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知道了他們大概的位置所在,剛才主和派的意見便也不是事。除了這個之外,大漢還需要知道匈奴內部的勢力分布,以及其首領的性格為何,有沒有和匈奴王庭特別有意見的部落,等等。唯有掌握足夠的信息,他們才能有進一步的操作。如此,這個議題已經不需要多說,除了少數人不發表意見之外,大部分的臣子都投了讚成票。但接下來大家關於能夠售賣什麽產生了分歧,尤其是關於米糧能不能賣這個問題發生了激烈爭吵。另外還有定價問題,漢匈之間使用的貨幣不同……不如說匈奴壓根就沒有貨幣這個概念,他們都是以物易物的。這要如何定價?用什麽計量單位?還有,互市設定在哪裏也是個問題,誰來管理,如何收稅……種種瑣碎問題使得劉啟被吵得腦仁疼。他指尖點點桌案,忽而說道:“關於這個問題,朕想要問問諸王的意見。”臣子們一愣。沒錯,劉啟學著自己兒子,將國家大事來了個群發。不管是兒子、兄弟、叔伯還是功勳之後,一個也沒拉下,他們陸陸續續地都收到了這份文件。頓時一幹人隻覺得腦仁一抽一抽地疼。這,這是何意?要說陛下願意讓他們幹涉朝政他們是不相信的,劉啟小兒看著老實,其實狡猾狡猾的。但是上頭還說了這問詢是問了所有諸侯,如果自己不回答或者答得不好那豈不是很丟臉?諸侯、藩王們紛紛以頭搶地,隻覺得心中糾結萬分,他們是答呢,答呢,還是答呢?——你倒是給我一個選擇的餘地啊!作者有話要說:夏喵:hello?爹,爹你看看我啊!你是不是有什麽東西沒給我?版權費呢?劉啟:再給你一個無價之寶怎麽樣?夏喵:(財迷星星眼)什麽呀??劉啟:你十一弟。夏喵:!!爹,客氣了是不,我們什麽關係呀,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隨便用隨便用。夏喵(背後暗戳戳拉著劉小豬說點老爹壞話)農耕民族能夠壓製遊牧就是因為裝備,一旦雙方裝備平了,按照彼此的戰鬥能力農耕基本是很難打得過遊牧的,因為遊牧是贏一場就是賺,而農耕是怎麽贏都不賺。今天來說一下漢匈之間最坑的一點——時間線不等。文中說漢朝秋收時候匈奴入冬的確是如此,現代氣溫變暖的情況下,內蒙古以北差不多10月就已經可以判定入冬了,我估計如果是氣溫更低的西漢……可能9月差不多匈奴人就沒事幹了。他們一般是7/8月瘋狂放牧,曬草儲糧,然後9/10月開始就到處遊蕩,準備入冬。對於老婆孩子們來說,這時候家裏頭的壯勞力基本是沒有用的,吃得多,幹得少,如果出去搶一把還能賺回來一些,不在家除了降低安全度以外,好處多多。所以一到漢人的秋天,匈奴就來打穀草了。這一點就讓漢人很煩,因為他們會貓著你秋收時候來,古代秋收一般會持續大半個月,糧穀入倉前還必須暴曬否則容易發黴,這時候每一步都是需要勞動力的時候。匈奴就在外頭候著你說當地官員敢掉以輕心嗎?他們肯定要調動人守門,如此就會影響秋收。所以大司農的意思就是,你們匈奴不是神出鬼沒嗎?我們就找個時間點讓你們必須來,來往多了什麽秘密都藏不住。而且你可以派小批人來交換貨物,但是肯定會有大批人接應,否則東西被搶了都不知道。當然,基本上是免不了被搶的,部落間搶來搶去關係可不就不好了嗎?一不好就會生出抱怨來,一抱怨就有漢人動手的地方啦!噫——這個老頭子好壞啊!第47章 大漢華章(45) 好吧, 其實根本沒有選擇啊!既然要答,那就必須好好答,要又快又好, 否則多丟臉。這道題靠藩王本人肯定是沒辦法答出來的,必須召集小朝廷開會集思廣益才行。劉啟此舉, 可謂無本買賣。天下名士願意投奔朝廷的並不在多數, 還有許多留在家鄉,一則是觀望朝廷, 二則也有不願離鄉之故。這些人沒有在京城揚名, 在當地卻小有名氣。還有不少就是諸侯王的幕僚。如今劉啟一番“問策”於諸侯王, “對策”的可不就是匯聚了一個封國智慧的小團隊嗎?藏拙?不存在的。人活一張臉,諸侯王們紛紛表示,總不能被隔壁那誰和那誰誰誰比下去不是?想, 貼榜子、開小會、討論爭論辯論,不管怎麽樣都要想一個萬全之策來!這樣不淡定的基本都是叔伯輩,劉啟的兒子兄弟對於這問卷隻感覺又陌生又熟悉。沒錯, 上次自己也被問了一遭,現在怎麽又來?這難道是今年的新流行?對了, 說起來小九去年就藩, 的確可能學到了這一招。最晚就藩的劉彭祖聽聞這個消息後沉默了下,最後什麽都沒辯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娜215並收藏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