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如人的法國,碰到了心狠手辣的角色。
“巴黎咬牙切齒地垂下了頭。”《聲譽報》如是說。
1871年2月28日,總理梯也爾給國民議會帶回了他簽署的協定: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賠款50億法郎。麵對這個奇恥大辱,埃德加·基內在國民議會聲稱:“割讓阿爾薩斯—洛林意味著在表麵的和平下進行永久性的戰爭。”而維克多·雨果則預言:“如果人們今天稱之為條約的東西變成事實,歐洲將永無寧日!”
話說回來,倘若俾斯麥像對奧地利一樣克製,並且也能夠節製軍隊的欲望,堅持不割地不賠款原則,是否就能夠保證日後的歐洲和平,法德兩國就不會再兵戎相見了呢?難說。誰能夠擔保戰敗的法國對崛起的德意誌帝國不再恐懼和仇恨?一向在歐洲大陸執牛耳的法蘭西人,難道會咽下這口氣,而不再渴求復興昔日的榮光和輝煌?畢竟,法國民族就像戴高樂所說的那樣,許多世紀以來,它“已經習慣於做歐洲巨人”。
眼看著法軍兵敗如山倒之時,大科學家巴斯德就曾誓言:“直至我生命的最後一息,我的每一項研究都是為了這個座右銘:與普魯士不共戴天,復仇!復仇!”而都德,則寫下了中國人熟悉的《最後一課》。他們都記住了,並且也讓他們的同胞們記住了法蘭西的恥辱和仇恨。戰火已熄滅,怒火卻中燒。
可他們忘記了,1870年7月19日,是法國先向普魯士宣戰;他們忘記了,法國是在巴黎群眾高喊“戰爭萬歲,打倒柏林”的激憤中滑入戰爭漩渦的;他們忘記了,法蘭西阻止德國統一的堅定決心——拿破崙三世在1868年曾說,“隻有俾斯麥尊重現狀,我們才能保證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誌諸邦拉進德意誌聯邦,我們的大炮就會自動發射”……他們還忘記了,盡管洛林歸法國所有的時間較長,但阿爾薩斯原本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才割給法國。麵對這些事情,似乎法國人的忘性不小。
其實,我們很難說德國人比法國人更好戰,或者更樂於蹂躪他國。從1675年到1813年,法國入侵日耳曼不下14次。平均每十年一次。英國軍事思想家富勒就說,“很少有幾個國家曾經有過這樣惡劣的鄰人”。
自1675年到1945年,兩百餘年裏,德法兩國就這麽恩怨不斷。新仇勾起舊恨,舊帳翻出新怨。怨怨相報,沒完沒了。勝者總想從敗者那裏撈盡油水,並樂見其置於死地,而敗者雖負辱隱忍,卻念念不忘翻身雪恨。當法國人說“普魯士參謀部強加的領土條款為災難的洪流掘開了堤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隻不過是等待下次復仇的一個方便說辭。勝者不是好樣的勝者,敗者不是好樣的敗者。或許,是血沒流夠,苦未嚐足,歐洲的暴力還不到衰落之時。
“世仇完全不合時宜了”
巨額的賠款,讓魏瑪共和國喘不過氣來了。1922年秋,賠款談判陷入僵局。德國政府說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支付賠款,要求延期償付。可法國政府不信,認為德國是在耍賴,因此找了個藉口,在1923年1月11日把軍隊開進了魯爾工業區。一個共和國對另一個共和國,沒有憐憫,沒有手軟。
法國的這一步棋,等於是要將死德國。因為魯爾是德國舉足輕重的工業中心。上西裏西亞割讓之後,魯爾的鋼和生鐵產量占德國的80%,煤炭生產占德國的80%以上。沒了魯爾,德國經濟就會癱瘓。
1923年9月26日,德國政府宣布決定無條件結束在魯爾的消極抵抗運動,兩天之後,取消了不許向法國和比利時支付賠款的禁令。那時的德國無力跟如狼似虎的法國硬碰硬地較量,對抗下去隻會讓德國吃虧更大。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麽看。希特勒抨擊共和國“向敵人諂媚,放棄德國人的尊嚴,表現和平主義的膽怯,容忍種種侮辱,準備事事同意,直到赤手空拳”。
其實,魏瑪共和國並非像希特勒挖苦的那樣不堪,而是恰恰相反。
在魏瑪共和國的歷史上,《洛迦諾條約》、德國加入國際聯盟、提前從萊茵區撤軍、取消賠款、原則上承認德國有同等的軍備權等等,都是施特雷澤曼、布呂寧、巴本與施萊歇爾的外交成績。在他們的手裏,德國正一步步地從一個戰敗國走向“正常”國家。
可是他們和希特勒不同。對於每次獲得的成功,施特雷澤曼這些人強調的是其和解特徵。希特勒則相反。不用說,德國的再次武裝與普遍兵役製、與英國簽訂艦艇條約、萊茵區的再軍事化,等等,都堪稱希特勒的外交傑作。但是,希特勒卻刻意渲染他的業績來自有力的主動出擊,“極力讓他的成功表現為是從一個敵對世界那裏強行奪取的”。
1938年3月,德國兼併奧地利。為4月10日全民公決製作的一份傳單就這樣寫道:
一步一步地,阿道夫·希特勒撕毀了專製的凡爾賽條約!
1933年德國退出凡爾賽國際聯盟。
1934年重建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工作開始!
1935年薩爾回歸祖國!第三帝國的武裝力量重新站了起來!
1936年萊茵蘭徹底解放!
1937年戰爭罪行的神話光榮地消失了!
1938年德國和奧地利統一於第三帝國!實現了大德國!
“巴黎咬牙切齒地垂下了頭。”《聲譽報》如是說。
1871年2月28日,總理梯也爾給國民議會帶回了他簽署的協定: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賠款50億法郎。麵對這個奇恥大辱,埃德加·基內在國民議會聲稱:“割讓阿爾薩斯—洛林意味著在表麵的和平下進行永久性的戰爭。”而維克多·雨果則預言:“如果人們今天稱之為條約的東西變成事實,歐洲將永無寧日!”
話說回來,倘若俾斯麥像對奧地利一樣克製,並且也能夠節製軍隊的欲望,堅持不割地不賠款原則,是否就能夠保證日後的歐洲和平,法德兩國就不會再兵戎相見了呢?難說。誰能夠擔保戰敗的法國對崛起的德意誌帝國不再恐懼和仇恨?一向在歐洲大陸執牛耳的法蘭西人,難道會咽下這口氣,而不再渴求復興昔日的榮光和輝煌?畢竟,法國民族就像戴高樂所說的那樣,許多世紀以來,它“已經習慣於做歐洲巨人”。
眼看著法軍兵敗如山倒之時,大科學家巴斯德就曾誓言:“直至我生命的最後一息,我的每一項研究都是為了這個座右銘:與普魯士不共戴天,復仇!復仇!”而都德,則寫下了中國人熟悉的《最後一課》。他們都記住了,並且也讓他們的同胞們記住了法蘭西的恥辱和仇恨。戰火已熄滅,怒火卻中燒。
可他們忘記了,1870年7月19日,是法國先向普魯士宣戰;他們忘記了,法國是在巴黎群眾高喊“戰爭萬歲,打倒柏林”的激憤中滑入戰爭漩渦的;他們忘記了,法蘭西阻止德國統一的堅定決心——拿破崙三世在1868年曾說,“隻有俾斯麥尊重現狀,我們才能保證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誌諸邦拉進德意誌聯邦,我們的大炮就會自動發射”……他們還忘記了,盡管洛林歸法國所有的時間較長,但阿爾薩斯原本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才割給法國。麵對這些事情,似乎法國人的忘性不小。
其實,我們很難說德國人比法國人更好戰,或者更樂於蹂躪他國。從1675年到1813年,法國入侵日耳曼不下14次。平均每十年一次。英國軍事思想家富勒就說,“很少有幾個國家曾經有過這樣惡劣的鄰人”。
自1675年到1945年,兩百餘年裏,德法兩國就這麽恩怨不斷。新仇勾起舊恨,舊帳翻出新怨。怨怨相報,沒完沒了。勝者總想從敗者那裏撈盡油水,並樂見其置於死地,而敗者雖負辱隱忍,卻念念不忘翻身雪恨。當法國人說“普魯士參謀部強加的領土條款為災難的洪流掘開了堤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隻不過是等待下次復仇的一個方便說辭。勝者不是好樣的勝者,敗者不是好樣的敗者。或許,是血沒流夠,苦未嚐足,歐洲的暴力還不到衰落之時。
“世仇完全不合時宜了”
巨額的賠款,讓魏瑪共和國喘不過氣來了。1922年秋,賠款談判陷入僵局。德國政府說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支付賠款,要求延期償付。可法國政府不信,認為德國是在耍賴,因此找了個藉口,在1923年1月11日把軍隊開進了魯爾工業區。一個共和國對另一個共和國,沒有憐憫,沒有手軟。
法國的這一步棋,等於是要將死德國。因為魯爾是德國舉足輕重的工業中心。上西裏西亞割讓之後,魯爾的鋼和生鐵產量占德國的80%,煤炭生產占德國的80%以上。沒了魯爾,德國經濟就會癱瘓。
1923年9月26日,德國政府宣布決定無條件結束在魯爾的消極抵抗運動,兩天之後,取消了不許向法國和比利時支付賠款的禁令。那時的德國無力跟如狼似虎的法國硬碰硬地較量,對抗下去隻會讓德國吃虧更大。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麽看。希特勒抨擊共和國“向敵人諂媚,放棄德國人的尊嚴,表現和平主義的膽怯,容忍種種侮辱,準備事事同意,直到赤手空拳”。
其實,魏瑪共和國並非像希特勒挖苦的那樣不堪,而是恰恰相反。
在魏瑪共和國的歷史上,《洛迦諾條約》、德國加入國際聯盟、提前從萊茵區撤軍、取消賠款、原則上承認德國有同等的軍備權等等,都是施特雷澤曼、布呂寧、巴本與施萊歇爾的外交成績。在他們的手裏,德國正一步步地從一個戰敗國走向“正常”國家。
可是他們和希特勒不同。對於每次獲得的成功,施特雷澤曼這些人強調的是其和解特徵。希特勒則相反。不用說,德國的再次武裝與普遍兵役製、與英國簽訂艦艇條約、萊茵區的再軍事化,等等,都堪稱希特勒的外交傑作。但是,希特勒卻刻意渲染他的業績來自有力的主動出擊,“極力讓他的成功表現為是從一個敵對世界那裏強行奪取的”。
1938年3月,德國兼併奧地利。為4月10日全民公決製作的一份傳單就這樣寫道:
一步一步地,阿道夫·希特勒撕毀了專製的凡爾賽條約!
1933年德國退出凡爾賽國際聯盟。
1934年重建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工作開始!
1935年薩爾回歸祖國!第三帝國的武裝力量重新站了起來!
1936年萊茵蘭徹底解放!
1937年戰爭罪行的神話光榮地消失了!
1938年德國和奧地利統一於第三帝國!實現了大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