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真相:專機副駕駛親歷「九一三」 作者:康庭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尚局長想,周宇馳要航線的事情,難道同眼前256號專機的異常行為有什麽直接聯繫嗎?他越想,心裏越不踏實。還好,關於周宇馳要航圖的事,他並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及時報告了司令部副參謀長王飛,王飛當即表示:“滿足他(周宇馳)的要求。”因為,王飛更了解周宇馳同林家的關係。
在指揮所對256號專機進行雷達監控的過程中,李德生將軍向航行局局長詢問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潘景寅什麽時間入伍?什麽時間入黨?什麽時間學習飛行?‘文革’期間與近來的表現如何?……”
對於潘景寅過去的情況,航行局長是比較了解的,知道潘景寅是空軍航校第七期飛行學員,也是屬於從陸軍被選拔進入空軍學習飛行的,進入航空學校前就是一名政治幹事。“文革”中表現很好,在人們都知道的武漢“7·20”事件中,潘景寅同一團團長在緊急情況下駕駛伊爾-18飛機將毛澤東從武漢送到上海。關於潘景寅的近況與其他不甚了解的問題,局長通過電話從專機師政委那裏了解準確之後,向李將軍做了回答。
“三叉戟飛機能裝多少燃油?空中耗油量是多少?根據飛機現在的位置,飛機上還有多少油?還能夠飛多遠的距離?……”
尚局長把256號專機第一副駕駛員從山海關打電話匯報的情況報告給李德生將軍,並著重指出256號專機從山海關起飛前沒有將油加進飛機。他隻知道三叉戟飛機的基本性能、最大載油量和高空平均耗油量,但由於他並不知道256號專機從西郊機場起飛前的加油量,所以無法計算出當時還有多少剩餘油量,也就無法正確回答將軍256號專機還能繼續飛行的時間和最大距離。
可以看出,李德生將軍坐鎮指揮中所提到的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一個是飛行員,一個是飛機的性能與油量,因為,這是決定256號專機命運的要害。
周恩來總理聽到李將軍的匯報後,曾指示將軍向飛行員喊話,總理說:“希望他們飛回來,不論他們在東郊機場或西郊機場降落,我周恩來都到機場去接。”
指揮所調度員說:“他不回答。”
在此之前,指揮所調度員同航行局長一樣,不知對空呼叫了多少遍,得到的結果同航行局的對空電台一樣,沒有任何回音。
司令部參謀長,看著標圖板上的飛機飛行軌跡,向李將軍說:“飛機的航跡不一般,情況異常。”
“有什麽特點?”將軍問。
“第一,飛機飛的不是國際航線;第二,方向往北,馬上要出國境到蒙古國了;第三,飛的是低空。”
隨著飛機亮點向國境線方向逐漸靠近,整個空軍指揮所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凝重,所有人的視線都緊緊地鎖在那個亮點上,可是,那個亮點仍然不停地移動著。眼看飛機就要飛達中蒙邊境,情況十萬火急!如果在此之前,還幻想著飛機能有調頭返航的可能,而現在已經沒有了。
此刻,李德生將軍再次拿起紅電話機向總理請示,要不要把它打下來?周總理很快在電話裏明確告訴李德生將軍,已請示過毛主席,主席指示不要打,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由他去吧!
毛主席高瞻遠矚,如果真的將其擊落在國內,將來如何向全國人民說得清楚。因為,除李德生外,指揮所在場的其他人員並不真正知道那個副統帥林彪就在256號專機上。
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三叉戟256號專機於淩晨1點55分飛越國境線進入蒙古國的領空。
此刻,李德生將軍放下紅電話機,嚴肅認真地對空軍參謀長以命令的口吻說,立刻向全國傳達周總理的“禁空令”:“關閉全國機場,所有的飛機停飛,從現在起,凡沒有偉大領袖毛主席、林副主席、周總理、黃總長(黃永勝)、吳司令員聯名簽署的命令,一架飛機都不能起飛。”
中央考慮到林彪出逃當時屬國家絕密消息,命令下達後涉及的人很多,命令上不能不出現林彪的名字。
空軍參謀長立即在指揮所兩個作戰值班參謀的協助下,由一個人要通電話,另一個人傳達命令,從1點56分到2點20分左右,才將“禁空令”傳達完畢。
指揮所所有的人,麵對突發事件,心裏有說不出的複雜感受,雖然還暫時不知道事件的真相,但就空軍跑了一架飛機而言,已經在空軍領導的心靈上濃重地投上一層陰影,不知要為此承擔多大的責任,誰也沒有料到後來事態的發展要比想像的嚴重得多。
根據這位副指導員回憶,256號專機飛出國境之後,飛行速度明顯減慢,而且高度下降到2500米,在飛機的航行軌跡上也出現左右彎曲的現象。在蒙古國境內飛行40分鍾後,於淩晨2點30分,雷達各條線路,同時上報飛行目標消失。
不久,從情報部門獲悉,在蒙古國境內出現火光,時間與256號專機失去目標一樣。此時,李德生主任問身邊幾個懂得飛行的部、局長,可能會是什麽情況?議論中航行局長認為有兩種可能,其一,夜間飛行高度太低,又不熟悉地形情況,有存在撞山的可能;其二,因飛機油量不夠,沒有飛到烏蘭巴托的把握,夜間又找不到可以降落的機場,在場外迫降中擦地著火。根據出現火光的時間推算,飛機肯定沒有飛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局長根據自己多年的飛行經驗,對將軍提出的問題做了比較精確的回答,局長在分析中提出的第二種可能,被後來的現場勘探證實了。
在指揮所對256號專機進行雷達監控的過程中,李德生將軍向航行局局長詢問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潘景寅什麽時間入伍?什麽時間入黨?什麽時間學習飛行?‘文革’期間與近來的表現如何?……”
對於潘景寅過去的情況,航行局長是比較了解的,知道潘景寅是空軍航校第七期飛行學員,也是屬於從陸軍被選拔進入空軍學習飛行的,進入航空學校前就是一名政治幹事。“文革”中表現很好,在人們都知道的武漢“7·20”事件中,潘景寅同一團團長在緊急情況下駕駛伊爾-18飛機將毛澤東從武漢送到上海。關於潘景寅的近況與其他不甚了解的問題,局長通過電話從專機師政委那裏了解準確之後,向李將軍做了回答。
“三叉戟飛機能裝多少燃油?空中耗油量是多少?根據飛機現在的位置,飛機上還有多少油?還能夠飛多遠的距離?……”
尚局長把256號專機第一副駕駛員從山海關打電話匯報的情況報告給李德生將軍,並著重指出256號專機從山海關起飛前沒有將油加進飛機。他隻知道三叉戟飛機的基本性能、最大載油量和高空平均耗油量,但由於他並不知道256號專機從西郊機場起飛前的加油量,所以無法計算出當時還有多少剩餘油量,也就無法正確回答將軍256號專機還能繼續飛行的時間和最大距離。
可以看出,李德生將軍坐鎮指揮中所提到的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一個是飛行員,一個是飛機的性能與油量,因為,這是決定256號專機命運的要害。
周恩來總理聽到李將軍的匯報後,曾指示將軍向飛行員喊話,總理說:“希望他們飛回來,不論他們在東郊機場或西郊機場降落,我周恩來都到機場去接。”
指揮所調度員說:“他不回答。”
在此之前,指揮所調度員同航行局長一樣,不知對空呼叫了多少遍,得到的結果同航行局的對空電台一樣,沒有任何回音。
司令部參謀長,看著標圖板上的飛機飛行軌跡,向李將軍說:“飛機的航跡不一般,情況異常。”
“有什麽特點?”將軍問。
“第一,飛機飛的不是國際航線;第二,方向往北,馬上要出國境到蒙古國了;第三,飛的是低空。”
隨著飛機亮點向國境線方向逐漸靠近,整個空軍指揮所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凝重,所有人的視線都緊緊地鎖在那個亮點上,可是,那個亮點仍然不停地移動著。眼看飛機就要飛達中蒙邊境,情況十萬火急!如果在此之前,還幻想著飛機能有調頭返航的可能,而現在已經沒有了。
此刻,李德生將軍再次拿起紅電話機向總理請示,要不要把它打下來?周總理很快在電話裏明確告訴李德生將軍,已請示過毛主席,主席指示不要打,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由他去吧!
毛主席高瞻遠矚,如果真的將其擊落在國內,將來如何向全國人民說得清楚。因為,除李德生外,指揮所在場的其他人員並不真正知道那個副統帥林彪就在256號專機上。
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三叉戟256號專機於淩晨1點55分飛越國境線進入蒙古國的領空。
此刻,李德生將軍放下紅電話機,嚴肅認真地對空軍參謀長以命令的口吻說,立刻向全國傳達周總理的“禁空令”:“關閉全國機場,所有的飛機停飛,從現在起,凡沒有偉大領袖毛主席、林副主席、周總理、黃總長(黃永勝)、吳司令員聯名簽署的命令,一架飛機都不能起飛。”
中央考慮到林彪出逃當時屬國家絕密消息,命令下達後涉及的人很多,命令上不能不出現林彪的名字。
空軍參謀長立即在指揮所兩個作戰值班參謀的協助下,由一個人要通電話,另一個人傳達命令,從1點56分到2點20分左右,才將“禁空令”傳達完畢。
指揮所所有的人,麵對突發事件,心裏有說不出的複雜感受,雖然還暫時不知道事件的真相,但就空軍跑了一架飛機而言,已經在空軍領導的心靈上濃重地投上一層陰影,不知要為此承擔多大的責任,誰也沒有料到後來事態的發展要比想像的嚴重得多。
根據這位副指導員回憶,256號專機飛出國境之後,飛行速度明顯減慢,而且高度下降到2500米,在飛機的航行軌跡上也出現左右彎曲的現象。在蒙古國境內飛行40分鍾後,於淩晨2點30分,雷達各條線路,同時上報飛行目標消失。
不久,從情報部門獲悉,在蒙古國境內出現火光,時間與256號專機失去目標一樣。此時,李德生主任問身邊幾個懂得飛行的部、局長,可能會是什麽情況?議論中航行局長認為有兩種可能,其一,夜間飛行高度太低,又不熟悉地形情況,有存在撞山的可能;其二,因飛機油量不夠,沒有飛到烏蘭巴托的把握,夜間又找不到可以降落的機場,在場外迫降中擦地著火。根據出現火光的時間推算,飛機肯定沒有飛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局長根據自己多年的飛行經驗,對將軍提出的問題做了比較精確的回答,局長在分析中提出的第二種可能,被後來的現場勘探證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