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真相:專機副駕駛親歷「九一三」 作者:康庭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發動機反推力有關的環型筒狀殘片看上去已經被摔扁了,失去了原來在發動機上的形狀。我已經無法辨別出是屬於哪台發動機的附件,因為隻有掛在機身兩邊的發動機上才有反推力裝置,中央發動機上沒有安裝這樣的設備。發動機反推力的作用主要是減小飛機落地以後在跑道上的滑行距離,當飛機落地後,副駕駛員提起位於一三號發動機油門杆前麵的反推力操縱把手,此時,由於發動機噴出的高速氣體由原來向後改為向斜前方,起到了阻力的作用,此刻,發動機功率的增大能使飛機更快地停下來。
光陰似箭,鬥轉星移,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然而,“九一三”事件無論在共和國的歷史還是我個人的經歷中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第五節 林彪專機殘骸哪裏去了
由於三叉戟256號專機是林彪專機,而且又是在當時那種政治背景下突然叛逃,最後墜毀在異國他鄉的,所以,事件的本身在人們的心目中帶有某種神秘的色彩。三叉戟256號專機的殘片也身價倍增,有許多抱有不同想法的國內外人士,將眼睛盯到了溫都爾汗墜機現場那一堆飛機殘片上。如今,30多年過去了,當年散落在墜機現場的飛機殘骸究竟到什麽地方了呢?這是許多關心“九一三”事件的人很想知道的另一個問題。
一、飛機殘骸的去向與目的
數十噸重的三叉戟256號專機,被肢解後散落如此大範圍的草原上,碎片中大到數千公斤,小到隻有一分硬幣那麽大,有的還保持著零件原來的形狀,有的已在熊熊燃燒的高溫中變形,甚至變成鋁合金的球狀疙瘩。“九一三”事件之後,經過許多年的風風雨雨,它們都已離開了那塊本不屬於它們的地方,其中有許多飛機部件也去了它們本不該去的地方。
“九一三”事件之後,蒙古國溫都爾汗墜機現場,那塊被歷史蒙上神秘色彩的草原,成了被許多人重視的地方,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動機把目光盯向那裏。開始,包括蘇聯在內的許多國家與個人,為了弄清墜機死亡的林彪身份而費盡周折;當這一層神秘麵紗被揭開之後,緊接著便把注意力放在飛機的殘骸上麵。
林彪專機尾部殘骸
飛機的殘骸中最先丟失的是“黑匣子”;
飛機的三台發動機也是被轉移的重點之一。
運輸飛機的商業與經濟指標主要取決於飛機發動機的性能,保證在有效功率的情況下,如果單位時間內耗油量越小,就越好。所以,航空發動機性能始終是行家關注的重點。
前邊說過,蘇聯人在9月15日上午已經運走一台發動機。
第二台發動機放在離現在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20公裏的地方,這個地方屬於蒙古國的一個公司。1995年這個公司從現場將一台殘存的發動機運走的主要目的是放在旅遊點進行展覽,以此吸引更多的觀光旅遊者。
第三台發動機的去向是這樣的。
我國東北呼倫貝爾盟一家進出口公司分公司的鄔經理,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生意人,早在1991年到蒙古國做生意時,就想到當年墜毀在溫都爾汗的林彪專機殘骸是難得的歷史文物,為此,他還找到了中國航空博物館的負責人和專家。他的想法得到了有關人士的支持,隻是他沒有得到蒙古國有關方麵的許可,不能接近溫都爾汗的墜機現場。1993年,他再次到溫都爾汗,從朋友家裏發現一個發動機的外殼,經詢問才知道發動機部分被一香港人買走,隻因當地沒有起重機,裝不上汽車,隻好將發動機的外殼留下,把發動機拆成零件運走了。後來,由於蒙古國政府對墜機現場解禁,鄔經理才發動了當地20多名小學生,把方圓5公裏範圍內所有大小碎片都撿了回來,約有3噸多重,開始放在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進行展覽。在這些殘片中,就有發動機的渦輪,一段被炸得殘缺不全的渦輪,這說明香港人拆運走的那台發動機也不是完整的。後來,聽說這部分殘骸已經搬運到北京,存放在香山方向的一個地方。
飛機的兩個主起落架,一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個被肢解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那個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主起落架,根據它的結構特點判斷,是屬於飛機左邊的一個。
人們不會忘記發生在1998年9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一架麥道11型客機因前起落架故障而緊急迫降的事情,不過,幸運的是兩個主起落架放下正常,有兩個主起落架的支撐,飛機才能夠在跑道上迫降,但是,當滑行速度減小到機身前部不能保持在懸空位置時,機頭下部與水泥跑道摩擦產生飛濺的火花,雖然隻有讓人揪心的短短十幾秒鍾,也足以使在場所有的人提心弔膽,為此捏著一把汗。藝術家還以此為原形,拍攝出一部驚險故事片《緊急迫降》,使廣大觀眾通過電影屏幕再次經歷那驚心動魄的場麵,可見起落架在飛機的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多麽大。
那麽,另一個主起落架在什麽地方呢?從那位鄔經理收集起來的碎片中,可以看到有一個主起落架的輪轂和主起落架中段緩衝支柱動作筒的外筒。這說明另一個主起落架已經被肢解,或者當時就被炸成許多部分,不知弄到什麽地方去了。剩下的就是那個前起落架下落不明,因為,它比較小,很容易被搬動運走。其他殘骸的大部分被香港商人買走,一部分被當地的人們製作成器具或紀念品。
光陰似箭,鬥轉星移,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然而,“九一三”事件無論在共和國的歷史還是我個人的經歷中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第五節 林彪專機殘骸哪裏去了
由於三叉戟256號專機是林彪專機,而且又是在當時那種政治背景下突然叛逃,最後墜毀在異國他鄉的,所以,事件的本身在人們的心目中帶有某種神秘的色彩。三叉戟256號專機的殘片也身價倍增,有許多抱有不同想法的國內外人士,將眼睛盯到了溫都爾汗墜機現場那一堆飛機殘片上。如今,30多年過去了,當年散落在墜機現場的飛機殘骸究竟到什麽地方了呢?這是許多關心“九一三”事件的人很想知道的另一個問題。
一、飛機殘骸的去向與目的
數十噸重的三叉戟256號專機,被肢解後散落如此大範圍的草原上,碎片中大到數千公斤,小到隻有一分硬幣那麽大,有的還保持著零件原來的形狀,有的已在熊熊燃燒的高溫中變形,甚至變成鋁合金的球狀疙瘩。“九一三”事件之後,經過許多年的風風雨雨,它們都已離開了那塊本不屬於它們的地方,其中有許多飛機部件也去了它們本不該去的地方。
“九一三”事件之後,蒙古國溫都爾汗墜機現場,那塊被歷史蒙上神秘色彩的草原,成了被許多人重視的地方,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動機把目光盯向那裏。開始,包括蘇聯在內的許多國家與個人,為了弄清墜機死亡的林彪身份而費盡周折;當這一層神秘麵紗被揭開之後,緊接著便把注意力放在飛機的殘骸上麵。
林彪專機尾部殘骸
飛機的殘骸中最先丟失的是“黑匣子”;
飛機的三台發動機也是被轉移的重點之一。
運輸飛機的商業與經濟指標主要取決於飛機發動機的性能,保證在有效功率的情況下,如果單位時間內耗油量越小,就越好。所以,航空發動機性能始終是行家關注的重點。
前邊說過,蘇聯人在9月15日上午已經運走一台發動機。
第二台發動機放在離現在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20公裏的地方,這個地方屬於蒙古國的一個公司。1995年這個公司從現場將一台殘存的發動機運走的主要目的是放在旅遊點進行展覽,以此吸引更多的觀光旅遊者。
第三台發動機的去向是這樣的。
我國東北呼倫貝爾盟一家進出口公司分公司的鄔經理,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生意人,早在1991年到蒙古國做生意時,就想到當年墜毀在溫都爾汗的林彪專機殘骸是難得的歷史文物,為此,他還找到了中國航空博物館的負責人和專家。他的想法得到了有關人士的支持,隻是他沒有得到蒙古國有關方麵的許可,不能接近溫都爾汗的墜機現場。1993年,他再次到溫都爾汗,從朋友家裏發現一個發動機的外殼,經詢問才知道發動機部分被一香港人買走,隻因當地沒有起重機,裝不上汽車,隻好將發動機的外殼留下,把發動機拆成零件運走了。後來,由於蒙古國政府對墜機現場解禁,鄔經理才發動了當地20多名小學生,把方圓5公裏範圍內所有大小碎片都撿了回來,約有3噸多重,開始放在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進行展覽。在這些殘片中,就有發動機的渦輪,一段被炸得殘缺不全的渦輪,這說明香港人拆運走的那台發動機也不是完整的。後來,聽說這部分殘骸已經搬運到北京,存放在香山方向的一個地方。
飛機的兩個主起落架,一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個被肢解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那個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主起落架,根據它的結構特點判斷,是屬於飛機左邊的一個。
人們不會忘記發生在1998年9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一架麥道11型客機因前起落架故障而緊急迫降的事情,不過,幸運的是兩個主起落架放下正常,有兩個主起落架的支撐,飛機才能夠在跑道上迫降,但是,當滑行速度減小到機身前部不能保持在懸空位置時,機頭下部與水泥跑道摩擦產生飛濺的火花,雖然隻有讓人揪心的短短十幾秒鍾,也足以使在場所有的人提心弔膽,為此捏著一把汗。藝術家還以此為原形,拍攝出一部驚險故事片《緊急迫降》,使廣大觀眾通過電影屏幕再次經歷那驚心動魄的場麵,可見起落架在飛機的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多麽大。
那麽,另一個主起落架在什麽地方呢?從那位鄔經理收集起來的碎片中,可以看到有一個主起落架的輪轂和主起落架中段緩衝支柱動作筒的外筒。這說明另一個主起落架已經被肢解,或者當時就被炸成許多部分,不知弄到什麽地方去了。剩下的就是那個前起落架下落不明,因為,它比較小,很容易被搬動運走。其他殘骸的大部分被香港商人買走,一部分被當地的人們製作成器具或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