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不會建造房屋,沒有牢房囚禁犯人,也不會冶煉,自然也沒有手銬腳鐐,隻有極個別的重要囚犯才會被關在廢棄水井改成的深土牢裏。張騫等人被分散賜給匈奴貴族為奴。甘父本來就是匈奴人,單於沒有處罰他,他自己倒是忠誠,跑去跟被賞賜給右賢王的張騫住在一起。奴隸的生活窮困而艱苦,幹放羊、打草、拾牛糞、淘井等各種苦活兒不說,還常常衣食無著,張騫好幾次都是依靠甘父射獵鳥獸來維持生活。


    過了幾年,右賢王見張騫還算老實,有心籠絡,將一名匈奴女子阿月嫁給他為妻。就這樣,張騫在匈奴王庭安頓下來,還和匈奴妻子阿月生下一對兒女。但他性情堅毅,仍然時時手持漢節,表示不忘他的使命。因他為人寬厚,與周圍的匈奴人相處得都不錯,十年過去,他已經能夠講一口流利的匈奴話,兒女也漸漸長大,匈奴人滿以為他已以匈奴為家,遂放鬆了戒備。張騫卻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機會,尤其幸運的是,他被單於賜給了右賢王,右賢王的駐牧地是匈奴國境中最靠近西域的。與忠心耿耿的甘父商議好後,張騫拋棄妻子兒女,與甘父一起盜馬逃走。


    二人也不知道具體哪條道路能到達大月氏,隻是一直拚命往西,穿越大漠,風餐露宿,歷盡艱險,九死一生,幹糧吃盡時靠善射的甘父射殺禽獸聊以充飢。走了幾十天,經過車師、龜茲等西域綠洲小國,越過蔥嶺,終於到達大宛國。當地人懂得匈奴話,張騫與他們交談起來很方便。大宛國王早已聽說有個富庶的大漢帝國,很想同漢朝通使往來,聽說張騫來自漢朝,非常歡迎。張騫說明自己是出使大月氏的漢朝使臣,經過匈奴被拘留了十餘年,現在逃出匈奴來到大宛,請求國王派人送他到大月氏,將來返回漢朝,定當厚報。大宛國王很願意與漢朝結交,派出嚮導和翻譯,將張騫送到康居[21]國,再由康居護送他們到大月氏首都藍氏城去。


    張騫到達藍氏城後,勸說大月氏東歸河西地區,與漢朝共同夾擊匈奴。然而,大月氏今非昔比,在西遷之後,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變化——原先的月氏與匈奴同俗,隻是個逐水草而徙的“行國”,居無定所;如今大月氏所占據的媯河流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月氏人開始從事田耕,種植稻麥,釀造葡萄酒,逐漸由遊牧生活變成了農業定居。國境數千裏,有大小城邑數百座,人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日子比以前在河西走廊故地要好許多,根本再無東歸的必要。加上現任國王是被匈奴老上單於殺死的國王的孫子,對祖父的感情又隔了一層,報仇之心漸淡。他認為漢朝離大月氏太遠,如果聯合攻擊匈奴,萬一出現危急情況,漢朝也難以相救,因而婉言謝絕了張騫的提議。但是因為張騫是漢朝使者,國王還是很有禮貌地接待了他。張騫在大月氏住了一段時間,也沒有說服大月氏國與漢朝聯盟共同夾擊匈奴。正是在這裏,他第一次聽說南方有一個叫身毒的國家,國中盛行浮屠之教,供奉金人[22]為神。


    張騫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見國王意不可轉,隻好動身返回長安。回中原的時候,他特意選擇了另一條路,從大月氏經南道的莎車、於闐[23]等國,然後穿越羌族部落居住的地區,隻有這樣才能避開匈奴人的勢力。


    羌人是胡人的一支,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部落氏族無定,不立君臣,無相長一,以力為雄,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春秋戰國時與華夏諸侯國有交往,常殺人掠貨,與秦國爭戰,互有勝負,後被秦昭王所滅,設置隴西、北地等五郡。漢初,匈奴強大,河湟[24]一帶的羌人服屬於匈奴,以畜產與漢朝人交換糧、布及手工業製品,與西域、西南夷亦有貿易往來。漢景帝時,名將李廣任隴西太守,一度與羌人開戰,殺羌人數千。


    然而不幸的是,羌族部落也在匈奴的控製範圍之內,張騫和甘父一進入河湟,就被匈奴騎兵發現,扣押了起來,重新押解回王庭,給單於做放羊的奴隸。張騫的匈奴妻子阿月聽說丈夫又被俘虜,悲喜交加,忙帶著一對兒女來與丈夫相會。有了上一次逃跑的教訓,匈奴人自然不會再放鬆警惕,張騫時刻處於嚴密的監視中,想再次逃脫,比登天還難。不料不久前,事情卻突然有了轉機——王庭的另一名漢朝奴隸趙破奴趁看守不備,趕來告訴張騫,匈奴老單於軍臣單於突然死去,太子於單正與單於弟左穀蠡王伊稚斜爭奪單於位,是逃跑的大好時機。張騫遂派妻子阿月冒險聯絡了甘父,趙破奴則帶上了另一名女奴王寄,五人一起盜馬逃走。隻是張騫的一雙兒女被當做人質在另一處為奴,一時聯繫不及,隻能忍痛放棄。一行人生怕被匈奴人發現,決意取道李廣駐守的右北平郡,一路晝伏夜行,經常缺糧斷水,歷經千辛萬苦。幸好甘父箭術高超,完全靠他射獵飛禽野獸充飢解渴。然而正當眾人遠遠望見長城而興奮不已之際,忽有一隊匈奴騎兵急追而來,看服飾竟是王庭的龍虎騎士,五人隻得猝然上馬逃命,混亂中張騫和王寄各中了一箭。幸好追兵遠道而來,而五人休息已久,終仗著馬力優勢逃進了漢軍的勢力範圍,至於迎麵遇上李敢、霍去病一行,就完全是巧合了。


    聽完經過,霍去病慨然道:“聽說龍虎騎士是單於的心腹衛隊,匈奴人派他們萬裏追殺張使君一行,可見十分忌憚張使君歸漢,愈發顯得皇上派張君遠交月氏、夾攻匈奴的戰略是正確的。”張騫道:“慚愧得緊,張騫在外漂泊十三年,終未能完成天子交付的使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大漢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