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作者:[日]小熊英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瀕死體驗”。如果因為這場車禍又留下新的後遺症,謙二的人生又將跌回最穀底吧。
所幸,經過醫院診斷並無大礙。追撞謙二的一方也沒向警察報案,自行把謙二扛到醫院,付了醫藥費。“之後好像有送來慰問品。明顯是對方的錯誤,大概對方也自認問題搞大了可能不好收拾吧。當時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購買汽車事故保險,事故處理也相當馬虎。”
從這個時期開始,滑雪逐漸盛行,開始有人會到店麵來買滑雪用品。不過那都是在大企業或公家機關上班、擁有穩定收入的“月薪族”男性,還沒到家人帶著小孩來選購體育用品的時代。體育部門仍然得依賴外勤業務。
因為競爭日益激烈,謙二他們為了促銷,也計劃辦理滑雪的遊覽車觀光。當時提到旅行,大概就是團體旅遊,都是公司招待員工前往箱根、熱海等風景名勝處遊玩。去京都或奈良旅行還不普遍,至於滑雪團就更稀有了。
何況當時會企劃旅行團的旅行社本來就不多。日本的旅行公司,源自為了到高野山與伊勢神宮參拜而規劃的團體旅行,最早創設於一九〇五年的“日本旅行會”(“日本旅行公司”的前身),另外還有針對外國遊客於一九一二年創設的“japan tourist bureau”[4]。旅行社普遍提供規劃好行程的旅遊團,尚得等到一九六〇年代後半期。
謙二自己到當時為止都沒有觀光旅行的經驗,隻有在一九五九年前後,跟著立川商店的員工們共同出資,前往箱根度過兩天一夜的員工旅遊假期而已。當時自然沒有通過旅行公司,而且為了節省經費,還是用公司汽車把大家載去觀光。
因此當時還找不到規劃滑雪行程的公司。不過隨著滑雪客的增加,各鄉下地方把這當作“可賺錢的工作”,陸續增設了滑雪旅館。雖然旅館與旅客彼此需要,但仍缺乏把雙方連接起來的服務。
提出這項企劃的原因,是大木從立川市的滑雪聯盟處聽說希望提供滑雪旅行團。從這個意見獲得啟發,謙二他們開始與旅館和巴士公司直接交涉,規劃起團體旅行。
一九六〇年一月第一次出團,在謙二公司兩名員工的率領下,大概有四十人參加。“包括滑雪靴及其他一整套設備,參加者每人花了兩到三萬日元購買,算是相當不錯的業績。大概都是職場上的同事,幾個人一組共同來報名參加。”
當時既沒有網絡,也沒有旅館目錄,謙二等人既沒時間也沒預算先去查看旅館狀況,隻能依靠電話聯繫所有相關事宜。實際到達現場時經常發生與當初談妥的條件不同的狀況。
我們因為業務上的理由,計劃在季初的十二月前往。而我們預約的滑雪旅館是滑雪熱潮下正在興建中的旅社,對方答應十二月可以完成施工,但入住之後卻發生大雪滲入房間的狀況。又加上那次與我同行帶隊的年輕同事自己滑雪的時候竟跌斷腿骨,還得把他運到山腳下的醫院,那真是一次痛苦的經驗。
立川商店雖然是間小公司,不過還是有加入政府主管的健康保險,那位年輕員工的醫療費用就從保險中支付。渡瀨社長原本是共產黨員,對這方麵還相當留心。雖然如此,從醫院回到旅館後立刻傳來客房滲雪的抱怨,又趕去努力道歉,做後續對應處理,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時的狀況。
印象中當時的顧客,對於稱不上豪華也不至於讓人抱怨的餐點,似乎沒什麽人埋怨“你們上的什麽菜”之類的。應該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不過自己並不覺得負責旅行是什麽肥缺,我對滑雪完全不感興趣,幾乎沒下場去滑過。
日本的健康保險製度從二次大戰下的全麵戰爭時期開始擴充,針對大企業與公務員等擁有經濟能力的團體,以“保險合作社”的方法開始推展。中小企業的員工們會加入政府主管的健康保險,但未加入的企業也不少。一九五八年起日本施行全麵修改後的《國民健康保險法》,並於一九六一年實現了全民皆有保險的目標。
這項巴士滑雪團隻辦了兩年便喊停了。因為在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潮流之下,不需辦理滑雪團也會有顧客前來購買滑雪用具。“帶團非常辛苦,大概做了五六次便不做了。來店麵光顧的個人顧客逐漸增加,但最有效果的,還是到公司或工廠辦理展銷會。”
接在滑雪之後的,就是高爾夫熱潮了。“到各公司拜訪,利用口頭推銷爭取高爾夫用品的訂單。很多時候先向科長口頭推銷,接著課員們也會跟風一起購買。當高爾夫開始流行後,賣出了不少球桿、球桿袋、球鞋等等,這也是一項還不錯的生意。”
不管是滑雪還是高爾夫,都是一年隻使用幾次,但卻需要昂貴工具的活動。“那就是一個能賣這些商品的時代。人們不會覺得這太奢侈了,購買時不會有抗拒感,大家生活逐漸好過,因此我們也能做些買賣。隻是,我自己既不買這些用具,也不玩這些運動。”
當時的立川,從日本戰敗之後的美軍基地小鎮,隨著三多摩區域人口的增加,逐漸發展成附近的中心商業地帶。有掛著英語招牌的美軍專用酒吧,除了美軍之外,還可以看到所謂的“街女”,不過謙二倒是沒接觸過這些女性。
我晚上不會去這些繁華地段,即便看到這些女性,也隻想,“啊,真的有呢”,僅此而已。我和體育用品、黑道都沒什麽緣分,也跟那樣的人沒什麽交集。
所幸,經過醫院診斷並無大礙。追撞謙二的一方也沒向警察報案,自行把謙二扛到醫院,付了醫藥費。“之後好像有送來慰問品。明顯是對方的錯誤,大概對方也自認問題搞大了可能不好收拾吧。當時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購買汽車事故保險,事故處理也相當馬虎。”
從這個時期開始,滑雪逐漸盛行,開始有人會到店麵來買滑雪用品。不過那都是在大企業或公家機關上班、擁有穩定收入的“月薪族”男性,還沒到家人帶著小孩來選購體育用品的時代。體育部門仍然得依賴外勤業務。
因為競爭日益激烈,謙二他們為了促銷,也計劃辦理滑雪的遊覽車觀光。當時提到旅行,大概就是團體旅遊,都是公司招待員工前往箱根、熱海等風景名勝處遊玩。去京都或奈良旅行還不普遍,至於滑雪團就更稀有了。
何況當時會企劃旅行團的旅行社本來就不多。日本的旅行公司,源自為了到高野山與伊勢神宮參拜而規劃的團體旅行,最早創設於一九〇五年的“日本旅行會”(“日本旅行公司”的前身),另外還有針對外國遊客於一九一二年創設的“japan tourist bureau”[4]。旅行社普遍提供規劃好行程的旅遊團,尚得等到一九六〇年代後半期。
謙二自己到當時為止都沒有觀光旅行的經驗,隻有在一九五九年前後,跟著立川商店的員工們共同出資,前往箱根度過兩天一夜的員工旅遊假期而已。當時自然沒有通過旅行公司,而且為了節省經費,還是用公司汽車把大家載去觀光。
因此當時還找不到規劃滑雪行程的公司。不過隨著滑雪客的增加,各鄉下地方把這當作“可賺錢的工作”,陸續增設了滑雪旅館。雖然旅館與旅客彼此需要,但仍缺乏把雙方連接起來的服務。
提出這項企劃的原因,是大木從立川市的滑雪聯盟處聽說希望提供滑雪旅行團。從這個意見獲得啟發,謙二他們開始與旅館和巴士公司直接交涉,規劃起團體旅行。
一九六〇年一月第一次出團,在謙二公司兩名員工的率領下,大概有四十人參加。“包括滑雪靴及其他一整套設備,參加者每人花了兩到三萬日元購買,算是相當不錯的業績。大概都是職場上的同事,幾個人一組共同來報名參加。”
當時既沒有網絡,也沒有旅館目錄,謙二等人既沒時間也沒預算先去查看旅館狀況,隻能依靠電話聯繫所有相關事宜。實際到達現場時經常發生與當初談妥的條件不同的狀況。
我們因為業務上的理由,計劃在季初的十二月前往。而我們預約的滑雪旅館是滑雪熱潮下正在興建中的旅社,對方答應十二月可以完成施工,但入住之後卻發生大雪滲入房間的狀況。又加上那次與我同行帶隊的年輕同事自己滑雪的時候竟跌斷腿骨,還得把他運到山腳下的醫院,那真是一次痛苦的經驗。
立川商店雖然是間小公司,不過還是有加入政府主管的健康保險,那位年輕員工的醫療費用就從保險中支付。渡瀨社長原本是共產黨員,對這方麵還相當留心。雖然如此,從醫院回到旅館後立刻傳來客房滲雪的抱怨,又趕去努力道歉,做後續對應處理,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時的狀況。
印象中當時的顧客,對於稱不上豪華也不至於讓人抱怨的餐點,似乎沒什麽人埋怨“你們上的什麽菜”之類的。應該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不過自己並不覺得負責旅行是什麽肥缺,我對滑雪完全不感興趣,幾乎沒下場去滑過。
日本的健康保險製度從二次大戰下的全麵戰爭時期開始擴充,針對大企業與公務員等擁有經濟能力的團體,以“保險合作社”的方法開始推展。中小企業的員工們會加入政府主管的健康保險,但未加入的企業也不少。一九五八年起日本施行全麵修改後的《國民健康保險法》,並於一九六一年實現了全民皆有保險的目標。
這項巴士滑雪團隻辦了兩年便喊停了。因為在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潮流之下,不需辦理滑雪團也會有顧客前來購買滑雪用具。“帶團非常辛苦,大概做了五六次便不做了。來店麵光顧的個人顧客逐漸增加,但最有效果的,還是到公司或工廠辦理展銷會。”
接在滑雪之後的,就是高爾夫熱潮了。“到各公司拜訪,利用口頭推銷爭取高爾夫用品的訂單。很多時候先向科長口頭推銷,接著課員們也會跟風一起購買。當高爾夫開始流行後,賣出了不少球桿、球桿袋、球鞋等等,這也是一項還不錯的生意。”
不管是滑雪還是高爾夫,都是一年隻使用幾次,但卻需要昂貴工具的活動。“那就是一個能賣這些商品的時代。人們不會覺得這太奢侈了,購買時不會有抗拒感,大家生活逐漸好過,因此我們也能做些買賣。隻是,我自己既不買這些用具,也不玩這些運動。”
當時的立川,從日本戰敗之後的美軍基地小鎮,隨著三多摩區域人口的增加,逐漸發展成附近的中心商業地帶。有掛著英語招牌的美軍專用酒吧,除了美軍之外,還可以看到所謂的“街女”,不過謙二倒是沒接觸過這些女性。
我晚上不會去這些繁華地段,即便看到這些女性,也隻想,“啊,真的有呢”,僅此而已。我和體育用品、黑道都沒什麽緣分,也跟那樣的人沒什麽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