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許多外國人到中國大西北來,掀起過探寶熱,可是什麽也沒有找到,為了騙到錢,淨揀些破磚爛瓦,當成古物,全都是騙局。張慎之對此有興趣,不過是給你去煩解悶罷了。”
“可是,張慎之講的很像真的,他做過專門研究。”
馬元海把聽到的高昌寶窟說了一遍,他記得很是詳盡,可見反覆思索過多次了。
馬步芳先是姑妄聽之,後是嗤之以鼻,嘻笑道:
“這都是財迷心竅的人想出來的,全是無稽之談,沒想到你們連日苦戰,倒有如此閑情逸緻……”然後他把話題一轉,“聽說盜馬賊田世昌兩次劫救俘虜,你有好辦法消滅這股盜賊嗎?”
“成不了氣候,隻要用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打進他的內部,一網就打盡了!”
“這是個好主意。”馬步芳覺得這位姑表還是粗中有細的人。
馬步芳對探寶越是沒興趣,馬元海就更認為有必要說服他:
“張慎之是個軍人,他憑什麽對探寶有這樣多的研究?為什麽老跟我說?我左想右想,他是有目的的……”
“子涵,不去說他了。明天西安行營的代表肖致平先生此次來省,代表委員長慰問剿匪將士,帶來慰勞款兩萬元,你看怎麽分法好?”
馬元海感到軍長對探寶毫無興趣,深表遺憾,但又不好再說,隻好回答馬步芳的提問:
“我看,給青海參戰部隊一萬,給負傷官兵每人五元,其餘的派人送往涼州,給騎五師算了!”
“這樣也很公平,不過照顧到與騎五師的關係,我看就二一添作五,青海一萬,甘肅一萬,怎麽分法,由各部長官自定。”
“其實,騎五師出力很少……”
“隻要子涵哥不計較就行了!反正都是自己的部隊。”
“子香,我老想,如果咱們把高昌國的寶窟挖出來,咱們馬家大西北的獨立王國就可以建立了!”
“你這是糊塗話,你怎麽信起無稽之談來了?即使真有,那也會後患無窮的!”
馬步芳作出送客的姿勢,首先站起來:“子涵今天喝多了,早些休息吧……”
馬元海隻好悻悻地站起來,準備離去;馬步芳似乎有意把他的思緒從富可敵國的高昌寶窟引開去,用徵詢的口吻說:
“我想送肖致平先生一幅長毛絨地毯、一幅提花毛毯,你看是不是輕了一些?”
馬元海覺得這事應該問姚秘書長而不應該問他,但他還是說了:
“在戰亂之中,這些地毯雖說名貴,未必實用,我看還是送他們幾襲旱獺裘皮,和幾匹喬科馬,還應該給西安行營主任一份……”
“也好,駿馬歸長官,輕裘歸夫人,還是子涵想得周到。”
馬步芳送馬元海走至馨廬門口,才轉回到客廳。
第2章 化名者
馬元海走後半小時,馬步芳在書齋中靜坐了兩個小時,而後召副官馬忠林來見。
這馬忠林原名馬玉龍,是寧夏馬鴻逵的隨從副官,因為握有主人的重大機密,害怕滅口,潛來西寧投奔馬步芳,化名以求自保。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世上絕對秘密的事是很少的,沒有不透風的牆。
那是七年前的秋天。
馬鴻逵在中原大戰中,反馮投蔣有功,蔣介石任命他為討逆軍第十五路總指揮兼徐州警備司令。
馬鴻逵的總指揮部設在山東泰安鐵路賓館,他站在賓館大廈的平台上,極目遠眺四野形勝,壯誌滿懷,有種帝王之氣充溢胸中。值此群雄紛爭,各霸一方之際,正是他叱吒風雲之時。
馬鴻逵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原籍是甘肅河州韓家集陽窪山,是馬福祥的長子,馬福祿的侄兒,五歲起隨叔所率“安寧軍”過著軍旅生涯。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為抵禦八國聯軍,馬福祿在北京正陽門殉難,馬福祥則護送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乘軍輜重車逃往西安。那時九歲的馬鴻逵就坐在光緒皇帝後麵第三輛輜重車上。
到西安後,其祖父馬千齡攜其孫奉旨進西安行宮叩見慈禧。
慈禧、光緒回京後,特旨授馬福祥以“提督記名”之職“留甘任用”之權。
馬鴻逵在家塾中讀四書五經,苦不堪言。他崇武厭文,喜動厭靜,自謂:“視塾館為監獄,視書本為畏途。”他十三歲那一年,其父便以千兩紋銀為他買得了“藍領知縣”的空缺。
一九○六年,馬鴻逵十五歲,因父調任青海西寧鎮總兵,他隨父在西寧讀書。十六歲與甘州提督馬進祥之次女馬柏芳結婚。馬柏芳生於一八九八年,比他大八歲。他十八歲進入甘肅陸軍學堂。
一九——年,馬鴻逵二十歲,他秘密加入同盟會,在時局動盪的險風惡浪中,很快就顯露出過人的才智與膽魄。他策劃反清武裝起義,因事泄而遭鎮壓,陝甘總督長庚派人將其押送其父論處。此時馬福祥任平涼路巡防統領,便怒斥一通之後,令其在“昭武軍”中任教練官。
一九一三年袁世凱委任馬福祥為寧夏護軍使,他在“昭武軍”中任營附。一九一四年因馬鴻逵圍剿反袁的白朗起義軍有功,被授予軍少將軍銜。該年秋天人京,任袁世凱大總統府的侍從武官。這一年他二十三歲。
“可是,張慎之講的很像真的,他做過專門研究。”
馬元海把聽到的高昌寶窟說了一遍,他記得很是詳盡,可見反覆思索過多次了。
馬步芳先是姑妄聽之,後是嗤之以鼻,嘻笑道:
“這都是財迷心竅的人想出來的,全是無稽之談,沒想到你們連日苦戰,倒有如此閑情逸緻……”然後他把話題一轉,“聽說盜馬賊田世昌兩次劫救俘虜,你有好辦法消滅這股盜賊嗎?”
“成不了氣候,隻要用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打進他的內部,一網就打盡了!”
“這是個好主意。”馬步芳覺得這位姑表還是粗中有細的人。
馬步芳對探寶越是沒興趣,馬元海就更認為有必要說服他:
“張慎之是個軍人,他憑什麽對探寶有這樣多的研究?為什麽老跟我說?我左想右想,他是有目的的……”
“子涵,不去說他了。明天西安行營的代表肖致平先生此次來省,代表委員長慰問剿匪將士,帶來慰勞款兩萬元,你看怎麽分法好?”
馬元海感到軍長對探寶毫無興趣,深表遺憾,但又不好再說,隻好回答馬步芳的提問:
“我看,給青海參戰部隊一萬,給負傷官兵每人五元,其餘的派人送往涼州,給騎五師算了!”
“這樣也很公平,不過照顧到與騎五師的關係,我看就二一添作五,青海一萬,甘肅一萬,怎麽分法,由各部長官自定。”
“其實,騎五師出力很少……”
“隻要子涵哥不計較就行了!反正都是自己的部隊。”
“子香,我老想,如果咱們把高昌國的寶窟挖出來,咱們馬家大西北的獨立王國就可以建立了!”
“你這是糊塗話,你怎麽信起無稽之談來了?即使真有,那也會後患無窮的!”
馬步芳作出送客的姿勢,首先站起來:“子涵今天喝多了,早些休息吧……”
馬元海隻好悻悻地站起來,準備離去;馬步芳似乎有意把他的思緒從富可敵國的高昌寶窟引開去,用徵詢的口吻說:
“我想送肖致平先生一幅長毛絨地毯、一幅提花毛毯,你看是不是輕了一些?”
馬元海覺得這事應該問姚秘書長而不應該問他,但他還是說了:
“在戰亂之中,這些地毯雖說名貴,未必實用,我看還是送他們幾襲旱獺裘皮,和幾匹喬科馬,還應該給西安行營主任一份……”
“也好,駿馬歸長官,輕裘歸夫人,還是子涵想得周到。”
馬步芳送馬元海走至馨廬門口,才轉回到客廳。
第2章 化名者
馬元海走後半小時,馬步芳在書齋中靜坐了兩個小時,而後召副官馬忠林來見。
這馬忠林原名馬玉龍,是寧夏馬鴻逵的隨從副官,因為握有主人的重大機密,害怕滅口,潛來西寧投奔馬步芳,化名以求自保。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世上絕對秘密的事是很少的,沒有不透風的牆。
那是七年前的秋天。
馬鴻逵在中原大戰中,反馮投蔣有功,蔣介石任命他為討逆軍第十五路總指揮兼徐州警備司令。
馬鴻逵的總指揮部設在山東泰安鐵路賓館,他站在賓館大廈的平台上,極目遠眺四野形勝,壯誌滿懷,有種帝王之氣充溢胸中。值此群雄紛爭,各霸一方之際,正是他叱吒風雲之時。
馬鴻逵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原籍是甘肅河州韓家集陽窪山,是馬福祥的長子,馬福祿的侄兒,五歲起隨叔所率“安寧軍”過著軍旅生涯。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為抵禦八國聯軍,馬福祿在北京正陽門殉難,馬福祥則護送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乘軍輜重車逃往西安。那時九歲的馬鴻逵就坐在光緒皇帝後麵第三輛輜重車上。
到西安後,其祖父馬千齡攜其孫奉旨進西安行宮叩見慈禧。
慈禧、光緒回京後,特旨授馬福祥以“提督記名”之職“留甘任用”之權。
馬鴻逵在家塾中讀四書五經,苦不堪言。他崇武厭文,喜動厭靜,自謂:“視塾館為監獄,視書本為畏途。”他十三歲那一年,其父便以千兩紋銀為他買得了“藍領知縣”的空缺。
一九○六年,馬鴻逵十五歲,因父調任青海西寧鎮總兵,他隨父在西寧讀書。十六歲與甘州提督馬進祥之次女馬柏芳結婚。馬柏芳生於一八九八年,比他大八歲。他十八歲進入甘肅陸軍學堂。
一九——年,馬鴻逵二十歲,他秘密加入同盟會,在時局動盪的險風惡浪中,很快就顯露出過人的才智與膽魄。他策劃反清武裝起義,因事泄而遭鎮壓,陝甘總督長庚派人將其押送其父論處。此時馬福祥任平涼路巡防統領,便怒斥一通之後,令其在“昭武軍”中任教練官。
一九一三年袁世凱委任馬福祥為寧夏護軍使,他在“昭武軍”中任營附。一九一四年因馬鴻逵圍剿反袁的白朗起義軍有功,被授予軍少將軍銜。該年秋天人京,任袁世凱大總統府的侍從武官。這一年他二十三歲。