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作者:[日]小熊英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了一看,是一棟戰爭時期建造、可容納四戶人家的連棟長形木造房屋,房子已經相當老舊,門與鑰匙基本上都還在,但怎麽看都很容易入侵。第三戶與第四戶已經因為老化半毀,下雨時會滲漏,沒辦法住人。
這連續四戶的第一戶,住著總務長在公司上班的兒子和正在讀大學的女兒。總務長家在更西邊的青梅,必須到東京市區上班、上學的兩個孩子嫌遠,所以才入住於此。但因白天家中沒人,這種老舊住宅又容易遭人入侵盜竊,總務長希望搬入的人最好能夠幫忙看守,因此才提議我搬來居住。
當時的立川基地,處於韓戰與越戰之間的空檔,算是最安靜的時期。即便如此,飛機起降的噪音仍不少,讓人覺得這果然是在軍隊基地附近。特別是美軍外包的飛機公司,大半夜也會進行引擎測試,噪音非常嘈雜。
即便是這種狀況的房屋,因為免費,怎麽都比謙二與妹妹當時居住的隻有一間三張榻榻米大小的租屋強上許多。四月繼母過世,父親雄次一個人留在新潟,剛好可以趁此機會接父親過來同住。“這算是水到渠成,我們立刻就搬家了。秀子也說‘這樣很好啊’,贊成這次搬遷。當然我與秀子都得出門上班,所以白天隻有父親在家,但這樣剛好也符合幫大家看家的條件。”
當年十月,從新潟把雄次請來。
父親把住宅與土地都處理掉了,因為是鄉下土地,大概也不值多少錢,我也沒問賣了多少。一家人終於可以住在一起,內心非常雀躍。家裏雖有帶著傘狀燈罩的外露燈泡,卻沒有瓦斯與自來水。所以還是照樣得去屋外水井打水,以石油鍋爐煮飯。不過比起之前寬敞許多,也算小有進步。
大約在這時期,原本在新潟出版社工作的原健一郎也來到東京。他跟謙二一樣,都認為留在新潟沒有發展,為了趕搭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波潮,終於也來到東京。“在東京他也沒有住處,所以輾轉到我這裏來,朋友有難應該互相幫忙,所以也讓他留宿了一周左右。”
另一方麵,立川商店的體育部門急速發展。渡瀨社長幹勁十足,根據謙二的說法屬於“沖沖沖的性格”。這位創業家型社長的信條是“我把柱子豎好。有柱子之後,房子就能蓋起來”,當時不斷提出各種可行的想法,持續擴大公司事業。
體育部門除了高橋、謙二之外,一九五八年三月聘了第三個職員,一位叫大木的人。他負責謙二擔當區域的更外圍,也就是府中市與調布市等地。
大木大概比我小十歲,是三兄弟的長男。日本戰敗之後沒多久,父親便過世了,為了幫母親,在雜貨批發店工作。聽說當他拉著人力拖車裝著雜貨、沿著青梅街道從府中走到青梅時,遇上了高橋。高橋的體育用品店惡性倒閉連夜逃跑時,讓妻子開了一家小雜貨店維生,而大木為了賣雜貨也出入過高橋太太的小店。
大木一邊這樣工作,晚上還到高中夜間部上課,當他進入立川商店時,正好在夜間大學經濟學係上學。與不關心體育的謙二不同,大木喜歡登山,朋友也教過他如何滑雪。謙二與大木兩個人一起負責東京西部三多摩區域,跑外勤業務推銷體育用品。
不過一九五九年開始,逐漸出現來自其他商店的競爭。
當謙二他們把業務範圍推廣到立川外圍時,等於打亂了各地從業者的商業領域。原本等著學校與各機關行號訂單的當地從業者,發現立川商店的業務員搶走了他們的訂單,也開始派出防禦性的業務員。這時期開始,因為當地的同行們也開始跑業務,所以不能像當初那般不斷攻占各個下訂單的客戶。
不得已之下,謙二隻好增加拜訪次數,並採取削價競爭的方法搶訂單。強硬的高橋社長,進一步雇用更多業務員,嚐試以擴大業務的方式與其他商店對抗。
比大木更晚期進入公司的業務員,便負責更外圍區域的部分。此時也開始做出更細緻的分工,還有專門負責網球的業務員。但因高橋與我已經先開拓了不少區域,他們即便跑去更遠的地區也無法有效提升業績,加上和其他商家的競爭漸趨白熱化,提升業績難上加難。
在中小企業中,即便年資增加,薪水也不會隨之調漲,這是很普遍的狀況。立川商店雖是月薪製,但會依照業績增加獎金,這種係統會幫助有經驗的人提高薪水,也就是所謂的“成果主義”,不過“社長胸中自有一把尺”。“業績即便無法提升,也不至於要求業務員離職,因為如果自己察覺業績無法提升,對將來不抱期望,許多人自然而然就會離職。”
謙二在各處跑業務時,也把東京西部的道路都摸清楚了。這個時期立川的主要幹道或幹線道路開始鋪設柏油,其中連結橫田基地與立川基地的五日市街道和國道16號,屬於《舊金山和約》後專為美軍優先整備的所謂“行政道路”,柏油鋪設品質特別好。
一九五九年秋天前後,謙二在甲州街道發生了交通事故。
摩托車右轉前暫停時,遭到後車追撞,當時大家都沒戴安全帽的習慣。頭撞上地麵失去意識,被扛到立川醫院。倒在地上的時候,好像聽到另一個自己站在遠處對我說:“喂!你為什麽躺在那裏!”當時發生重大車禍導致死亡的事件,數量好像不少。
這連續四戶的第一戶,住著總務長在公司上班的兒子和正在讀大學的女兒。總務長家在更西邊的青梅,必須到東京市區上班、上學的兩個孩子嫌遠,所以才入住於此。但因白天家中沒人,這種老舊住宅又容易遭人入侵盜竊,總務長希望搬入的人最好能夠幫忙看守,因此才提議我搬來居住。
當時的立川基地,處於韓戰與越戰之間的空檔,算是最安靜的時期。即便如此,飛機起降的噪音仍不少,讓人覺得這果然是在軍隊基地附近。特別是美軍外包的飛機公司,大半夜也會進行引擎測試,噪音非常嘈雜。
即便是這種狀況的房屋,因為免費,怎麽都比謙二與妹妹當時居住的隻有一間三張榻榻米大小的租屋強上許多。四月繼母過世,父親雄次一個人留在新潟,剛好可以趁此機會接父親過來同住。“這算是水到渠成,我們立刻就搬家了。秀子也說‘這樣很好啊’,贊成這次搬遷。當然我與秀子都得出門上班,所以白天隻有父親在家,但這樣剛好也符合幫大家看家的條件。”
當年十月,從新潟把雄次請來。
父親把住宅與土地都處理掉了,因為是鄉下土地,大概也不值多少錢,我也沒問賣了多少。一家人終於可以住在一起,內心非常雀躍。家裏雖有帶著傘狀燈罩的外露燈泡,卻沒有瓦斯與自來水。所以還是照樣得去屋外水井打水,以石油鍋爐煮飯。不過比起之前寬敞許多,也算小有進步。
大約在這時期,原本在新潟出版社工作的原健一郎也來到東京。他跟謙二一樣,都認為留在新潟沒有發展,為了趕搭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波潮,終於也來到東京。“在東京他也沒有住處,所以輾轉到我這裏來,朋友有難應該互相幫忙,所以也讓他留宿了一周左右。”
另一方麵,立川商店的體育部門急速發展。渡瀨社長幹勁十足,根據謙二的說法屬於“沖沖沖的性格”。這位創業家型社長的信條是“我把柱子豎好。有柱子之後,房子就能蓋起來”,當時不斷提出各種可行的想法,持續擴大公司事業。
體育部門除了高橋、謙二之外,一九五八年三月聘了第三個職員,一位叫大木的人。他負責謙二擔當區域的更外圍,也就是府中市與調布市等地。
大木大概比我小十歲,是三兄弟的長男。日本戰敗之後沒多久,父親便過世了,為了幫母親,在雜貨批發店工作。聽說當他拉著人力拖車裝著雜貨、沿著青梅街道從府中走到青梅時,遇上了高橋。高橋的體育用品店惡性倒閉連夜逃跑時,讓妻子開了一家小雜貨店維生,而大木為了賣雜貨也出入過高橋太太的小店。
大木一邊這樣工作,晚上還到高中夜間部上課,當他進入立川商店時,正好在夜間大學經濟學係上學。與不關心體育的謙二不同,大木喜歡登山,朋友也教過他如何滑雪。謙二與大木兩個人一起負責東京西部三多摩區域,跑外勤業務推銷體育用品。
不過一九五九年開始,逐漸出現來自其他商店的競爭。
當謙二他們把業務範圍推廣到立川外圍時,等於打亂了各地從業者的商業領域。原本等著學校與各機關行號訂單的當地從業者,發現立川商店的業務員搶走了他們的訂單,也開始派出防禦性的業務員。這時期開始,因為當地的同行們也開始跑業務,所以不能像當初那般不斷攻占各個下訂單的客戶。
不得已之下,謙二隻好增加拜訪次數,並採取削價競爭的方法搶訂單。強硬的高橋社長,進一步雇用更多業務員,嚐試以擴大業務的方式與其他商店對抗。
比大木更晚期進入公司的業務員,便負責更外圍區域的部分。此時也開始做出更細緻的分工,還有專門負責網球的業務員。但因高橋與我已經先開拓了不少區域,他們即便跑去更遠的地區也無法有效提升業績,加上和其他商家的競爭漸趨白熱化,提升業績難上加難。
在中小企業中,即便年資增加,薪水也不會隨之調漲,這是很普遍的狀況。立川商店雖是月薪製,但會依照業績增加獎金,這種係統會幫助有經驗的人提高薪水,也就是所謂的“成果主義”,不過“社長胸中自有一把尺”。“業績即便無法提升,也不至於要求業務員離職,因為如果自己察覺業績無法提升,對將來不抱期望,許多人自然而然就會離職。”
謙二在各處跑業務時,也把東京西部的道路都摸清楚了。這個時期立川的主要幹道或幹線道路開始鋪設柏油,其中連結橫田基地與立川基地的五日市街道和國道16號,屬於《舊金山和約》後專為美軍優先整備的所謂“行政道路”,柏油鋪設品質特別好。
一九五九年秋天前後,謙二在甲州街道發生了交通事故。
摩托車右轉前暫停時,遭到後車追撞,當時大家都沒戴安全帽的習慣。頭撞上地麵失去意識,被扛到立川醫院。倒在地上的時候,好像聽到另一個自己站在遠處對我說:“喂!你為什麽躺在那裏!”當時發生重大車禍導致死亡的事件,數量好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