年前元家躲過了那場謀反案,裴家這事也不了了之了,卻沒想到這一世還是發生了同樣的事,隻是不知道這次的事和自家是否有什麽關係
阿素悄然放下油果子,正低頭思索,卻忽然聽薑遠之眸色深深道:“……其實,有一件事,我一直十分好奇。”
阿素抬眸,餘光掃見李容淵正望著他,淡淡道:“何事?”
薑遠之翹起唇角道:“為何,你聽到此事一點不驚訝,倒似……”他故意停頓了,望著李容淵。
阿素聞言暗道,這有什麽可驚訝,不僅李容淵,她也一點不驚訝,薑遠之這個大新聞在她這,早已是舊聞了。
然而想到某一處,阿素的身體忽然頓住了,為何李容淵也一點不驚訝?他斷然不該如此。
想到這裏,阿素不由悄悄抬眸望向李容淵,卻聽薑遠之繼續方才的話,篤定道:“倒似你早已知曉一般。
阿素的心忽然跳得有些快,她仔仔細細地打量著李容淵,想從他沉靜的表情中尋出一絲端倪來,然而越是得不到答案,越有更多的疑問湧了上來,這一世的李容淵,與她記憶相比似乎確有一絲不同,更成熟沉穩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阿素忽然有些惶恐起來,為何他待自己,竟如此不同?
第91章 猜測 定要有個結果,才能安心赴吳……
李容淵蹙眉望著薑遠之, 倒像是他問了個極傻的問題一般。薑遠之也挑眉回望,阿素隻一瞬不轉盯著李容淵,聽他淡淡道:“裴家終究要反, 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何值得稱道?”
阿素聞言頓時赧然,自己竟想到何處去了, 難道李容淵還能同自己一般, 是再曆人世不成。她悄悄抬起眸子,果然見李容淵沉靜自若,而方才的事不過如深井投石,連漣漪也未激起。
然而她另一側的薑遠之卻知,李容淵雖神色如常, 望著自己的眸子中卻帶著止意。他不禁望著阿素沉吟, 隻有在她麵前李容淵才會如此反常,這人究竟有什麽特別?薑遠之承認, 她確實生得極美, 美得動人心魄, 然這天下美人千千萬,入得了李容淵的眼,定不止於此。方才他不過是試探,見李容淵不悅,薑遠之便轉了話題道:“如今靖北王已自請去吳地平叛, 殿下以為情勢如何?”
阿素聞言差一點打碎麵前的茶盞, 阿耶竟要去吳地平叛,這事怎麽聽怎麽危險。她睜大眼睛望著李容淵,隻見他眸色深深道:“既請命, 明日便會有旨意,軍機不可以遺殆,最遲後日靖北王便要離京,這是險中求生之策,若成,益處不可勝數,若敗……”阿素攥緊了衣角,聽他淡淡道:“自然再無回天之力。”
阿素心如亂麻,這個時候阿耶竟是要賭一場成敗。為人女,她自不願他冒一點風險,卻知這是唯一的選擇,又恐如高後之流恐怕並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隻盼因此一事雍王受到斥責,這娘倆都能消停些。
之後薑遠之又談起吳地複雜的地勢水路及行軍策略,阿素一概未聽進心裏,麵前是熟悉又陌生的李容淵,腦海中是鮮活又遙遠的阿耶,前世今生交織,她幾乎分不清什麽才是現實。
天空微微泛起魚肚白的時候薑遠之方告辭離去,阿素此前早已蜷縮在李容淵懷裏,裝作熟睡的樣子。李容淵淡淡起身,阿素則緊緊閉著眼,感到李容淵將她抱起向內室走去。
雖通宵未眠,然冷靜下來,阿素卻清明許多,再看李容淵便察覺出不同來。方才與薑遠之在一起時,他不經意流露的上位者的氣勢讓她暗暗心驚,若非經過風雨,不可能如此天成。
她熟悉李容淵為帝王時的樣子,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那本該是幾年後的事。如此,再被李容淵環入懷中之時,阿素忽然有些懼意,她悄悄絞著手指想,倘若李容淵當真也是同她一般的經曆,他是否還記得她,是否能認出她,而現下這般情形,她當如何自處?
想到此處,阿素不由小小地打了一個哆嗦,卻被擁得更緊了些。被圈入身後之人懷中,阿素隻感覺他俯下身來,低醇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可是冷了?”
下一瞬便有帶著暖意的接觸傳了過來,腰骨被捏住,纖手被握住,包裹自己的掌溫比常人高些,然而自己的手卻是冰涼的,阿素默默抽回手,翻過身蜷縮起來,背對著他道:“殿下……也早些休息罷。”
幸好第二日是朝日,李容淵早早便入宮了,阿素昏昏沉沉睡了半晌才猛然驚醒,匆匆洗漱後便去了弘文館。
吳地起了叛亂的消息果然不脛而走,阿素在館中聽聞,景雲帝赦令兵部尚書崔泯征調東南兵力平叛,靖北王元子期與左羽林將軍高衍領左右兩軍,分別由水路與陸路赴吳。
這樣的安排十分微妙,平叛軍設兩位主帥本為用兵之忌,況且元子期為左高衍為右,看似平級,實則高衍高出掌軍權的元子期半階,且元子期走水路,高衍走路陸,負責後勤及糧草轉運,看似接應元子期,其實為督軍,一旦有變,能隨時切斷糧草,到那時與會稽王正麵相對的元子期便如同被扼住了喉嚨,腹背受敵。
更可況,高衍本為高皇後仲兄,此事本因高後之子雍王而起,然雍王不過受斥被罰禁足,而高後的娘家反而受到重用。
阿素聽聞這消息的時候自然十分吃驚,連她也察覺出其中大大的不妥來,難道景雲帝竟不知?顯然是有意為之。身邊的同門皆議論紛紛,他們皆是大周未來的棟梁,自然也心存疑慮。阿素向永仙旁敲側擊打聽了一番,才知道景雲帝確已下旨,似乎並不把裴家的叛亂當作一回事,而這樣安排,也再無回轉的餘地。
不知阿耶將如何應對,阿素甚至聽聞,他竟是自請去吳地,想到此處,不由萬分憂心,她想悄悄詢問阿兄,卻發覺今日元劍雪也未來弘文館中,心中更加忐忑。
直到下了學,回到豐樂坊的王府之中,見到朱雀時,阿素才聽聞景雲帝已歸還了元家一部分部曲,而阿耶領兵出征的時辰便定在明日。
竟如此匆忙!也不知是戰機不可延誤,還是要催他去赴死。
阿素知道,受君命領兵出征的將領,出長安皆走開明門,她在心中下了個決定,既見不到阿兄,她便要想個辦法提醒阿耶,幕後之人居心叵測,要他小心謹慎。打定這主意阿素這才安下心來,此時另有一件要事浮上她心間。
在王府正廳議完了事,阿素與朱雀一同向西苑走的時候,她終於找個個機會,向著朱雀,若不經意道:“說起來,女史是什麽時候到殿下身邊的?”
阿素知道李容淵身上定藏著一樁秘密,而朱雀跟隨他已久,想必是個突破口。朱雀聞言笑道:“娘子為何對這事好奇?”阿素低下頭,作有些害羞的樣子,拽著裙頭的垂絛道:“就是……想多聽些殿下的事。”
說完,她忐忑地望著朱雀,朱雀則一副了然的樣子,沉吟片刻,悵惋道:“說起來,也快十年了。”
阿素不禁心驚,原來竟如此久了。
耳畔朱雀的聲音充滿回憶與感激,阿素隻聽她低聲道:“那時,我不過是綾綺殿的宮人,因衝撞了淑妃身邊的嬤嬤,被責廷杖,後押入掖庭暴室,奄奄一息時,幸得殿下被賜宮外居住,於是求了個恩典,將我從宮裏帶出來,還讓我做了身邊的女官。”
阿素了然,無怪乎之前她未見過朱雀,原來她是深宮之中的宮人。她自知淩綺殿是李容淵阿娘宸妃居住的宮室,想必朱雀此前曾在宸妃身邊伺候,而李容淵是極念舊的人,自然不能看她枉死。朱雀提到的淑妃,便是如今的高皇後,隻怕朱雀所謂衝撞,也不過是被她發落的借口。
阿素隱約聽聞,李容淵的阿娘在入宮時雖初封昭容,但是極得寵,又得一子,陛下甚愛,位至宸妃,居諸妃之首,想必早是當時為淑妃的高氏之眼中刺。而在李容淵幼年之時,宸妃被打入冷宮,香消玉殞,李容淵仍聖眷不絕,直至他十四歲出閣那年,不知因何觸怒了景雲帝,竟未封王,隻賜宮外居住,這是李容淵人生的極大轉折點,此時他還依舊念著阿娘殿中的宮人,無怪朱雀對他如此忠心。
而且若阿素未記錯,那時跟在李容淵身邊的是宦官楊英,伴他出宮的卻隻有朱雀,可見景雲帝之涼薄,竟隻許他帶一位宮人離宮。
阿素怔怔出神,卻聽朱雀在身邊喚道:“娘子?”阿素猛然回神,望著朱雀輕聲道:“那女史可知,殿下初開府那年,是出了何事,以至於觸怒了陛下?”
這是纏繞在她心中許久的疑惑,然而聞言,朱雀的表情卻即刻嚴肅起來,未答話,反而沉聲道:“娘子可是在外邊聽了些什麽言語?”
阿素趕忙搖頭擺手 道:“沒有沒有,不過是好奇而已。”
朱雀沉聲道:“娘子需謹記,殿下行事自有自己的理由,無論旁人怎麽說,在我們心裏,他的一切皆是準則。”
阿素不禁在心中扮了鬼臉,若論忠心,朱雀可是說一不二,然見她神情鄭重,阿素便越發好奇當年到底發生什麽事,隻是朱雀卻不肯再多言了。
今日朱雀要帶她去查賬,與幾位主薄清點了王府的府庫之後,阿素跟著朱雀走進南苑的廂房,繞了幾個彎,下了地道,卻是到了守衛森嚴的一麵高大的鐵門之前,門上紋飾精細,阿素不禁猜測,難道這便是府中的金庫,果然見朱雀掏出一枚細長的鑰匙,開了三道鎖,方才領著她走進去。
望見眼前的情景,饒是生在人間極境,視珠玉金帛為阿堵,阿素還是不由心驚。隻因麵前堆積如山,傾瀉而下的並不是宮中的賜金,而是一枚枚波斯金幣,而散落的珊瑚樹、夜明珠、脂琥珀、綠玉髓和碧璽珠等寶石皆數不勝數,另有許多她叫不出名字的珍奇之物。隻是其中最珍貴的並不是這些,反倒是最內黑漆漆架子上的一本本古籍,與它們比起來,這些珠玉金箔不過是陪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