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如此?”異人錯愕不已,他非常清楚雙方的兵力差距,就人數來說秦軍還要處於劣勢,秦軍又是遠道而來,在他的想象之中最好的狀況就是秦軍保持實力撤兵。而且,直到他被關起來都不曾聽到秦國有關武安侯出戰的動靜,所以異人以為之前關於武安侯參戰的消息是呂不韋說來勸慰他的。若執印者並非武安侯,他更不敢相信秦軍能勝了。而兩國交戰時,一國將另一國軍隊全殲這件事更是聞所未聞,要達成這一效果非兩三倍以上兵力不可為,秦國當然沒有這麽多的兵力,偏偏如果按照呂不韋所說,秦軍還有時間從俘虜中特地挑選年幼者讓人回來傳消息來看,此舉簡直囂張悠閑到了極點。這到底是怎麽辦到的?“秦將確為武安君。”呂不韋勾了勾唇角。比之關上門之後雖陷入慌張,也著實清靜的嬴異人來說,他這些日子可是忙得很,沒少在外頭奔走,他甚至還繞去了魏國打探了下消息。魏國的地理位置優勢在那兒,他們的小消息比起被完全封鎖的趙國要更為充足,雖然當中難免加上了各種猜想,但是呂不韋也從中拚湊出了一個大概。趙王此前派出的運糧隊伍並沒有從和趙國接壤的羊腸陘走,因為時間關係,趙王擔心情況有變,羊腸陘也被秦軍完全握在手中,軍糧運過去就等於進了敵方的肚子,因而他們選擇了友國的白陘來進行糧草運輸。沒錯,這個友國就是魏國。魏國很大方地容許趙國的運輸隊伍進入國境以內,這可不是因為魏國和趙國關係好,彼此相鄰的國家絕不可能存在關係好這回事。隻是對於魏國而言,比起多少還講些仁義道德的趙國,連個借口都不找隨時都會張嘴咬人的秦國簡直是瘋狗一般,敗壞了所有的路人好感度。所以他們還是傾向於趙國得勝,當然如果兩敗俱傷那就更好了。然而趙軍還是少算了一步,在趙軍派兵以前,秦軍已經有一支軍隊等在了白陘內了。這支軍隊從何而來?趙國連年征戰已無兵力,秦國隻有有甚之而無不及,趙國已經開始壓榨國都內的青壯年了,難道秦國還能再出人嗎?當然不是。“秦王還親臨河內,將河內所有百姓賜爵一級,並征發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到前線。”呂不韋對著麵露驚詫之色的嬴異人歎息般說道:“那一支大軍,全數被秦軍堵在了白陘,堵在了趙國的運糧隊之前。”這是一步早就被秦昭襄王握在手心裏摩挲了許久的棋子,當他終於將之落下的時候,便是在最關鍵也是最致命之處。河內原屬於韓國,也就是野王城所在之處,作為這一場長平之戰的導火索近三年前為秦國攻下,然秦軍攻下後並未征發其中百姓,便是在等待這一刻。大軍出發必然驚動各地,藏是完全藏不住的,但是如果這支軍隊極其靠近交戰地呢?此處便是毗鄰上黨,急行軍之下朝發夕至,當時與秦軍交戰的是韓國兵士,野王城之戰時於當地而言並未損失太多人命,又經過休養生息數年,期間秦國還暗中向此處派駐了幾支軍隊以備不時之需。“秦王親臨前線,秦軍士氣高漲,趙軍無糧數獨衝擊,然均未破開包圍圈。趙括中箭身亡,餘下二十萬趙軍投降秦。”“他們……”異人抖了抖嘴唇。呂不韋闔起了雙目,歎道:“他們不知道秦將為白起。”秦將白起,大秦國的殺神,慣來不要俘虜,他成名的道路全是由敵人的累累白骨鋪就。三十三年前,秦與魏韓之間的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十八年前,秦與楚國的鄢郢之戰,斬首三十餘萬。十三年前,秦與魏趙之間的華陽之戰,斬首十五萬。今年,秦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斬首……“四十五萬。”“若是趙軍知道秦軍執帥旗之人是白起,他們定然不會投降。”異人喃喃道。他抬眼就對上了呂不韋注視著他的目光。他的這位恩人看來的目光複雜難言,似乎帶著傷痛,似乎又灼燒著些什麽。最後呂不韋眨了一下眼睛,平靜地看著他,“所以,秦王遮掩了白起出戰的消息。”這位已經六十五歲的秦王,以天下為棋盤,以山河為網格,天下諸侯為棋子,邀請了年輕的趙王下了一局棋。然後,終局。作者有話要說:夏喵:突然被cue,不知為何莫名慌張!===秦軍謀略層層遞進,全都是在鋼絲上走路!教科書式的一場大型戰役昨天有寶寶問趙國有木有可能覺得情況不對請求停戰……其實兩年多前已經和談過一次惹!這場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趙國還是不想要大規模進行戰鬥的,於是派人去秦國進行和談,然後老秦人熱情招待了趙國使者,留人在國內談了好久,同時到趙國的友國——譬如韓國、魏國等大肆宣揚秦趙關係可好了,簡直親如一家的假消息。所以在後來當趙國和秦國繼續打的時候,周邊的諸侯國才沒有出手幫助,因為他們心裏頭覺得秦趙兩國有可能是想要聯合起來坑他們。隻是招待一下使者,秦國就將趙國從諸侯國中孤立了,是不是特別狡猾?你們還覺得老秦人耿直boy嗎???他們就是那種——我不是玩心機的人,但我玩起心計來不是人。第162章 戰國風雲(15) 趙軍戰敗的消息傳到邯鄲之後, 街頭巷尾瞬間一片死靜,無數家庭都不敢相信這一結局,然而帶回這一消息的是二百餘位邯鄲城的少年郎君, 這些郎君都是年齡未到征兵線的少年人,他們或是偷溜進去, 或是被強製征兵的, 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了驚恐。而這些人目睹了趙軍被斬殺的全過程。他們不是逃回來的,而是被秦軍放回來的。秦軍要坑殺趙軍是為了削去趙國未來二十年的有生力量, 而放歸他們這二百餘名少年, 是為了以此來威嚇和警告趙國, 亦是無言的嘲諷。很有效,當趙國軍民自這二百餘名或是嚎啕大哭或是魂不守舍的少年人口中得知真相後,趙國的士氣降到了最低。這些少年人雖然被放歸, 但是幾乎一個人也沒有可能再上前線了,他們不同程度得患上了一定的心理疾病,最嚴重的到現在都還隻敢縮在被窩裏頭瑟瑟發抖, 吃食全靠灌,即便是輕的, 在見到利器的鋒芒時都還止不住得尖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