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電話的發明並用於軍事,大大提高了指揮效能。鐵路的大量鋪設為步兵運輸提供了快捷的途徑和方式。炮兵逐步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兵種,與步兵協同作戰。
由於鳥統繼而步槍的出現,線性隊形逐步取代了方陣,燧發槍排擠了拎兵器。隨著槍炮的日益精良,線性隊形也不能“整齊”地前進,必須運動式、跳躍式地前進,這樣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使用線膛槍進行準確射擊,以散開隊形與英軍戰鬥,創造了散兵線戰術。而在全部步槍火器的大規模野戰中,光有散兵線和線式隊形顯然不行,後麵必須有強大的縱隊繼而沖陣,才能在對方的橫線陣地上沖開缺口。拿破崙一世採取了縱隊與散兵結合的隊列。然而,隨著武器的精良化,射擊精確度的提高,任何密集的縱隊都被打散,於是小散群、跑步躍進的方式成為步兵進攻運動的主要方式。可惜,由於經濟的政治的原因,中國軍隊裝備先進的熱兵器總是滯後於西方,直到1840年西方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樣務掘才力主“師夷長技以製夷”,創立洋務學堂,先後創辦了一批技術學堂和軍事指揮學堂。其中天津武各學堂於1885年由李鴻章創辦,為第一所新型步兵學校。洋務派引進洋槍、洋炮、洋教緣,幫助訓練軍隊。至19世紀末,步兵由冷兵器時代的戰術轉變到火器步槍時代的戰術的過程,基本完成,20世紀初,成熟的步槍在軍隊中一統天下。
這一時期反映步兵戰術理論的兵書,主要集中在明代。16世紀中葉,中國名將戚繼光全麵研究新型火器,[奇·書·網]利用新型火器創造了新型的步兵營,並總結了使用火器作戰和訓練的經驗,寫下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兩部兵書。戚繼光不僅把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發展到更高水平,而且創造了步兵營使用新型槍炮同冷兵器相結合以及各營種進行協同作戰的新戰法。他所創立的步兵戰術理論,是對步兵戰術學的重大發展。明代火器發達,兵書眾多,還有《兵經》、《兵鏡》、《陣紀》、《投筆膚談》、《百戰奇略》、《救命書》、《草廬經略》、《登壇必究》、《金湯借籌》、《江南經略》、《征異錄》、《武備誌》、《武經總要》等。
在這眾多的兵書中,也都總結了火器用於戰爭的經驗,揭示了戰爭、戰鬥發展的客觀規律,豐富和發展了步兵戰術理論。這一時期,步兵戰術理論在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並反映在條令、教令及其他研究戰鬥的軍事理論著作中。很多著名的軍事理論著作,也都揭示了戰術發展的客觀規律,闡述了較係統的戰術理論,其中包含有揭示步兵戰鬥發展規律的重要的先進思想和戰鬥原則。尤其是19世紀後半葉,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從各個不同側麵研究和論述了一係列戰術原則。
恩格斯對步兵作了專門研究和係統論述。
四、20世紀的戰鬥:
20世紀是極不尋常的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增強、政治的進步、武器的日益精良化、作戰人員的日益高素質,步兵戰術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飛躍發展時期,其變化之速是人們始料不及的。20世紀是步兵戰術日新月異的光輝時期。
(一)步兵戰鬥在常規熱兵器下的陣地戰中得到了飛躍發展:
20世紀初直到第一次世界大覘初期,西方各軍事強國的步兵進攻戰鬥基本上承襲了拿破崙的戰術,基本戰鬥隊形是:最前麵為散兵線,兵與兵之間僅為一步的密集隊形。中間是成排縱隊的支援隊,最後是成連縱隊的預備隊。攻擊前,首先用密集的火力摧毀成壓製對方的火力,步兵以低姿推進到距敵700-400米之間,開始以步兵火力向敵射擊,並繼續進到距敵100米處,發起正麵攻擊。這種戰術由於隊形密集,在強大的步槍火力和炮兵火力麵前,人員傷亡慘重。隨著火力密度的增加,散兵線隊形進一步疏散,散兵之間的間隔,由最初的一步左右,逐步增加到5~6步。躍進的方式漸漸發展成為在密集火製區內的主要運動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大量使用機槍和速射火炮,並出現了許多新式武器,步兵進攻戰鬥對陣地防禦的突破成為戰術的主要問題,麵對防禦戰術的變化,步兵以2-3列散兵線實擅進攻,也難以突破由密集火網組成的大縱深線式防禦陣地。要突破這種陣地,步兵一方麵必須集中兵力火力連續攻擊;另一方麵在防禦者密集火力打擊下,必須疏開隊形。於是,出現了第二梯隊,戰鬥隊形開始採用縱深梯次配置,形成了梯次疏開戰鬥隊形。為對付敵猛烈的火力和較堅固的工事,進攻者開始把火力、運動、爆破、突擊密切結合起來。隨著火炮的大量使用,形成了步炮協同戰術。步兵在衝擊前通常實施炮火準備,在步兵衝擊過程中,為了不間斷地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和壓製敵人的火力,出現了炮火護送射擊,步兵衝擊前的火力準備和衝擊時的炮火護送射擊,是當時進攻戰鬥中炮兵支援步兵戰鬥的重要方法。
隨著坦克在戰場上的出現和大量運用,又出現了坦克與步兵相結合的戰鬥隊形。通常是坦克在煙幕後200米左右成戰鬥隊形實施衝擊,步兵以多路小縱隊緊跟坦克之後衝擊。衝擊中步兵為坦克指示目標,消滅反坦克手;坦克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開闢步兵通_路。這種步坦協同衝擊隊形的出現,為戰術的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步兵、坦克在炮兵火力掩護下的協同戰鬥的出現,標誌著以步兵戰鬥為主體的合同戰鬥的產生。
由於鳥統繼而步槍的出現,線性隊形逐步取代了方陣,燧發槍排擠了拎兵器。隨著槍炮的日益精良,線性隊形也不能“整齊”地前進,必須運動式、跳躍式地前進,這樣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使用線膛槍進行準確射擊,以散開隊形與英軍戰鬥,創造了散兵線戰術。而在全部步槍火器的大規模野戰中,光有散兵線和線式隊形顯然不行,後麵必須有強大的縱隊繼而沖陣,才能在對方的橫線陣地上沖開缺口。拿破崙一世採取了縱隊與散兵結合的隊列。然而,隨著武器的精良化,射擊精確度的提高,任何密集的縱隊都被打散,於是小散群、跑步躍進的方式成為步兵進攻運動的主要方式。可惜,由於經濟的政治的原因,中國軍隊裝備先進的熱兵器總是滯後於西方,直到1840年西方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樣務掘才力主“師夷長技以製夷”,創立洋務學堂,先後創辦了一批技術學堂和軍事指揮學堂。其中天津武各學堂於1885年由李鴻章創辦,為第一所新型步兵學校。洋務派引進洋槍、洋炮、洋教緣,幫助訓練軍隊。至19世紀末,步兵由冷兵器時代的戰術轉變到火器步槍時代的戰術的過程,基本完成,20世紀初,成熟的步槍在軍隊中一統天下。
這一時期反映步兵戰術理論的兵書,主要集中在明代。16世紀中葉,中國名將戚繼光全麵研究新型火器,[奇·書·網]利用新型火器創造了新型的步兵營,並總結了使用火器作戰和訓練的經驗,寫下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兩部兵書。戚繼光不僅把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發展到更高水平,而且創造了步兵營使用新型槍炮同冷兵器相結合以及各營種進行協同作戰的新戰法。他所創立的步兵戰術理論,是對步兵戰術學的重大發展。明代火器發達,兵書眾多,還有《兵經》、《兵鏡》、《陣紀》、《投筆膚談》、《百戰奇略》、《救命書》、《草廬經略》、《登壇必究》、《金湯借籌》、《江南經略》、《征異錄》、《武備誌》、《武經總要》等。
在這眾多的兵書中,也都總結了火器用於戰爭的經驗,揭示了戰爭、戰鬥發展的客觀規律,豐富和發展了步兵戰術理論。這一時期,步兵戰術理論在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並反映在條令、教令及其他研究戰鬥的軍事理論著作中。很多著名的軍事理論著作,也都揭示了戰術發展的客觀規律,闡述了較係統的戰術理論,其中包含有揭示步兵戰鬥發展規律的重要的先進思想和戰鬥原則。尤其是19世紀後半葉,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從各個不同側麵研究和論述了一係列戰術原則。
恩格斯對步兵作了專門研究和係統論述。
四、20世紀的戰鬥:
20世紀是極不尋常的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增強、政治的進步、武器的日益精良化、作戰人員的日益高素質,步兵戰術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飛躍發展時期,其變化之速是人們始料不及的。20世紀是步兵戰術日新月異的光輝時期。
(一)步兵戰鬥在常規熱兵器下的陣地戰中得到了飛躍發展:
20世紀初直到第一次世界大覘初期,西方各軍事強國的步兵進攻戰鬥基本上承襲了拿破崙的戰術,基本戰鬥隊形是:最前麵為散兵線,兵與兵之間僅為一步的密集隊形。中間是成排縱隊的支援隊,最後是成連縱隊的預備隊。攻擊前,首先用密集的火力摧毀成壓製對方的火力,步兵以低姿推進到距敵700-400米之間,開始以步兵火力向敵射擊,並繼續進到距敵100米處,發起正麵攻擊。這種戰術由於隊形密集,在強大的步槍火力和炮兵火力麵前,人員傷亡慘重。隨著火力密度的增加,散兵線隊形進一步疏散,散兵之間的間隔,由最初的一步左右,逐步增加到5~6步。躍進的方式漸漸發展成為在密集火製區內的主要運動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大量使用機槍和速射火炮,並出現了許多新式武器,步兵進攻戰鬥對陣地防禦的突破成為戰術的主要問題,麵對防禦戰術的變化,步兵以2-3列散兵線實擅進攻,也難以突破由密集火網組成的大縱深線式防禦陣地。要突破這種陣地,步兵一方麵必須集中兵力火力連續攻擊;另一方麵在防禦者密集火力打擊下,必須疏開隊形。於是,出現了第二梯隊,戰鬥隊形開始採用縱深梯次配置,形成了梯次疏開戰鬥隊形。為對付敵猛烈的火力和較堅固的工事,進攻者開始把火力、運動、爆破、突擊密切結合起來。隨著火炮的大量使用,形成了步炮協同戰術。步兵在衝擊前通常實施炮火準備,在步兵衝擊過程中,為了不間斷地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和壓製敵人的火力,出現了炮火護送射擊,步兵衝擊前的火力準備和衝擊時的炮火護送射擊,是當時進攻戰鬥中炮兵支援步兵戰鬥的重要方法。
隨著坦克在戰場上的出現和大量運用,又出現了坦克與步兵相結合的戰鬥隊形。通常是坦克在煙幕後200米左右成戰鬥隊形實施衝擊,步兵以多路小縱隊緊跟坦克之後衝擊。衝擊中步兵為坦克指示目標,消滅反坦克手;坦克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開闢步兵通_路。這種步坦協同衝擊隊形的出現,為戰術的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步兵、坦克在炮兵火力掩護下的協同戰鬥的出現,標誌著以步兵戰鬥為主體的合同戰鬥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