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採取激烈的行動不也可以嗎


    1881年10月,明治天皇發布詔書,決定1890年開設國會。


    此前,伊藤博文致信岩倉具視,說服他“不要在期限的長短上進行爭論,如強行爭論一二年,則會失去收攬人心的效果,而且也是失策”。伊藤博文建議“先由聖上規定在明治23年開設國會,其後既宜緩又宜急”。


    開設國會的敕諭一下,原來為此奔走呼籲的自由民權人士轉而組織政黨。敕諭頒布還不到一周,板垣退助任總理的自由黨就成立起來了。第二年的四月,在野的大隈重信出任立憲改進黨總理。


    立憲黨的宗旨書起頭就說,“大詔降後,立憲之事已定。我等帝國臣民逢此百年一遇之盛世……”既然躬逢盛世,準備怎麽做呢?立憲黨稱“激進之變革非我黨所望”,因為“急邃變革,將擾亂社會秩序,反而危害政治”。無論是“為陋見所惑”“徒以保守為主”,還是“爭相躁進,好發激昂之情”,“我黨皆拒絕之”。立憲黨希望“以正當之手段改良”,“以切實之方法使國家進步”。


    大隈重信的想法並不孤立。在愛國公黨成立前後,板垣退助在演說裏也講,“今日我們既然已成為實行議會製度的國家的人民,即應該放棄過去那種過激行動,而締造一個穩重溫和的政黨,以便成為他黨的模範”。


    可見,伊藤博文所謂“收攬人心”雲雲,並非徒託空言。等有了帝國憲法,有了帝國議會,許多日本人更恭恭敬敬、有滋有味地走起了議會道路。


    那個被當成亂臣賊子給處死的幸德秋水,是個社會主義者。高島米峰在回憶起他的時候說,從1904年起,幸德秋水的思想“逐漸激化”。當時兩人還爭論過。高島米峰對幸德秋水說過,“在已建立議會製度的社會中,不採用那麽激烈的行動,不是也可以嗎?”且不說幸德秋水言行的是是非非,倒是高島米峰的這種說法,當可代表那時不少人見到取名議會的東西就禮拜的心態。


    在日本自由民權派人士樂滋滋地走議會道路的同時,來自左翼的那些人,既反對現行體製,也對共和政體、政治自由不以為然。1910年,幸德秋水在東京監獄裏寫道:“現在歐美各國的議會都已經腐敗,其中雖然也不能說沒有好的議員,但屬少數,起不了作用。”這些人更看重“一人一票”的“民主”。在1902年1月27日發表在《萬朝報》上的文章裏,幸德秋水說:“請想一想,假如我國人民早已獲得公民投票和公民創製的權利,藩閥政客還能保持著今天這般好運嗎?毫無道理的軍備能夠得到擴充嗎?苛重的捐稅能夠被接受嗎?高野問題能夠拖延到今天還得不到解決嗎?礦毒事件還用得著直接向天皇提出控訴嗎?”


    照幸德秋水這些人的看法,“衣食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而政治自由“在遭受凍餒的人們看來,難道不僅僅是一句空話嗎”?將有錢花有飯吃跟政治自由對立起來的幸德秋水,似乎沒有想過,為什麽在他看來沒有多大意義的政治自由,帝國當局死活就是不肯給自己的國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幸德秋水1911年死於非命,不是因為飢餓和貧窮,不是因為必須在挨餓和政治自由之間做出選擇,而是因為政治不自由。


    就像家產多少跟婚姻是否幸福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一樣,經濟的發展和私有財產的保護,也跟共和政體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事實上,在某種條件下,發展經濟,保護私產,也可能成為走向共和的障礙。當年明治當局就把殖產興業作為對付民權家的一種手段。黑田清隆在1880年2月提出《開設國會尚早意見案》,認為“當全國人民歡欣鼓舞,競相開發產業的時候,讓無賴不平之徒空發無用之論,從事不急之務的人慢慢消耗他們的勢力,而使實用的人材去發跡吧”。富裕了,也可以得到政府的保護。《明治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日本臣民不被侵犯所有權,至因公緊要之用,則依法律所定”。


    有錢,就可以過“好日子”。就像中江兆民分析的那樣,到明治維新之後,“假使有經濟力量,就可以坐馬車,就可以住高樓大廈,而沒有界限或等級的差別。於是生活水平陡然提高,人人都希望追求超過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上的娛樂,千方百計想得到它。於是乎做官吏的人,就接受禮品及賄賂以養肥自己。經營工商業的人,就鑽營奔走,投靠背景,互相勾結,尋找牟取暴利的機會……”壯大的中產階層,不見得就是專製政體的掘墓人,會去掀起英美歷史上那種流血或不流血的所謂“資產階級革命”。


    實在有不想一門子心思發財,卻試圖挑戰明治政治製度威權的人,就用暴力收拾。因為大逆事件,明治政府在1911年藉口“取締過激的社會運動”,警視廳新成立了“特別高等警察科”。到1923年,日本主要府縣,如京都、大阪等地,也都增設了這特高科。1928年(昭和三年),全國各府縣都設立了特高科。特高科是幹什麽的?就是思想警察、政治警察。對於那些一心發財的人,他們的財產基本有保障,有吃有喝,有出路,跟大日本帝國政府叫什麽板呢?


    雖然日本帝國是有一些人主張革命,可是和中國內戰的烽煙不斷相反,日本除了1877年西南戰役的短暫衝突之外,從1877年之後到日本帝國投降,六十多年裏就沒有激盪過革命的洪流。換言之,大日本帝國實現了有些人夢寐以求的告別革命,沒有內戰的動盪,沒有烽煙四起的慘劇。就朝野之間的關係而言,大日本帝國是一個社會穩定的帝國。革命的危險是沒有了,可權力專橫的危險卻是時刻存在,實實在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崛起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鍾並收藏帝國崛起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