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黎汝清戰爭經典係列:湘江之戰 作者:黎汝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幻象在他深度近視的眼前凝聚起來。終於顯現出一個鮮明的形象:中等身材,披著質地優良的深灰色風衣,頭髮濃厚而閃亮;襯著白淨的橢圓略長的麵頰,目光熠熠有神,給人以瀟灑、幹練、精明的印象。他就是波波維奇同誌(王明在蘇聯的名字)。他向博古送來一個充滿信心的笑容,然而,還沒有被博古實實在在地捕捉住,這個笑容便在傍晚時分的蒙蒙嵐氣中消失了。
晚風襲來一陣透骨的寒氣,博古打了個寒噤,他充分領略了歷史的辛辣與人心的複雜。胸中猝然生出一股怒意。他覺得有許多話應該當著洛甫的麵直言不諱地說出來,吞吞吐吐是不明智的。目前,那種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是無法進行了,可是,不如此,就無法統一意誌,統一認識,統一行動,路線就無法貫徹!組織紀律是必須的,鐵的紀律!對,我應該回去找洛甫挑明,讓他把一切不滿說出來。擺到桌麵上!
博古被自己的獨白鼓動起來,產生了一種難以遏止的欲望:要與洛甫爭論個水落石出。
他轉身向回走,一步一步走上傾斜的緩坡,但他每走一步就增加一分猶疑,我去跟他爭論什麽?有沒有用?是不是把事情搞得更大更糟?裂縫會不會越撕越大?你越不承認錯,他就偏找你的錯,你越說他錯,他就越不承認錯,這不正是人性的弱點嗎?而這個弱點,不能說人人皆有。總是很普遍的,自古以來聞過則喜的能有幾人?你把一個人的七分成績說成十分,盡管也不真實,但他絕不會怪罪你,可是你把他的三分缺點說成四分,他不恨你一輩子才怪呢。
博古突然停住腳步,對洛甫的怨忿化成了自己的感悟:是啊,我這不是聞過則怒嗎?我這不是因為他誇大了我的缺點而怨恨嗎?當我指責他時,他是不是也在指責我?
博古走上斜坡,卻不是向北而是向南,回總部去,他應該再找李德談談。也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不會這麽簡單,從毛澤東和王稼祥的談話裏,還咀嚼不出其中深味?“窮則變”,變什麽?
博古又停住腳步,他的思緒開始轉磨,他不願意走進鬧嚷嚷的街道,又轉身沿著斜坡向下走,又走回原來佇立的地方。越城嶺的色彩卻已大不相同,那濃重暮靄籠罩下的山峰呈現出沉鬱的青鋼色,而那山峰後邊的天幕上,業已沉落的太陽卻驀然間散射出眩目的金色光芒,給越城嶺繡上了一條燃燒的金邊,它的幽寂黑暗的山穀卻神秘得使人心懾。山巒起伏像洶湧的深海,……最後一縷光芒熄滅了。
博古觀賞著眼前的景象,覺得與他的命運、處境、前程乃至思緒有著某種不可言喻的相似之處,感覺,是一種不停頓的經驗流程。但目前的景象卻像電影中的定格,永留他的記憶之中。
他決定回去,甚至也不跟李德談起與“中央隊三人集團”會麵的情形,實在無可奉告。他托托自己深度的眼鏡,徑直走回去。雖然見到了周恩來,卻沒有談什麽,隻說在下麵走了走。他發現在他離開司令部這段時,戰鬥機體照舊運轉。他想早睡,但覺得有點餓,一天吃兩頓飯,對於日夜奔波的人來說,很難適應。
夜深了,他仍不想睡,頭腦裏仍然沸騰著與洛甫抗辯的激情。這種自己樹靶子自己打的抗辯是那樣激烈,比麵對麵更為逼真。
“對十九路軍事變的策略是錯誤的!”這是洛甫指責的聲音。“在軍事上,應該配合福建政府擊敗蔣介石,而不是把兵西調。”
“我知道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意見,連周恩來也曾有過這種設想,可是,我認為不管是南京政府還是福建政府,都是國民黨的政府,本質上都是反動的,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都反對過蔣介石。可他們都是反共的,不過是大小軍閥之分,這是階級路線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幫甲軍閥打乙軍閥好呢還是幫乙軍閥打甲軍閥好呢?李德同誌的設想是合理的,當兩個敵人動手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插手,坐在高山觀虎鬥,等他們拚個精疲力盡一死一傷時,我們再動手,我們把部隊西調,也不失為‘圍魏救趙’之法。……更何況,我們也曾派第三軍團去截擊過東征的蔣軍,不過去晚了一點……”
“可是陳銘樞、蔡廷鍇很快就被蔣介石打敗了!”
“這一點倒出乎意料,可是蔣介石也是付出了代價的。……”
“我們卻失去了五次反‘圍剿’勝利的機會!”
“即使我們配合了福建政府,會不會與陳銘樞、蔡廷鍇一起被打敗呢?再說,我們戰略轉移並不等於五次反‘圍剿’失敗。……”
“把中央蘇區丟了還不算失敗?”
“並沒有丟了中央蘇區,我們的力量還在。大的轉移是爭取主動的措施,你能說運動戰中大踏步後退時就是失敗嗎?我們退是為了進嘛,四方麵軍不是建立了川陝根據地嗎?井岡山不也丟了?能說是大失敗嗎?……”
博古的腦屏上戰火瀰漫,與洛甫反覆衝殺,左思右想全是自己的理,在這種時候,要作出冷靜的反思是不可能的。他竟激動得坐了起來,麵對著黑洞洞的牆壁愣了很久。
四 周恩來講故事
晚風襲來一陣透骨的寒氣,博古打了個寒噤,他充分領略了歷史的辛辣與人心的複雜。胸中猝然生出一股怒意。他覺得有許多話應該當著洛甫的麵直言不諱地說出來,吞吞吐吐是不明智的。目前,那種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是無法進行了,可是,不如此,就無法統一意誌,統一認識,統一行動,路線就無法貫徹!組織紀律是必須的,鐵的紀律!對,我應該回去找洛甫挑明,讓他把一切不滿說出來。擺到桌麵上!
博古被自己的獨白鼓動起來,產生了一種難以遏止的欲望:要與洛甫爭論個水落石出。
他轉身向回走,一步一步走上傾斜的緩坡,但他每走一步就增加一分猶疑,我去跟他爭論什麽?有沒有用?是不是把事情搞得更大更糟?裂縫會不會越撕越大?你越不承認錯,他就偏找你的錯,你越說他錯,他就越不承認錯,這不正是人性的弱點嗎?而這個弱點,不能說人人皆有。總是很普遍的,自古以來聞過則喜的能有幾人?你把一個人的七分成績說成十分,盡管也不真實,但他絕不會怪罪你,可是你把他的三分缺點說成四分,他不恨你一輩子才怪呢。
博古突然停住腳步,對洛甫的怨忿化成了自己的感悟:是啊,我這不是聞過則怒嗎?我這不是因為他誇大了我的缺點而怨恨嗎?當我指責他時,他是不是也在指責我?
博古走上斜坡,卻不是向北而是向南,回總部去,他應該再找李德談談。也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不會這麽簡單,從毛澤東和王稼祥的談話裏,還咀嚼不出其中深味?“窮則變”,變什麽?
博古又停住腳步,他的思緒開始轉磨,他不願意走進鬧嚷嚷的街道,又轉身沿著斜坡向下走,又走回原來佇立的地方。越城嶺的色彩卻已大不相同,那濃重暮靄籠罩下的山峰呈現出沉鬱的青鋼色,而那山峰後邊的天幕上,業已沉落的太陽卻驀然間散射出眩目的金色光芒,給越城嶺繡上了一條燃燒的金邊,它的幽寂黑暗的山穀卻神秘得使人心懾。山巒起伏像洶湧的深海,……最後一縷光芒熄滅了。
博古觀賞著眼前的景象,覺得與他的命運、處境、前程乃至思緒有著某種不可言喻的相似之處,感覺,是一種不停頓的經驗流程。但目前的景象卻像電影中的定格,永留他的記憶之中。
他決定回去,甚至也不跟李德談起與“中央隊三人集團”會麵的情形,實在無可奉告。他托托自己深度的眼鏡,徑直走回去。雖然見到了周恩來,卻沒有談什麽,隻說在下麵走了走。他發現在他離開司令部這段時,戰鬥機體照舊運轉。他想早睡,但覺得有點餓,一天吃兩頓飯,對於日夜奔波的人來說,很難適應。
夜深了,他仍不想睡,頭腦裏仍然沸騰著與洛甫抗辯的激情。這種自己樹靶子自己打的抗辯是那樣激烈,比麵對麵更為逼真。
“對十九路軍事變的策略是錯誤的!”這是洛甫指責的聲音。“在軍事上,應該配合福建政府擊敗蔣介石,而不是把兵西調。”
“我知道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意見,連周恩來也曾有過這種設想,可是,我認為不管是南京政府還是福建政府,都是國民黨的政府,本質上都是反動的,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都反對過蔣介石。可他們都是反共的,不過是大小軍閥之分,這是階級路線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幫甲軍閥打乙軍閥好呢還是幫乙軍閥打甲軍閥好呢?李德同誌的設想是合理的,當兩個敵人動手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插手,坐在高山觀虎鬥,等他們拚個精疲力盡一死一傷時,我們再動手,我們把部隊西調,也不失為‘圍魏救趙’之法。……更何況,我們也曾派第三軍團去截擊過東征的蔣軍,不過去晚了一點……”
“可是陳銘樞、蔡廷鍇很快就被蔣介石打敗了!”
“這一點倒出乎意料,可是蔣介石也是付出了代價的。……”
“我們卻失去了五次反‘圍剿’勝利的機會!”
“即使我們配合了福建政府,會不會與陳銘樞、蔡廷鍇一起被打敗呢?再說,我們戰略轉移並不等於五次反‘圍剿’失敗。……”
“把中央蘇區丟了還不算失敗?”
“並沒有丟了中央蘇區,我們的力量還在。大的轉移是爭取主動的措施,你能說運動戰中大踏步後退時就是失敗嗎?我們退是為了進嘛,四方麵軍不是建立了川陝根據地嗎?井岡山不也丟了?能說是大失敗嗎?……”
博古的腦屏上戰火瀰漫,與洛甫反覆衝殺,左思右想全是自己的理,在這種時候,要作出冷靜的反思是不可能的。他竟激動得坐了起來,麵對著黑洞洞的牆壁愣了很久。
四 周恩來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