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落拓青藜子,獨睹揶揄白眼人。


    籌國無成疑燕雀,畫師終不到麒麟。


    從來後輩輕前輩,況我今先厭此身。


    晚年沈一貫曉得自己“籌國無成”,實在頗為不易,此說是謙虛之詞還是誠心悔過已無從考證,但他終究算有自知之明。


    明人沈德符看得透徹,趙誌皋、張位、沈一貫等人早年都敢於和權勢煊赫的張相公唱反調,忤逆權相被貶謫而贏得士林的嘖嘖稱讚,爾後由此“光輝事跡”而入主文淵閣,結果自己掌權以後也沒跳出勾心鬥角的怪圈,於國於民無所補救,人氣驟然跌落穀底。


    正如義大利經典名著《君主論》所講:評價一個人不要隻看他從前做了什麽,而要看他掌權後的作為。


    此時,群臣都結黨相攻。在江南重鎮無錫,被皇帝罷黜回鄉的顧憲成,居東林書院講學,議論時政,褒貶人物,形成著名的東林黨。東林之外,還有齊、楚、昆、浙等地方黨。朝廷上的私黨和民間的清議,漸至糾結而不可分。


    沈一貫退休以後,由朱賡繼任。朱賡是浙江山陰人,這時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沒有多大精力來糾正皇帝的種種惡習。他上疏十次,批下來的難有一次。他為人敦厚老實,沒有功勞也算有苦勞,最後死在任上。


    接著,兩個福建籍首輔——李廷機和葉向高依次登場。


    李廷機為人正直,才華橫溢。張居正做次輔期間就很欽佩剛考取舉人的李廷機,請他給兒子當老師,李廷機謝而拒絕。張居正柄政後,李廷機寫信給張家公子,表示自己很敬愛令尊,然其晚年一些舉措令其不敢苟同。


    待李氏執掌政權,他和葉向高在內閣中私下交談過眼前政局。葉向高認為,如今的混亂不堪都歸結為當年張居正“擅權市恩”留下的後遺症,即便他現在尚健在也一樣無計可施。李廷機不以為然地表示,當年主少國疑,張居正可謂對症下藥。


    葉向高作為東林首輔,八麵玲瓏,與他之前的申時行、王錫爵、李廷機,之後的閹黨老大魏忠賢都相處甚歡,卻把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推在死老虎身上。


    盡管李大人操守極好,但清流認為他是聲名狼藉的浙黨領袖沈一貫的接班人,因此一再遭到炮轟。李大人禁不起再三彈劾,主動申請辭官,他先是把房子捐獻給窮人,讓全家老小捲鋪蓋走人,自己獨身跑到附近一所破廟住下,人稱“廟祝閣老”。自古以來,宰相下榻破廟,也隻有大明王朝的李廷機了。


    “廟祝閣老”連連給萬曆皇帝上了一百二十三封辭職信,苦苦請求卸任,超越當年的趙誌皋,成為史上遞交辭呈最多的宰相,卻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無奈,“廟祝閣老”頂著擅離職守的罪名,冒著抗旨殺頭的危險,自作主張跑回福建老家,結束了北京的政治生涯。


    然後就是他的同鄉葉向高繼任首輔,葉向高遠比李廷機精明圓融,他大披帝寵,也深受清流喜愛。他沒有張居正那樣勇敢任事,卻也曾經寫了若幹慷慨激昂的奏疏,勸萬曆勤政愛民。


    “微臣進退可以置之不問,文武百官不能全部沒有,言官建言不能一律不納,封疆大吏不能不派遣。如今中央與地方離心離德,肘腋之間怨聲載道,天災人禍難以預見。陛下與臣僚隔絕,閣臣不得盡忠,六部無法盡職。全天下已沒有一個可信之人,陛下卻自以為是。臣恐怕自古聖明帝王,沒有這樣做的。(臣恐自古聖帝明王,無此法也。)”


    好一句“臣恐自古聖帝明王,無此法也”,言外之意就是陛下您是昏君,不是聖明帝王。做臣子的話都說到這個分上了,而萬曆依然是淡定地“宅在深宮賞佳麗,千呼萬喚不出來”,繼續“萬事不理”的甩手掌櫃生涯。


    葉向高的繼任者方從哲,雖然遠祖是浙江德清人,卻在京城土生土長。正因如此,皇帝對他更是放心,因為他不可能像李廷機那樣突然罷工,跑到遙遠的福建。他也是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的進士,與上述二位福建閣老有著同年之誼。


    這時的帝國已不是當年四海昇平的繁華景象,早已病入膏肓,官員們不理公務,奔波於朋黨之爭;官場中黨同伐異,愛惡交攻。從中央到地方,門戶林立,派係深重,互相打擊報復。


    麵對這樣一個“斷頭殭屍”政府,連官聲不佳的方從哲都叫苦不迭,“職業盡失,上下解體”。方閣老是浙黨領袖,在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八月以後唱起了獨角戲,一直唱到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萬曆老頭子咽氣歸天,在內閣“獨相”六年。


    萬曆皇帝這時候越發荒唐:五十幾個給事中,隻剩下四個;一百多個禦史,隻剩下五個;六部的尚書侍郎也剩下四五個,都禦史一缺仍舊虛懸,萬曆一概不管,方從哲也隻是敷衍,想了事而一事不了。


    同敗絮其中、千瘡百孔的大明朝相比,其東北邊境卻是狼環虎伺。


    努爾哈赤這時已經崛起,於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七月擊潰楊鎬,滅掉葉赫與哈達,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又打下撫順。


    一些不怕死的官員冒死犯諫,慷慨陳詞,自發跪在文華門外,恭請皇上批發奏章,增派援軍,急發軍餉!他們又從文華門轉到思善門外跪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間已無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宏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宏瞻並收藏世間已無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