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威廉二世向費迪南大公保證,奧匈帝國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國將作為一個盟國和友邦作後盾。於是,費迪南大公派康拉德將軍謁見奧地利君主約瑟夫,要他對開戰點頭。但是這位七十六歲的老皇帝仍舊能充分控製他的理智,回答說:“如果英國、法國、俄國全都向我們猛撲過來,我們怎能開戰呢?”


    康拉德將軍回答道:“德國將是我們的盟友。


    約瑟夫這位謹慎的君主用懷疑的眼光望著康拉德將軍的眼睛問道:“你對德國這麽有把握嗎?”


    奧匈帝國的康拉德將軍遞給皇帝一封威廉二世的親筆信,信是寫給費迪南大公的:“即使事態發展到奧匈帝國同俄國開戰的極端,德國保證出於它通常作為一個盟國的忠誠,將站在奧匈帝國的一邊。”


    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西斯·約瑟夫看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親筆信,他的和平感化為烏有,喃喃自語說:“現在我們不能再回頭了,將要有一場可怕的戰爭。”


    費迪南大公為了給妻子報仇,代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覆:通牒內容包括要求塞爾維亞製止一切反奧匈帝國的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匈帝國宣傳的民眾和官員,由奧匈帝國派員共同審判塞拉耶佛事件的兇手。在四十八小時限期屆滿之前十分鍾,一個頎長、尊嚴、飄垂著白鬍子的人出現在奧地利大使館,他竟然就是塞爾維亞的帕西茨總理,他帶來了他的政府的答覆,對於一位總理來說,盡管他的國家小,充當信使是肯定不合外交慣例的。當遞交文件的時間到來時,帕西茨求助於他的大臣們,但是由於他們都悲痛欲絕,這項任務無疑隻有他來擔當了。塞爾維亞政府的答覆是力求和解和充滿希望的。帕西茨總理提醒維也納它在巴爾幹戰爭期間愛好和平的態度。塞爾維亞準備正式譴責那些反奧地利的人的行動,但它不能接受侵犯其主權的兩項要求,如果奧地利不滿足,貝爾格勒建議提請海牙法庭仲裁。


    德皇威廉二世建議,奧地利應當把塞爾維亞作為“質押領土”,抵押給奧匈帝國,直到它履行了保證為止。俄國外交大臣謝爾蓋·薩佐諾夫也接受了塞爾維亞的答覆,並建議塞爾維亞同維也納談判。


    費迪南大公已經傷心欲絕,決心消滅塞爾維亞,在最後通牒限期四十八小時屆滿之前,就指揮奧地利部隊在塞爾維亞邊境動員了。


    這引起了歐洲大陸的驚慌。俄國通知奧地利,奧匈軍隊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的立即軍事動員。聖彼得堡感到無可奈何的憤怒。那時,沙皇政權由於在中俄戰爭中敗於中國,接著又非常困難地鎮壓了布爾什維克的革命起義,仍處於筋疲力盡中reads;。但英國和法國承諾,沙俄出兵幫助塞爾維亞,兩國就免除沙俄的戰爭賠款,並且支持俄國和德國作戰。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賭一把國運。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參加進來,提議德、法、英、意開會調停奧、塞不和,他還說,如果拒不同意,會導致世界輿論以為奧地利和德國在故意發動一場戰爭。作為答覆,奧地利立即對塞爾維亞宣戰。為了使奧匈帝國的皇帝在宣戰書上簽字,費迪南大公指使奧地利外交大臣貝爾希多爾德偽造一份報告交給自己的叔叔,聲稱塞爾維亞士兵已經向多瑙河上奧地利的部隊運輸船舶開火,更有甚者,塞爾維亞部隊已經襲擊在特梅斯·庫賓的帝國皇家部隊的一支分遣隊。翌日,貝爾希多爾德答覆英國,他未能考慮格雷的建議感到抱憾,因為它“已被塞爾維亞攻擊奧匈軍隊的事變所壓倒了”。


    三天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費迪南大公親自帶著40多萬奧匈帝國的軍隊,攻打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當時雖然隻是300多萬人口的小國,卻動員到40萬軍隊,迎戰奧匈帝國的軍隊。作為塞爾維亞的鐵桿小兄弟,除了山還是山的貧窮小國黑山也派來了5萬黑山軍,幫助塞爾維亞抗擊費迪南的40萬大軍。戰爭的局麵,就變成了40多萬奧匈帝國的軍隊對峙45萬塞蒙聯軍,流血的戰爭開始了!


    德國和法國也不甘寂寞,很快也宣布加入這場戰爭。德國政府對法國宣戰,英國宣布對德國宣戰,歐洲的其他國家,也被迫選擇站隊,世界大戰在歐洲一觸即發!


    法國對德國宣戰,是要拿回屬於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自從1871年普法戰爭之後,從德國手中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已經成為法蘭西整個民族堅定的怨念。正是在這種從強烈渴望演變而來的心理驅使,法國人一直將他地所有兵力都集中到南部的德法邊境,以待有一天能夠收復失地,甚至攻入柏林。於是,和德國開戰以前,法國的軍事工程師於是以沿著一百五十英裏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係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準備德軍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後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殲滅,而凡爾登以北約二十英裏,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


    麵對著這種難以克服的棱堡,德國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伯爵設計了一個通過廣闊的比利時平原侵入法國的戰略。比利時這個小小工業化國家,提供了有充分鐵路、公路、河流和運河的一條不費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國的邊境是不設防的。在施利芬那份著名的“施利芬戰略”計劃中,他正是利用法國人急於奪回失地的心理,故意在阿爾薩斯·洛林一線部署較弱兵力,改用右翼重兵一側包抄的方式,從馬斯河兩岸鋪天蓋地越過整個比利時,像一把可怕地大草耙那樣橫耙全境,而後沿整個比法交界線進入法國,再循瓦茲河流域直攻巴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87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途並收藏穿越187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