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張居正在編撰《明世宗實錄》時就提出異議:嚴世蕃憑藉其父威勢,“盜弄威福”、“濁亂朝政”,完全可以用“奸黨”罪處死,而司法部門卻說他通敵謀反,不合法理。


    封建體製下,伸張正義都要使用這種非正義的陰謀權術。張居正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厚黑權術和行走官場必備的“忍”字訣,暫時性地收回拳頭不是軟弱,為的是在適當的時候給政敵致命一擊。


    張居正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嚴氏垮台,帝國並未迎來春天,朝政依舊渾濁,百姓依舊貧困,民間流傳著“嘉靖嘉靖,家家幹淨”的諺語。嘉靖皇帝照樣失德怠政。


    直到嘉靖老兒駕鶴西歸,才為帝國的重生帶來一線生機。


    嘉靖死後的頭等大事,不是安葬老皇帝、迎接新皇帝,而是發表遺詔。皇帝遺詔常常出自內閣大臣之手,遺詔的內容,無非是簡略回顧死去皇帝的“豐功偉績”,勉勵即將即位的新皇帝勤政愛民,有心的大臣常常利用遺詔掃除前朝弊政,對新政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


    徐階自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入閣,至今已走過十五個春秋,尤其任首輔之後,獨與嘉靖接觸,從嘉靖帝剛愎暴戾的背後更多地察覺到其精神上的脆弱殘缺。為此,徐首輔屢向主子提出坦誠諫議,君臣之間不乏坦誠相見的諭答。


    嘉靖皇帝駕崩,徐階草擬遺詔時情感複雜,顧慮重重。他唯恐起草時泄露內容,引發政局的反覆動盪,所以撇開其他內閣同僚,秘密找來尚未入閣的得意弟子張居正,一起商討擬定遺詔之事。兩人連夜查閱本朝歷代遺詔,學習其寫作技巧與革新精神,籌備草詔。


    徐階、張居正師生巧妙地假遺詔之擬,批判嘉靖舊弊,振肅朝廷紀綱,為世宗作一個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全麵糾正積弊的遺詔:


    朕以宗人入繼大統,獲奉宗廟四十五年。深惟享國久長,累朝未有。乃茲弗起,夫復何恨!但念朕遠奉列聖之家法,近承皇考之身教,一念惓惓,本惟敬天助民是務,隻緣多病,過求長生,遂致奸人乘機誑惑,禱是日舉,土木歲興,郊廟之祀不親,明講之儀久廢,既違成憲,亦負初心。


    邇者天啟朕衷,方圖改徹,而據嬰仄疾,補過無由,每思惟增愧恨。


    蓋愆成昊端伏,後賢皇子裕至。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訓,下順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毀傷。喪禮依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祭用素饈,毋禁民間音樂嫁娶。


    宗室親、郡王,藩屏為重,不可擅離封域。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係不可擅去職守,聞喪之日,各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並土官俱免進香。郊社等禮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舊典,斟酌改正。


    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齋蘸工作採買等項不經勞民之事悉皆停止。於戲!子以繼誌述事並善為孝,臣以將順匡救兩盡為忠。尚體至懷,用欽未命,詔告天下,鹹使聞之。


    《嘉靖遺詔》有追思悔過、皇位繼承、喪禮事宜、糾正弊政四大內容。追思悔過與糾正弊政兩項最為重要。嘉靖朝肆行齋醮、大興土木、廣求珍寶、濫營織作等擾民之事都以遺詔的名義停止,又將嘉靖初年因禮議案、大獄案無端受到貶斥或蒙冤死去的官員,復官贈諡、撫恤後人。


    遺詔剛一公布,“朝野聞之,皆號痛感激”,刑部尚書黃光升更是興奮得嚎啕大哭,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徐階善於統戰各方人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崇禎時期大學士朱國楨的評論一針見血:徐一反嚴氏亂政,他力主追封王陽明,收買講學派的人心,保全了海瑞,使節義人士都欽佩他;安撫了文壇盟主王世貞,為其父平反,從而使天下文人都對他充滿感激之情。


    誠然,時人將《嘉靖遺詔》比之於先朝《正德遺詔》。


    正德皇帝頑劣荒淫,在位十六載,長期匿居豹房,寵幸罪大惡極的大太監劉瑾,又常大肆出遊,騷擾民眾。他死去後,楊廷和等人擬定的《正德遺詔》革除各項弊政,平民憤,收人心,京城老少都歡呼雀躍。


    兩份遺詔一脈相承,但《嘉靖遺詔》對前朝舊弊的糾正比《正德遺詔》更為徹底,更順應時代潮流,影響也更為深刻廣泛。


    嘉靖君臣之間的恩恩怨怨隨著一份遺詔而一筆勾銷,長達四十五年的荒誕時代宣告結束了。晚明政治中雖短暫卻極其精彩的萬物蘇生、承上啟下的新時代誕生了。


    第四章 內閣之內


    穆宗之穆


    明穆宗隆慶皇帝與他的父親嘉靖皇帝完全屬於不同類型的人物。明史評價嘉靖皇帝隻是“中材之主”,似乎跟雄才大略沾不上邊。其實,嘉靖皇帝登基伊始,可謂英明果斷,盡職負責,還曾親自裁定修改禮儀。中年以後,巍巍在上的崇高地位,使他失去上進的動力,雖不再視朝,但朝臣的一舉一動,無不在他掌握之中。


    楊廷和、楊一清、張孚敬、夏言、嚴嵩、徐階——這樣一群名臣,固然都掌握過政權,而威柄始終牢牢掌握在嘉靖手裏,比起這些權臣,嘉靖皇帝權謀的天賦不僅毫不遜色,某些方麵還更勝他們一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間已無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宏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宏瞻並收藏世間已無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